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_第1页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_第2页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_第3页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_第4页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 蜀 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 汉,隋 朝,东魏,北齐,南朝,北朝,西魏,基本特征是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2)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3)江南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4)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5)儒佛道三教并立并逐渐合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单元结构,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

2、响,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 1 课 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帝王世系表:,道武帝:拓拔珪,魏先世曾建代国,376年为前 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珪重 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兴起: 源于东北魏晋之际游牧东晋建立代国 发展: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 问题1:怎样巩固新生政权? A对外: B对内?,武力征服,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鲜卑族拓跋部起源,泥人出土物,鲜卑族:

3、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 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指胡人的带钩。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嘎仙洞,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 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崔浩,2)措施:,B对内:拓跋珪的封建化改革:,1)改革依据,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3)影响:,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4、解散原部落,实行编户;仿汉官制 重用汉族儒生(如崔浩)。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兴办太学,学习汉文化,认识: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二、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学习农耕经济,1.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C,【当堂演练】,2、统一黄河流域 (1)时间:439年 (2)人物:太武帝拓跋焘,太武帝拓拔焘,(3)意义,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

5、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民族团结和繁荣,问题2 北魏在何时统一黄河流域?有何影响?,北魏疆域图,问题3:北魏完成北方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据一方。河北“韩、马两姓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1. 从材料一看宗主有什么特点?这对北

6、魏统治会有什么危害?,(1)政治上: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2)经济上: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政治上: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材料二: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孝文帝祖父)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半!,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九品征收。即九品相通制。,材料二反映了赋税制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影响?,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2、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

7、化。,材料三: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2)经济上: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政治上: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材料四反映了北魏统治的什么问题?有什么影响?,2、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2)经济上: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政治上: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3、人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445年

8、陕西人民起义(汉族、羌族),百余年间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游牧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由于其缺乏稳定性,政治制度就无法健全与完善。文化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民族的心理自卑而自大。 中国经济史,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马背上得天下,能不能马背上治天下呢?北魏向何处去?,四.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的因素,1.冯太后:,出身汉家,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 亲自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人才培养) 临朝听政,推行前期改革(奠基作用) 2.孝文帝: 孝文帝即位:471年通过禅让即位(权力保证) 孝文帝精通汉

9、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主观条件) 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重要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三 、必要性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和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人民起义),四、推动力统治者因素,二、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归纳总结】,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欠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10、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北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1、必要性:,【归纳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可能性:,统治阶级汉化改革(拓跋珪改革)的奠基;,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北魏统一北方 民族融合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民族矛盾尖锐 A. B. C. D. 3.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当堂演练】,D,C,谥号:文成文明皇后; 出生地:长安; 民族:汉族; 特长:她熟悉儒家经典,聪明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