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_第1页
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_第2页
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_第3页
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_第4页
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目的检测工程中应用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工艺。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接头抗拉强度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实测值比。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2条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JGJ 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GBJ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JGJ 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 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DB/2200Q04001-90建筑材料试验取样标准GB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

2、判定。三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级接头或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级接头。四职责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做好试验记录,填写报告,并对数据负责。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接头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载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钢筋。接头试样长度为:L

3、+8d+200mm; L=接头长度mm,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样长度为:400450mm。 六仪器设备1万能(拉力)试验机(设备型号:WE100A,设备编号:JC011;设备型号:W60A,设备编号:JC021;设备型号:WE12A,设备编号:JC041)2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3钢板尺(精确度0.5mm);4千分表(精确度为0.001mm);5引伸计标距为50mm(每一分格值为0.01mm-0.002mm);6. 钢材打印机(分格5mm-10mm);七环境条件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八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 屈服强度的测定(1)根据钢筋抗拉强度选择相应吨位的试验机。(2)测

4、定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根据钢筋直径d0确定试件的标距长度,原始标距L0=5d0(原始标距应精确至标称标距的0.5)。(3)在钢筋的纵肋上标出标距端点,对于短比例试样应修约到最接近5mm的倍数,对于长比例试样应修约到最接近10mm的倍数,如为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4)试验机测力盘指针调零,并使主、副指针重叠。(5)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上、下夹头内,试件夹位必须垂直状态,开始机器进行拉伸,拉伸速度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的移动速度应不大于0.50/min。(6)拉伸中测力盘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第一次回转时最小荷载,即为屈服荷载。按下式可求得屈服强

5、度:式中: 屈服点,计算至5MPa;屈服荷载,N;钢筋原始截面面积,mm2。2. 抗拉强度的测定测得屈服荷载后,连续加荷直至试件拉断,由测力盘读出最大荷载。按下式可求得抗拉强度b=Pb/S0式中:b抗拉强度,MPa;Pb最大荷载,N;S0钢筋原始横截面面积,mm2。b计算精确至5 MPa 。3. 接头抗拉强度的测定(1)工程中应用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形式检验报告。(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3) 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4)根据钢筋抗拉强度选择相应吨位的试验机。(5)启动试验机,并试验机测盘指针调零。(6)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上,下夹头内试件夹位必须垂直状态,开始进行加载。(7)单向拉伸加载制度:(0-0.6-0.02-0.6-0.02-0.6)九评定结果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接头等级级级级抗拉强度或1.101.35注:-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如有一试件的强度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强度要求时,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十记录格式记录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