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与细胞能量的转换.ppt_第1页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的转换.ppt_第2页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的转换.ppt_第3页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的转换.ppt_第4页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的转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的转换,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与结构 1.形态、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相关 2.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膜囊结构,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外膜:光滑平整,通透性高。 内膜:稍薄,向内突出为嵴。蛋白质含量高,通透性低。附着有基粒。 内外膜转移接触点:转位接触点,是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 基质:含有独立的DNA遗传物质和整套转录翻译系统,也是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解和蛋白质合成等反应场所。 基粒:ATP酶复合体。,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分为可溶性蛋白和不溶性蛋白。 标志酶: 内膜细

2、胞色素氧化酶 外膜单胺氧化酶 基质苹果酸脱氢酶 膜间腔腺苷酸激酶,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三、线粒体的遗传体系 1.线粒体基因组 双链、环状DNA分子,无组蛋白。,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独立的遗传系统,表明有一定的自主性。,mtDNA分子量小、基因数量少、编码的蛋白质有限,只占线粒体蛋白质的10%,而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90%)由核基因编码的,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去。,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因此,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2.线粒体DNA的转录 1)重链和轻链各有一个启动子(重链上有两处) 2)转录

3、形成多顺反子,而后剪切为多个RNA分子 3)mRNA分子无内含子,很少有非翻译区 4)mtDNA编码蛋白质均在线粒体内由线粒体合成的核糖体翻译。线粒体转录产物不出线粒体 5)线粒体转录密码子与核基因组不同,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3.线粒体DNA的复制 1)重链和轻链各自有复制起始点,轻链的复制晚于重链,二者合成方向相反(重链合成方向为顺时针,轻链合成方向为逆时针)。 2)速度较慢 3)不受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质中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四、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的转运 1.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基质的转移 1) 需要分子伴侣蛋白的协助 具有MTS序列 2) 在线粒体

4、外保持非折叠状态 3) 分子运动产生的动力协助多肽链穿越线粒体膜 4)多肽链在线粒体基质内重新折叠为活性结构(mthsp70的双重作用),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2.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移 1)向膜间腔转运 ISTS序列介导,前体全部或部分进入基质后进入膜间腔 直接从胞浆通过外膜扩散进入 2)向线粒体外膜或内膜的转运,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五、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 1.通过分裂方式实现增殖 2.DNA随机不均等被重新分配 3.线粒体可能起源于共生的早期细菌,线粒体是糖、脂肪、氨基酸等能源物质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 生命活动中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细胞的动力工厂。,细胞氧化:在酶

5、的催化下,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由于细胞氧化过程中,要消耗O2释放CO2和H2O所以又称细胞呼吸。,细胞氧化的基本过程:,糖酵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第二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第二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一、细胞呼吸 O2的参与下,分解大分子,产生CO2;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储存于ATP中。 1.本质上实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一系列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产生的能量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3.整个反应分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 4.恒温恒压条件下 5.需要H2O参与,第二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二、ATP 高能磷酸化合物,可以在细胞内储存、转换、

6、提供能量,被称为能量货币。,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糖酵解 由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的过程,释放少许能量,胞质内完成。,底物水平磷酸化,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NADPH进入线粒体机制,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二、三羧酸循环 完全氧化的最后过程 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三、氧化磷酸化 呼吸链:一系列可逆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构成的传递电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氧化过程(电子传递过程)与磷酸化的耦联,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ATP酶复合体(基粒):,F1头部:为水溶性蛋白质,它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也可以水解ATP,转运质子,属于F型质子泵。 F1是由9个亚基组成的33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第四节 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线粒体膜通透性与细胞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