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广西《辣木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广西地方标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自治区质监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编制工作。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辣木(Moringa)原产印度和非洲地区,辣木科(本科仅有1个属)辣木属植物,共13个种,属小乔木植物,常绿或半落叶。原产于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多种植于热带,南亚热带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较多的国家有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为多用途速生乔木树种。辣木全株均可食用,且营养极为丰富。辣木所含的钙和蛋白质分别是牛奶的4倍和2倍,钾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C是柑橘的7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辣木花、叶、果都可做为美味的蔬菜,种子和幼苗根干燥后,可以碾成粉末作为调味料。辣木籽可用于水的净化处理、植物油的澄清以及饮料与啤酒的过滤处理等。此外,辣木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辣木花)和牧畜饲料(辣木茎、叶、根)。辣木喜温耐旱,抗逆性强,最初被认为是半干旱热带地区的作物,适宜引种辣木地区的气候条件需达到年平均气温19℃以上,年降水量600-2500mm,但在降雨量超过3000mm的湿润地区也能很好生长。辣木对土壤适应性强,在通透性较好的砂壤腐殖质土中生长较好,排水条件较好的重壤土上也能生长。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云南、海南、广东、四川、广西等省份都有栽培。由于可从辣木中获得多种产品,欠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大力发展种植。由于辣木得到了较好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木薯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我国近几年从事辣木种植的企业、个体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然而,因为缺乏相应标准和技术,辣木栽培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量低下,所以研究制定广西辣木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的制定,将填补该项栽培技术标准的空白。随着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辣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自2010年左右开始进行辣木品种引种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是广西区内最早研究辣木栽培相关的科研单位之一,历年来承担过多项辣木科研项目。三、项目编制过程(一)2017年6月—2018年6月:调研广西区内辣木栽种相关内容,了解具体数据、资料,并写出征求意见稿。(二)2018年7月—2018年10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调研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征求一线的生产技术人员意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广西辣木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提出了辣木园地选择与规划、定制技术、种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收的技术要求等技术相关标准,初步确定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基本构架。(五)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在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充分论证及多次修改完善后,完成了《辣木栽培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四、标准主要章节内容及确定依据(一)章节内容1园地选择和规划辣木最适宜在年均温度25~30℃无霜冻或微霜地区种植;年均温18℃以上,月均温不低于13℃。辣木在各类土壤均能生长,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年降水量<1000mm的地区,果园应建立在无风,水源充足不易在积水的区域,。2定植技术种植密度推荐果用型辣木树株行距3m×4m或4m×4m,叶用型辣木树1m×1.2m。3土壤管理果用型的辣木园在园内行间种植不影响辣木生长和无共同病虫害的农作物。套种作物不可采用玉米、油茶、甘蔗等高杆作物,可套种矮杆作物、豆科绿肥和凤梨等。结合养殖食草动物:鸡、肉兔等。辣木园在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中耕深度5㎝~10㎝,1~2个月除草一次,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4水分管理灌溉用水的质量符合GB5084-2005的规定。在春旱、秋旱以及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如遇干旱宜及时灌淋,保持土壤湿润。5施肥管理叶用型辣木树在每次梢萌芽前施用。每次施肥量为:定植当年,尿素20g/株;第2年,尿素30g/株;第3年,尿素40g/株。采取勤施薄施的方法。壮梢肥在每次梢抽长约8-10㎝至梢基部的新叶由淡绿变深绿期间。每次施肥量为:定植当年,复合肥(N∶P∶K=15∶15∶15)50g/株;第2年,复合肥(N∶P∶K=15∶15∶15)80g/株;第3年,复合肥(N∶P∶K=15∶15∶15)100g/株。果用型辣木树开花前肥在花穗伸长前7-10天施用,每株施肥量为:尿素0.2kg,复合肥(N∶P∶K=15∶15∶15)0.3kg,加0.2%的硼砂和磷酸二氢钾喷施,提高授粉率。保果肥在谢花后施用,每株施肥量为:尿素0.2kg,复合肥(N∶P∶K=15∶15∶15)0.5kg,硫酸钾0.2kg沤制腐熟的花生麸稀释液肥15kg。壮果肥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施用,每株施肥量:复合肥(N∶P∶K=15∶15∶15)0.3kg,硫酸钾0.5kg果后肥采果后结合深翻扩穴进行,每株施肥量:绿肥10kg,农家肥15kg,复合肥(N∶P∶K=15∶15∶15)1kg,硫酸钾1kg,钙镁磷肥0.5kg,石灰0.5kg。6整形修剪叶用辣木树整形修剪,定植后,在离地80~100㎝处摘心,萌芽后选留3条生长健壮、大小相当、分布均匀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其余抹除;依此方法进行3-5次。果用辣木树的修剪,定植后,在离地120~150㎝处摘心,萌芽后选留3条生长健壮、大小相当、分布均匀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其余抹除;依此方法进行3-5次。7花果管理促花花芽分化前7d,用0.2%硼砂和0.3%磷酸二氢钾液喷施,促进花芽分化。疏果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及时疏去病斑果、畸形果、过密过多小果。8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加强栽培管理,改善园地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好虫情预测预报,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配合使用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使用准则的高效、低毒、低残留量的化学农药。9采收嫩梢采收当嫩梢长到20㎝~30㎝时,在未老化处手工采摘。在营养充足条件下,雨季一般20d左右可采一次,旱季一般25d左右可采一次。叶片采收复叶一般45d~60d采摘一次,手工直接从复叶叶柄基部或第一节叶柄外采摘。果实采收外果夹由绿色变为土黄色或灰褐色,种子由软变硬,光滑且有油质感,即可采收。(二)技术依据标准严格按照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编写。五、国内外同类标准制修订情况及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关系经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国暂无相关标准。本标准以油梨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参考国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