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0408.7-1996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超声波与被动红外技术相结合的入侵探测器(通常简称为双技术探测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旨在确保此类安防设备的质量与性能,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产品类型,即利用超声波和被动红外两种原理共同作用来探测入侵行为的复合型探测器。

  2. 引用标准: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文件,这些标准涉及基础术语、试验条件、安全要求等方面。

  3. 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各项要求。

  4. 分类与型号命名:根据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进行分类,并规定了型号命名规则,便于识别和管理。

  5. 技术要求

    • 性能指标:规定了探测器的灵敏度、探测范围、误报率、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
    • 环境适应性:要求探测器在不同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 电气安全: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气安全,避免触电风险。
  6.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对探测器进行各项性能和安全测试,包括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步骤等。

  7. 检验规则:制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抽样规则及合格判定标准,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范了产品上的标识信息、包装方式、运输条件以及储存要求,以保护产品不受损坏并方便用户识别和使用。

实施意义

此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安防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品标准化、保障用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制造商提供了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也帮助用户在选择和使用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时有明确的性能参考和安全标准可依。通过统一的标准要求,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推动了安防技术的健康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10-23 颁布
  • 1997-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0408.7-1996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_第1页
GB 10408.7-1996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_第2页
GB 10408.7-1996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0408.7-1996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10408.7一1996

前言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人侵探测器是由两种不同探测技术双重鉴别组合而成的新型人侵探测器。它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降低了探测器的误报率

本标准是GB10408《入侵探测器》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的格式参照了GB10408.6-911微

波和被动红外复合人侵探测器》,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方面采照了GB10408.1.-89((人侵探测器通用

技术条件》,GB10408.2-89((超声波人侵探测器》和GB10408.5--89((被动红外人侵探测器》的有关章、

条。

目前尚未有该类产品的国际标准。本标准在灵敏度和探测范围、抗热气流干扰和抗小动物干扰的指

标要求和试验方法方面等效采用了IEC839-2:1990((人侵报警系统的要求》在抗震动干扰的要求和试验

方法方面等效采用了Ul,639(1984版本)((人侵探测器》的有关条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普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华润一德福光电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克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人侵探测器

GB10408.7一1996

Combinationultrasonic邑passiveinfraredintrusiondetecto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入侵报警系统中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简称复合探测器/复合单元)的技

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和检验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408.2-89超声波入侵探测器

GB10408.5-89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combinationultrasonic1r".passiveinfraredintrusiondetector

将超声多普勒探测和被动红外探测单元组合于一体,且当两者都感应到人体的移动并在设定的时

间间隔内都处于报警状态时才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3.2超声单元ultrasonicunits

超声发射机、超声接收机和信号处理电路单元的总称。

3.3被动红外单元passiveinfraredunits

红外光学系统、传感器和红外信号处理电路单元的总称

3.4探测范围coveragearea

复合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是超声和被动红外两单元探测范围的重叠区。

4一般要求

4.飞复合探测器应由超声单元、被动红外单元和信号处理器组成,并装在同一机壳内。

4.2超声和被动红外的探测范围应大小相当且重叠,在机壳内应分别有调节探测范围和调整重叠的装

置。

4.3超声单元、被动红外单元和复合单元都能单独进行检测。

5.1

技术要求

外观及机械结构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10一23批准

1997一05一01实施

GB10408.7一1996

应符合GB10408.1中4.1和GB10408.5中4.4的要求。

5.2性能要求

5.2.1电性能要求

应符合GB10408.1中4.2的要求,其中4.2.4灵敏度和探测范围应符合5.2.2的要求。

5.2.2灵敏度和探测范围

5.2.2.1灵敏度

参考目标在探测器正前方中心轴线上的探测范围边界处,以每秒一步(约。.75m/s)的速度,沿着中

心轴线成45。的方向朝探测范围内移动时,移动距离小于3m即应产生报警状态。对标称探测距离小于

lom者,要求移动距离小于该探测距离的30%时即应产生报警状态。

5.2-2.2探测范围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复合探测器最大的探测范围不小于产品性能标称值,但不应超过此值的

25%

5.2.2.3可探测速度

复合探测器的可探测速度范围应为0.3-3m/s,

5.2.2.4间歇移动的响应

复合探测器应能探测参考目标的间歇移动。其移动时间不小子is,移动速度不超出可探测速度范

围,不移动时间不超过5so

5.2.2.5报警持续时间和报警状态后的恢复

应符合GB10408.5中4.1.l和4.1.3的要求。

5.2.3双鉴功能

复合探测器感应到人体入侵,使超声单元和被动红外单元,都处于报警状态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和指示。

当复合探测器中仅超声单元或被动红外单元之一受到干扰而处于报警态时,复合探测器不应发出

报警信号

5.2.4自检功能

复合探测器应有自检功能。当超声单元失效时应能产生故障信号的指示和输出,并能自动切换成被

动红外单元的探测状态,一且人侵发生,复合探测器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其灵敏度和探测范围应符合

5.2.2的要求。

5.2,5测试装置

复合探测器中应有下列测试装置:

a)步行测试指示灯

探测器应装有步行测试指示灯,安装时用来调试警戒区域以及指示现场干扰和自身故障。步行测试

结束后应能将全部指示灯关闭或遮挡,指示灯应用三种颜色分别显示,推荐超声为黄色,红外为绿色,复

合为红色。

h)超声单元和被动红外单元都应有各自的信号测试点,用来检测灵敏度,确定探测范围和检查单

元的工作状况。

5.3环境适应性要求

应符合GB10408.1中4.3第1组的要求。

5.4稳定性

在本标准e.1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按5.2.2的要求调整后固定不变,连续工作七

天后测试复合探测器的探测距离的变化应不大于10%,在这期间复合探测器不应产生误报警和漏报

5.5抗干扰要求

GB10408.7一1996

5.5门抗热气流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超声、被动红外单元均应分别符合GB10408.1中的4.6.2的要求。

5.5.2抗小动物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超声、被动红外单元均应分别符合GB10408.5中的4.1.6的要求。

5.5.3抗电磁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超声、被动红外单元均应分别符合GB10408.1中的4.6.1的要求。

5.5.4抗环境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超声、被动红外单元均不受超出探测范围25%以外区域的任何移动物体的干扰影

响而产生误报警

复合探测器和被动红外单元应不受建筑物震动源的影响而产生误报警。

5.5.5抗灯光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被动红外单元应符合GB10408.5中4.3.1的要求。

55.6抗噪声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超声单元应能承受电铃声的干扰而不产生报警状态。

5.6耐久性

应符合GB10408.1中4.5的要求。

5.了安全性

5.了1超声声强限制

应符合GB10408.2中4.3的要求。

2阻燃要求

应符合GB10408.1中4.7.3的要求。

可靠性

应符合GB10408.1中4.9的要求。

5758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探测器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若灵敏度可调则调在最大位置,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如给出安装高度的范围,则应在其上、下限分别测试,若提供脉冲计数选择也应在各种选择状态下分别

Alii46.1.2试验应在室内规定环境下进行,探测器视野的背景温度在20^-25℃之间,并均匀分布,在整个

试验中应维持恒定,整个背景表面温度的总变化应不大于I'C,相对湿度为45%^-750aRH,大气压力为

86106kPa.

6.1.3试验场地应比探测范围大3m以上。

6.2外观和结构性能试验

按GB10408.1中5.2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1的要求。

6.3性能试验

6.3.1电性能试验

按GB10408.1中5.3的规定执行,其中5.3.4的灵敏度和探测范围试验按6.3.2的规定执行。

6.3.2灵敏度和探测范围试验

6.3.2.1灵敏度试验

在产品说明书中标出的探测器正前方中心轴线上的探测范围边界上,参考目标以。.75m/s的速度

与中心轴线成450的方向,在探测范围内移动,左右各往复一次,移动距离3m或标称探测距离的3000

(二者中取小值)之内,超声、被动红外和复合单元都应产生报警状态,试验结果应符合5.2.2.1的要求。

GB10408.7一1996

6.3-2.2探测范围试验

在上述中心轴线的边界点上逐步增加径向试验距离按6.3.2.2的方法测得探测器的最大探测范

围。试验结果应符合5.2.2.2的要求。

6.32.3探测速度试验

站在探测器正前方的探测范围边界上,分别以0.3m/s,2.0m/s,3.0m/、三种速度与中心轴线成

45。的方向在探测范围内移动,左右各往复一次都应产生报警状态。试验结果应符合5.2.2.3的要求。

6.3-2.4间歇移动响应试验

参考目标在探测器正前方的探测范围边界处,在1s时间内与中心轴线成45的方向上,以

0.75m/s的速度在探测范围内移动1m,停5s,继续向前重复这一过程。在参考目标移动5m或标称探

测距离的soyo(二者中取较小的)之前,复合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左右各往复一次,试验结果都应符

合5.2.2.4的要求。

6.3.2.5报誓持续时间和报警状态恢复试验

按GB10408.5中5.2.3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2.2.5的要求。

6.3.3双鉴功能试验

使用步行测试指示灯进行下列试验:

a)红外传感器受交变热源直接照射使被动红外单元处于报警状态而超声单元不报警,观察复合报

警状态;

b)超声传感器受强常温气流干扰使超声单元处于报警状态,而被动红外单元不报警,观察复合报

警状态。

上述试验反复五次,每次时间间隔不小于1min,都应符合5.2.3的要求。

6.3.4自检功能试验

按产品标准提供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4的要求。

6.3.5测试装置检查

在步行试验时,对测试装置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5.2.5的要求。

6.4环境试验

按GB10408.1中5.4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3的要求

6.5稳定性试验

仅在复合状态下按54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记录报警次数,每天在探测范围的任意位置处至

少进行二次报警功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6抗干扰试验

6.6.1热气流干扰

将Soow的热风机放在探测器下方1m和前方lm处,气流与水平面成120角朝向探测器,吹过探

测器表面的气体流速为1.5m/s士。2m/s,持续5min,关断5min,共试验3次,试验结果应符合5.5.1

的要求。

6.6.2小动物干扰

小动物干扰用一长150mm、直径30mm的金属棒进行模拟,金属棒表面发黑处理使其比辐射率接

近。.9,棒内有电加热元件通电使金属棒表面温度高于环境温度4--5`C。将棒水平安放在非金属小架上

离地高度不大于100mm.架子用非金属细线拖动,在探测范围内的不同距离处反复移动5次,速度为

1m/s士。.5m/s,试验结果应符合5.5.2的要求。

6.6.3电磁干扰

按GB10408.1中5.7.1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5.3的要求。

6.6.4环境干扰

a)参考目标在超出探测范围25姚区域的边界外侧移动,观察超声、被动红外和复合的报警状态;

GB10408.7一1996

b)震动干扰,将产品安装在1800mmX1000mmX20mm的胶木板中心位置上,根据产品使用时

安装的方式,将此板可靠地固定在墙上或地上,使试验过程中探测器和木板都不产生移动。探测器处于

警戒状态,用直径为50mm(重0.51kg)的钢球,从775mm高度自由落下或按圆弧摆动落下撞击安装

探测器的木板背面中心处(见图1)e观察被动红外和复合的报警状态。

以上试验结果都应符合5.5.4的要求。

钢球

垂直安装

图1震动干扰试验装置图

6.6.5灯光干扰

按GB10408.5中5.4.1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5.5的要求。

6.6.6电铃干扰

按GB10408.2中5.3.2的规定执行,观察超声单元的报警状态。

试验结果应符合5.5.6的要求。

6.7耐久性试验

按GB10408.1中5.6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

6.8安全性试验

6.8.1超声发射器声强测量

按5.7.1规定用声级计测量声压,测量结果应符合5.7.1的要求。

6.82阻燃试验

按GB10408.1中的5.8.3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7.2的要求。

6.9可靠性试验

按GB10408.1中5.10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8的要求。

7检验规则

按GB10408.1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其中试验项目和顺序则按表1的规定执行。

GB10408.7一1996

表1试验项目

序号

项目

技术

要求

试验

方法

不合格

分类

鉴定

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A组一组一组一组

1外观

5.16.2C丫侧

2

外壳防护等级

5.16.2B丫

3

外壳强度

5.16.2B丫丫

4弯曲试验

5.16.2C丫丫

J

拉力试验

5.16.2C丫

6

功能试验

5.2.16.3.1B丫丫

7双鉴功能5.2.36.3.3

BJ侧

8

自检功能

5.2.46.3.4B丫侧

9

测试装置检查

5.2.56.3.5s丫丫

10

过流保护

5.2.16.3.1B丫

11防拆保护5.2.16.3.1

B丫丫

12

灵敏度和探测范围

5.2.26.3.2B丫丫

13

电源适用范围

5.2.16.3.1B丫了

14过压运行5.2.16.3.1C丫丫

15电源功耗5.2.16.3.1C丫

16

备用电源

5.2.16.3.1B侧丫

17

接口检查

与.2.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