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广西《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意义(一)项目背景1.广西独有的山茶属名品1960年,在广西南宁一带,中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了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C.W.Chi)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是自然界中唯一开金黄色花瓣的名贵山茶,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和“幻想中的黄色山茶”,并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八个品种之首。金花茶的分布范围极其窄小,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和越南北部。目前,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所以广西防城港市是我国最大的金花茶种植和加工基地,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和金花茶物种基因库,汇集了目前已知金花茶种数的28个(含变种)。1984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新资源食品。2.保健药用价值巨大金花茶为广西壮族传统用药和新资源食品,广西当地的壮族自古就有摘金花茶叶代茶饮用的习惯。《广西中药材标准》、《广西民族药简编》、《中国广西金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均有金花茶的药效记载。从发现至今,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被开发成茶、饮料、日化用品和药物等。金花茶含有4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茶多酚、挥发油等生物活性物质,天然有机锗、硒、钥、锰、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其中有机锗、硒是癌的克星。目前,金花茶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菌和抗过敏等方面,而金花茶叶对于抗癌作用的研究较多,金花茶叶抗癌范围包括肝癌、胃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癌、乳腺癌、肉瘤等。有研究表明,金花茶叶浓缩液具有抗黄曲霉素B1致肝癌作用,能抑制CYP3A4酶活力及GST-Pi和STAT3蛋白表达,减少前致癌物代谢以及阻止细胞分裂和恶性增殖,降低致癌性和肝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肝脏作用。另外,金花茶鲜叶的毒理学实验也表明,金花茶无急性和亚慢性毒性,也无遗传毒性,对肝、肾、脾、胃、十二指肠、睾丸和卵巢等无损伤作用。金花茶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其保健功效和观赏价值也逐渐被消费者认可。3.打造名优品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花茶的人工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突发猛进的发展。目前全区人工种植金花茶面积达6万亩,培育金花茶苗木达800多万株,从事金花茶种植、加工的企业有20多家,合作社20多个,种植大户500多户,2018年全区金花茶产业总产值达20多亿元,广西金花茶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广西金花茶享誉国内外,1989年初,广西中医学院陈即惠教授等利用金花茶浓缩液在动物身上对恶性肿瘤、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试验结果证明,金花茶在防癌、降压和降胆固醇方面效果非常显著,金花茶的系列产品从此火爆国内外市场。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客商以及广东、福建、湖北、海南、深圳等省市科研机构和企业都纷纷表示愿意投入巨资开发金花茶。近几年,广西区内金花茶生产经营的本土企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国茗金花茶先后荣获广西著名商标、广西名牌产品及防城港市十大名优特产等称号,通过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防城金花茶”叶茶和花茶生产授权;广西桂人堂金花茶集团成立了“广西金花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桂人堂金花茶文化产业项目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近10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和茶叶加工的多样化,使金花茶加工技术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茶叶加工向多层次、多方位发展,茶叶加工理论不断得到深化。(二)目的意义《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将填补我国无金花茶叶茶加工标准的空白。同时,该标准将用于规范金花茶叶茶加工生产技术,指导金花茶叶茶产业发展,优化金花茶叶茶加工生产技术流程,节约生产成本,有效促进广西金花茶产业链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进金花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知名度,打造产业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二、项目来源《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研制项目由青秀区人民政府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并列入2019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桂市监函〔2019〕1367号),由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青秀区农业农村局、广西林科院、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计划于2019年完成。三、编制简况(一)成立编制工作小组《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项目任务下达后,主要起草单位制订了编制工作方案,由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青秀区农业农村局、广西林科院、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并就编写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二)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务分工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负责标准框架的设计、组织安排、整体协调、最终审核等。陈德龙男董事长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起草、修改、编制、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等。洪少杰男林业工程师(中级)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刘存禄男技术总监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等陈建林男副总经理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参与走访、调研和起草、修改岑东灿男副总经理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参与起草毕宏宇男长塘所所长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起草王华新男高级工程师广西林科院参与起草滕雯馨女农艺师青秀区农业农村局(三)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编制人员根据任务分工进行了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分析工作。一是收集国内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了解不同的金花茶产品质量要求。二是深入种植场地和加工企业实地考察和召开研讨会,研究金花茶叶茶特性,了解并掌握了金花茶叶茶产品特性、加工工艺、技术要求等。三是参照《金花茶叶茶》(DBS45/033),细化金花茶叶茶生产的技术要求。四是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进一步明确金花茶叶茶生产加工的技术参数。2019年5月,通过严格、严谨地比对、整理、汇总,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初稿、讨论稿。(四)征求意见在完成征求意见稿后,编写小组向青秀区财政局、青秀区农业农村局、青秀区市场监管局、长塘镇人民政府、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大学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征求意见,收到反馈意见29条。编写小组认真研究各单位意见,其中完全采纳25条,部分采纳3条,不采纳1条。在对标准文本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四、主要技术要求确定的说明本标准根据金花茶叶茶生产的实际情况,从规范市场和促进产业发展出发,深入对照《金花茶叶茶》(DBS45/0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等标准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金花茶叶茶加工的工艺、技术指标要求,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一)标准框架标准是对现实行为的规范,为了更加充分反映金花茶叶茶的生产技术,经过两次内部专家研讨,决定标准主要包括基本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控制、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方面的技术内容。其中,基本要求对原辅料、厂房和设备等提出标准化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工工艺重点规范金花茶叶茶加工技术流程;产品质量必须符合《金花茶叶茶》(DBS45/033)的要求;在产品商品化阶段,对商品的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均提出了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二)基本要求主要对加工原料即金花茶鲜叶提出明确的标准化要求,其中特别强调金花茶鲜叶对生产的重要性,要求金花茶鲜叶必须选择植株枝干下部老化待更新,没有病虫损害的1年生以上的成熟叶片进行采摘,鲜叶应无腐烂、霉变、病虫害、异味杂物并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的规定;对厂房和设备提出安全和卫生的相关要求,并强调工厂的选址和设计以及设备、工具的表面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的规定。(三)加工工艺为了强化标准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对金花茶叶茶生产技术的反复试验、研究和实际生产的经验,最终简化总结出金花茶叶茶生产技术流程为“预处理→清洗→杀青→碎叶→揉搓→晾晒→烘干”。在此基础上,提出严格的工艺技术要求: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目前金花茶叶茶的生产技术水平,对金花茶鲜叶进行预处理去除蜡质;另一方面是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从细节上出发,在生产关键细节和参数设置上提出规范化、具体化的要求,使生产出来的金花茶叶茶产品符合《金花茶叶茶》(DBS45/033)的规定。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益、规范生产技术、指导企业技术水平升级的目标。(四)质量控制为保证生产企业的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一般要求和质量要求两个方面,对金花茶叶茶生产过程提出了可行性要求,对产品质量明确提出金花茶叶茶加工成品应符合《金花茶叶茶》(DBS45/033)的规定。五、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本标准的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内容和要求参考了相关法律法规,引用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与他们有较好的协调性。具体如下: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