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简介.ppt_第1页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ppt_第2页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ppt_第3页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ppt_第4页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事故致因理论简介,2,3,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的途径,保证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事故致因理论是帮助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事故致因理论,通过下述理论可以了解人类对事故的认识以及对其控制的发展过程。,4,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5,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

2、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测试,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6,二、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7,(一)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概述 (1)过程中人员伤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统称物)的不安全状态。 (2)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3)因为不安全行为而受到了伤害的人,几乎重复了300 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同样事故。换言之,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的方面的危险。,8,

3、(4)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大多数情况下,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免遭伤害。 (5)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9,(二)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程度 海因里希对跌倒事故的统计结果表明,在330 起跌倒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即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数量之比为1:29:300 。,10,(三)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 ( 1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 2 )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

4、安全状态。 (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 4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11,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形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的先天缺点发展。 (2)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等后天的缺点。,12,(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

5、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环境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5)伤害。由于事故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13,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4,“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造成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

6、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15,四、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6,五、轨迹交叉理论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17,六、系统安全理论,18,主要观点: (1)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19,(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害,但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20,由于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