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湛江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历史必修(三)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孟子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说:“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墨家的兼爱思想B.法家的法治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2.从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文化政策的这一演变实质上反映出()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 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3.中国古人对女性的评价,唐以前推崇美女,四大美女都是唐以前的人物,而宋以后则更多的推崇才女。导致这一变化因素的最合理解释是()A.社会的进步B.理学的兴起C.女权的发展D.教育的发展4.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该思想家可能是()A.程颢

B.顾炎武

C.王阳明

D.李贽5.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一书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仔细阅读表格,分析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特点有()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①部分服务于巩固统治的需要②发展传统农业的需求③传统科学主要注重应用学科④科学成为科举的重要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7.“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材料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古代的()A.杂技艺术B.绘画艺术C.书法艺术D.戏曲艺术8.明代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关注世俗和现实生活,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重商观念开始形成

B.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明朝社会风气的转坏9.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0.“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A.全面否定了封建统治思想 B。促进国人民族意识觉醒C。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使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11.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A.全盘否定文化传统 B.推动了思想启蒙C.促进新史学的产生 D.承续了传统文化12.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第一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A.中国人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成为普遍的信仰13.学者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 D.三大政策14.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15.有人在日记中写道:“邓小平就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者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其描述评价的是邓小平()A.提出“三个面向”B.制定“科教兴国"战略C.发表“南方谈话” D.阐述“一国两制”构想16.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A.“一枝独秀"的做法B.“百家争鸣”的方针C.“百花齐放”的方针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17.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49年1953年1957年1962年33.1%14.9%9%6.8%A.“左"倾错误的泛滥

B.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C.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18.1964年10月16日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的这一教育方法()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20.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他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A.追求人性解放B.反对封建专制C.追求政治民主D.反对宗教信仰21.“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材料表明马丁•路德()A.宣扬了上帝的万能 B.肯定了世俗的王权C.打破了宗教的束缚 D.主张“因信称义”22.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学统治23.“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的帝王将相奢求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希望时间这把屠刀对他们刀下留情……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遥不可及的幻想可能会实现。”为此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24.19世纪,某个理论提出后,有人认为“大自然不再是平和协调的了,它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即‘牙齿和爪子里血腥的大自然’”该理论是()A.达尔文进化论B.自然权利学说C.电磁感应理论D.科学社会主义25.“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26.下图是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对这三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图l的经济结构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B.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3所示经济结构C.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D.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27.1952年上演的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嘛?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28.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世界名画《睡莲》。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以天才的笔触捕捉的瞬间景色:变幻的色彩、光影斑驳的池塘、摇曳多姿的睡莲.据此,该名画是()A.浪漫主义绘画作品B.印象派的绘画作品C.现实主义绘画作品D.现代主义绘画作品29.有人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他所评论的贝多芬音乐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30.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C.电影的发展历程D.电视的发展历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材料三宋代公私教育皆特盛。宋初有四大书院,皆不由政府创建,其后乃如僧寺,亦受政府赐额。书院又称精舍,精舍之名,其先起于东汉儒家之私门授徒,最后理学家讲学又用此名。(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2分)并举出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文化发展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的主要教育成就,(2分)理学兴起于宋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派别。(4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材料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摘编自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卢梭的主要观点。(4分)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提出了哪些主张。(6分)(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理论,(2分)在西方是如何实践的。(2分)(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材料三的观点。(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