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化学的变化和性质专题10化学的变化和性质目录01理·思维导图:呈现教材知识结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02盘·基础知识:甄选核心知识逐项分解,基础不丢分。03究·考点命题:对中考考点命题进行细致研析和讲解,全面提升。04辨·易混易错:点拨易混易错关键点,冲刺高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一定伴随能量改变)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化学变化分子发生改变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蜡烛燃烧时一定伴随蜡烛的熔化。实例性状改变:破碎、弯曲、拉成丝、压成片等状态改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铸造等其他:灯泡通电发光、活性炭吸附色素、金属导电、压强过大导致爆炸(气球、轮胎、高压锅)燃烧变化:物质燃烧、汽油火药等爆炸变质变化: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锈蚀变化:金属生锈其他变化:光合呼吸作用、杀菌消毒、物质分解等◆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区别某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注意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在描述物质性质时注明条件。(如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典例1】(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湿法炼铜 B.蚕丝织布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答案】B【解析】A、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蚕丝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典例2】(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文物修复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修复措施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小刀剔除铁器表面锈层 B.稀盐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钙C.氢氧化钙溶液封护酥松的石质文物 D.碱性溶液除去纸质文物中的酸【答案】A【解析】A、小刀剔除铁器表面锈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稀盐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钙,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溶液封护酥松的石质文物,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可能会与石质文物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形成更为坚固的保护层,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碱性溶液除去纸质文物中的酸,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典例3】(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下列家务劳动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蔬菜 B.沥干蔬菜 C.点火炒菜 D.盛菜装盘【答案】C【解析】A、清洗蔬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沥干蔬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点火炒菜涉及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盛菜装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典例4】(2024·山东济济宁·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粮食酿醋 B.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C.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 D.水通电电解
铁杵磨成针【答案】A【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材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D、水通电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典例5】(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A.洗涤小麦 B.晒干小麦 C.烘烤小麦 D.研磨小麦【答案】C【解析】A、洗涤小麦,用水冲走小麦表面的灰尘,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晒干小麦,除去了小麦含有的水分,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烘烤小麦,涉及到了小麦的燃烧,燃烧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D、研磨小麦,改变了小麦的形状和体积,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C。【典例6】(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汽油挥发 C.石蜡熔化 D.玻璃破碎【答案】A【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汽油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典例1】(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C.易挥发 D.能燃烧【答案】D【解析】A、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无色液体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有特殊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典例2】(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中各成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充氮包装 B.氧气——医疗急救C.稀有气体——激光技术 D.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答案】C【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包装,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错误;B、氧气可供给呼吸,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B错误;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此过程不产生新物质,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正确;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经光合作用转化为糖类和氧气,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错误。故选:C。【典例3】(2024·河北·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盐水用于选种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答案】C【解析】盐水用于选种,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及异味,可用于冰箱除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典例4】(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答案】A【解析】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是因为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典例5】(2024·山东泰安·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天然气可做燃料 B.氮气充入食品袋延长保质期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答案】C【解析】A、天然气可做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氮气充入食品袋延长保质期,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典例6】(2024·山东泰安·预测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金属焊接 B.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D.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金属焊接,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易错题1】(2024·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面粉爆炸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D【解析】A、检验氢气纯度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面粉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易错题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预测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 B.石油分馏 C.煤的干馏 D.酒精挥发【答案】C【解析】A、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易混易错点11.辨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产生其他物质,不能仅仅根据现象,如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和气体等现象。有上述现象产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沸腾时产生气泡,日光灯通电后发光放热,这些变化中都没有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2.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容易混淆。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否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变化强调的是过程。如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是物理性质。【易错题3】(2024·湖北孝感·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③氧气用于供给呼吸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用氮气生产硫酸铵 ⑥用铜丝做导线A.①③⑤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答案】A【解析】①甲烷用作燃料,燃烧过程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②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③氧气用于供给呼吸,呼吸过程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④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⑤用氮气生成硫酸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⑥铜丝用作导线,是因为铜丝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综上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⑤,故选A。【易错题4】(2024·广东东莞·预测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B.酒精具有挥发性C.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D.氮气难溶于水【答案】A【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溶解性等。【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毒性,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酒精具有挥发性,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液氧是淡蓝色液体,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氮气难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易混易错点21.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但物理性质并不是都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物质的密度、颜色、气味等都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2.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可能会改变。如物质的密度、状态等。【易错题5】(2024·山东济南·三模)古代诗词谚语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 C.木已成舟 D.死灰复燃【答案】D【解析】A、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死灰复燃,可燃物继续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2024-2025学年初三化学试题第一次统练(一模)试题含解析
- 道路铺设工程施工合同
-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五中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文试题含答案
- 服务合同委托协议
-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区三十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版工程人员劳务分包合同
- 货物采购合同中英文对照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绿色生活真美好 第7课《清清家乡水》教学设计 粤教版
- 1 尊重他人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维吾尔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 2024年江苏事业单位真题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省统测)贵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表单
- 系统本地部署协议合同
- 2024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宝钢热镀锌钢板产品手册
- 路基排水工程首件施工方案
-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 龙门吊操作规程专项培训
- 物业撤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