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ppt_第1页
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ppt_第2页
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ppt_第3页
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ppt_第4页
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节 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二、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三、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一、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1、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你对于说谎和欺骗怎么看? 如果告诉被试实验的目的,情况会怎么样? 2、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 3、被试的痛苦问题,二、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1、试验者的倾向性问题 2、被试的倾向性问题,三、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那种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但是应该尽可能的减少个人的主观好恶和价值倾向导致的对事实的歪曲。 社会科学家完全可以申明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的价值倾向,但不能用他们取代、混同甚至歪曲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

2、模塑,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 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四节 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第五节 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 第六节 社会化的历程,重点: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难点:人格、自我与社会化,假设你的婴儿期和童年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房间里度过,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人类接触。你能用一种人类语言说话吗?你会有自己的人格吗?或者,你能体验到人类的情感吗?,案例一:,安娜是个私生子,母亲由于害羞,生下安娜后,便把她藏在一间房子里,不与人接触。发现安娜时,她已经六岁半了,当时还不会走路、说话、自己吃饭,也不会保持自己的个人卫生。她没有任何情感表达,对人十分冷漠。安娜被发现后,

3、首先被送到一个智残儿童之家,尔后又送到一所育婴所。她的社会技能逐渐提高,到11岁她去世的时候,她已开始学会说话。,案例二:,伊沙贝尔也是一个私生子,被她的聋哑母亲藏了起来。尽管伊沙贝尔没有学会说话,但她与她的母亲可以通过手势进行交流。像安娜一样,她也是6岁半的时候发现的。当她首次被发现时,她对别人的行为就像“野兽那样”。然而,与安娜不同的是,照料伊沙贝尔的人使她接受了强化训练。只有几年的时间,伊莎贝尔获得了与同龄儿童相似的正常发展水平。,案例三:,珍妮在18个月左右的时候,被锁在一间小屋子里,发现她时 ,她已有13岁。她童年的许多时光是在一个小便桶椅上度过的,她父亲把她捆在小椅上,一呆就是许多

4、昼夜。没有被捆在椅子上时,她就被放在婴儿床上,置于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里。她的瞎子母亲被允许给她喂食,但其父不允许她们在房子里发出任何嘈杂声。她的父亲、哥哥甚至不与她说话,确切点说,他们对她像使唤狗一样。 到发现她时,珍妮已是一个消瘦憔悴、情感受滞的少女,她既不会站、也不会说话。医生没有发现珍妮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于是心理学家认为,由于长期的社会隔离,剥夺了她说话的能力。珍妮后来被带到医院接受治疗,在那里,她似乎懂得了一些单词,但待了一年后,她还不能产生自我。尽管在许多方面,她都取得了进步,例如,学会使用厕所,但是她从未掌握说出一个完整句子的技能.,由这三个案例想到什么?,案例表明:要成活下来并

5、成为人类中的一员,就必须与他们有正常的互动。他们必须向他人学习如何思考和行为。这种互动和学习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社会教化 系统的、正规的教育。 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 2、个体内化 观察学习 认知加工 角色扮演 主观认同,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一、本能与环境 二、社会生物学的解释 三、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一、本能与环境,1、进化论的推广,是用本能解释人性,人的行为及其他社会现象的起源。 2、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行为主

6、义学派、文化人类学的环境说。 3、70年代的社会生物学运动,又使社会行为的遗传论观点得到了恢复。 到底是本能还是环境?抑或综合?,二、社会生物学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不过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基因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问:社会化最出开始与那刻? 社会化开始于父母最初怀抱宝贝的那一刻。,在婴儿生活的最初几个月里,父母努力满足他们子女的最基本的生物需要,然后正是这些满足生物需要的行为,也同时响应了婴儿的情感需要,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一、文化 二、家庭 三、学校 四、同辈群体 五、职业背景 六、大众传播媒介,一、文化,不同的文化中有许多是带有普

7、遍性的,但是,每一个社会的文化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对人的社会化进而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二、家庭,社会化从家庭开始,在这里,孩子学会了认识他们是谁,他们能够和应该从他们的社会期望些什么,这个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家庭作为社会化的主导,在目前面临哪些困境?,如:隔代教养,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使隔代教养自古有之,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年轻的父母们对教养子女能够分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选择将孩子交由其祖父母教养者越来越多。“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为数众多的儿童成长、发育乃至更长时间

8、内的人生成长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单亲家庭,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见得多了!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其实不然,曾经有个社会学家说过: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仅次于父母的死亡。不管现在的孩子如何见多识广,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灵的伤害都是客观存在的。,三、学校,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的社会角色比在家中所学而言更多的是面向广大社会。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将

9、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 表现:长时间 独特完整的机构,是社会的雏形。,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

10、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在哪个学习阶段收获最多?,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四、同辈群体,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如果你有了小秘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