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_第1页
贵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_第2页
贵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_第3页
贵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_第4页
贵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C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 .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2.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_,有时_,有时_,有时_。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A . 掩面 狂笑 顿足 太息B . 狂笑

2、 掩面 顿足 太息C . 掩面 顿足 狂笑 太息D . 顿足 狂笑 太息 掩面3. (2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

3、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B . 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 .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 .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

4、当的一项是( ) A . 司空见惯同流合污青云直上心驰神往B . 层出不穷随波逐流青云直上爽心悦目C . 司空见惯随波逐流扶摇直上心驰神住D . 层出不穷同流合污扶摇直上爽心悦目(3)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 .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 .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D .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5、 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B . 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 .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 .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4. (2分) (2018高一上玉溪期中)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宴会一般在室内举行,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项王等人的坐向体现了座次的尊卑。B .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激情昂扬。C .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

6、,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D .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君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5. (2分) (2019高一下蓟州期中) 对文段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題部可以说是无关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

7、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杨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选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A . 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所以前途无量。B . 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C . 人类具备探索宇宙的精神和条件,而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D . 人类对宇宙及其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已经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 (2018高三上浦东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现代的司

8、马迁陈之藩大致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从最原始的到最近的社会一直是如此。不过在上古的人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语言、符号、图像、文字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同时演进而来。我们意识到信息的极端重要与信息的定量估测是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大致是由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Norbert Wiener)及信息理论的定义者山农(Claude Shannon)所启迪的。温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如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易存在下去。”山农则是把玻耳兹曼(Ludwig Boltzmann)墓志铭上那个“熵”的公式借来,为信息做了定量工作并构建了分析理论。信息不仅包括

9、我们所有的知识,还包括感官所触到的一切。报纸上的新闻,书本上的报告,市场上的行情起伏,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简单到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复杂到终端机上的种种显示,印表机上的列列标记都是信息。我们固然一直是生活在物质如空气或水的海洋中,也是生活在能量如光或热的海洋中;而今,我们忽然悟出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尤然。但信息与物质或能量有所不同。信息的最大特征是:它不是单独存在的东西,而是以互相联系为前提。没有联系,就没有信息。于是信息必依附于一定的载体。通过载体,这信息才能被处理、传输、操作。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多是经电子为载体、用数字作处理而表现出来的资料。信

10、息资料不能单独存在,是由互相联系而来。所谓互相联系,主要是传递与储存;而储存可以视为延迟了的传递,于是信息与传递,或者信息与储存的关系也就特别密切了。经由数字处理而得出的信息资料,自然因频繁的传递与大量的堆存,而逐渐成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形严重。人们遂发展出特别的储存与传递的方法,称之为资料压缩。我们现在以电脑问世以后的眼光,回顾一下历史,也许对于人类目前对付资料压缩的问题能够有所理解。我们先以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子。司马迁是把从轩辕到汉武帝时代汗牛充栋的史实,用一片片竹简写出五十二万字的史记。他的志趣所在,是把这一大堆竹简写成的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这整个的过程与目

11、的可以说是信息的传递,也就是他所谓的“传之其人”。而储存的方法则是写在竹简上,把竹简“藏之名山”。当然如果能省掉一个字,就可以少写一个字。竹简上少写一个字,就可以少用些竹简,而藏之名山时就可节省些空间。于是,司马迁就需要把自己的写作技术练入化境,使所写文言文字达于精纯,然后才写到竹简上去。这可以说是编码程序,以不致使人误解原意为最低诉求;而后人在名山内拿到竹简时,得到竹简上所示的信息。那就需要一些念懂古文的工夫,也就是后世的人要有解码的训练。自然,竹简像晶片一样,是载体,而所写的字可以比为位元了。这正说明了上古所用的信息系统,已经是在做资料压缩了。第二个例子,可以举莫尔斯所发明,由中国改造成功

12、的汉字电报系统。这是把汉字的每一个字均编成一个数字码,也就是有一电码本在拍发端,而有另一同样的电码本在接收端,载体把点与划的莫尔斯符号一个一个地传过去。这种编码与解码的思想方式与目前正在用的LZ(Lempel Ziv)的思想并无原则上的不同,只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罢了。我们细览这些人类所发展出的文字资料压缩技术,会恍然悟到由竹简到晶片是工具在变,而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很多。资料压缩的思想与技术,如同计算机科学中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有些是突如其来的自我生发,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闯进来的外来影响。例如,利用“训练”制作的大的编码,正显示了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理论影响下处理信息的发展前景。我们若用

13、司马迁的例子做比喻,这种研究可以说是训练一些字练句遒的司马迁机器来做彻底的大编码工作。可是,以上所述总是载体系统的手段问题,而从未涉及信息本身的内容问题。古时的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目标及“叙游侠,述货殖”等的各重点,在现代司马迁的作风上是绝对不见踪影,绝对不予置问的。以至今日域中,发信者不知所云,收信者不知所措,只有络绎于途的传信者,在急促慌忙地奔走与煞有介事地呼号。这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象征缩图,不也正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问题所在吗?(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方框中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B . 因为C . 即使D . 但是(2) 根据上下文,填入

14、第段方框中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B . 因为C . 即使D . 但是(3) 为什么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请联系第段加以分析。 (4) 为什么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请联系第段加以分析。 (5) 第段举司马迁与史记为例的作用是_(6) 第段举司马迁与史记为例的作用是_(7) 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援引温纳及山农的资料,说明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重视信息。B . 第段举莫尔斯的例子,说明其资料压缩比史记简单。C . 第段写到“司马迁”,不属于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D . 第段讽刺现代司马迁的作风急促慌忙,缺乏大目标。(8)

15、 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援引温纳及山农的资料,说明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重视信息。B . 第段举莫尔斯的例子,说明其资料压缩比史记简单。C . 第段写到“司马迁”,不属于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D . 第段讽刺现代司马迁的作风急促慌忙,缺乏大目标。(9) 综览全文,概括本文标题“现代的司马迁”的内涵。 (10) 综览全文,概括本文标题“现代的司马迁”的内涵。 7. (18分) (2019高二上静海期中) 阅读下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遍地战壕季明那时候,老兵还是个十七岁的新兵。到了部队,就开始挖战壕,这活儿累,黄土还行,若遇上山石地,就受罪了,一镐下去,只刨出个鸡蛋大的

16、白印,虎口却震得发麻。老兵手上满是血泡,泡起,磨破,再起,最后成了老茧。对此,老兵很有意见,当兵,练好枪就行,他是来杀日本鬼子,不是来卖苦力挖水渠的。老兵认为,挖战壕,其实就是挖水渠。老兵就开始消极怠工。战壕挖好后,连长要检查。连长是东北人,黑大个儿,挎着把盒子炮,每走一步,那盒子炮就会荡起来,然后,“啪嗒”一声,又拍打在屁股上,仿佛一只破拖鞋,不停地拍打着光脚板儿似的。一听见这声响,老兵就知道连长来了,赶紧抬头、挺胸、立正,笔直地立在自己挖的战壕旁。连长步子很慢,双手别在身后,握着一把小工兵铲,一上一下地晃悠。连长看见老兵敷衍了事挖出的战壕,火苗腾地蹿上来,脸就更黑了,抡起小工兵铲,在老兵头

17、上“咣咣”地敲。“你个瘪犊子,找死啊!”连长骂。老兵戴着钢盔,工兵铲拍在上面,脑袋不痛,但那“咣咣”声,却震得两耳嗡嗡响。老兵不服,大声说:“长官,俺是来杀鬼子,不是来挖水渠的!”连长愣了一下,绕着老兵转了两圈,说:“?小王八犊子,来杀鬼子啊?要是没了命,咋杀?”连长揪着老兵的耳朵,一指战壕,吼道:“战壕是保命的,记着,它,就是你的命,重复一遍!”老兵“啪”地一个立正,就吼:“战壕,是俺的命!”接下来,老兵只好认真地挖战壕,没办法,工兵铲拍在脑袋上的滋味,不好受。战壕挖成后,还要掏防炮洞。跟鬼子干了一仗后,老兵就发现连长的话,是真理。那天,鬼子开始进攻了,连长观察了一下,大声地喊:“防炮啦!”

18、连长声嘶力竭地喊:“防炮啦”在连长的吼声中,士兵们抱头鼠窜,纷纷钻进防炮洞,瞬间,鬼子的炮弹就铺天盖地砸过来,接二连三地爆炸,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老兵哪见过这阵式,抱头缩在防炮洞里,筛糠一样抖。炮声一停,连长立马跳出去,喊:“上战壕!玩命啊!”连长又声嘶力竭地喊:“上战壕!玩命啊”老兵没有出去,抱头缩在防炮洞内,抖成一团。鬼子的进攻被打退了,连长冲过来,一把将老兵提溜出去,抡起工兵铲,在他头上“咣咣”地敲,骂:“王八犊子!”连长一边敲一边骂,敲一下骂一句王八犊子,半晌,才喘着粗气停下手。老兵蹲在地上,两耳嗡嗡响,也不知是炮震的还是连长敲的。连长吼:“站起来!”老兵趔趔趄趄地站起来,连长揪

19、着他的耳朵,一指战壕,吼:“这里不是乌龟壳,它,是老爷们玩命的地方,重复一遍!”老兵立正,就吼:“战壕,是老爷们玩命的地方!”几仗打下来,老兵就记住了连长的话,战壕,不仅保命,更是男人拼命的地方。于是,他在连长“防炮啦”的呼喊里,进防炮洞;在“上战壕!玩命啦”的吼叫中,跟鬼子拼命。战壕,一条条地挖,仗,一场场地打,身边的兄弟一茬茬倒下,新兵们又一茬茬补进来,老兵就真的成了老兵。跟鬼子一路打下去,天南地北,到处都有老兵挖的战壕许多年后,九十多岁的老兵,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一处战场遗址,这里战壕犹存,只是淹没在荒草丛中。拨开荒草,老兵下到战壕里,突然发现有一个防炮洞还在,他弯下腰,艰难地钻进去,静

20、静坐着,倏地老泪纵横,他想起了连长。连长就牺牲在这处战场,那天,鬼子的炮击开始时,几个新兵吓傻了,站着没动,连长冲过去,一发炮弹就落在了他的脚下。老兵看见,在爆炸中,连长消失了,只有那把工兵铲飞在空中,车轮般翻转着,然后,落下,笔直地插在地上许多年来,这把工兵铲,一直在老兵的脑海中翻飞。老兵走出战壕,站在山坡往远处眺望,恍惚间,枪炮声在耳边响起,硝烟和那把翻飞的工兵铲,又在眼前浮现,于是,他握紧拳,深吸一口气,学着连长的样子,大喊一声:“防炮啦!”四面群山荡起阵阵回声:“防炮啦”(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1期)(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小

21、说以回忆开篇,巧妙引入战壕的故事,在娓娓叙述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体现出高妙的艺术匠心,也使小说带有沧桑感。B . 小说描写简练而传神,如描写老兵挖战壕的情形,虎口“被震得发麻”,手上“满是血泡”,为下文写他因不愿吃苦而消极怠工作了铺垫。C . 从对挖战壕“很有意见”到“发现连长的话是真理”,老兵的思想认识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从战斗中获得了深刻的领悟。D . 随着战壕一条条地挖,仗一场场地打,老兵也变成了一个九十多岁的真正老兵,天南地北到处都有他挖的战壕,正所谓“遍地战壕”。E . 小说以老兵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昔日战场,学着连长大喊结尾,将回忆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大大

22、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2) 小说中的连长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 小说两次写到连长揪着老兵的耳朵,其原因和目的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 (2019高三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则天顺圣皇后司马光正月,戊寅,内史武三思罢为特进、太子少保天官侍郎、平章事吉贬安固尉。太后以顼有干略,故委以腹心。顼与武宗争赵州之功于太后前。顼魁岸辩口,宗短小伛偻,顼视懿宗,声气凌厉。太后由是不悦,曰:“顼在朕前,犹卑我诸武,况异时讵可倚邪!”他日,顼奏事,方援古引今,太后怒曰:“卿所言

23、,朕饫闻之,无多言!太宗有马名师子驰,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顼惶惧流汗,拜伏求生,乃止。诸武怨其附太子,共发其弟冒官事,由是坐贬。辞日,得召见,涕注言曰:“臣今远离阙庭,永无再见之期,愿陈一言”太后命之坐,问之,项曰:“合水土为泥,有争乎?”太后曰:“无之。”又曰:“分半为佛,半为天尊,有争乎?”曰:“有争矣。”顼顿首曰:“宗室、外成名当其分,则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犹为王,此陛下驱之使他日必争,两不得安也。”太后曰:“朕亦知之,然业已如是,不

24、可何如。”腊月,辛巳,立故太孙重润为邵王,其弟重茂为北海王。太后问鸾台侍郎陆元方以外事,对曰:“臣备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以不闻:人间细事,不足烦圣听。”由是忤旨。庚寅,罢为司礼卿。元方为人清谨,再为相,太后每有迁除,多访之,元方密封以进,未尝漏露。丙寅,武邑人苏安恒上疏曰:“陛下钦先圣之顾托,受嗣子之推让,敬天顺人,二十年矣。岂不闻帝舜褰裳,周公复辟!舜之于禹,事祗族亲;旦与成王,不离叔父。族亲何如子之爱,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宝位将倦机务烦重浩荡心神何不禅位东宫自怡圣体自昔理天下者不见二姓而俱王也。当今梁、定、河内、建昌诸王承陛下之荫

25、覆,并得封王;臣谓千秋万岁之后,于事非便,臣请黜为公侯,任以闲简。臣又闻陛下有二食孙,今无尺寸之封,此非长久之计也:臣请分土而王之,择立师,教其孝敬之道,辅周室,屏藩皇家,斯为美矣。”疏奏,太后召见,赐食,慰谕而遣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注】褰裳:原意为撩起下裳,此处指帝王让位(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是( ) A . 内史武三思罢为特进、太子少保免去现职B . 在朕前,犹卑我诸武看轻C . 岂不闻帝舜裳,周公复辟恢复君主之位D . 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春秋年龄(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是( ) A . 与武懿宗争赵州之功于太后前 于其

26、身也,则耻师焉B . 元方密封以进,未尝漏露 以乱易整,不C . 舜之于禹,事祗族亲 之二虫又何知D . 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犹为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但节选却以“太后”称之,说明资治通鉴是站在传统立场,并不认同武则天的武周皇帝的名分B . 吉顼曾是武则天的心腹,后来被贬为安固县尉,其根本原因是极力拥护李氏而受到武氏诸王的嫉害C . 陆元方第二次任宰相,凡有升迁任免之事,总会把自己的意见密封上奏,从未向他人透露,突出了他“为人清谨”的性格特征D . 唐纪记事,叙议并重,既写出了武则天打击反对派的雷

27、霆手腕,也充分肯定了她作为帝王尊崇李唐元老、善于纳谏的一面(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陛下年德既尊宝位将倦机务烦重浩荡心神何不禅位东宫自怡圣体自昔理天下者不见二姓而俱王也(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诸武怨其附太子,共发其弟冒官事,由是坐贬。臣备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以不闻;人间细事,不足烦圣听。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

28、杏树。(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B . 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C . 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D . “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B . 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C . 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D . “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3)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4)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9高一下沁县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讲到晋国忘恩负义的具体表现是_,_。 (2)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决定退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