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3865-1992《电力定量器》是中国关于电力计量设备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电力定量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满足电力系统中的电能测量与管理需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
范围:该标准规定了电力定量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条件、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频率为50Hz单相或三相交流电路中的电能计量器具。
-
引用标准: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应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涉及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计量性能等方面。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电力定量器及与其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定义,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
-
分类与型号命名:根据功能、结构、用途等对电力定量器进行分类,并规定了型号命名规则,便于用户识别和选用。
-
技术要求:
- 性能要求:包括准确度等级、起动电流、潜动、时钟误差等关键性能指标。
- 环境条件:规定了工作温度、湿度、海拔等环境因素对电力定量器性能的影响要求。
- 机械与结构:涉及外壳防护等级、安装方式、接线端子等物理结构要求。
- 电气安全:确保设备在正常及异常工作条件下不对人员造成伤害,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
-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进行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特殊试验,用以验证电力定量器是否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基本误差测试等。
-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台设备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电力定量器及其包装上应有清晰、持久的标识,说明产品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等信息;同时,对包装材料、运输方式及贮存条件提出具体要求,以保护产品免受损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2-11-12 颁布
- 1993-05-01 实施


文档简介
UDCN22
621-317.7
署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s13865一92
电力定
.里
月夏器
Instrumentforelectricloadcontrol
1992一11一12发布1993一05一01实施
国家技术I督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力定量器
GB13865一92
Instrumentforelectricloadcontrol
1主胭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定量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安装使用的,频率为50H:的电力系统对供电线路、用电单位的电功率和电能实
行定时、定量控制的各种电力定量器。
本标准适用于对负载电流实行控制的电力定量器。
本标准适用于带有微处理器部件及打印记录部件的各种电能监控设备。
2引用标准
GB1638热塑性塑料件化点(维卡)试验法
GB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1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J:长霉试验方法
GB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3924交流有功和无功电度表
GB508。设备可靠性试验
GB5169.4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
GB6738电测量指示和记录仪表及其附件的安全要求
GB7676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ZBN20002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用字型和符号
ZBY002仪器仪表运物、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ZBY003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J1501电子设备用低压直流稳压电源基本参数要求及测量方法
3术语
3.1电力定量器
由电子线路或微处理器和机械结构组成的,对供电线路、用电负荷(包括电功率、电能、电流等)实行
定时、定量控制及对其他电能管理参数实行监控的设备。
3.2时间控制开关
可以按预置时间顺序接通、切断或转换电路的开关系统。
3-3控制时段
电力定量器从开始控制到解除控制所持续的时间。
3.4投入时间
电力定量器进入控制时段的时间.
国家技术监仔局1992门1一12批准1993一05一01实施
GB13865一92
3.5退出(切除)时间
电力定量器退出控制时段的时间。
3.6功率定值
在控制时段内允许用电(供电)的最大功率值。
3.7电能定值
在单位时间(日、周、月等)内允许用电(供电)的最大电能值。
3.8电流定值
在控制时段内允许用电的最大电流值。
3.9平均功率
在选定时间(不大于60s)内,电功率的平均值。
注:本标准功率定值取样信号均为平均功率.
3.10报警延时
电力定量器工作在控制时段内,供电线路或用电负荷自超越功率(电流)定值始至发出报警信号止
的延续时间。
3.11跳闸延时
电力定量器自发出功率(电流)报警信号始至输出跳闸信号止的延续时间。
3.12返回系数
在某一功率(电流)的定值点,解除报警信号时的最大电功率(最大电流)值与功率(电流)报警时最
小值之比的百分数。
3.13人工复位
跳闸后手动操作开关复位的方式。
3.14自动复位
跳闸后按预置时间或时间控制开关退出控制时段时自操作开关复位的方式。
3.15跳闸计数器
记录电力定量器输出跳闸(超功率定值跳闸)信号次数的器件。
3.16负荷率
3.16.1日负荷率
日平均负荷功率与当日最大负荷功率值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日总用电量
日负荷率二
24
当日最大负荷功率值
X100%
3.16.2日高峰负荷率
日平均负荷功率与当日负荷高峰时段最大负荷功率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日总用电量
日高峰负荷率=
24
当日高峰时段最大负荷功率值
X100%
3.16.3月平均负荷率
当月日负荷率之总和与当月夭数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负荷率=
E日负荷率
当月天数
GB13865一92
使用日高峰负荷地区,月平均高峰负荷率=
乏日高峰负荷率
当月天数
3.17计量单位
电功率以千瓦((kW)、电流以安培(A)、电能以千瓦时((kW"h)、无功功率以千乏((War)计。
时间以年、月、周、日(d)、小时(h)、分(min)、秒(s)计。
分类
4.1按测控类型分:
a.电功率型;
b.电流型,
c.电功率、电能0型;
d.具有c型控制功能及电能管理参数监测功能的综合型。
4.2按接入线路的方式分:
a.单相直接接入式;
b三相三线直接接人式;
c.三相四线直接接入式;
d.三相三线经互感器接入式;
e.三相四线经互感器接人式。
4.3按取样方式分:
a.电能转换取样式;
b.功率转换取样式;
c.电流转换取样式。
4.4按定值准确度分:
0.5,1.0,2.0和3.0级。
4.5按使用环境分:
A,A1,B,B1四组。
注:①对。.5和1.0级的电力定量器应制成A或A1组;对2.0和3.0级电力定量器应制成B或B1组。
②A组和B组电力定量器除满足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热带型电工侧量仪表的有关规定。
4.6电力定量器的工作条件和最恶劣的运输条件,如表1所示。
4.7电力定量器的参比温度为十23`C,
4.8电力定量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见表2,
GB13865一92
表1工作条件和最恶劣的运输条件
霖霖鬃兰~
A组A1组
B组B1组
工
辈
件
温度
0^-4400C一10^-+50C
相对湿度(当时温度)95%(+25)C)
85%(+25`0)95%(+25亡)
85%(+25C)
每菌、昆虫有
没有有没有
盐雾
没有没有有没有
凝爵有没有
有没有
尘砂有(轻徽的)
悬
劣
运
输
条
件
温度
一40-+55C
相对湿度(当时温度)95%(+250)
霉菌、昆虫有没有有没有
盐雾有(在海运包装条件下)
凝露有没有有没有
尘砂
有
表2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规范
类别颊定电流值,A额定电压值(对三相指线电压),V
单”电力“1叫
直接接入式5,10,(15),20(30),(40),50
220
三相三线
及三相四
线电力定
量器
直接接入式5,10,20,50,80,100220,380
经互感器接入式
5100
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
5220,380
技术要求
5.1基本监测控制与功能
5.1.1电力定量器应有时间控制开关,在24h内.其预置控制时段应不少于三个。
5.1.2电力定量器可以对电功率实行定量控制,其功率定值在各控制时段内,可以为同一个功率定值,
也可以分别对应多个功率定值。在其有效工作范围内,整定细度应不低于电力定量器准确度等级百分数
的一倍。
5.1.3电力定量器在超定值(包括电功率、电流定值)用电时,应首先发出报警,同时有报警信号输出
(包括指示信号).
5.1.4电力定量a在超定值(包括电功率、电流定值)用电发出报警后,应在经过一个时段的延时后,启
动被控回路跳闸机构,输出跳闸信号(包括指示信号),并能实行跳闸闭锁和记录跳闸的次数.
5.1.5电力定量器应能通过人工复位和自动复位方式解除跳闸闭锁状态,以恢复供电.
5.1.6电力定量器可以对电能在某一周期内的供、用电能量实行控制,其电能定值在有效工作范围内
GB13865一92
的整定细度,应不低于其准确度等级百分数的一倍。
5.1.7被电力定量器控制的电路,在某一周期内,当电能用量达到定值内某一比例时应能按既定程序
发出报替信号,在用完定值数量后,应能启动被控回路跳闸机构,输出跳闸信号并进行闭锁。
5.1.8电力定量器在电能控制周期结束时,应能自动复归零位,以便重新计数或解除跳闸状态,恢复供
电。
5.1.9综合型电力定量器应具备以下功能:
5.1.9.1综合型电力定量器应具有5.1.1-5.1.8的功能;
5.1.9.2综合型电力定量器主要参数的设置与修改功能为:
二自然时间,年、月、周、日、时、分、秒(含夏时制的更替);
b.每24h内不少于三个功率定值;
c.按月(旬)、周、日设置电能定值周期;
d.电表常数;
e.倍数,
f.电度表初始读数;
9.需量限额。
5.1.9.3综合型电力定量器应具有的显示记忆(及输出)功能为:
‘5.1.9.2项全部内容;
b.上月用电量(有功和无功);
c.上月超用电量(有功和无功);
d.本月(当前)累计电量(有功和无功);
e.实时功率;
f.日负荷率(或日高峰负荷率);
9.上月平均负荷率;
h.超功率定值(或跳闸)次数。
5.1.9.4综合m电力定量器可具备下列功能:
a.最大需量(滑差需量)监测与控制功能;
b.功率因数监测与控制功能;
c,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通讯和传输接口;
d.对多路电源线路同时实行监控与控制功能;
e.典型负荷日的监控与数据记录;
f.停送电的时间、相别和次数记录。
5.1.9.5综合型电力定量器在工作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转入电池供电状态,保持供电时间不少于
150h。特殊情况下.显示电路可由人工操作,短时供电显示主要监控参数。当电源供电恢复时,应能自动
转入正常运行工作状态。
5.2定值准确度
5.2.,定值基本误差
电力定量器的有效工作范围为电力定量器额定电流值的10%-100%(使用电流、功率转换器的电
力定量器可为20%--95%>,定值基本误差在其有效工作范围内的所有数字指示值或分度线应符合表
3、表4的规定.
Gs13865一92
表3平衡负载时基本误差限值
额定电流
%
功率因数
cos#
荃本误差限(%)
0.5级1.0级20级30级
10^-100(20^-95)1.0士0.5
士10士20士3.0
20^-100(30^-95)0.5(感性)士0.8士10士2.0士3.0
注:括号内数据为用电流、功率转换器机构的电力定量器,表4,表6,表7,表8,表9,表12,表13同.
表4不平衡负载时基本误差限值
倾定电流
%
有矣元件的
功率因数
基本误差限(%)
0.5级110级2.0级3.0级
20^10000^-95)
coso=1.0
士1.5士2.0
士3.0士4.0
50
cos"=0.5(感性)
士1.5
士20
100(95)
cosO=0.5感性)
士1.5士2.0
士3.0士40
注:不平衡负载是指在电力定量器的任一电流线路中有电流,而其余电流线路中无电流。
2时控误差
电力定量器的时控基本误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时控基本误差
电力定童器定值准确度等级
0.51.02.03.0
时控要求
日计时误差,,
士0.5士1.0士2.0士3.0
投切误差,min
0.5377
5.2.3延时与延时误差
5.2.3.1报警延时
电力定量器的报誓延时为60s,允许误差为10s,
5.2-3.2跳闸延时
电力定量器的跳闸延时为5min,允许误差为。.5mini延时为10min允许误差为1.0min;延时为
15min允许误差为1.5min.
5.2.4返回系数
返回系数应不小于970/ne
5.2.5倾斜影响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h=1.,。的条件下,电力定量器离开工作位置向任何方向倾斜3。时,由
此引起定值相对误差改变不应超过表6中的规定值。
表6倾斜影响误差限值
倾定电流
%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0.5级1.0级2.0级3.0级
10(20)0.51.02.03.0
100(95)0.30.40.51.0
2.6温度影响
GB13865一92
在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当环境气温由额定温度改变至本标准第4.5条表1所规定的工作条件
温度范围内的任一温度时,由此引起电力定量器的定值相对误差对额定温度时的改变,在换算为温度每
变化10℃时不应超过表7中的规定值。
表7温度影响误差限值
额定电流
%
功率因数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05级1.0级2.0级3.0级
10,100(20,95)
cos户=1.0
0.30.5
1.0
2.0
20,10000,95)
cos价=0.5(感性)
0.5
0.71.5
25
5.2.7频率影响
在额定电压下,当频率自额定值改变士5.0%时,由此引起电力定量器定值的相对误差改变不应超
过表8的规定值。
表8频率影响误差限值
倾定电流
%
功率因数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0.5级1.0级2.0级30级
10(20)
.0.卢=1.0
0.71.01.5
2.5
100(95)
cos价=1.0
0.60.81:32.5
100(95)
cos"=0.5(感性)
0.81.01.52.5
5.2.8电压影响
在额定频率及平衡电压(对三相电力定量器)的条件下,当电压自定值改变士10%时,由此引起电力
定量器定值的相对误差的改变不应超过表s中的规定值。
表9电压影响误差限值
额定电流
%
功率因数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05级1.0级20级3.0级
10(20)
cos价=1.0
0.8
1.01.52.5
100(95)
cos价=1.0
0-5O.71.0
2.0
100(95)
cos户=0.5(感性)
0.71.0
1152.5
5.2.9三次谐波影响
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coso=1.。和电压的波形畸变系数小于1.0%的条件下,当电流
线路中三次谐波分量为10%时,且在最不利的相位条件下,由此引起电力定量器定值的相对误差改变
不应超过表10中的规定.
表10波形影响误差限值
电力定量器定值的准确度等级
0.51.02.03.0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0.50.60.81.0
10外界磁场影响
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三相为平衡负载)及cos"=1.。的条件下,当加以与被试电力定量器中电
GB13865一92
压、电流相同频率的、随时间正弦变化的、强度为400A/m(0.5mT)的外磁场,且在最不利的方向和相
位情况下,由此引起电力定量器的定值相对误差改变不应超过表11中的规定。
表11外界磁场影响误差限值
电力定量器定值的准确度等级
0.51.0
2.03.0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1.020
3.04.0
5.2.11自热影响
在电流回路无电流的情况下,电压回路施加额定电压、额定频率4h(对。.5级),2h(对1.。级)、
1h(对其他等级)后,在电路回路通以额定电流,立即测量在cos笋=1.。时电力定量器的定值相对误差,
待电力定量器的定值相对误差稳定后计算,由自热引起电力定量器的定值相对误差的改变不应超过表
12中的规定值。
表12自热影响误差限值
额定电流
%
功率因数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写
0.5级1.0级
20级3.0级
100(95)cos价=1.0
0.50.71.01.5
100(95)
cos价=0.5(感性)
0.71.01.52.5
5.2.12短时过负载影响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的条件下,电力定量器应经得住在其电流线路中通过与电压线路相同频率
的、有效值为10倍额定电流,历时0.5s的过载试验后,无机械和电气损伤,其相对误差改变不应超过
表13中的规定值。
表13短时过负载影响误差限值
领定电流
%
功率因数
相对误差改变极限,%
0.5级1.0级2.0级3.0级
100(95)
Cos价=1.0
1.51.51.5
5.2.13功率消耗
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频率的条件下,电力定量器的每一电压线路和每一电流线路的消耗不
应超过表14中的规定值。
表14功率消耗极限
电力定量器定值的准确度等级
1.0
1.52.03.0
电压线路
3W
12V·A
3W
12V·A
1.5w
6V·A
1.5w
6V.A
电流线路
<40A4V·A6V·A
2.5V·A2.5V·A
40--80A+十
5V·A5V·A
注:工作电源变压器最大功耗不大于6V-A,不包括打印设备.
2.14抗电磁干扰影响
电力定量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2.14.1电快速瞬变干扰
GB13865一92
将幅值为1kV士10%脉冲持续时间((50%值)为50ns土30%,脉冲重复频率为5kHz士20环、脉冲
群持续时间为15ms士20%、脉冲群周期为300ms士20%的一组脉冲群施加在电力定量器的电源输入
端。
5.2,14.2静电放电干扰
将幅值为2kV士10%,放电电流上升时间为5ns士30%,幅值为50%以上的放电延续时间为30ns
士30%的静电电压,施加在电力定量器的按钮、开关等正常操作时经常接触的部位,以单次放电形式试
验,每个测试点至少放电10次(每次时间间隔至少为1s),
5.2-14.3衰减振荡千扰
将幅值为1kV士5%,频率为1MH:士10%的试验电压衰减振荡波(其包络线达到1.5Hz后,衰减
到第一个半波峰值的一半),施加在电力定量器电源输入端进行试验。试验电压波的重复率应保持不少
于每秒50个衰减振荡波群。
5.3外观、结构要求
5.3.1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件
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开关按键操作应灵活可靠,指示灯及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5.3.2电池盒应有防腐蚀性液体外滋措施。
5.3.3逻辑地应和交流地、保护地分开。
54安全
5.4.1绝缘
电力定量器的所有外接线路对金属外壳间或绝缘材料制外壳的金属外露部分及金属架之间应能耐
受5.4.1.1,5.4.1.2和5.4.1.3项的绝缘试验;串联线路与并联线路之间以及不同相的串联线路之间
应能耐受5.4.1.1,5.4.1.4项的绝缘试验,试验条件为:
a.环境温度:+15-+250C;
b.相对湿度:A1,B1组为85%以下;A,B组为95写以下;
c.大气压力:86^-106kPa,
5-4.1.1绝缘电阻
施加500v直流电压稳定1min后,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5Mil,
5.4.1.2冲击电压试验
波形为1.2/50ps,峰值为6kV的冲击电压,在相同极性下试验10次。
5.4.1.3线路对地绝缘试验
频宝为50H:的、实际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压为2000V,试验时间为1min,
5-4.1.4线路间的绝缘试验
频率为50HZ,实际正弦波形交流电压为600v,试验时间为1min,
5.4.2温升
电力定量器在室温不超过+40℃的条件下,当电压线路加120%的额定电压、电流线路中通人额定
电流时,电力定量器各部分的温升在用电阻法和温度计法测量时,均不应超过表15中的规定值.且满足
本标准5.4.1条要求。
表15温升极限
被测温升部分温升极限,C
外壳的外表面
25
线圈
60
GB13865一92
5.4.3防火焰蔓延
按GB6738第7章中有关规定.
5.5环境
5.5,1抗运输环境性能
电力定量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按ZBY002的规定进行试验(见表16)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
以上,仍应符合本标准5.2.1,5.2.2,5.2.3,5.2.4条及5.3条的要求。
表16运翰贮存环境试验条件
试验项目
试验参数
高温试验
55士2-C,3h
低温试验
-40士2'C,8h
湿热试拉
按表23规定的交变湿热试验条件进行2个周期
连续冲击
试验
加速度of。士1:;相应月护持续时间,11士2ms,脉冲重复预率:60^-100次/min;脉冲波形近
似半正弦波;冲击次数.1,000士10次
跌落试验
自由跌落
跌落高度:50mm;跌落次数:4次
倾斜跌落
倾角:300或包装箱低面最商点距台面250mm,跌落次数:4次
5.5.2耐湿热试验
A组和B组电力定量器按GB2423.4的规定进行湿热试验之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以上,仍
符合第5.2.1,5.2.2,5.2.3,5.2.4条及第5鸡条的要求。
A1组和B1组电力定量器不进行本条及第5.5.1条规定的试验。
5.6可靠性
电力定量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为1.2X10'h,
5.7对电力定量器各部件的要求
5.7.1外壳
5.7.1.1电力定量器的外壳必须密封,应能防止灰尘进入外壳内部,保护内部机构不受机械损伤与昆
虫等的侵害,并应具有电磁屏幕作用。
5.7.1.2电力定量器外壳上应有进行封印的部件,且只有拆开封印以后才能取下表盖和触及电力定量
器内部部件。
如表盖是非透明的材料应设有便于电力定量器正面观察各种功能的透明窗口。
5.7.1.3电力定量器的额定电压为380V时,其金属制的底座上应设有直径不少于5mm的接地端
钮,在接地端钮旁应标以接地符号。
5.7.1.4在经互感器接入式电力定量器的正面,应设有可更换的、能单独进行封印的、标明互感器变比
的铭牌。
5.7.2端钮、端钮盒及端钮盖
5.7.2,电力定量器的所有端钮应集中装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良好的端钮盒内,并允许使用
单股或多股导线连接线路。
电压线路与电流线路在外壳内应是分开的,必要时可在端钮盒中相连接。
电力定量器的端钮应由耐腐蚀的金属制成或具有耐腐蚀的金属镀层。
5.7-2.2电力定量器电流线路端钮的接线孔径应符合表17中的规定。
GB13865一92
表17端钮孔最小孔径
额定最大电流,A镇20
镇40《80镇100
端钮孔径不小干,mm
4.56.07.58.5
5.7.2.3额定电压为100V的电力定量器的所有端钮应是独立的。端钮间的电位差如超过50V时,应
用绝缘间壁隔开,电压线路端钮孔径应小于4.5mm,
5.7-2.4端钮盒应用单独的盖子,并能与外壳分开进行封印,端钮盖还应盖住外部导线适当的长度。
在端钮盖的里面应印有不能被擦掉的端钮标志符号与外电路接线图。
端钮盖与接线螺钉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3mm,
5.了.3取样部分
5.7.3.1电能转换取样式电力定量器对电度表的一般要求,应符合GB3924有关规定。
5.7-3.2功率转换取样(或电流转换取样)式电力定量器对转换器的一般要求,应符合GB7676有关
规定.
5.7.3.3各种电力定量器采用外部脉冲信号取样时,脉冲数应与被测(控)电功率或电能值成正比函
数;脉冲输出应为矩形波。其前、后沿延时应不大于1ms;脉宽一般可在80-100ms之间优选;脉冲不
应有抖动现象。脉冲幅值由供电电压和脉冲接收电路要求决定,最大值不超过24V;输出低电平应控制
在。.7V以内。
脉冲发信装置应有足够地负载能力,输出电流应不小于15mA,整体功耗应小于2V·A,
5.7.4时控开关(含开关钟)
5.7.4.,工作电压范围1.3^1.6V(采用非开关钟型式计时,不受此限).
5.7.4.2最小控制时段应在1min;30min;60min;90min中优选。
5.7.4.3“时控电路工作电流应不大于250IAA.
5.7.4.4复零开关接通延续时间应小于7.5min,
5.7.4.5计时误差,时段控制投、切误差等应符合表5要求。
5.了.5直流工作电源
5.了.5.1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稳定度不低于。.5%,负载稳定度不低于1.00n,
5.7-5.2在外部电源停电时,直流备用电池应能保持时控开关工作时间不少于50oh(对带有复零继
电器机构的应不少于72h;带有微处理器电路的应不少于150h),
试验方法
对电力定量器进行试验时,试验装置(包括标准表)的综合误差应符合表is中的规定值,时控和延
时试验装置的时基频率稳定度应符合表19中的规定值。
表1s定值试验装置综合误差限值
电力定量器定
值准确度等级
0.51.0
2.0310
coso
1.0
0.5(感性)
1.0
0.5(感性)
1.00.5<感性)
1.0
0.5(感性)
误差限,%
4士0.10
士0.15土0.20士0.30士0.40士0.60士0.50士0.75
表19时控和延时试验装置颇率稳定度
时控试验装置的频率稳定度成2X10-
延时试验装置的频率稳定度
簇2x10
G813865一92
在确定电力定量器的定值基本误差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误差改变时,误差v按公式(1)计算:
A、一Ao
Aa
X100%·”,.⋯⋯“..’.⋯⋯”,⋯”。(1)
式中:Ax—电力定量器的整定值;
Aa—电力定量器动作的最小真实值。
6.3确定电力定量器定值的基本误差((5.2.1条)时,应遵守下列条件:
a.试验前电力定量器的温度应与环境温度相同,湿度应在85%以下;
b.影响电力定量器定值误差的各影响量应符合表20中的规定;
三相电力定量器接线相序应正确,试验应在对称电压和平衡负载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系统中每
个线电压或相电压与三线相电压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1.000,各相电流与三相电流平均值之差不应大
于2.0%,各相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与另外任一相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之差不大于20,
确定不平衡负载的三相电力定量器的基本误差限,是指在电力定量器的任一电流线路中有电流,而
其余电流线路中无电流条件下进行。
表20影响量的额定值
影响量额定值
额定值的极限偏差
0.51.02.03.0
环境温度+23'C
士2.0
工作位置规定位置
士0.50
电压额定电压士0.5%士1.0纬
频率额定频率士0.2%士0.5%
波形正弦波
畸变系数小于
2%5%
外磁场无
引起误差改变不大于
0.100/a02%0.3%
功率因数cos卢=1.0
士0.01
电压线路预热
4h2h
1h
电流线路预热每一试验负载不少于15min,且试验电流应按渐增或渐减调整
注:如试验时温度与顿定温度不同(包括偏差》。其结果应以适当的温度系数更正。
6.4当装置误差超过表18的规定值,但小于表18规定值的一倍时,应引入装置的更正值。
6.5在产品的型式试验和定型试验中,由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其他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可能影响,
使被试电力定量器的基本误差超过表3、表4中的规定,但如对误差零线作一次不大于表21规定值的
平行移动后,被试电力定量器的基本误差均能符合表3、表4中的规定,则认为被试电力定量器是符合
要求的。
GB13865一92
表21允许误差零线平行移动值
电力定量器等级
0.5级1.0级2.0级3.0级
允许误差零线平行移动值,%
0.30.51.01.5
6.6确定电力定量器的返回系数(第5.2.4条)时,所有额定值的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3条(不考核
不平衡负载时的返回系数)的要求,返回系数f按公式(2)计算:
A
J=二下X100
Zjo
(2)
式中:A,—在某一定值点上,电力定量器解除报警的最大电功率(或电流)值;
Ao—电力定量器动作的最小真实值。
6.7确定电力定量器时间控制开关的基本误差(第5.2.2条)时,试验环境温度为23士2'C,计时电路
(或计时钟机芯)工作电压为额定电压土30a,
6.7.1日计时误差:对计时钟型结构者是将时间控制开关用日差测试仪测得连续运行72h的实走日
差(或瞬时日差),取其算术平均值。对计时电路型结构者应每间隔24h测量一次基准频率误差,取三次
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被试电路应是在连续运行状态下。
6.7.2时段投切误差
任意预置三个控制时间段,分别测试时间开关面这三个定时段上实际投入和切断的瞬间时间,与标
准时间之差值,取其最大值,以At:表示,计算方法见公式(3):
At,=t,一to:···························⋯⋯(3)
式中:t,—实际投入或切断时间,min;
to:预置投入或切断的规定时间,min,
6.8在确定电力定量器的延时误差(第5.2.3条)时,应在平衡负载条件下进行。
6.8.1报誓延时误差:在电力定量器额定电流对应定值点上,通过1.1倍的额定电流,并记录从此刻起
至报警继电器动作时的延续时间,其误差为实际报警延时与额定报警延时之差值At,,按公式((4)计算:
at,二t2一toe··“·”·”·”·“············“··⋯⋯(4)
式中:t2—实际报警延时时间,s;
‘:—额定报普延时时间,s,
6.8.2跳闸延时误差:在电力定量器报警继电器动作的同时记录时间,直到跳闸继电器动作。其误差为
实际跳闸延时与额定跳闸延时值之差At:按公式((5)计算:
At3=t3一43·················”··········”··⋯⋯(5)
式中:‘—实际跳闸延时时间,min;
43-额定跳闸延时时间,min.
6.9确定电力定量器在倾斜、温度、频率、电压、波形、外界磁场、自热、短时过载等因素影响下的误差改
变时,所有额定值的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3条要求。除所试项目的影响量外,其他所有的影响均应保
持不变。
6.10确定电力定量器的倾斜影响(第5.2.5条)时,应使电力定量器自工作位置向前、后、左、右四个方
向倾斜进行试验。
6.11确定电力定量器的温度影响(第5.2.6条)时,电力定量器应置于高温(或低温)试验箱内,于额定
温度下至少2h后测定某误差,然后升温(或降温),当相对温度达到规定值,保持至少2h后,测量其误
I3
Gs13865一92
差,然后降温(或升温)至额定温度保持至少2h后,再次测量其误差,误差改变值应取温度两次改变(升
温或降温)时的平均值。
6.12确定电力定量器的频率影响(第5.2.7条)时,应在频率改变后的条件下,电力定量器的误差趋于
稳定后,测定其相对误差。
6.13确定电力定量器的电压影响(第5.2.8条)时,应在电压改变后的条件下,电力定量器的误差趋于
稳定后,测定其相对误差。试验时保持电流线路中的电流不变。
6.14确定电力定量器的外界磁场影响(第5.2.10条)时,电力定量器应置于能产生均匀磁场的线圈中
心,改变磁场线圈的方向与线圈中电流的相位。在最不利的方向与相位时,确定误差与无外界磁场影响
时所确定的误差进行比较。
可以采用两个平行且同轴的平面绕组环产生均匀磁场,绕组中心平面间的距离为其平均值径刀的
一半,环的平均直径大于被试电力定量器最大外形尺寸的2.5倍。两个绕组环应按磁通相加来串联。
线圈中的磁场强度II(AJm)按公式〔6)计算:
1.43IW
D
·..⋯‘.“.⋯“.”.”·“,⋯”.”“。〔6)
式中:I-流过绕组的电流,A;
W—每个绕组的匝数,匝;
D—环的平均直径,m,
线圈架和支撑架须用非铁磁性材料制成。线圈应能围绕平行于线圈平面的水平转动。
6.15确定电力定量器电流线路中三次谐波分量为10Yo的影响(第5.2.9条)时,必须当电流线路中的
三次谐波分量对于基波电流的相位处于最不利的条件下,将测量的定值相对误差值与电流线路中无三
次谐波分量时的误差相比较。
三次谐波影响试验应采用与基波电流频率成稳定三位频率的谐波电源进行试验,其电流线路如图
1所示.
洲毛
勺T
图1谐波影响试验线路接线图
Fl-基波发电机或发生器;F;-与荃波发电机组同轴的三次谐波发
电机或三次谐波发生器汀1一隔离变压器;T:一调压器.T:一降压变
压器;W-标准功率表;DLQ一被试电力定量器
6.16确定电力定量器自热影响(第5.2.11条)时,对cosh=1.0和coso=0.5时的试验应分别进行。首
先将电力定量器按本标准5.2.n条的规定预热后,将额定最大电流加于电力定量器电流线路,立刻在
cosh=1.0的条件下,测量电力定量器的误差。然后以足够短的时间间隔进行多次测量,并绘制以电流
14
GB13865一92
线路接通时间为函数的电力定量器误差曲线,当电力定量器的误差在20min内的变化不超过0.2%时
(但接通电流线路应不少于1h),即认为电力定量器的误差趋于稳定,并以此误差与刚接通电流时的误
差进行比较。经充分冷却后,再在Cos笋=0.5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试验。
6.17确定电力定量器的短时过载影响(第5.2.12条)时,应在近于无感的线路中进行。
对于三相电力定量器,其所有电流线路应串联连接进行短时过负载试验,通人的过载电流。.5s后
应迅速减小到零。此时所有电压线路应是并联连接。
电力定量器经短时过负载试验后,加额定电压、标定电流至少1h后测定其误差变化。
6.18确定电力定量器的功率消耗(第5.2.13条)时,均应在电力定量器各部分温升达到稳定的条件下
并在各控制电路同时工作状态下进行。
6.19确定电力定量器抗电磁干扰能力时,电力定量器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颇率和cosh=1.。的条件下
进行。
电力定量器定值点可选择在80%额定电流所对应的定值进行试验,考核在以下各神条件下是否误
动和拒动。
考核误动时,通入电力定量器的负载电流应是该定值动作电流的90%;考核拒动时,通入电力定量
器的负载电流应是该定值动作电流的11o0,
试验时,被试电力定量器外壳应盖好,所有要接地部件均需接地.
除6.19.2款外,施加各干扰波试验电压应在电力定量器正常工作条件下分别对电压回路或电流回
路各端子之间逐一进行。
6.19.1确定电快速瞬变干扰试验时,应将电力定量器置于试验用基准底板上。基准底板应为一块(铜
或铅)金属板,其厚度应不小于0.25mm,最小尺寸为1m,。用厚度约为。.lm的绝缘底板座与基准底
板绝缘。基准底板应接地。
将由快速瞬变发生器产生的,按5.2.14.1条所要求的脉冲波群(如图2所示)施加在电力定量器的
输入电路上,持续1min,观察电力定量器是否误动或拒动,工作是否正常。
电快速瞬变干扰试验外接线图(如图3所示)。
脸冲群
ason负荷上单尖峰信号波形
图2
b快遨肠变脉冲群路图
Gs13865一92
图3干扰试验(差模)外接线图
图中C为祸合电容约33nF,L为去祸电感应大于100tH,
6.19.2确定静电放电干扰影响时应将被试电力定量器置于基准底板上并用绝缘底座与基准底板绝
缘。底板与底座的有关要求见6.19.1条.
按5.2.14.2条所规定的2kV静电电压(放电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施加到电力定量器操作人员
可接触到的点和表面上,如按钮、开关等(但不包括仅在检修时才能接触到的部件)。试验以单次放电方
式进行。
SOS1w%
图4静电放电试验波形图
在各选择的点(或面)上,至少应施加10次单次放电。放电电极应接近被试装置,直至放电发生。观
察电力定量器工作是否正常。
6.19.3确定电压衰减振荡波影响试验时,被试电力定量器应将外壳盖好,按5.2.14.3条要求将电压
衰减振荡波(波形如图5所示)施加到电力定量器的输入端,持续1min,观察电力定量器工作是否正
常。
试验外接线图如图3所示,其中C为桐合电容((0.47pF,1.6kV);L为隔离电抗器,(1.5mH).
Gs13865一92
图51MH:干扰波试验波形
6.20电力定量器的绝缘性能试验(第5.4.1条)应对电力定量器整机进行。必须盖好接线端钮盒盖,
并将接线螺钉拧到固定最大直径导线的位置。
6.20.1绝缘电阻的检验:电力定量器的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不接入电源,用500v兆欧表在施
加测试电压稳定1min后读出绝缘电阻值。
6.20.2耐压试验:应首先进行5.4.1.2条的试验,然后进行5.4.1.3和5.4.1.4条试验,试验中,不应
出现电弧放电和击穿现象,也不应出现机械损伤,如出现电晕、噪音等现象,都不能认为绝缘不合格。
冲击电压试验应将脉冲电压发生器产生的波形为1.2/50ps的标准波形(如图6)施加于电力定量
器上。
o.5卜.口-——__-_‘二
T=lms
图6脉冲电压波形示意图
交流电压试验应在能使试验电压平稳地自零升至规定值,井又能恢复至零的装置上进行‘装置高压
侧的功率应不小于0.5kV·A,
试验电压应平稳地在5至10s内由零升至规定值并保持1min,最后将电压以相同速度降至零,试
验电压波形的最大值与有效值之比应在1.34^-1.48范围内。
6.21对电力定量器温升(第5.4.2条)的测试,应遵守下列条件:
试验前电力定量器应置于恒定的室温中至少2h;
接通电流导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表22的规定;
氏卜
GB13865一92
表22最小导线截面积
导线中最大电流,A
铜导线或电缆截面积
不小于,mm'
51.0
10
1.5
152.5
20
3.5
306
50105
75
16
10025
电力定量器所有被测部分的温升应达到稳定,即所测温度的变化在15min内不大于11Cs
试验时电力定量器不应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和通风的影响,本标准第54.2条的温度计法是指
c.d.
用电阻温度计或用热电偶温度计置于被测部分的最高温度处。电阻法是测定铜线绕组在无温升和温升
稳定时的电阻值,按公式(7)计算温升:
。一(235+to)Ito)r,'to一1}“··,.··“·“········一(7)
式中:At-温升,℃;
to—室温,℃;
ro—室温(无温升)时绕组的电阻值,fl;
r,-温升稳定时绕组的电阻值,n。
6.22防火焰蔓延试验(第5.4.3条)参照GB6738第7章和GB1638,GB5169.4的有关规定进行。
6.23电力定量器的抗运输环境性能试验,应在运输包装的条件下,按ZBY002进行。
6.24对A组和B组电力定量器的耐湿热试验应按热带型电工测量仪表和GB2423.4标准中的规定
进行。耐湿热试验应另取试验样品进行,数量应不少于2台。
交变湿热试验条件如表23.
表23交变湿热试验条件
卜slrfT之熨
阶段~~~之冰
沮度,℃相对湿度,%时间,h
升温30升到40妻851.5^-2
高温高湿40士295士314-14.5
降温40降到30
)852^3
低温商湿
30士295士35-8
对A组和B组电力定量器零部件的霉菌试验是检验电力定量器外露于空气中的绝缘零部件的耐
GB13865一92
霉菌性能。按GB2423.16的规定进行试验。霉菌试验在选用零部件中进行。各种零件数量为3件。凡
选用经霉菌试验鉴定合格的绝缘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可不再进行霉菌试验。
6.25特殊要求进行盐雾试验时,应按GB2423.17的有关要求进行。
6.26电力定量器的可靠性试验
6.26.1老练预处理
老练预处理时间为300h,
6.26.2失效判据
按本标准第5.2.1-5.2.4条的规定判断是否失效.
6.26.3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试验与计算。
本试验按国家标准GB5080进行可更换定时截尾试验。
6.27电力定量器外壳防尘试验。应在空气速度不小于5m/s连续循环的密封室内历时15min,室内
的容积应超过被试电力定量器体积至少5倍。试验前室内放置相当于室内容积的。.1%的松花花粉或
荧光粉、石英粉等,试验完将外壳表面的粉末清除之后,再打开外壳检查内部。
对采用密封的方法防止湿气侵人外壳内来达到耐湿热试验的防尘外壳,允许不进行防尘试验。
6.28电力定量器的直流稳压电源试验应在最大负荷及稳定工作状态下按SJ1501中第2.2.3和
2.8.2条进行。
了检验规则
7.,出厂检验
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对生产的每只电力定量器按本标准及产品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如另有规定,
还应交专门机构进行检验,合格后加封印。
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电力定量器,出厂检验的项目应符合表24对出厂检验规定的要求。
7.2型式检验
由制造厂或委托专门机构,按本标准及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全性能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当电力定量器的结构、工艺或使用的主要材料上有所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商铺租赁合同终止协议
- 食堂劳务派遣用工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俱乐部教练合同样本
- oem贴牌合同样本
- 初中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
- 乙供工程合同样本
- 雨棚钢结构施工方案
- 2025年冷芯盒树脂合作协议书
- 小学生外出活动方案
-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 2025年人体捐献协议
- 《急性阑尾炎幻灯》课件
- 员工黄赌毒法制培训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答案)
- 《编制说明-变电站监控系统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规范》
-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超级判断300题
- 邮政储蓄银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 汽车吊起重吊装方案
- 从0到1开播指导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训
- 产房助产士进修汇报
- 大型综合楼新建工程技术方案、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