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打开科学之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
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准备:
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
的奥秘……
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勒
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
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一一木叶虫第2幅一一花螳螂(若虫)
第3幅一一竹节虫第4幅一一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
伪装的本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三、这是什么?
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
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
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四、“白雾”从哪里来?
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
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是以学生们经常能够见得到的冰棍周围的白雾现象作为问题,让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测。从而引出要想知道自己猜测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
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论。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五、纸锅也能烧水吗?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第一单元探访生物王国
第一课寻找生命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
2、知道什么是生物,了解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观察、记录、整理的能力。
2、学习分类、比较的方法。
3、培养认真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感受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3、懂得尊重他人,不随便打扰他人。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并介绍组内成员分工(包括记录、保管找到的物体、代表小组交流、
分工合作等)。
2、工具:放大镜、小铲子、银子、塑料袋、小瓶子、小桶等若干。
3、探究评价表。
三、探究过程:
(-)谈话激趣,引出本课探究问题
1、在《打开科学之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们是怎样研究科学
的,还知道了在玩的时候也有科学。今天,我们就来像科学家们那样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
体。
2、揭示课题:寻找生命(板书)。交代本课探究任务。
(二)指导探究,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活动1:草地里有什么?
(1)探究准备
谈话:在我们学校的草地里你曾发现有什么?
学生结合学校的生活经验猜想。
讨论交流:进入草地观察寻找东西时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提示学生要团结协作、注意安全、爱护花草等。)
学习放大镜、镶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小组长领取工具(放大镜、小铲子、镜子、塑料袋、小瓶子、小桶等)。
(2)探究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草地里进行探究活动,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
(3)探究的整理
小组讨论:小组找的东西中哪些东西有生命,哪些东西没有生命?为什么说它们是有
生命的物体
(要求讨论是声音要适中,不要影响其他小组的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要求畅所欲言。
生:红红的。
生:圆圆的。
师:都是红红的,圆圆的吗?
生:我见妈妈买回来的番茄带有一些青色。
生:我也见过绿色的番茄,那是没有长大的。
师:你们看见过生长着的番茄吗?我们的植物园里也种植了番茄,你们发现了吗?
二.任务驱动,初试体验
师: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认真观察一下番茄是由那儿个部分组成的,并试一试把观察到
的记录下来,好吗?
生:好。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观察。约5分钟后,集中学生开始汇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番茄有花,还有叶子。
生:我发现番茄还有根。
师:根在那里?
生:在泥土里。
师:你是怎样看到的?
生:我拨开泥土看到一点点。
师:我们平常吃的番茄其实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呢?
生:果实。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花、叶子和果实都是长在藤上的。
师:藤?
生:枝。
师:其实同学们所说的藤或者枝在植物学上都称为植物的茎,知道了吗?
生:知道。
师:则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番茄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生:番茄有茎、花、根、叶和果。
师:观察和表述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从下往上,或者从外到里。
生:番茄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的。
三.观察进阶,能力提升
师:刚才大家认真地观察了整株番茄的组成,下面老师要求同学们对番茄的叶子进行
观察,你们打算从那几方面对叶子进行观察呢?
生:颜色,形状。
生:看看里面的纹。
师:你指的纹是叶子的叶脉吗?
生:是的。
生:还可以比较叶子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呢?我们能把叶子摘下来吗?
生:不行!
师:那如何进行比较呢?
生:可以量一量叶子的长度。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我们在观察番茄叶子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不同种类的叶子进行
对比,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玉米的叶子。记住,要随时记录你们观察到的东西。
学生开始进行观察。这次学生观察得更加仔细了,记录的方法也多了,有的写下来,
有的利用了老师发的表格,还有的画了下来。
师:谁来说说观察的结果?
生:我发现了番茄的叶子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有的叶子长得很好,有的叶子已经开始干了,我发现叶子是从边上开始干的。
师:大家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番茄的叶子有大的也有小的。
师:呵呵,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番茄会长大的。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种番茄,看一看叶子到底是怎样的变化的。
生:番茄的叶子比玉米的叶子要小多了。
生:老师,我还发现番茄的叶子边缘有角的,不是平滑的,
生:玉米叶子比较滑。
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觉得番茄的叶子象手掌,
生:我看玉米的叶子象拱桥。
师:形容得真形象,好美的叶子啊。
生:番茄的叶子象枫叶。
师:你见过的叶子真多。
生:番茄叶子的叶脉是交叉的,玉米叶子的叶脉是不交叉的。
师:说的好。
生:我还发现番茄叶子上面长有毛。
五.自由研究,知识拓展
师:刚才大家观察了番茄的叶子,发现了番茄叶子的很多秘密,自然界中叶子的种类
很多,各种叶子都各自有很多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我们的植物园里选择一种你最喜欢
的叶子进行观察,和番茄的叶子进行对比,并做好观察记录。
学生分散活动。学生观察的范围很广,有的学生发现含羞草一碰就缩起来了,就兴奋
的玩了来;有的跑道水生植物的养殖区对睡莲仔细观察了起来,还对植物可以生长在水中
感到了很大的兴趣;有的同学发现仙人掌是没有叶子的,兴致勃勃的问老师;有的同学一
次观察多种的植物,专门对植物的形状作起了研究。当老师看到学生观察得差不多的时候,
召集学生进行汇报。
师:大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叶子啊,具实大自然中拥有比我们植物园更多的叶子,不
同的植物也各有不同。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利用观察这种本领,发现更多有趣
的现象和大家一起分享。刚才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时间把自己的观察记录说出来,我想请同
学们把刚才观察记录都贴到后面的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学生把观察记录贴在黑板上。
第3课小白兔
一、教学目标: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2、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
水、空间等的需求。
二、教学准备:各种标本、动物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
3、为什么称它们为动物?
二、新课
1、揭题:“小白兔”
2、观察书本第21页,你见过这些动物吗?
3、它们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
4、小游戏:猜一猜,它是什么?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小朋友可以提问,但答案只有是与不是,谁在最少的提问中,猜
出是什么动物,则他就赢了。例如书本第15页中的兔子、乌龟、牛等。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这些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还有许多不同之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
5、找出狗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有四条腿。(2)都有两只耳朵。(3)都能繁殖后代。(4)都要吃
东西...
不同点:(1)吃的食物不一样。(2)大小不一样。(3)奔跑的速度不一样。(4)
各自的作用不一样……
第二单元走进水世界
第4课清清的水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水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2、知道水的重要性。
二、探究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获取新知识及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一猜想与假设一一设计简单实验一一进行探究实验一一整
理探究资料一一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过程,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把学2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
厚兴趣,发挥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猜想、探究,从而找出水的性质及特点。
教学过程:
1、以创设情景开始,激发兴趣,呈现新知。
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回顾地球仪转动时你看到更多的是什么颜色?接着提出问
题,合作讨论,作出猜想:
(1)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蓝色”指的是什么呢?换成绿色或其它颜色行吗?
(2)地球上没有水,看上去还是蓝色的吗?试想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将会是什
么模样?
(3)大家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有什么性质和特点?
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
探索兴趣。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看书中插图)
波波、琪琪、方方和冬冬一起到浅海湾划船。他们玩了很久,波波觉得口渴了,伸手
勺起海水正想喝,只见琪琪急忙说:“波波,不要喝,海水不能喝!”方方听了,很纳闷,
说:“海水很清澈,为啥不能喝呢?”
同学们,大家想解开这个谜吗?有谁可以解释一下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开以上几
个谜团。
三、新课导学:研究水的性质及特点
(一)探究活动一:看一看、闻一闻、辨一辨
同学们,实验桌上放着三杯物品,标号是1、2、3,分别装有白酒、白醋、纯水,请
同学们想一下,用肉眼能分辨出纯水来吗?(学生摇头,纷纷表示因它们颜色一样而不能
用肉眼分辨出来)
1、则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有部分学生说是白色,有部分学生说无颜色,意见不
一)
2、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牛奶和椰汁让学生观察这两种物品的颜色,并与刚才的三种物
品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纯水是无颜色的
3、大家来看老师的这瓶矿泉水,透过瓶子,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吗?(能)这
说明什么?从而得出结论:纯水是透明的(板书)
4、我们用肉眼分辨不出纯水,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小组讨论后,代表作答)
生1: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找出白酒和白醋,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生2:我还可以喝一点点,尝一尝,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是白酒,剩下的那杯
就是纯水。...
5、据学生所答,老师强调: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
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则谁有更好的办法呢?
6、学生作答: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
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立即作
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
7、学生分组活动,分辨纯水。
8、请你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刚才的实验,告诉大家,纯水是什么味道的?
9、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纯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二)探究活动二:给水变个样
1、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们用手捧起水,水会怎么样?
说明水是怎样的?(学生实验后作答,得出结果:水是流动的)
2、水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有没有固定的形状?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学生讨论
后交流)
3、同学们的分析都有道理,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分组来做一个游戏:玩水球。怎样
玩水球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复述强调)玩水球时,各组组长拿起桌子上的气球,
放进盆子里装水,注意不要装太满,然后把气球的口扎实,最后组员轮流玩水球,挤压气
球,使它不断改变形状。玩的忖候注意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把气球弄破,我们边玩边观察,
体会水的形状变化。
4、学生活动毕,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果:水没有固定的样子,它随气球
的样子变化而变化。
(三)探究活动三:给水定模样
1、让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如果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会
变成什么样子呢?(生猜想)
2、让学生代表出来做实验,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里,观察水的形状变化,验证
猜想,得出实验结果: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倒进什么样的容器就会变成容器的样子。
3、刚才我们为什么能把水倒进容器?进一步说明水可以怎么样?(可以流动)
4、通过刚才玩水球和给水定模样的活动,我们来找一找水还有哪些特点?(学生发
言)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
5、进一步完善板书:纯水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四)探究活动四:找同类
1、师出示幻灯片(白酒、白醋、纯水、牛奶、椰汁、盐、糖、油、小石子、泥、茶
叶、清水),找出哪些物体是液体?把它们放在一起。(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2、学生汇报交流。
3、生活拓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是液体,看谁的知识最丰富,举出例子
来。[学生举例,同学互评)
(五)探究活动五:(回顾驱动页,解开方方的谜团)
讨论:白酒、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它们和纯水有什么不同?
1、分组讨论。
2、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3、小结:白酒、白醋用药眼看起来和纯水是一样的,但它们中都比纯水多了一些物
质,只是这些物质已经均匀分布有水中,被水溶解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关于“溶解”
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去看书、问家长,先来了解一下,待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究,好吗?
4、讨论:海水很清澈,它与纯水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海水不能喝呢?刚上课时,
个别同学已经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现在请同学
们补充自己的不同见解。
5、学生纷纷发言。
6、教师小结:海水虽然看起来清澈透明,但是,海水里面却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
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氯化钾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进入人的身体内将对人
产生不利的作用,所以,不能饮用海水。
四、提出新问题,拓展新生活。(为下一节课“往水里加点东西”的探究作准备)
请同学们回去研究一下,做做实验,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能被水溶解?猜想一下:
茶叶会溶解吗?想个办法证明你的想法。
第5课生命之水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
小尺、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因为芍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
地球才这样美丽。”
2.揭单元题:“生命之源一一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不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认识植物体内有水,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
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2)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3)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
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学生新闻记者P37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
4.观察植物每天“喝”多少水?
(1)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2)把实验结果记在P39的表格中。
第三单元认识空气
第6课看不见的空气
教学目标:1、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
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学生通过试验发现用司样大的力量压缩空气和水,空气可以被压缩,而水占据空
间的多少不会发生变化,让学生明白空气的体积是会发生变化的。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与水的体积的异同。
教具准备:4个水槽,4个玻璃杯,注射器,4根吸管,大米,报纸,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2、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石子占据瓶的位置,水就升高了。)
3、师说明:石子、水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是不是也
占据空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活动探究
1、出示1只空杯子,然后倒满米。问:它的空间在哪里?还能倒米吗?
(1)学生回答
(2)师述:杯子里不能继续倒米,它的空间已经被米占满了,这说明物体的空间是
一定的。
2、出示第二只杯子,然后向杯里倒水,说说它的空间被谁占领了?
(1)学生回答
(2)师述并板书:水占据空间
3、出示第三只空杯,它的空间被谁占领了?
(1)学生回答:空气
(2)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3)师问:用什么办法知道它的空间被空气占住,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师演示:把纸团塞进空杯,然后倒放进水槽,观察纸湿了没有?
继续把纸团塞进空杯,把杯倾斜放进水槽,你看到什么?
师述:没有看到气泡纸是干的,看到冒泡泡纸就湿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述:杯子里的空气是一定的,当我们把杯子倾斜放进水槽里面一部份空气变成泡泡
跑出来,水就进到杯子里,纸就是湿了。
4、把装满水的杯子倒立水槽,瓶口不离开水面,怎样把杯子里的水吸空。
(1)分小组做实验(2)教师巡视
提问:哪个小组完成了任务,说说是怎么做的?
生:用吸管吹
师:看到哪些现象?
生:冒泡泡,空气占据瓶的空间,水就出来了,
(3)师小结:瓶的空间是一定的,空气占据瓶的空间,水就出来了,
5、比较空气和水的体积的异同。
(1)把两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活
塞,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空气推得动,手一松活塞反退回来了。水推不动
(2)师述:是啊!同学们回答非常正确,则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注射器里的空气
可以被压缩,体积可以改变;水推不动,体积不会改变。
(3)学生填写课本第80页的空白。
三、巩固新知
1、师演示装了半瓶洗发水的瓶,说说它的空间被谁占领了?为什么用手按一下水就
出来了?
2、谁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职解决这种现象。
3、说说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的事例。
第7课离不开的空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
条件,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2、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体会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空气和生
命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保护空气、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保护环境
价值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人、动植物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条件。
2、难点:(1)教学中教师能否关注学生生成性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学生能否
真正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进而明白生命的意义。
教具准备:
1、为学生每人印制一张心跳次数记录表,或学生自己仿照教材上的样式自己制作一
张记录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压缩空气调查记录纸和小钟表。
2、教师准备比较大的挂钟一个。
3、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人、动物、植物和空气关系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
资料和影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猜谜语: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课件)
2、师: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有
哪些关系。(板书课题: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课件)
3、师:谁能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
[通过猜谜,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我们离不开空气。
1、看看我们的呼吸有什么规律
(1)用手放在鼻前感受呼吸。
(2)游戏:测定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教师出示挂钟,学生正常状态下进行呼吸,统计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并记在记录单上。
(3)向上纵跳20次后立刻测定自己一分钟呼吸多少次?填写在记录单上,汇报。
(4)两次测定,你有什么新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认识我们在平静和运动时都需要呼吸空气,平静的时候呼吸的次数少,活动的
时候呼吸次数多。这说明我们的活动需要空气,活动越剧烈需要的空气越多。
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学生能够自己说出来,如果不行,老师要讲解,或让学生看课文
中的“资料与拓展”。
2、做憋气比赛游戏。
如果生活中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
(1)学生两人一组比一比,看谁能不呼吸,看谁憋气的时间长?(不能超过一分钟)
教师提醒学生这个游戏的目的是感受一下不呼吸的滋味,如果感到不舒服时就停止,
不要硬撑着憋气。
(2)谈谈比赛时的感受。
(3)讨论游戏对我们的启发: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空气到底与我们有多重要?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亡,无论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
都需要空气。
3、推测:潜水员在水中为什么要带上氧气瓶?
三.运用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动物、植物和空气的关系,讨论人类和空气的其他关系。
在自然界,除了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则其他的生物呢?(结合学生自己的调查)
1、漫画告诉我们什么结合漫画插图小组讨论交流:
(1)在自然界里,我们和动物、植物是什么关系
(2)我们和动物、植物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才能生活得好
(3)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怎样呼吸空气的
2、讨论: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怎样呼吸空气的?
3、讨论:植物、昆虫、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怎样呼吸空气的?
4、讨论:人们在哪些方面利用了压缩空气?
以上讨论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引导学生拿着自己收集的资料和调查记录表与同学
们一起交流,让他们各自充分说出自己的一些认识就可以了。
5、小结:你们收集的资料真详细,说得也真好,不仅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地球上的
所有生命都需要空气。
6、空气对我们很重要,则空气被污染了怎么办?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存在着空气污
染呢?
四.举办展览会。
这里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这节课上学生已有的资料,在课内举办展览会。二
是提出新的问题,如教材的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课后专门举办一次
展览会。
五.空气单元的小结。
1、阅读本单元的〃阅读与拓展〃,谈谈已经知道了空气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是怎样知道
这些知识的
2、通过收集资料和阅读教材上的材料,你有哪些新的想法和打算受到什么启发?
第四单元从岩石到土壤
第8课坚硬的岩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2.能力目标: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岩石。
3.知识目标: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
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C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投影片展示在生活中应用的岩石。
仔细观察得出答案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题,学生更感兴趣。
2、认识过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岩石
观察:哪些地方有岩石;哪些地方岩石最多?
针对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组内展览并讨论岩石的内容
把课前收集了一些岩石标本,在小组内展览。小组讨论:要研究岩石的什么?怎样去
研究?
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自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③观察研究岩石
安排小组实验,提供实验工具。
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汇报等。
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深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石头分类
小组分类并汇报、评价。
这是对观察研究的一个总结。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结。
第9课松软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知道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以及腐殖质等主要成
分组成,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协作进行实验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挖土壤、观察土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
三、课前准备:
生每人带一把小锹,师采集一些不同的泥土、准备一次性塑料杯(每生一只)、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穿过森林,越过田野,足下的泥土可曾吸引了你的注意?岩石和土壤,是对亲
密的好兄弟,可植物却总爱把根扎入土壤里?土壤是我们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板书课题:第九课松软的土壤)
(二)自主合作,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土壤里有什么?
谈话:我们要研究土壤,怎么研究呢?学校哪些地方有土?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校园挖
土,在挖土之前,请你猜想一下,预计我们能挖到些什么?
生猜想,师板书:砂、树叶、蜗牛、蚯蚓、铁、粘土等
(活动1)
(老师带领学生去校园的某一个地方)
师:给你们的时间是10分钟,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就回到教室和黑板上的对照一
下,看看哪些是你挖到的,哪些是你没挖到的。(提示注意安全)
下面我们就开始挖土,用手中的小锹,只要挖一杯土就行了,注意不仅要把预计到的
东西挖回来,还要把那些没预计到的也要挖回来。
师:我们进行了课外土壤考察活动,采回了土壤的样品,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土壤?
生:(略)
师:请大家观察自己采集的土壤,想一想,你还想知道与土壤有关的哪些问题
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很好!大家提出了想知道土壤为什么能生长植物?土壤里含有什么?为什么土壤
里植物长得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先研究土壤里究竟有什么?也就是土壤的成分。(板
书:土壤的成分)
老师拿出课前采集到的各种泥土,引导学生对土壤试着从颜色、气味、粗细等几个概
念来对土壤进行比较(如摸、嗅、看等)
小组之间比较一下,土壤与土壤之间是否相同?师及时出示各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图
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填入课本66页表中。
(三)实践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本课时要突破的问题:
(1)土壤里是否含有水
(2)土壤里是否也含有空气
(3)土壤里含有砂和粘土吗
(4)土壤中还有其它成分吗
1.分析土壤里含有水。
师: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土壤里含有水吗?你怎样知道的?
生:土壤里含有水,我从……(以下举实例)。
师:大家都从土壤里潮湿的这一现象(板书)推断出土壤里含有水(板书),很好,
大家既注意现象,又从现象中思考出结论。
2.实验分析土壤里含有空气。
师:刚才,我们知道土壤里含有水。也就是说水是土壤的一种成分。土壤的成分还有
什么?
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也就是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看到土壤里还含有什么吗?(相
互议论,打算怎么做?那样做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议论实验的设计)
师:现在请同学们都说一说自己的设想。
生:(汇报各自的设计方案)
师:(归纳学生的设计,同时清楚地讲述实验步骤和要求)
(活动2)
生:(分组实验)
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情况)
师:现在,请汇报一下你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我们的好朋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 美术四年级上册7.飞天(二)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2.3.3 加减混合 课时练
- 专业合同劳务派遣服务 - 香港劳务指南
- 2025年新员工入职销售岗位劳动合同电子版模板
- 2025家具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公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
- 2025租房合同范本:房屋租赁合同格式
-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课件)-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公开课
- 2024至2030年中国车用氮氧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人工肩关节置换(反肩)
- 离婚协议书范本2个孩子可打印
- 人教版 水平四 《一百米跑》说课稿
- 藏族民间舞-热巴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藏大学
- 《何西阿书一概要》课件
- 超市经销商转场协议书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操作指引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两套)
- 产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