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_第1页
第1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_第2页
第1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_第3页
第1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_第4页
第1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帝国主义

2、列强日本、俄国、德国、英国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辛丑条约 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农民阶级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斗争;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丑条约签订后,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敌的念头。,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 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 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军事上通过使馆

3、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6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 1907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 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5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13名内阁中满人9名、皇族7人。“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矛盾尖锐而分崩离析。,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4、。 孙中山形容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的腐朽了”。 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到:“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 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额超1.6亿元。,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

5、量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的措施有关。,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出来的。 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等。李鸿章并没有重视其意见

6、而在北上途中,发现清朝的腐败比以前了解的严重得多,这时,他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 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 第二年策划在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1904年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 1903年到1904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 1906年刘静安组织

7、的革命团体日知会 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之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善良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我者也。” 邹容,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

8、命的旗帜,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 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最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3)建立统一的

9、革命政党同盟会 20世纪初建立的革命团体都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 1905年7月30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步调。,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

10、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 其主要内容为:,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焦点。 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民权主义 内容是

11、“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同盟会的核心理念。 孙中山:“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两次去做。” 并且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3、 民生主义 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 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客观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4、对三民

12、主义的评价: 1、“三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 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三民主义”又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它主张民族主义,却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 主张打倒满族统治者,却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 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工农群众; 主张民生主义,但又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既不能把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更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

13、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 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但是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 而且在组织方面,本部和地方分会之间始终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内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派系斗争,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指与康、梁为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 辩论的目的是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 这次大论战发生在19051907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 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