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学堂乐歌_第1页
高中音乐-学堂乐歌_第2页
高中音乐-学堂乐歌_第3页
高中音乐-学堂乐歌_第4页
高中音乐-学堂乐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堂乐歌蛰龙飞起舞东方湘教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专题潍坊滨海中学张震《送别》【美】奥德伟曲李叔同词曲调取自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作品曲调婉转流利,幽扬入妙。他的作品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备感凄凉。歌词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送别》

在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并设立了音乐课。学堂乐歌由此孕育而出。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在学堂里教唱的歌曲,多为依曲填词。内容有富国强兵、抵御列强、破除迷信、妇女解放、科学文化知识等,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重要开端。学堂乐歌的概念、产生背景

代表人物:李叔同、沈心工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1901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1905至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在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中扮演主要角色。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其代表作还有《送别》、《西湖》、《春景》等。所作乐歌后来大部收入丰子恺所编《李叔同歌曲集》。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音乐教育家,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

1、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要求。代表性的歌曲有:《中国男儿》(石更作词)、《何日醒》(夏颂莱编)《十八省地理历史歌》(叶中冷编)、《黄河》(杨度词、沈心工曲)、《扬子江》(王引才编)、《祖国歌》等;2、

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主精神。代表性的歌曲有:《勉女权》(秋瑾编)、《女子体操》(沈心工编)、《缠足苦》(沈心工编)、《天足乐》(冰兰编)、《妇人从军》(叶中冷编)、《女革命军》(华航琛编)等;4、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代表性的歌曲有:3、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代表性的歌曲有:《体操-兵操》(沈心工编)、《出军歌》(黄公度编)、《海战》(曾志忞编)、《陆战》、《行军》等;《始业歌》(沈心工编)、《勉学》(吴怀疚编)、《春游》(吴怀疚编)、《送别》(李叔同编)、《春游》(李叔同词曲)等。

《黄河》《中国男儿》《女子体操》旋律取自德国歌曲《小鸟一起飞起来》《勉女权》《始业式》曲调取自法国歌曲《雪》《夕会歌》这首歌的曲调采用民间乐曲《老六板》《春游》《勉学》《从军乐》我国第一首旋律自行创作《男儿第一志气高》《共和国民》学堂乐歌的特点一、选用欧美流行曲调填词(依曲填词)二、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文白兼用。三、内容朴实,作品篇幅短小,传唱度高。学堂乐歌的意义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知识梳理学堂乐歌概念、产生背景:“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

依曲填词,文白兼用,内容积极向上。

特点意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

之先河。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

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

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等主要内容1.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富国强

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要求。2.

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

主精神。3.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4.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

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知识梳理学堂乐歌概念、产生背景:“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

依曲填词,文白兼用,内容积极向上。

特点意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

之先河。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

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

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等主要内容1.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富国强

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要求。2.

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

主精神。3.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4.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

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

艺术是经过思考反省的结果,中国艺术歌曲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所沉淀的东西必来自历史文化与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