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水平
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考
试
说
明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目录
语文..................................................................3
数学..................................................................10
英语..................................................................22
理化综合................................................................29
政史综合................................................................39
八年级地理生物..........................................................44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
学校招生考试说明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
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的考试,是由全市2017年所有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的考
试,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
择优录取。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应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必要
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语文
I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中考题型设计,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层级及具体要求是:
I级:
1.能正确地认读常用汉字,读准一些特殊汉字的读音;书写汉字准确、规范、美观。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段)。
3.对要求背诵、默写的古代诗歌及古文名句能准确记忆。
4.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准确读出重音、停顿,读出语感,能弄懂重要文言实词和常用文
言虚词的含义。
5.能在阅读中区分各种表达方式和不同的表现手法,分清不同的文学样式。
6.口头交际,能中心明确,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能注意场合和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
流,力求语言简洁生动。
II级:
1.通读文章(段),能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材料与观点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
考,作出判断。
4.阅读简单的说明文,能归纳出说明的主要内容及说明层次、顺序、方法等。
5.阅读现代诗歌,能准确地对其进行赏析(主要针对重点语句)。
6.诵读古典诗词,能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重点语句含义,赏析写作特色。
8.能主动、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III级:
1.阅读文章,能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特色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
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根据写作要求,能审准题意,选好材料;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安排好写作思路。
4.写记叙文内容具体,线索清晰,能很好地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丰富生动。
5.写作时感情真挚,能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捕捉事
物的特征,抓住事件(人物)的特性,力求写出新意。
6.能写一般性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完整,用语恰当;能写一般性的说
明文,做到对象明确,特点鲜明,解说到位;根据生活需要,能写日常应用文。
II考试内容
中考命题要妥善处理“考试”与“平时教学”的关系,着重考查学生的古诗文名句积累、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语文实践活动、阅读理解赏析、写作展示等五项能力。要安排好选材
比例,处理好直接涉及教材内容与选用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
诗歌赏析与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兼顾课内外内容;要求记忆的古诗词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和教材为范围,适当向课外延伸;要求记忆的古文名句以教材内容为范围;文学
(文化)名著的知识考查一般限于教材及教材附录所涉及的篇目。
根据教育改革特别是中、高考改革的需要,适当增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材。
阅读理解赏析分浅层次阅读理解和深层次阅读赏析两个层级,浅层次阅读理解的能力要
求是读准、读通、读懂;深层次阅读赏析的能力要求是读透,读出个人感悟、情感与评价。
浅层次阅读题目设计有:①整体感知文章(段)内容;②分析重点字词含义及作用,分析关
键语句、段落含义及作用;③简析人物形象、情感等;④根据文章(段)内容可进行的必要
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创新题(限于浅易层级)。深层次阅读的题目设计有:①把握文章
最深刻的主旨、内涵,品析文章深刻的哲理;②分析文章精妙的写法,品析文章语言的精妙;
③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④与文本对话,提出“我”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我”对文本
哲理内涵、写法、用语等的评价,“我”的读后体验等;⑤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的必要的知识
迁移、能力拓展等创新题(较难层级);⑥在熟读、深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自主命题,自
我解答。
1.古诗文名句积累与古诗词赏析。
名句积累考查形式有四种:直接背诵填写、根据提示填写(或:归纳性填写)、理解填写、
欣赏填写。要求背诵积累的古代诗词、古文具体目录见附录部分(适当向课外延伸,1-2分)。
古诗词赏析的选文兼顾课内、课外,其形式是比较阅读,赏析的考点有:诗词中重点词、
句内涵、意蕴、作用的概括与分析;诗词写作主旨(中心)的概括;诗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情
感的分析等。
2.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语文知识主要包括:汉字书写,汉字的音、形、义,词语的选择与运用,成语的运用与
积累,标点符号的运用,病句判断及修改,修辞的积累与运用,句序排列,语法基础(主要
指词性、短语类别、单句成分、句子主干及单、多重复句关系的辨析)及简单运用等。
3.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根据所提供的情景进行的语言表达、
主旨概括、内涵归纳等。中考将选取一两点进行考查。
4.文学(文化)名著知识积累。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积累和简单理解两个部分,考查范围见附录部分。
5.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主要考查:重点文言实词和常用文言虚词含义的理解,正确断句(划
分朗读节奏),翻译文言语句,整体感知文章(段)内容及根据文章(段)内容进行的必要
的知识迁移等。阅读材料兼顾课内外内容,课内选文注重思想与内涵,重点选择经典篇目。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及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选
用阅读的现代文,包括一般文章和文学作品。一般文章的阅读考查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意
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侧重在学生对形象(性格)、情感、语
言的领悟及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上。
浅层次阅读中的现代文考查,主要包括经典美文、消息、一般性说明文和议论文等的阅
读理解分析;深层次阅读即文学作品阅读,主要包括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两大类。
6.写作展示。
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的能力,其命题形式主要
是命题式记叙文、材料式作文两大类。
在尊重学生写作个性与自由,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考查审题、立
意、取材等基本技能,考查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考查学生推敲开头、巧设结尾、
铺陈线索、设置悬念、安排过渡的能力,考查学生平时观察社会、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
力,让学生充分而自由地展示其写作技巧与写作水平。命题式记叙文写作在传统考查叙事的
基础上,有意识地增加写人的考查成分,鼓励学生写出性格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物。材料式
作文要加大审题、立意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建立更科学、更人性化的作文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是:①充分领会写作要求,要求学
生按照写作要求进行写作;②不求全责备,多打高分,敢打满分,拉开差距;③对各类不同
特点、不同体例的作文均建立适合各自特色的评分细则。
在充分尊重评分细则的前提下,对下列作文要适当或重点加分:①所叙内容(情节)符
合生活的真实;②文章内容符合年龄段的年龄特征,有自己的思考和语言个性;③写作内容
充实,充分展示了写作者多读、博识、深思的底蕴。同时,对下列作品要酌情扣分或打低分:
①思想消极悲观,主题不昂扬;②编造苦难生活经历;③情感虚假,无病呻吟;④不正确使
用祖国语言,乱用网络语言等。
附录:
(-)要求背诵、默写(含理解默写、欣赏默写)的古代诗歌78首
1.《题破山寺后禅院》2.《山中杂诗》
3.《竹里馆》4.《春夜洛城闻笛》
5.《逢入京使》6.《送灵澈上人》
7.《约客》8.《归园田居》
9.《使至塞上》10.《长歌行》
11.《送友人》12.《秋词》
13.《登幽州台歌》14.《无题》
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月夜》
1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8.《论诗》
19.《天净沙•秋思》20.《龟虽寿》
21.《石壕吏》22.《黄鹤楼》
23.早寒江上有怀》24.《醉花阴》
25.《望月有感》26.《登楼》
27.《观沧海》28.《次北固山下》
29.《钱塘湖春行》30.《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2.《望岳》
33.《武陵春》3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5.《春望》36.《渡荆门送别》
37.《过零丁洋》38.《赤壁》
39.《登飞来峰》40.《水调歌头》
41.《山坡羊•潼关怀古》42.《饮酒》
43.《行路难》44.《己亥杂诗》
45.《渔家傲•秋思》4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7.《别云间》4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9.《过故人庄》50.《雁门太守行》
51.《江城子•密州出猎》)5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3.《卜算子•咏梅》5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5.《夜雨寄北》56.《浣溪沙》(晏殊)
57.《泊秦淮》5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59.《观书有感》60.《峨眉山月歌》
61.《滁州西涧》62.《江南逢李龟年》
63.《登岳阳楼》(其一)64.《鲁山山行》
6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6.《终南别业》
6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6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69.《相见欢》70.《苏幕遮》
71.《观刈麦》72.《商山早行》
73.《破阵子》(晏殊)7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5.《从军行》76.《月下独酌》
77.《关雎》78.《兼葭》
(二)要求背诵阅读并理解的课内文言文(以下篇目为重点)
(中考要求记忆积累的古文名句出自下列篇目)
(1)要求读读背背,理解大意的:
1.《童趣》2.《世说新语》两则
3.《论语》十二章4.《塞翁失马》
5.《虽有嘉肴》6.《木兰诗》
7.《河中石兽》8.《狼》
9.《口技》10.《满井游记》
11.《陋室铭》12.《陈涉世家》
13.《大道之行也》14.《三峡》
15.《答谢中书书》16.《记承天寺夜游》
17.《观潮》18.《湖心亭看雪》
19.《〈孟子〉二章》20.《庄子》故事两则
(2)要求整体感知,赏析特色的:
1.《岳阳楼记》2.《送东阳马生序》
3.《醉翁亭记》4.《小石潭记》
5.《马说》6.《爱莲说》
7.《曹刿论战》8.《出师表》
9.《伤仲永》10.《愚公移山》
11.《隆中对》12.《与朱元思书》
13.《孙权劝学》14.《桃花源记》
15.《唐雎不辱使命》16.《公输》
17.《五柳先生传》18.《鱼我所欲也》
19.《核舟记》20.《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要求阅读并分析理解的教材中的现代文(以下篇目为重点)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春》
3.《社戏》4.《背影》
5.《济南的冬天》6.《最后一课》
7.《故乡》8.《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
9.《傅雷家书两则》10.《我的叔叔于勒》
11.《谈读书》12.《智取生辰纲》
13.《杨修之死》14.《范进中举》
15.《香菱学诗》16.《谈生命》
17.《那树》18.《人生》
19.《敬畏自然》20.《端午的鸭蛋》
21.《羚羊木雕》22.《云南的歌会》
23.《藤野先生》24.《雪》
25.《孔乙己》26.《看云识天气》
2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8.《散步》
29.《中国石拱桥》30.《大自然的语言》
3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32.《安塞腰鼓》
33.《苏州园林》34.《故宫博物院》
35.《老王》36.《敬业与乐业》
(四)要求阅读的文学(文化)名著19部(其中带性为重点)
1.《繁星》(春水)*2.《伊索寓言》
3.《童年》*4.《昆虫记》
5.《朝花夕拾》*6.《骆驼祥子》*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西游记》*
9.《海底两万里》10.《名人传》*
11.《水浒》*12.《傅雷家书》
13.《培根随笔》14.《格列佛游记》
15.《简•爱》16.《三国演义》*
17.《红楼梦》
(五)要求完成的综合性学习项目
1、这就是我2、漫游语文世界
3、感受自然4、探索月球奥秘
5、我爱我家6、追寻人类起源
7、成长的烦恼8、黄河,母亲河
9、我也追“星”10、戏曲大舞台
11、漫话探险12、马的世界
1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4、让世界充满爱
15、说不尽的桥16、走上辩论台
17、莲文化的魅力18、怎样搜集资料
19、献给母亲的歌20、寻觅春天的踪迹
21、科海泛舟22、到民间米风去
23、、古诗苑漫步24、背起行囊走四方
25、、雨的诉说26、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27、青春随想28、好多书读好书
29、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30、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31、脚踏一方土32、走进小说天地
33、关注我们的社区34、乘着音乐的翅膀
35、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36、岁月如歌一我的初中生活
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形式: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二、试卷结构:
1.全卷分古诗文名句填写、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浅层次阅读理解、深层次阅读赏
析、写作展示五个部分。
2.试卷的题型结构:为了凸现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考虑学生答题的方便,2017
年语文中考试卷采用的主要试题类型有:选择题(约20%)、填充题、问答题(简答题)、
图文表述题、答案开放的表述题、作文题等。全卷文字约10000字。
3.命题时,注意突出教学重点,覆盖面要广,设置要合理(除记叙这种表达方式可重点
考查外,其它表达方式及知识点在设题时一般不重复),题量要适中;设计问题切入口要小,
导语要有启发性;难易要有坡度,既要照应学习目标,同时也要适当反映社会生活。
4.试卷的分数结构:语文卷面满分120分,其中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语文基础和语文
实践活动16分左右,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左右,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左右,作文50分。
5.试卷的难度结构:全卷的难度值为0.60-0.65之间,难、中、易的分布约为20%、60%、
20%=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
学校招生考试说明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
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的考试,是由全市2017年所有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的考
试,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
择优录取。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应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必要
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数学
I考试要求说明
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
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了解(认识);理解;
掌握;灵活运用。具体涵义如下: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
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具体
涵义如下: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
与其它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II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内容
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的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
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的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
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
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
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
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作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
过设计活动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数学活动过程”考查的主要方面
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
解深度;从事探究与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
3.“数学思考”方面的考查应当关注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获得对事物的
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来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
行思考与推理;能意识到作一个合理的决策需要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面对数据时能对
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作合理的质疑;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
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
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等。
4.“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
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
题的基本策略。
5.“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考查的主要方面
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
对数学与现实、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等。
以下对《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分述如下:
数与代数
(一)数与式
1.有理数
考试内容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
乘法运算律,简单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
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
顺序以及简单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考试内容
无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次根式,二次根
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
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
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考试内容: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考试要求: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能解析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
的值进行计算。
(5)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4.整式与分式
考试内容:
整式,整式的加减法,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幕,科学记数法。
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考试要求:
(1)了解整数指数塞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
示)。
(2)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
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3)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y=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
行简单计算。
(4)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和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
(指数是正整数)。
(5)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二)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和方程的解
考试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
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考试要求: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
数学模型。
(2)会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
(3)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
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4)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5)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及其解法。
考试要求: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
简单的问题。
(三)函数
1.函数
考试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量,变量,函数及其表示法。
考试要求:
(1)会从具体问题中寻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了解常量、变量、函数的意义,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
图象,能举出函数的实际例子。
(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4)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
数值。
(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2.一次函数
考试内容: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考试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y=kx+b(kWO),理解其性质
(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3)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4)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反比例函数
考试内容: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考试要求: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式y=k/x(kWO)理解其性质k>0或k<0
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二次函数
考试内容:
(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能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
达式。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和记忆),并能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角
考试内容:
点、线、面、角、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
(1)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点、线、面、角的概念。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
会进行简单换算。
(3)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2.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试内容:
补角,余角,对顶角,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平行线,平
行线之间的距离,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考试要求:
(1)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
相等。
(2)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
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3)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4)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5)T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线基本性质。
(6)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7)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8)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三角形
考试内容: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中位线,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
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
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
分线、中线和高。
(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5)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
角形。
4.四边形
考试内容:
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正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
形的概念和性质,平面图形的镶嵌。
考试要求:
(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3)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
(4)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二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如一根均匀木棒、一块均
匀的矩形木板的重心)。
(5)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
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5.圆
考试内容:
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与圆心
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
全面积。
考试要求:
(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
与圆的位置关系。
(2)了解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T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4)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
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5)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6.尺规作图
考试内容:
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考试要求:
(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
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
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7.视图与投影
考试内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视点、视角,盲区,投影。
考试要求:
(1)会画简单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示
意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4)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如雪花曲线、莫比乌斯带)。
(5)知道物体阴影的形成,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光下,观
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
(6)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含义,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7)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二)图形与变换
1.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考试内容:
轴对称、平移、旋转。
考试要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或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
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或平
移、旋转)的性质及其相关性质。
(4)利用轴对称(或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或平移、旋
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图形的相似
考试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图形的相似及性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图
形的位似,锐角三角函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考试要求: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5)通过实例了解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
的高度)。
(6)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
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7)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图形与坐标
考试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试要求: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图形与证明
1.了解证明的含义
考试内容:
定义、命题、逆命题、定理,定理的证明,反证法。
考试要求:
(1)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
命题不一定成立。
(4)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5)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6)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2.掌握证明的依据
考试内容:
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
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考试要求:
运用以上6条“基本事实”作为证明命题的依据。
3.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定理
考试内容:
⑴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
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
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5)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干一点(外心)。
(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8)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考试要求:
(1)会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上述命题。
(2)会利用上述定理证明新的命题。
(3)练习和考试中与证明有关的题目难度,应与上述所列的命题的论证难度相当。
4.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考试内容:
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扇形统计图。
加权平均数,数据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极差和方差。
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
样本估计总体,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总体的平均数、方差。
统计与决策,数据信息,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2)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
果。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
度。
(5)会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与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
离散程度。
(6)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
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8)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9)能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
看法。
(10)能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概率
考试内容:
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实验与事件发
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与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
的概率。
(2)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
估计值。
(3)会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题学习
考试内容:
课题的提出、数学模型、问题解决。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
考试要求:
(1)结合实际,会提出、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
一求解一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进而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3)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
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
间120分钟。
2.试卷结构
(1)试卷难度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档题和稍难题。难度值为0.70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
度值为0.60~0.70之间的试题为中档题,难度值为0.35~0.60之间的试题为稍难题。试卷的
总体难度约为0.65o
(2)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包含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的占分比例约为:填空题占
20%,选择题占15%,解答题占65%。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
证过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作图题等,
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推证过程或按题目要求正确作图。应设计结合现实情境
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杜绝人为编造的繁难计算题和证明题。
全卷总题量控制在24-25题,较为适宜。
杜绝超出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试题出现在试卷中,严格按现行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命
题。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
学校招生考试说明
黄冈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初中毕业生学业
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的考试,是由全市2017年所有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
的考试,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
衡量,择优录取。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应有较好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英语
I考试能力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初中毕业生五级目标要求,确定英
语学科考试内容。考生应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
面达到相应水平。对语言双基(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级要求规定的英语语
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见课标)。学会使用1500〜1600个左右的词汇,掌握基本词
义和用法,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会使用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2)语言技能
•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和教材提供的熟悉话题的句子、短对话、长
对话及短文。考生应能:
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等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并能从中获取
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进行判
断和推理;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写作
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小作文。考生应能:
1.能根据写作要求,独立写作短文、短信等;
2.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清楚连贯的传递信息,表达观点;
n.考试内容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3)专有名词
(4)名词所有格
2.代词
(1)人称代词
(2)物主代词
(3)反身代词
(4)指示代词
(5)不定代词(some,any,no)
(6)疑问代词
3.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包括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包括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9.动词
(1)动词的基本形式
(2)系动词
(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助动词
(5)情态动词
(6)时态
①现在进行时
②一般现在时
③一般过去时
④一般将来时
⑤过去进行时
⑥现在完成时
(7)被动语态
①一般现在时
②一般过去时
③一般将来时
(8)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
(9)动词短语
10.构词法
(1)前缀、后缀
(2)转化
(3)合成
11.句子种类
(1)陈述句(肯定式和否定式)
(2)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
12.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主语+系动词+表语
(2)主语+不及物动词
(3)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4)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5)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6)therebe句型
13.并列复合句
14.主从复合句
(1)宾语从句
(2)状语从句
(3)定语从句(能辨认出由that,which,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
子意思。)
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说明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中
等、难题,分值之比为6:3:lo
2.试卷结构:
一、听力测试(共三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句子。从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片。听完
每个句子后,你将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个句子读二遍。
说明:本节共5个小题,每个题只设一个句子,每个句子听二遍。
例如:——Lucylikesmusicverymuch.Shecanplaythepiano.
三个选项后面的三幅图片可以是架子鼓、吉他、钢琴。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6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几个小题,从题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说明:1.本节第6、7、8均为三段小对话,每段对话的轮次4次左右,每段对话后面
有2个小题。每段对话听两遍。
例如:听第6段对话,回家第6、7小题。
M:CanIhelpyou?
W:Yes,please.Ineedasweaterforschool.
M:OK.Whatcolordoyouwant?
W:Blue.
M:Howaboutthisone?
W:Itlooksnice.Howmuchisit?
M:Ninedollars.
W:That'sgreat.I'11takeit.
6.Whatcoloristhesweater?
A.Red.B.Blue.C.Yellow.
7.Howmuchdoesthegirlpayforthesweater?
A.Fivedollars.B.Ninetydollars.C.Ninedollars.
2.本节第9、10、11三段为稍长的对话,每段对话的轮次6次左右,每段对话后面有3
个小题。每段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供用电合同样本
- 初中语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 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特征
- 幼儿音乐游戏《火车开了》
-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互动课堂教学设计宝典(统编版2024)
- 2025年水电站尾水渠项目工程进度、质量、费用控制及合同管理措施与制度
- 农业战略合作合同
- 2025模板工程包工包料承包合同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精简版范本
- 《精通课件制作:带你玩转网站设计》教程
- 浙江2025年03月温州市龙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选调)31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冷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真题解析
- 搅拌站安装施工方案
-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 现场维保的安全措施、文明维保服务措施
-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课件粤人版(2024)初中地理教材简述
- 弘扬五四精神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交友主题班会-远离“背后蛐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