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城市社会学》 第三讲 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ppt_第1页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学》 第三讲 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ppt_第2页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学》 第三讲 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ppt_第3页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学》 第三讲 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ppt_第4页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学》 第三讲 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Urban Sociology(3),城市社会学(3) 万向东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2,第三讲 都市性与 都市生活方式 (Urbani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98), The New Paradigm: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City, Lanham and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Pp188-189.,54,城市特性城市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列斐伏尔的观点: a.城市是它的两种属性同时性(simultaneity)和中心性(c

2、entrality)的时空表面形态;是“社会生活的所有因素聚集和冲突的一种形式,也是各种活动的中心商业、文化、信息、决策等各种权力机构在城市中心区的集中化” 。 (Forrest, R., J. Henderson & P. Williams, 1993, Urban Political Economy and social Theory: Critical Essays in Urban Studies, Aldershot, England: Gower, pp 170) b. 不同历史时代城市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古代社会城市的作用是作为一种维持特殊生产关系模式(特别在财产权方面)的政治、

3、意识形态和军事力量,城市与生产活动几乎无关。 封建社会的城市形态从政治城市转化为商业城市,仍有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功能,但商业贸易功能渐渐扩展并临驾于其他功能之上。 伴随工业革命而产生的城市,成为实现机械化、技术改进和规模经济的一种空间重组形式,城市对生产组织形成一种统治。 c. 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社会围绕“需要”,工业社会围绕“工作”,城市社会围绕“娱乐消费”。 (Harvey, David, 1973,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5),55,戴维.哈维:城

4、市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框架内的一个有相对独立性和内在机制的结构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立的存在,具有自己的动力,但这种动力受到其他结构的互动和矛盾的制约。 城市是产生于大量社会剩余产品的流动、榨取和地理集中过程中的建成形式,因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性可以根据剩余价值的创造、占有和流通来分析。 “城市性是一种个人活动组合,在聚集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和社会整合模式,能够动员、吸收、集中相当数量的社会性剩余产品”。 (Harvey, David, 1973,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s,pp.231

5、-240, 303-314),56,2.7 麦可尔生(Michaelson):都市中物体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人与都市环境:一个社会学的探讨(Man and His Urban Environment: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1970)。 环境选择、人类行为与住宅满足(Environment, Human Behavior and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1977)。,57,一是都市环境,如住房的设计与居住模式,对居民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非常接近并可以互相交流者,其关系非常密切。相反地,在

6、低密度的住宅区,如郊区,密切关系则很少存在。那些有“四海为家”或“超地方性”的兴趣的居民不喜欢居住在很靠近他人的住宅中,邻居对他们的生活不重要。 二是都市环境与人生过程的生命周期有很大关系。在多层公寓中,居底层者比居高层的父母对小孩的行为控制要容易得多。无小孩或未生育的夫妇、或空巢家庭的夫妇,对环境的要求与有小孩的夫妇的要求不同,前者注重靠近活动中心点的地段,后者则注重空间,如郊区。 三是环境与社会阶层的关系也较为密切。教育程度高的人愿意在住房方面花较多的钱。住房的满足程度因阶层的不同而有差别。例如安置工人阶层的居民在中层阶级的住宅区中,可能造成孤独疏离,贫富混杂并不能促进居民之间的建立友谊。

7、,58,四是环境与价值观有关。看重方便的人,对土地混合使用有好的评价,如商住混合;注重私有感的人,常喜欢较大的土地空间。 五是环境与社会病态有关。极度不合适的居住地可能造成社会病态,而环境的简单改善对社会病态的改良则没有功效。 麦氏的另一个结论是,居住于拥挤的都市中心并不完全是坏的,居住于空阔的郊区也并不完全是好事。不同的价值观念、阶层等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住宅的需求及其满足都有很大不同。因而建筑设计要以居住者作为对象,不可由建筑师凭空构想。,59,2.8 讨论: (一)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的分析视角 1、沃斯:整体的城乡差异角度都市性 2、甘斯:以人口特征区分群体差异的分化角度多种类型

8、 3、费舍尔:都市(区域)差异角度都市(区域)临界人口产生的亚文化 4、个人生命周期与代际差异角度:女儿/母亲(儿子/父亲); 青少年、中老年, 5、社会分层与等级(阶级)的纵向差异角度: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专制与集权社会); 富人与穷人(北京的会所、农民工的卡拉OK);上流社会与底层社会;精英与草根、官员与百姓、市民与农民 6、技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角度:农耕与自然经济、工业与大机器生产、电子技术与互联网络;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7、传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角度社会结构、社会行动差异:小资、中产阶级和波波族(BOBO,bourgeois & bohemian ),60,人类交往方式、组织方

9、式角度:初级群体、组织、陌生人 个人、群体角色的角度:企业家精神、守财奴、老古董、书呆子、“白骨精”、追星族、月光女神、酷族、蔻族 民族、国家、文化及地域亚文化差异的角度:广东人、上海人、河南人、湖南人;东方人/西方人;东洋人/西洋人 (二) 都市生活方式的概括 内涵:共享的文化精神、行为模式、品味/格调、意识形态 特征:都市生活方式的多样性(diversity) 自觉与无意识;熔炉(染缸); 交流、适应(同化)、变迁 社会功能:个人行为预期、价值共享与意识自觉 影响因素:人口数量、居住密度(基础)异质性、 技术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更直接的自变量),61,(三)“国际自由人”全球化带来一种新的

10、生活方式 2002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D25版“城市专版”提出一个概念( IF一族(International Freeman, 国际自由人)这是由国际英语与个人发展培训专家、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MBA,前美国财富50强企业施贵宝公司的北美市场总监刘克亚创造的术语,带有强烈的精英化倾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选择工作方式,自由地选择居住方式,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便是国际自由人。 刘克亚给“国际自由人”下的定义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选择工作方式,自由地选择居住方式,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便是“国际自由人” 。 据此,国际自由人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在

11、美国工作,在巴西度假,在意大利买房子,他们前一周出差到罗马,下一周就有可能在里约热内卢谈生意。根据自己的喜好,他们选择各种各样的度假地:到加拿大滑雪或者到夏威夷海滩晒太阳,到阿尔卑斯山攀岩或者到卢浮宫看画”(刘克亚 2002)。 国际自由人是优秀成功人士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所能面临的最好的个体选择。,62,所谓国际自由人也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之下,可以自由选择生活、工作、居住方式的人。 另一种则是同样可以做到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选择,但并不以获取功名为目的,他们没有一流的发展机会,但拥有一流的自由、淳朴的生活例如居住在丽江、拉萨、阳朔、大理的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就是这样。报道

12、中的一位美国青年在兰州教书,被誉为“洋雷锋”。这是一批真正的“四海为家者”(cosmopolitan)。 吉登斯指出:“全球化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济驱动,甚至主要不是关于经济上的互相依赖,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巨变。”,63,“国际自由人”四个的条件(佩佩,2003,IF一族:独具魅力的“时尚混血儿”现代交际2003/10 ): (1)他要有强大的“earning power”,他必须有符合时代节拍的、足够独特的职业专长和职业技能。生存不成问题,有条件实现新的工作法则:根据生活来选择工作,让工作和生活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让工作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工作的奴隶。 (2)他必须有足够开阔的人生

13、境界和文化视野,让自己成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外向型人才,而不是心灵封闭的国际劳工。 (3)他必须拥有全球意识,一种视“小小寰球”为家园的雄心;他必须要具备一流的领导能力。他还得掌握一个关键工具,不是别的,是纯正的美国口音。 (4)他必须要具备一流的领导能力。 三条道路(成钢,2003,与IF族全接触,人力资源2003/1 ): 有梦想和激情、锻炼自己的沟通和谋生能力、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国际化心态。,64,“伪IF族”(南方周末 2002): 第一种,无正当事业的富豪及富豪子弟。第二种,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者。第三种,外派公务人员。第四种,公众人物,尤其是文化娱乐界的公众人物。 “后殖民主义”的严厉批

14、判: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模糊的概念,一般以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的“东方学”(Orientalism)作为后殖民理论的开端。赛义德认为,“客观化”的西方知识在殖民权力关系中是共谋的角色(刘鹏 ,从边缘到中心后殖民主义的历史与现状,江淮论坛2005/5 ;周宁 ,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因此,西方学术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殖民机构的附庸,为其行为辩护、提供理论依据。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的,也是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总结的。,65,因此,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

15、“言说”、“书写”和“编造”,在这套话语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只是他们所认为的东方,而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东方,而是西方所建构出来的“他者”(陈学明,论后殖民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 ;刘怀玉 ,无地自由,或另一种“第三世界”?后殖民主义他者诉求理论批判江苏社会科学2004/3 )。西方人在认识东方的同时,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西方人眼中的并不是真实的东方,而只是他们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国际自由人”的出现面临着一个文化上的困境:当这种具体的个人行为,被放大到历史和文化的语境之中,便会落入“后殖民主义”设

16、置的圈套中: 那些来自西方的“国际自由人”是在以自己的文化消费方式消费着中国文化。文化的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在这种消费、买卖过程中,是一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和凌辱,成为一种“文化掠夺”和“文化侵略”,弱势者只能应强势者的喜好而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结论就是:个人自由的生活方式和能力,背后却隐含着权力上的争夺,凝结着历史的重负。,66,2.9 韦尔曼(Wellman)综合了过去关于“社区存在与否”的问题研究,概括了三种不同的理论 Tsai, Yung Mei(蔡勇美) and Lee Sigelman, “The community question: a perspective from

17、 national survey data-the case of the U. S.A.”,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3, pp. 579-588, 1982.,67,一是都市化造成“社区失落”:community loss,在大规模都市化以后,居民的社区观念失落,人际关系冷淡,社区邻里之间的团结共享的感情消失,社区中的人互相陌生,没有群体感,人际交往表面化、粗浅化这种反都市主义的理论在美国的城市问题的讨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是社区存续(community saved):认为都市化与工业化中的科层分化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如失落论者所认为

18、的那样,是走向失落灭亡,社区中的人际关系仍然得以保留,人性中具有群居的特性,如甘斯研究中“都市村落”中的意大利移民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强烈的团体感、高度的群体整合性就是这样。,68,韦尔曼认为,前两种理论都有偏颇之处。在社区内部的人际关系中,既有强关系(solidary ties)或亲密的关系(primary ties),也有很多次级的关系(secondary ties)或弱关系(weak ties)。两者对都市人的生活需要,对都市社会体系的团结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同时,由于都市人的流动性强,社区成员的亲密关系不一定存在于本社区之中。如果要了解社区居民的关系和社区是否存续,要从社区居民的群体网

19、络来理解,如果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网络状的关系,则表明社区仍然是存在的。,69,三是社区解放(community liberated): (A)由于都市社区居民因居住、工作、亲戚关系的分离,造成居民参与到多种社会网络关系之中,社区内的团结力减弱; (B)由于都市居民流动率高,现有的关系减弱,因而减少了构成社区内新的关系的机会; (C)由于交通通讯发达,降低了空间距离带来的交往的成本,使分散的亲密关系(primary ties)得以维持; (D)由于人口数量多和密度大以及异质性强,都市居民有很多机会接触其他群体,结成次级的关系(secondary ties),使居民有很大的选择性,不再受亲密关系的

20、狭窄特性的限制; (E)由于亲密关系分散,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异质强,使亲密关系的团结力下降。这样,都市居民的团结性仍然是存在的,但已经不再是单元的,而是变成了多元的和多层次的。,70,都市性与都市生活方式的评价与理解: 都市多样性(包容性) 动态性与复杂性,71,3 、都市与郊区 都市扩张、居住 与郊区生活方式,72,3.1 郊区简史,73,3.1.1 郊区的扩张 在美国,二战以后,郊区急剧增长。但居住在郊区却是一件很早的事情,伴随着美国的历史。 1970年代,美国人口2.03亿,80年代人口增长到2.265亿,增加2300万,10年共增加11.4%。现有人口约3亿。 但198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

21、达到9千万,几乎占总人口的40%,比70年代增加了1450万,10年共增加了17.4%。与70年代人口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的情况不同,80年代,郊区对美国人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居住类型。因此,任何对都市生活方式的理解都必须将郊区包括进来。 各地郊区的情况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过去一般居住在郊区的人都是白种人,而70年代以后,即使不是在南部,居住在郊区的黑人的数量也增长了很多。另外,郊区的面积也在向外扩展,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新词exurb-outer suburbs,用来形容正在出现的外围郊区,同时,一些老旧的、位于内部的郊区则开始衰败(inner suburbs)。,74,3.1.2 郊区的黄金时代

22、19世纪中叶,铁路扩展了中心城市,富人们开始在郊区拥有度暑别墅。那时有很多著名的郊区建筑与郊区别墅。过去,居住在郊区是有钱人的享受。这一事实对现代仍然有影响。 街车郊区(马车,streetcar suburbs) 郊区生活与通勤车是同步增长、互相促进的:通勤车的服务越多,建筑物的增长也就越快,反之亦然。后来郊区与城市商业区的通勤车也发展起来,过去那种几平方公里的“步行城市”(walking city)就迅速消失了。因而出现了伴随通勤郊区增长的大都市的迅速增加。,75,3.1.3 汽车时代的到来 1910年,城市中心人口大约占城市总人口的65%。一战以后,郊区人口迅速增加,其增长率超过了城市中心

23、的增长率。从而开始了从城市中心撤离疏散到郊区的人口运动,其根源是在于汽车拥有量的日益扩大,因为汽车的使用比马车有更大的可通达性。1908年美国汽车开始大规模生产,1929年,年产量达到445万辆。 美国城市和郊区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比例(P340): 城市中心(%) 郊区(%) 城市中心(%) 郊区(%) 1900年 21.2 10.7 1940年 31.6 19.5 1910年 25.1 12.7 1950年 32.3 23.8 1920年 28.9 14.8 1960年 33.4 33.3 1930年 31.8 18.0 1970年 31.4 37.2 1970年代,工业分散,工作职位遍及城郊

24、,郊区时代真正地到来了。同时郊区也不再象过去那样,仅仅是白人、中产阶级和有孩子的家庭的独有居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工人阶层、穷人、老年人都居住在郊区,他们也实现了过上良好生活的梦想。,76,3.1.4 郊区居住群体的种族及等级隔离 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群体在向郊区的移动中并没有产生统一的社区。实际情况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群体倾向于各自整体地接收某一个邻里社区(neighbourhood),不论是通过时间积累还是象富裕家庭那样将整块地购买下来。而外围郊区居住圈的增加则基本上无例外地是由白人和富裕家庭占领的。内层近郊区(inner suburbs)也许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时间,物质设施也已经

25、老化,其维持成本以及课税都在增加。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少数民族和工人阶层也居住在这里,那些居住在老郊区的富裕家庭就只有打算搬得更远一些。 在外围远郊区(exurban),他们可以得到一个最新的“梦想之家”,只需纳很少的税,还可以避免同那些他们“不喜欢的邻居”住在一起,当然他们也能承受得起更昂贵的交通费用。在某些情况下,专为老年人和富裕家庭开发房地产的私人开发商在外围郊区购买整片土地,建造极为昂贵的私家住宅,抬高购买的需求条件以使少数民族的人难以住进来。据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May 31, 1981, p.46)报道,从70年代到80年代,在美国的芝加哥、亚特兰大等城市

26、,内层的工业郊区的黑人居民明显增多,甚至成倍增加,但在外围的远郊区,黑人居民少则得可以忽略不计。显然,这是一种新的种族隔离。但是这种郊区群体隔离的格局不仅仅在郊区影响着黑人与白人,也是大多数都市地区的典型状态,是尖锐矛盾着的生活方式的结果。,77,3.2 郊区生活方式,78,3.2.1 贵族生活 在美国,19世纪末期的郊区住宅是富有的生活方式的象征,郊区是富人阶层的消遣场所。芒福德曾经描述到:1882年美国第一个“乡村俱乐部”(会所)在Brookline (in Massachusetts) 建立,波士顿的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常常对他们的子女们说,“波士顿除了繁重的赋税和政治上的无秩序之外,别的

27、什么都没有,你们将来结婚时,要在郊区挑选一块地方,盖一所住宅,加入一间乡村俱乐部,把你的生活集中在俱乐部、家庭和小孩身上”(P.495)。 进入20世纪初,随着有轨电车和汽车的出现,新住宅从城市向郊区扩展,新的郊区生活方式开始形成,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为了寻求贵族式的更好的生活,但巨大的变迁肯定冲淡了这种精英式的观念。,79,3.2.2 新郊区居民 *最初的评价:居住在郊区的中产阶级的的生活有几个受到批评的特征最严重的是生活方面的千篇一律,标准化的住房,机械的生活,没完没了的社会活动,很少按照自己意愿来生活,事事都依靠“专家”的指导母亲如何带小孩、男人如何在公司里取得成功等等。此外还有各式各样

28、的忙乱的生活,不断的追求等。每个在公司里工作的人都好象地居无定所地四外漂荡。 (这其实是一种中年职业阶层的生活方式) *更接近的看法:上述说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如果美国战后郊区的生活也象甘斯所描述的那样存在着“多样性”,那么上述说法是怎么得来的?,80,首先,因为从战后40年代末到50年代,迁居到郊区的人口多数是由由年轻的白人家庭组成,他们大多处于大体上相同的收入阶层。有的郊区居民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每个家庭都有23个小孩。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上也是处于相同的层次。 其次,对郊区的强烈批评可以看作是评论者和知识分子对美国所出现的“大众社会”(mass society)的一种反映

29、生活在大型科层制公司的包围之中,放弃了前辈们所具有的朴实、独立和个人主义的精神。但是美国的自耕农时代也许只是一个浪漫的梦想而不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这样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在郊区兴起,大家的目标仍然是使这个国家整体上更好,出现更多的先进技术、工业生产以及贸易技术。,81,第三,某些这一类的郊区特征是以时代为基础的。随着各种不同种族、职业、年龄构成的人群进入郊区,7080年代的郊区生活方式则不可以这样简单地予以概括了。郊区居民也同样具有了城市中心居民那样的多样性(diversity)。到80年代初期,美国郊区居民的收入、种族、年龄、流动、教育、职业等构成都是非常多样化的。这些结构性的多样化进而带来了生活方

30、式的多样化(Muler, Peter O., Contemporary Suburban Americ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1)。 郊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群体的构成的多样性的一种反映,不同的构成造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初可能只是职业阶层,后来各式各样的人群都来到了郊区,最初的状况就改变了。,82,3.2.3 现代郊区复杂性与多样性 *A. 上层收入家庭的郊区这类社区虽然比以前的上层人住宅的密度要大,但在许多方面与过去贵族式的郊区住宅相类似。这里的居民通常是中年偏上的年龄,极少有人在中等收入以下。他们的住宅宽敞,占地面积很大

31、,周围一般还有教堂、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的会员资格一般很难得到,一旦获得之后需要小心保留的。 *B. 中等收入家庭的郊区这里很少有穷人、几乎没有黑人、教育程度基本上都是高中以上。在这里,子女教育和管理是生活的核心,大多数地方性的社会交往都是诸如学校的家长协会、少年团等带有家庭取向的正式组织。邻里关系的交往不多,也是有选择性的,亲戚之间的交往也不多。孤立的单个家庭住宅和一切行动都依赖汽车的方式使人们的交往形成了一种广泛分布于郊区各地的自选的朋友网络。,83,*C 工人阶层家庭的郊区他们大都是蓝领工人,这些家庭没有很高的地位,看来也难以改变现状,他们认同“民主党”,对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加入俱乐

32、部或者什么组织都没有什么兴趣,也不会与亲戚在一起花费很多时间。甚至他们还没有向郊区生活转变,还同住在城里时差不多。70年代初,这些家庭的年收入大多在15000美元以下,许多人的小孩还很小,正是花钱的时候,与中等收入的社区居民相比较,很少有人受过高等教育。二战以后,这类工人阶层的郊区发展迅速,许多工人家庭随着工业分散而从城市中心外迁。 “以工人阶层为中心的社区以非正式的群体的集合中的社会互动为特征,诸如教堂、小酒馆、街角、门角弯等是他们的地方性的集会场所。地域群体的接纳和整合是主要的社会价值,公共生活强调的是满足同等地位的群体社会和相同的社区邻里的需要,也强调融入相互熟悉的人群以及对社区责任的共

33、同承担”。,84,*D. 郊区的四海为家者(cosmopolitan)这些社区的居民主要由学者、专家、作家、演员、艺术家和学生组成,这些社区常与一些大学区以及城内的四海为家者的居住区相类似,他们通常对“文化品味”感兴趣,因而剧院、音乐设备、小圈子的优雅饭馆等在这里很常见。 *E. 黑人郊区在7080年代的美国,没有任何一个郊区社区的黑人人口超过10%,白人搬离有日益增多的黑人居住的郊区与种族关系、经济实力以及方便程度相关,其结果是最终由于白人的搬离而形成了黑人郊区社区其特点与城内的黑人区(the black ghetto)是相同的。其中,第一类外流人口的社区,是城内的黑人区的直接派生物,随着时

34、间的推移而超出了城内的管辖范围这样的社区可以说在全国都很普遍。其中的居民的收入比其他郊区的黑人略高,因为这些从城里外迁的黑人同外迁的白人一样也是属于中等阶层的人口,他们希望离开城里的穷人区,摆脱贫穷的黑人背景。第二类是“殖民地”社区,这是一些孤立的社区,起源于城外的贫民窟,后来被白人郊区社区包围了。这些社区特别贫穷,住房破旧,人口拥挤,大部分的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很少人受过较多的教育,大部分人在非白领部门工作。从外观上看,这里的居民和城里的黑人区居民一样凄惨不堪。第三类是卫星城的黑人社区,他们比殖民地的黑人社区略好一点,其来源是原来是工业城镇的居民。他们同殖民地居民差别并不太大。,85,*F 外

35、围的远郊区1980年代的人口调查显示,美国乡村围绕原来的郊区非常迅速地发展出第二层居住圈,搬迁到这里来的人口大都是白人、非常富裕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家庭。无疑,这些外围远郊区的住宅是属于上层收入家庭的。但是这些人无论住得有多远,他们在心理上仍然是城里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点象“四海为家”的那些人非常地道貌岸然、趾高气扬,自以为很有文化修养,但却是移植到偏远的乡村角落。他们在乡村过着一种“高技术”和乡土气息相混合的生活读书、看戏、从事艺术创作、养马等,他们热衷于把旧事物和新东西结合在一起来玩诸如用一把手斧劈一些橡木钉来挂名牌皮包,用一只时髦的箱子放螺旋电铲之类。但是,外围的远郊区并不是因为较

36、近的旧郊区已经不再是那种梦想中的生活模式,从而寻找到的一种新的乡村和都市生活的理想结合。远郊区的居民试图过一种既住在城里又住在城外的生活但又受到这种双面性的生活的拖累,而且他们有工作上的竞争与忧虑。而最严重的问题则是,外围郊区正在取代原来的小镇。,86,3.2.4 都市文化与郊区 这里还需要考察的是:沃斯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社会特征的异质性对郊区有什么样的影响?郊区居民也同样要卷入到老城区的这些现象之中,并且重复老城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吗?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变量的影响在郊区已经减弱了许多。在美国,虽然住在郊区的人口比城市中心要多,但他们分散在广大的范围之中,这使得他们的互相交流受有一定限制,住

37、房密度更低,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开阔的空间,而且由于根据阶级、年龄、或者种族考虑而建立的郊区社区的发展,异质性人口之间的交流也受到了限制。,87,因而在郊区与城市中心不同,可能更多地发现直接决定生活方式的阶级、种族等社会文化特征,可能较少发现在城市地区长期存在的生活模式中的多样性、强烈程度和变迁。在城市中心必然存在的多样性、强烈程度和变迁是因为城市居民不可避免的混杂居住,而在郊区因为这种混合性减弱,使得郊区生活方式更依赖于群体成员的背景,更少压力要采取那些多种多样的方式。当然,在这些方面,处于内部的旧郊区因为其人口数量、密度、异质性都要高于外围远郊区,因而其多样性、强度以及变迁的速度又比外围的远

38、郊区要高。 当然,郊区居民仍然要受到城市的影响。虽然他们居住在郊区,但他们仍然都是“属于”都市的人。许多人在城里工作,或者把城市“带”回家里来。即使他们不去工作,不常进城,他们也会受到城市的影响,诸如传媒、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等。也即是说,郊区居民同样要受到都市文化的影响都市的价值、都市的各种活动、以及都市的生活主题。例如外围郊区的居民仍然都是老于世故的“城里人”,因为他们的取向仍然是按照城里人的方式来生活(无论多么间接、多么不自觉地)。因此,可以确定地说,大部分郊区居民仍然是采取了都市的生活方式。,88,3.3 郊区化的原因,89,3.3.1 反都市主义的心理意识 White, M and

39、 L. White, 1962, The Intellectual Versus the City, N.Y.: Mentor. 怀特夫妇通过研究认为: A、美国的立国先驱者们都出生于乡村,对都市中的一些丑恶现象一直抱着极大的反感,他们认为乡村生活比较接近自然而简单纯朴,都市环境易于败坏个人品格,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都市不是建立家庭的好环境。 B、这种反都市主义的心理意识在一般美国人心中同样存在。另外,知识分子,包括社会学家如芝加哥学派,也都抱有这种反都市主义心理。因此,反都市主义的社会心理背景一直是离开都市到郊区居住的原因之一。 C、美国社会建立之初的基本精神,乃是开疆殖民的垦荒精神,喜欢乡土

40、情感、刻苦纯朴及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而都市居民则显出奸诈冷漠的特质。人们怀旧的情绪与怀念乡村生活,讨厌都市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 D、美国都市历史短,不象欧洲的大都市一样给人以敬仰之感,缺少伟大的文明中心、伟大的建筑物和不朽艺术,在形象上不如欧洲城市那样对人们有吸引力。,90,3.3.2 家庭中心主义(Familism) 所谓家庭中心主义是指以家庭福利,尤其是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及其他儿童社会化等作为生活中心与第一要素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不同于有些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中的家族主义的意义,虽然也使用“familism”一词)。 郊区化运动是这种心态和取向的行为表现。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认为城市中心的教

41、育与社会环境低劣,少数民族和种族的人数较多;学校教育素质过低,青少年犯罪过多,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而郊区的学校素质优良,青少年犯罪也较少。这也是郊区化的心理和价值观方面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些心理取向和价值观终究是一种社会心理,究竟有多大的事实依据则需要另行研究。),91,3.3.3 政府政策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以每一个家庭拥有一处私人住宅为行政目标,从而影响其有关政策: 一是购房贷款的保证,有正式职业的家庭都可以获得购房贷款; 二是纳税减免补助,购房贷款的利息税和房产税可以从个人所得税中扣除。这对新建立的家庭是很大的帮助; 三是公路的修筑,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动用巨额资金修筑

42、公路,形成了遍布全美国的连接市中心和郊区的公路网。 Spates, James L. & Macionis, John J., The Sociology of Cities, St. Martins Press, N.Y., 1982.,92,3.3.4 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冲击 Smith, Micheal. P., 1979, The City and Social Theory, N. Y.: The Macmillan Company. 投资商发现,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住房政策的支持,发展工商业特别是投资房地产业有大利可图。因此,郊区的房地产和大规模销售中心蓬勃兴起。郊区用地面积广大,价

43、格低廉,二战后的经济产业又开始转入信息产业,资本家开始往郊区转移资本,使郊区走向兴旺。这是政府政策与资本主义利益相符合的一种历史性结果。同时,资本家为使工人生活安定,为工人提高生活水准与安定的家庭生活,也鼓励工人购买郊区宽敞的独户住宅;而工人也认为拥有这样的住宅是成功的象征。因此,发展郊区房地产有了巨大的市场。,93,3.3.5 种族与社会阶层的隔离 Shannon, Thomas R., 1983, Urban Problem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 Y.: Random House. 一些激进派学者认为,郊区化是一种隐含种族与社会阶层隔离的外在表现。

44、中上阶层的白人不愿与低层阶级的非白人种族相处,有计划地迁移到郊区居住,并企图采用各种方法防止低下层的非白人,尤其是黑人迁到纯白人的郊区使用郊区建设计划中的隔离带(Zonging)策略来防止外人入侵用房价分带的方式来隔离经济能力低下的下层社会成员及其家庭进入。他们还采取各种措施,使银行产贷款或房地产商不卖房给非白人。 白人排斥非白人的原因主要是:一、双方背景相异,人际关系较难建立;二、对郊区社区内的家庭的社会地位有损;三、对房价有损;四、非白人迁到郊区或自己的社区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不良青少年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及教育问题等。这些理由不一定有经验事实的证实,但人们相信其真实,因而影响了行动

45、选择。,94,3.4 美国都市郊区化的后果,95,3.4.1 政府目标的失败。70年代中期,美国家庭拥有的私人住宅的比率,郊区达65%,市区只有31%(Downs, Anthony, 1973, Opening Up the Suburbs: An Urban Strategy for Americ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这样,郊区化的好处基本上只是中上阶层的白人得到了,而中下阶层的非白人所得则非常有限。 3.4.2 郊区化也造成了城郊二元化城市的贫困与郊区的富裕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打击,7080年代以后,使城市逐渐走向衰落。 3.4.3 郊

46、区居民的生活利弊共存: 有利的方面是: 郊区居民的私人空间增大,居住环境改善,接近自然环境,犯罪与不良青少年问题少,学校素质有所提高,对孩子成长有利,在市中心工作又在郊区生活似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96,郊区的生活也有很多弊病,包括: A、精神生活贫乏甚至丧失,人际交往因为空间增大而失去了亲密的关系,特别是家庭主妇的生活显得单调、规律而缺乏兴趣; B、同时,郊区生活严重依赖汽车,日常的家庭生活“失去了自由”(Mead, Margaret, 1973, “Freedom to choose”, in Charles M. Haar, (ed.), The End of Innocence,

47、A Suburban Reader, Glenview, Ill.: Scott, Foresman & Company, pp. 18-22),有时一个家庭不得不购买几辆汽车; C、因为空间距离远,人口变动大,使邻居关系丧失,郊区家庭趋向于孤立,人际关系趋于表面化;,97,D、由于住宅室内布局及外部结构的关系,成年人与小孩之间有分裂的趋向,邻居之间竞争性强烈,居民对住宅外表的攀比严重,产生了“强迫性的屋外家务”(compulsory out-door housekeeping, Ref.: Riesman, David, 1972, “The suburban dislocation,” i

48、n Charles M. Haar, (ed.), The End of Innocence, A Suburban Reader, Glenview, Ill.: Scott, Foresman & Company, pp. 28-35); E、由于物质环境的关系,狭隘的地方主义(localism)的心理倾向发展,郊区居民的疏离感(alienation)加重; F、郊区化带来了严重的人职失调(job-people mismatch, Ref.: Downs, Anthony, 1973, Opening Up the Suburbs: An Urban Strategy for Americ

49、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的现象,中等阶层人士工作地点在市中心,而居住又在郊区,而低下层人士则正好相反,这一点还同时产生了不利的通勤交通和道路拥挤问题。,98,3.5 城市中心与郊区的比较 城市结构,99,3.5.1 人口去中心化 人口去中心化指在郊区化过程中,中心都市外围地区在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和人口增长方面,比中心都市增长得快的现象。 1960-80年代,美国东北部和北部的都市人口进入负增长时期,尤以麻省、纽约州、宾州、新泽西州、俄亥俄州为甚。从1950-75年,最早的12个老都会地区的中心城市(纽约、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匹兹堡、圣路易斯、旧

50、金山、巴尔的摩、克利夫兰、布法罗、底特律、辛辛那提)中,有4个减少人口30%以上,2个减少人口20%以上,5个减少人口10%以上,1个减少10%以下。 (其中有的中心城市后来将其统计范围扩大,将附近郊区划归到自己的范围中来了。) (比较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是东北和华北一些老工业基地逐渐衰落,能源城市由于资源枯竭而被迫实行产业转型,大量工人面临着生活困境。另外,全国许多城市存在着人数较多的贫困人口,而都市周边的房地产业却也是照样繁荣兴旺。其中也许有某些相关性。),100,3.5.2 经济功能(及产业)重构 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都会的中心区一直面临着经济上不断衰退的局面和社区的区位结构重构

51、的问题。 70年代初,就有都市危机论者认为,如果人口外迁继续下去,中心都市不久将进入破产阶段,产生高失业率、税源丧失、领取福利的市民太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困难等问题。 有人认为,美国东北及北部的大都会,像个大圆饼,中空而外围厚实。其实不能这样简单作出结论。,101,一、中心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内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律师、信息、政府服务等仍然相当发达而富有朝气。中心商务区内各种办公大楼林立。政治与商业信息灵通的程度,面对面进行信息沟通的方便程度,以及其他交易的方便程度,都是决非郊区可以相比拟的。 在1970-80年代,大都市各中心商业区的办公大楼,平均增加面积达43%,占整个都会区增长总

52、额的40%(Black, 1980),而且高度集中于中心商业区的某些地段上。如纽约的曼哈顿区南端的华尔街,是著名的国际金融财政中心,在各类银行、金融、证券的总部办公楼,以及紧邻的为这些机构服务的会计、律师或其他专业办公大楼。而在曼哈顿中央公园南端的中镇(Midtown),则是制造业办公大楼集中的地段。 因此,中心商业区在办公楼的高级产业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一点还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国家的大都市在全球地位的加强而更加突出。,102,二、中心商业区在商业零售业方面,大百货公司、专卖店货物齐全,价格昂贵,集中了最华丽的时装、最高贵的珠宝、最新奇的工业品,这是郊区

53、难以购买到的。 但是,随着人口分布的郊区化,城市中心区在整个零售业中的地位已经下降,零售商店的数量、销售额、雇用劳工等都低于郊区零售业。 中心商业区的零售业早在1930年代就受到了外围零售业的威胁,销售增长额远低于外围地区。50-60年代,30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中心商业区的商店减少了26%,销售额仅增长12%,而郊区商店增加30%,销售额增长约32%。同时,中心都市共减少了565,000个零售工作职位,郊区却增加了230万个零售工作职位(Johnston, R. J. 1982, The American Urban Syste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原因一是郊区中产阶级所具有的购买力雄厚,零售市场的销售机会多于市中心,二是郊区地价便宜,适宜于需要大量地皮的仓储式、超市等销售商店的发展,也适合建设大规模的停车场等,使郊区零售业具有价格优势。,103,三、工业方面,大都会中心一般都经历了工厂外迁,城市中心蓝领与部分白领工作职位丧失的过程。 制造业去中心化的趋势由来已久。4060年代末期,美国全国新增的30%的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全都是在郊区,市中心反而减少了30万个工作职位(Berry, Brian J. L., and John D. Kasarda, Contemporary Urban Ecology, N. Y.: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