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培训_第1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培训_第2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培训_第3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培训_第4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基础知识,2,Contents,3,正常的葡萄糖代谢,血糖,王海燕主编.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内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P1108,来源,去路,食物摄取(+),肝糖原分解(+),其它营养物质转化(+),外周组织氧化分解(-),肝糖原合成(-),转化成其它营养物质(-),激素调节,4,调节糖代谢的激素,血糖,胰岛素,皮质醇 肾上腺素 胰高糖素 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 糖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 甲状腺激素,作用 最突出,降血糖激素,升血糖激素,内分泌学廖二元,2004,1383-1410。,5,正常血糖调节简图,血糖降低,胰腺,保持正常血糖,脂肪细胞摄取血糖,肝糖原释放入血,胰岛素释放,胰高糖素释放,血糖升

2、高,6,胰岛素的结构,S,S,A链,B链,7,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是一种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 促进: 葡萄糖氧化,葡萄糖代谢,降低血糖 氨基酸、脂肪酸、K+ 、Mg+进入细胞 肝和肌糖原合成、脂肪合成、蛋白质合成 抑制 糖原分解 糖异生 脂肪或蛋白质分解 酮体产生,8,节 律,24h,追加分泌,基础分泌,基础分泌量:24U, 进餐刺激:24U, 糖尿病学许曼音, 2004;6465,9,时间,0600,1000,1400,1800,2200,0200,0600,800,600,400,200,胰岛素分泌 (pmol/min),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模式,Polonsky KS et al. N E

3、ngl J Med 1996;334:777,0,10,胰岛素的分泌时相,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 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持续5-10分钟后下降 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 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右,0,20,40,60,80,100,0,30,60,90,Time (mins),第一时相,第二时相,时间 (分钟),血浆胰岛素 mU/L,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学许曼音, 2004;6465,11,1相(早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减少肝糖输出 迅速激活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抑制胰高血糖

4、素分泌 减少脂肪分解和游离脂肪酸释放,减小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缩短血糖升高持续时间 抑制后期高胰岛素血症,12,Contents,13,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14,高血糖的症状,1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浆葡萄200mg/dl (11.1mmol/L) 或 者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126mg/dl(7.0mmol/L) 或 者 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注意: 除非显著

5、高血糖伴明显症状,否则应在另一日重复试验 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小时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 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DIABETES CARE, VOLUME 31, SUPPLEMENT 1, JANUARY 2008,16,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 包括:1.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 2.糖耐量低减(

6、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17,NGT,7.8,DM,FPG mmol/l,2hr PPG mmol/l,WHO血糖指标图示,18,糖尿病分型,I、1型糖尿病 II、2型糖尿病(大于95%) III、其他特异型 A. 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B.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 C. 胰腺外分泌疾病 D. 内分泌疾病 E.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 F. 感染 G. 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 H. 并有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 IV、妊娠糖尿病,19,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遗传,环境,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

7、体产生,细胞破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6-1438,20,1型糖尿病的特征,起病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血浆胰岛素水平低 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自身抗体多为阳性,21,1型糖尿病发病率-种族,WHO diamond Project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发病率差异很大,最低年发病率不足1.0/10万,最高为36.0/10万,相差30多倍 在种族发病中白人儿童发病率最高,黄种人发病率最低 基因研究-DQA1和DQB1等位基因频率的不同可能决定了不同人种1型糖尿病的分布形式,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 234-2

8、37,22,1型糖尿病发病率-地域,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 2007,20:350,每100,000人中的发病率,0,10,20,30,芬兰,加拿大,日本,古巴,科威特,以色列,法国,波兰,德国,荷兰,新西兰,丹麦,英格兰,美国,挪威,苏格兰,瑞典,23,1型糖尿病的发病逐年增长,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 2007,20:350-351,发病率 (十万人/年),24,遗传 ( 细胞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环境因素 (肥胖、生活方式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相对缺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

9、446,25,T2DM患者1相分泌异常,Ward WK et al. Diabetes Care 1984;7:491502,26,Coates PA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4;26:177,2型糖尿病: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27,Mitrakou A et al. Diabetes 1990;39:1381,早期胰岛素释放不足造成餐后高血糖,28,2型糖尿病特征,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血浆胰岛素相对性降低 胰岛素的效应相对不好 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但在诱 因下可发生酮症。 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 (腹型肥胖)。 常有

10、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29,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迅猛增长已成为糖尿病第2大国,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2003,1995,2005,30,1型与2型糖尿病的比较,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54,31,糖尿病的自然病程,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起病,高血糖及相关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相关表现,视网膜病变 肾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病变,失明 肾功能衰竭 心肌梗死 卒中 截肢,(死亡),致残,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21,图31-1,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32,Contents,3

11、3,高血糖,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 性昏迷,乳酸性 酸中毒,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3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DKA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388,3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各种急性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为最常见。 不合理的治疗:未使用降糖药物、中断降糖药物、药物剂量不足、药物抗

12、药性的产生等 饮食失调 应激状况,如外伤、手术、妊娠或分娩时、精神刺激等。 并发或合并严重疾病,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388,36,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 (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本症特征为严重高血糖、脱水和血浆渗透压增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HHS意识障碍与血浆渗透压增高明显相关,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400,37,糖尿病低血糖症,38,病因,胰岛素治疗后 口服降糖药 其他药物治疗后 进食减少或吸收不良 运动过度,饮酒 肝、肾功能不全 早期2型糖尿

13、病的迟发性餐后低血糖 合并其他疾病或状况,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251-252,39,低血糖症状,肾上腺素能性 神经低血糖性 其他 震颤 头昏眼花 饥饿 流汗 意识模糊 虚弱 焦虑 疲倦 视物模糊 恶心 语言困难 暖和 注意力不集中 心悸 困倦 颤抖 ,神经低血糖症状性和自主性 行为性 虚弱 头痛 战栗 好争辩 头昏眼花 攻击性 注意力差 易激惹 饥饿 淘气 流汗 恶心 意识模糊 梦魇 视物模糊/复视 说话含糊不清 ,成人急性低血糖症状分类 儿童急性低血糖症状分类,Joslin,糖尿病学,P695-696,40,低血糖症 ADA 定义,重度低血糖:需要他人救助,

14、发生时可能缺失PG的测定,但神经症状的恢复有赖于血糖水平的纠正 有症状的低血糖: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3.9mmol/L 无症状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 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 相对低血糖: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高于3.9mmol/L,ADA, 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28(5):1245-1249,41,急性低血糖症的治疗,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人民军医出版社.P1528-29,42,急性低血糖症治疗的注意事项,最

15、理想的是给与葡萄糖片或含有葡萄糖的饮料 胰升糖素不如注射葡萄糖溶液迅速;反复短期应用可能会失效;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不宜用;对空腹过久或酒精导致的低血糖可能无效 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症应该观察较长的时间 血糖纠正后神志仍未恢复者,可能有脑水肿或脑血管病变,以及乙醇中毒,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421 Joslin,糖尿病学,P703,43,低血糖症的预防,重点在于普及糖尿病教育 戒烟戒酒,保持每日基本的摄食量和活动量 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自救 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对老年人应放松血糖控制的标准 检测肝肾功能 必要时监测夜间血糖,胡绍文主编,

16、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257,4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 糖尿病皮肤病变 ,45,Contents,46,糖尿病常用临床检验,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11-1434,47,HbA1c,糖化血红蛋白 葡萄糖和血红蛋白长期接触形成 合成速率为动态平衡,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积累并持续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 血液中HbA1水平反应测定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与空腹及餐后血糖有很好的相关性 HbA1c: 链N端缬氨酸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 正常约占HbA1总量的80%

17、反映平均血糖浓度最好的组分 HbA1c 的达标值 ACE(1) 达标值: 6.5% ADA(2)达标值: 7.0%,ACE: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ADA: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48,HbA1c 329:97786,65,DCCT结果,视网膜病变,肾损伤,神经病变,微量白蛋白尿,HbA1c (%),15,13,11,9,7,5,3,1,6,7,8,9,10,11,12,Skyler JS. Endocrinol Metab Clin. 1996;25:243254.,相对风险(%),1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

18、生风险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66,Rate of severe hypoglycaemia (per 100 patient years),DCCT: 强化控制的代价 低血糖,Rate pf progression of retinopathy (per 100 patient years),Adapted from: N Engl J Med 1993;329:97786,类似物产生的背景之一,67,强化治疗组: 减少了高胆固醇血症(LDL160mg/L)危险性为34%; 大血管并发症减少了41%; 强化治疗组: 减少了内生胰岛素消失的发生为57%; 由于内生胰岛素存在,可减少严重低血

19、糖的危险性达65%。,N End J Med,Volume 329:977-986 September 30, 1993 Number 14,DCCT研究结果,68,EDIC研究:目的,观察DCCT中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对肾脏功能的长期的影响,JAMA,2003,290:2159-2167,69,EDIC研究:实验设计,JAMA,2003,290:2159-2167,糖化血红蛋白(%),年,DCCT,11,10,9,8,7,6,0,9,1,2,3,4,5,6,7,8,1,2,3,4,5,6,7,EDIC,常规治疗组转化为 强化治疗,70,EDIC研究结果:微血管病变,EDIC. JAMA 200

20、3; 290:21592167,EDIC,71,EDIC研究结果:大血管并发症,DCCT/EDIC. N Engl J Med. 2005;353 (25): 2643-53.,常规治疗: 原DCCT使用常规治疗, 的患者 强化治疗: DCCT中已使用强化治疗的患者,长期使用强化治疗的患者的心血管是事件的风险较原使用常规治疗组降低42%,72,DCCT与EDIC研究小结,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可显著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严格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高糖毒性存在记忆效应; 早期强化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都大有益处。,启示:早期全面达标的重要性! 早期联合治疗、早期应用胰岛素的理论

21、依据,73,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20年干预性试验( 1977 1997) 1977-1991年间5,102 名新诊断T2DM患者入组 从6年到20年,平均随访 10年 结果公布于 1998 EASD 巴塞罗那会议 10年后期追踪试验 (1997 2007) 每年随访 前5年为门诊随访 后5年为调查问卷随访 整体随访中位数为 17.0年, 范围为 16 到 30 年,74,血糖控制试验,平均年龄 54 岁(IQR 4860),75,后期追踪试验: 目的,观察干预试验停止后 HbA1c 水平 观察干预试验停止后血糖控制的方案 评价早期血糖控制对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的长期影响 健康经济

22、学评估,76,后期追踪试验: 方案,试验结束,所有患者转为糖尿病常规治疗 未用任何原有的随机治疗方案来影响患者的治疗 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的终点都是由同一评估委员会做统一并一致的评价 1997 - 2002: 患者每年一次在 UKPDS 门诊就诊收集临床及生化指标 2002 - 2007: 临床结果以调查问卷形式寄给患者,再进一步评估,77,后期追踪试验: 患者,78,第五年时的血糖控制治疗方案,79,后期追踪试验HbA1c的变化,Mean (95%CI),80,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81,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危险度,82,微血管病变危险度,83,心肌梗塞危险度,84,全因死亡危险度,85,后期追

23、踪试验HbA1c变化,86,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危险度,87,微血管病变危险度,88,心梗危险度,89,全因死亡危险度,90,早期血糖控制的益处,91,早期二甲双胍治疗的益处,92,UKPDS 10年的后续追踪试验显示,尽管早期血糖控制的差别已经消失,但微血管病变风险、新发心梗的风险、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仍然持续降低 对于超重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持续获益,结论,93,Kumamoto研究,Ohkubo 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5;28:103-17.,仅针对空腹血糖的胰岛素治疗,HbA1c水平明显 高于兼顾餐后血糖治疗,94,Kumamoto研究小结,唯一一个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 强化胰岛素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 强化胰岛素治疗有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趋势(例数较少,不能做统计分析); 与常规治疗比较,强化胰岛素治疗不增加严重低血糖,不增加体重。,95,Diabetes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ve analysis Of Diagnostic criteria in Europe 研究目的: 确认ADA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否合理; 观察血糖与死亡率的关系; 分析欧洲人糖耐量的特点 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