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腰骶痛的经筋诊疗,国 家 级 继 续 教 育 项 目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 吉林省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主讲人:管宏钟,2,腰突症的现代研究,2,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关节突关节,3,4,脊柱稳定,腰部经筋诊疗,三柱学说 ( Mcfee 1983、Denis 1984)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1/2)。 中柱椎体和椎间盘的后1/3(1/2),后纵韧带。 后柱椎弓及其连接(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4,当前人们把间盘的退变分为三个时期: 功能失调期(dysfunction)、 失稳定期 (instability)、 重新稳定期(st
2、ability)。 此三个时期是连续的,不同节段的退变可不相同。 一个节段可为功能失调期,而相邻节段已进入重新稳定期。,5,6,脊柱稳定性,腰部经筋诊疗,Write等(1987)最先提出脊柱稳定性的概念,认为在生理条件下脊柱各结构能够维持其相互间的正常位置关系,不会引起脊髓或者脊神经根的压迫和损害,称为“临床稳定”,而当脊柱丧失这一功能时,叫作“临床不稳定”。 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四大类: 结构性稳定器椎体、关节面的形状与大小 动力性稳定器韧带、纤维环、关节面软骨 流体力学稳定器髓核的膨胀度; 随意性稳定器整体运动肌和局部稳定肌。,6,7,三亚系模型,腰部经筋诊疗,Panjabi于1992
3、年提出了保持脊柱稳定性三亚系模型”: 被动亚系 主动亚系 神经控制亚系,7,被动亚系,被动亚系主要由椎体、小关节突和关节囊、韧带等成分组成。 中位区域(Neutral Zone)是指在此脊柱活动范围内,脊柱节段活动的内部阻力较小,属于生理性活动范围的一部分,此时总内应力(活动阻力)保持最小值状态。 张力性区域(Elastic Zone)指从中位区域(NZ)到脊柱节段活动极限范围之间区域,此时脊柱节段活动会遇到较大的内部阻力。在NZ区间,被动亚系不参与脊柱稳定性维持,此刻的脊柱稳定性取决于局部肌肉(local muscle)活动的维系;在EZ区间,被动亚系参与脊柱稳定性维持。,8,9,主动亚系,
4、腰部经筋诊疗,主动亚系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们与神经控制亚系协 同活动,共同维系脊柱在中位区间的稳定性。 采用去除肌肉的实验证明,缺乏相应的肌肉的支持, 腰椎可以在极其轻度的负载之下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 目前研究认为,腹肌是躯干前屈和旋转的运动肌。,9,10,神经控制亚系,腰部经筋诊疗,神经控制亚系指神经肌肉运动控制系统,它可以接受来自脊柱稳定性有关肌肉的信息,然后控制主动亚系的有关肌肉活动,维持脊柱的稳定。 神经控制亚系主要接受来自主动亚系和被动亚系的反馈信息,判断用以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特异性需要,然后启动相关肌肉的活动,实现稳定性控制的作用。,10,研究发现,神经控制亚系功能障碍是其他脊柱结构
5、损害的危险因子。 此外,一次损伤后神经控制功能没能得到彻底康复也可以使得再次损伤的危险性提高。研究发现,神经控制亚系能够预测即将发生的肢体运动,然后启动相关肌肉活动来保持肌肉稳定性,如在上肢运动发生之前多裂肌和腹横肌活动先行启动。而慢性腰痛患者这些肌肉的启动时间相对较晚,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控制功能障碍。,11,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与受压神经根的对应关系,宋滇文(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贾连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12,13,十二经筋与腰部经筋解剖,13,14,腰部经筋总纲,膝部经筋总纲,14,15,腰部经筋总纲,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阳明经筋足三阴经
6、筋,15,点线规律,从生理上概括出参与同项运动的肌肉组分布规律;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又是病痛传变的潜在扩延线,这一临床现象基本符合灵枢十二经筋的描述。这种规律性总结,可以称作点线规律。,16,线面规律,人的主动运动,不仅是主动肌及其相应力线上肌肉组参与,而且有固定、协同肌参与协助。协同肌损伤的痛点就分布于主动肌力线的两旁。将这些病痛点与主动肌力线上痛点相连,则往往形成一个“面”,这又可称作线面规律。,17,面体规律,除主动肌外,任何运动都需要固定肌的参与。起着固定原动肌起或止点所附着骨骼作用的肌群叫固定肌。故经筋的损伤范围会进一步扩大。除上述几组肌肉参与关节活动外,尚有与主动肌相对抗的肌肉参与,
7、这就是“拮抗肌”。借助拮抗肌主动弛缓或“伸展”,使主动运动平稳,节制其运动过度,防止出现急跳或痉挛运动。不协调的运动和劳损性伤害,它不仅损伤主动肌,而且可以损及拮抗肌。拮抗肌分布在肢体对侧面,当其损伤时,其病状会出现在肢体对侧,使痹痛病状向立体方向发展,“由面到体”的逐渐进展规律可称为面体规律。,18,“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主要分布在腰背部。 主脊柱的后伸、侧倾、旋转,拮抗人体前屈运动。,足太阳经筋,19,足太阳经筋,足太阳经筋损伤,涉及下列组织时,可发生腰痹疼痛、腹痛、下肢放散痛等。 背部最浅层的经筋组织是皮下脂肪与胸腰筋膜。,足太阳经筋,20,触膜腰部脊柱两则,常在相对应的神经孔附近,
8、触及痛性结节或索条,此即结筋病灶点: 三焦俞次、 肾俞次、 气海俞次、 大肠俞次等。,足太阳经筋,21,后正中线筋膜下即棘上、棘间韧带,分别附着于腰椎各棘突末端及相邻棘突上下缘。 其痛性结筋病灶点: 腰椎棘突。,足太阳经筋,22,下腰三角 背阔肌的外侧部行经腹外斜肌起始部的浅面,肌外侧缘同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围成一小的三角形间隙,称下腰三角。此薄弱区长期受腹内容的冲击,也可出现结筋病灶点,此结筋病灶与足少阳经筋共属,即腰眼次。,足太阳经筋,23,上部背肌 由臂丛后束的胸背神经(C)支配,所以腰背痛有些会牵涉到颈项疼痛,有时会沿臂丛神经分布范围放散。,足太阳经筋,24,下后锯肌 其深层有第肋,近肋
9、小头处连至第腰椎横突的腰肋韧带,是腰背活动时的受力点,也容易出现结筋病灶,即中焦俞次。,足太阳经筋,25,竖脊肌: 是一大型纵肌,位于整个脊柱的后外侧方或棘突两旁,在颈、胸、腰部都能见到,但是,在肌的形体大小和组成方面,各部竖脊肌有所不同。竖脊肌在腰部较厚实,宽约.(约一掌),活体易于扪摸,并能在腹后壁表面触到标志肌外侧缘的浅沟。竖脊肌外缘也是腹肌牵拉的应力点,故容易出现结筋病灶点。即志室次、肓门次。,足太阳经筋,26,第四、五腰椎横突到髂骨翼后部内侧面布有髂腰韧带,其可加强骶髂关节的连结,同时,可补偿腰骶间棘上韧带的减少和缺失。因此,它也承受了较大拉力,也就容易损伤而出现结筋病灶。其结筋病灶
10、点即关元俞次、腰椎横突5。,足太阳经筋,27,腰方肌、腰大肌等在弯腰或反弓伸背时,会在横突末端摩擦损伤,腰方肌、腰大肌等又起自横突,也会造成牵拉伤,故在横突尖端附近会出现结筋病灶,即结筋病灶点腰椎横突。,足太阳经筋,28,足少阳经筋 “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 主要分布于股外侧、侧腹及季胁,后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前与足阳明、太阴经筋交会。故足少阳经筋损伤不仅引起侧腹、季胁痹痛,而且引起腰背、下肢、胸腹的反应。足少阳经筋主躯干的侧屈与旋转。,足少阳经筋,29,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三层肌纤维互相交织,组成天然屏障,增强了腹壁的保护
11、作用,而其起点和止点因与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走向的肌肉共同起止一处,容易受伤,出现结筋病灶点。在腰背部,牵拉胸腰筋膜,加重志室次、肓门次等的负担。,30,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跨越,在髂嵴骨性纤维管处,常被磨损卡压而出现结筋病灶点即腰宜次。,31,足阳明经筋 “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直其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主要分布在股前侧、腹、胁肋,属络脊柱。,足阳明经筋,32,股四头肌的长头,起自髂前下棘,其余三头起自股骨。四头肌共成扁腱,止于胫骨粗隆。.股直肌起点在腹股沟的肌腔隙内,其被损伤时不仅引起腹痛,而且,因肌腔隙内压增加,卡压其腔隙内的股神经,引
12、起神经麻痹、股四头肌无力和营养障碍性萎缩。其结筋病灶点即维道次、气冲次。,足阳明经筋,33,当腹外、腹内斜肌损伤时,可引起侧腹痛和腰脊痹痛。其胸腰筋膜的结筋病灶点,即志室次、肓门次等。,足阳明经筋,34,股内收肌群,也属足阳明经筋“聚于阴器”的分布范围,耻骨肌、短收肌等亦抵止于耻骨上下支,此处的结筋病灶,即阴廉次、地五里次等。其起点在股骨小转子下、耻骨肌滑囊处,其结筋病灶点,即髀关下。,足阳明经筋,35,足阳明经筋还“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分布于腹前壁,内有腹直肌、锥状肌,也与足太阴经筋“循腹里,结于肋,散胸中”的描述一致。,足阳明经筋,36,足太阴经筋 “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
13、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胸中。其内者,著于脊”。 主要分布在大腿内侧、阴部、腹前壁、胸肋部,而且向腹后壁分布并著着脊柱。,足太阴经筋,37,股内收肌群起于耻骨上下支及耻骨联合,也是足太阴经筋的一部分。内收肌群的强力内收或被动外展,可造成其起点的损伤。股内收肌群受闭孔神经支配,闭孔神经激惹,可反射性地引起其腰段脊髓的反射性疼痛,从而出现腰痛。其在耻骨上下支的痛性条索即结筋病灶点阴廉次、地五里次等。,足太阴经筋,38,缝匠肌起自髂前上棘,肌纤维向内下,抵止于胫骨粗隆。主大腿旋外、外展前屈和小腿旋内屈曲。该肌强力收缩时,可引起髂前上棘起点撕裂损伤,并引起下腹疼痛。起点的内下方有股外侧皮神经干通过,
14、缝匠肌起端的严重损伤,可引起该神经干的卡压,出现股外侧的感觉异常和麻木。起点的痛性结节,即五枢次。,足太阴经筋,39,足太阴经筋“其内者,著于脊”。是对腹后壁腰大肌的描述。腰大肌肌纤维向前内,在髂窝与起于此的髂肌相合,共腱通过腹股沟肌腔隙,抵止于股骨小转子。该肌腱越过髂关节前,覆盖髂股韧带,其痛性结块即结筋病灶点府舍次、气冲次等,故腰大肌刺激髂关节韧带与关节囊、滑液囊时,可出现髂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足太阴经筋,40,足少阴经筋 “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主要分布于大腿内侧,联属于阴部,向上循脊柱内及两侧,循腰而上。主屈髋,髋股内收
15、,脊柱的前屈与旋转。,足少阴经筋,41,股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等,起于闭孔外面的耻骨和坐骨的上下支,抵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和胫骨内侧粗隆。此群肌肉主大腿的内收与旋外。除耻骨肌一部分由股神经支配外,余者均由闭孔神经支配。股神经与闭孔神经均发自脊髓腰段,当股内收肌群起止点损伤而激惹时,常反射性地出现腰深部疼痛,且常常伴有膝部不适或疼痛。,足少阴经筋,42,足厥阴经筋 “结于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主要分布于股骨内侧,主大腿内收。但足厥阴又络诸筋,对足太阴、少阴,乃至足太阳、少阳、阳明均有络属关系。所以,足厥阴经筋就不只是分布于股骨内侧,不过其疾病是以
16、阴股转筋,阴器不用为特征。,足厥阴经筋,43,足厥阴经筋虽有具体的分布,即在足太阴、少阴之间上行,与诸经筋会于阴器,但同时,它又是诸筋的主持,其病以转筋抽搐、性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所以足厥阴经筋损伤可涉及广泛的肌肉组织。其中,又以股内侧肌群为主。由浅入深,由上而下为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当足厥阴经筋所涉及的上述组织损伤时,就会出现腰腹疼痛,膝股转筋和阴部疾病。,足厥阴经筋,44,耻骨肌为长方形的短肌,位于大腿上部前面的皮下,髂腰肌的内侧,长收肌的外侧,其深面紧贴短收肌和闭孔外肌。此肌为股三角的后壁,并与髂腰肌共同形成髂耻窝。 耻骨肌受股神经的分支。偶尔也有闭孔神经的分支支配。
17、其起点的痛性结节即横骨次和阴廉次,其抵止点周围,即耻骨囊及耻骨肌线处痛性结块,即结筋病灶点髀枢下。,足厥阴经筋,45,股薄肌:位于大腿最内侧的皮下,覆盖大收肌,为带状长肌,与长收肌起点并列,借宽腱起于耻骨下支的前面(耻骨联合附近)。股薄肌受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其起端结筋病灶点,即阴廉次、地五里次,止点结筋病灶点即阴陵上。,足厥阴经筋,46,47,腰部经筋查体及临床诊疗The check of Musculature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筋结点五体层次辩证,47,S棘突14,L棘突15,T棘突112,L横突15,背俞次,志室次,肓门次,胃仓次,背足太阳,背足太阳,48,志室次,志室次,49,腰椎横突,腰椎横突,50,肾俞次,肾俞次,51,承扶次,外承扶次,环跳次,秩边次,中膂俞次,小肠俞次,下髎次,中髎次,次髎次,结筋病灶点分布,52,小肠俞次,小肠俞次,53,髂后上棘,髂后上棘,54,结筋病灶点分布,上风市次,髀枢内,髀枢,髀枢后,髀枢上,中空次,健胯次,五枢次,55,髀枢,髀枢,56,结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 我的课表我来做1教学设计 泰山版
- 六年级语文必修试题及答案
- Module 9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重庆市大学城高中政治 2.1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 第1课 走进LOGO王国 3教学设计 泰山版
- 第十五节 自信很重要-做闪闪发光的自己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龙教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下册
- 全国冀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新授课 九 网上真精彩 教学设计
- 第1单元 1 春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河北专版
-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0.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的科目设置探讨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智慧工地评价标准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30古籍的版式
- 计划岗位工作规划
- 《API618标准学习》课件
- 清明节的中医养生和保健方法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健委-202403
- 新生儿头部护理课件
- 全科医学培养的病例讨论教学
- 智慧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
- 2020年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