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仅供参考_第1页
浅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仅供参考_第2页
浅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仅供参考_第3页
浅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仅供参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郝宏海 作者简介:郝宏海,男,1980.08生,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资产负债管理。联系方式:hao_。 武军 作者简介: 武军,女,1965.10生,河北石家庄人。研究方向:流动性管理。联系方式:czyh_99。(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 石家庄 050000)摘要: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往往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是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降低流动性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相当

2、较低,风险管理压力较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对如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为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丰富管理手段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关键字:流动性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挤兑目前,我国银行业已步入全面开放的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面临全方位的挑战。形势逼人,风险管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研究和重视。然而,流动性风险管理,做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0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往往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最终表现形式,是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今年以来国内流动性形势复杂,上半年央行六次上

3、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近日又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商业银行资金面普遍趋紧,流动性风险加大,风险管理的压力陡增。国有商业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久的流动性安全。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目标狭义上讲,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损害银行的清偿能力和信誉。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全过程。其目的是使商业银行在可承受的流动性风险容忍度范围内,保证合理的资金占用,弱化流动性风险对实

4、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冲击。科学的流动性管理体系应当确保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同时减少无效的资金占用,使备付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为商业银行保证盈利的稳定增长和资本结构的稳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应包括:一、建立与本行战略愿景、经营目标、业务规模等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二、充分识别、有效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银行整体及在各产品、各业务条线、各业务环节、各层机构中的流动性风险;三、确保支付,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满足资产增长、到期债务支付等需要;四、在确保支付的前提下,保持科学、合理的超额备付率水平,提高资金的

5、使用效率。日常工作中面临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支付风险 因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期限错配,在支付到期负债时,由于长期贷款未到期导致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满足支付,被迫以较高成本在银行间以拆借的形式调剂资金,使银行的经济利益受损。支付风险是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发展不平衡长期累积的结果。第二,大额资金往来风险 通常商业银行只保留少量的现金头寸应付日常提现。大额银行存款的非预期提取以及信贷额度的非预期使用会使商业银行头寸吃紧,甚至发生间隙性透支,如不能快速妥善处理,极有可能引发局部性的流动性危机。大额资金往来风险是客户瞬时巨量资金异动的结果。二、流动性风险的三个显著特征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

6、的一种综合性风险,是银行所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各异,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都会以流动性危机爆发,银行倒闭的形式结束,破坏巨大。1.内生性 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是信用中介,主要功能是为存款人提供流动性较强的存款合约,同时向借款人提供流动性较差的贷款合约,在为社会创造流动性的同时,获取利差收入。这种流动性转换为客户提供了流动性保险,与此同时将流动性风险转嫁到银行本身。这就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内生性根源。2.隐蔽性 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隐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流动性风险自身的隐蔽性,流动性风险是一种间接的整体性风险,容易被银行信用中介的特征所掩盖。流动性危机一般是由信用风

7、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不断累积所致。二是指流动性风险还未被充分认识,流动性管理水平较低。因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对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正面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尚未爆发大规模的流动性危机,使得流动性风险较少被关注。 3.破坏性 一旦银行日常支付出现问题,客户提款的意愿将大大提高,如不能迅速化解,则很可能形成大规模的银行挤兑,流动性风险会被急剧放大,爆发流动性危机。轻则使商业银行自身社会信用受损,重则导致破产倒闭。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自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过股改上市等手段,其角色已逐渐转变为游戏参与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流动性风险

8、管理已成为关系到银行生死攸关的重要课题,受到监管部门和银行本身的重视。2009年为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管理结构、管理流程等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出于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制定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压力测试管理办法、流动性危机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对降低流动性风险,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二)“短存长贷”现象严重,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较大目前,利息净收入是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源泉,为提高净利息收入,银行更倾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吸收短期存款,期限错配现象十分严重。201

9、0年末,四大行活期存款总额为14.93万亿元,占各项存款比重达43.08%,而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5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到71.22%。这在增加利息收入的同时,使得流动性敞口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由于“短存长贷”意味着以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负债来支持流动性较低的长期资产,一旦短期内客户提款数量急剧增加而银行不能及时兑付,极易引起局部性的挤兑风波,进而诱发流动性危机。(三)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高、管理工具有待丰富目前一些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应监管机构的要求,为达到监管指标要求进行的被动管理。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行的个别部门,管理内容主要集中在个别监管指标的考核。一些业务经

10、营部门、基础经营机构对资金进出的监督松懈,流动性管理意识不强。宏观上看,受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作用,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概率较低,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危机感,主动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意识有待提高。在管理工具的选取上,国有商业银行大多采用静态指标来衡量流动性风险,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监控。目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多数使用流动性比例、存贷款比例、备付率、流动性缺口等静态指标反映流动性状况,不能把握不同的时点、时段的流动性及其变化情况。特别是每逢月末、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时点存款余额波动较大,如采用这些特殊时点静态测试流动性情况,其结果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四、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新形势下,加强流

11、动性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流动性风险管理不但要满足降低流动性风险,防范流动性危机,更要提高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使流动性风险始终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千方百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流动性风险管理应成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保值增值、利润创造的新源泉。(一)增强主动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对全辖实行统一领导和授权经营,层级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行的个别部门,且大多是为达到监管要求进行的被动管理。低级行,特别是基层分支机构主动管理流动性意识不强。因此,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上至高级管理者下至每一位基层员工主动

12、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意识,充分认识流动性风险的破坏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人人谈风险、人人管风险,风险可控则收益可期。(二)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治理结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流动性风险的管控能力。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提出的管理原则和标准,建立与本行战略愿景、管理实际相适应的管理体系。1.在总行层面应建立以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专门委员会、主管部门、高级别分行为基础的管理构架;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配置资源,建立覆盖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的管理流程,明确风险主管部门的职责等。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也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时快速传递总行政策、科学合理监测控制本级分

13、行流动性风险状况、有效防范、及时处置流动性危机。2.加强流动性趋势预测,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供求关系以及资金头寸变动的历史数据,判断变动趋势。研究开发流动性预测模型,持续性的收集、识别、计量、监控全行资金变动情况,预测变化趋势,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3. 建立流动性危机应急处置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制定流动性危机管理预案,成立相应应急处置组织机构,确保资金支付安全,及时有效化解流动性风险,应对可能的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处置工作应本着快速、及时的原则,流动性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危机情况及紧急程度,处置工作应在应急处置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做到统一安排、分级负责、明确

14、分工、各负其责。(三)丰富管理手段,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机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正确计量监测流动性风险,否则将谬以千里。管理实践中较为有效的措施应包括:1.严格执行资金收、付大额报告制度,及时掌控资金头寸变化,以确保支付为前提,使超额备付率保持在科学合理的水平。客户经理应与客户,特别是网银客户,保持良好沟通,提前将下一工作日大额资金收付情况报流动性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能够提前准确匡算资金头寸变动情况,杜绝透支现象(包括间歇性透支现象)的发生。2.流动性缺口指标动态化。流动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银行的潜在的资金需求(运用)与资金供给(来源)的差额。其优点在于能够反应一段时

15、间内的流动性能力,简单直观。目前更多是使用当前资产负债状况来计算静态缺口,反映当前的流动性状况。流动性缺口动态化是指在计算中引入时间概念,静态计算各个时点缺口,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指数平滑等方法预测未来某一时点、时段的多个流动性缺口及出现缺口的概率。3.引入流动性风险价值(L-VaR)指标,动态模拟在一定的置信度下,资产负债变动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流动性成本,通过模拟若干种资产变动路径下的流动性成本,选择最优的资产负债结构。4.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通过压力测试,评估银行承受压力事件的能力,预防流动性危机的发生,提高在流动性压力情况下履行支付义务的能力。建立压力测试定期报告制度,形

16、成常态化的信息收集、风险计量和监控过程。按周、月、季、年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压力测试结果、模拟分析各种情景下的效果,为决策层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支持。(四)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压力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尚不发达,绝大多数贷款不能在市场进行交易,商业银行难以自主调控资产业务的流动性。在此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应从主动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释放流动性风险压力。主动资产负债管理是指主动利用各种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对全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协调不同的资产与负债在利率、期限、流动性等方面的综合匹配,进行最优化组合和合理搭配。主动资产负债管理是实现全行战略发展目标、资产负债监管要求,

17、实现银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的有效途径,并对银行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技术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应该以全额资金转移计价管理为核心,辅以风险资金池、超额备付率、资产证券化、高风险资金内部对冲等多种手段,对银行存贷款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集中动态管理。通过动态调整FTP,将风险管理的导向传导至基层行,引导全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到对流动性风险的持续管理。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应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为抓手。首先,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要进行合理匹配,“短存长贷”应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合理增加中短期国债比重,改善资产业务流动性差的现状;其次,增强主动型负债能力,积极拓展存款以外的其他负债业务。重视短期限理财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扩大以大额可转让存单、中短期金融债券为代表的主动型负债产品占比,改变单纯依靠存款支撑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现状。再次,合理控制表外业务的规模和增速,优化表外业务结构,通过产品调整降低表外业务的资本占用,提高风险缓释水平。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一项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采用多种风险度量工具,尽快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 银监会,商业银行银行流动性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