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_第1页
9.4+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_第2页
9.4+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_第3页
9.4+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澳大利亚》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的重要内容。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物资源以及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使其在世界地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内容主要围绕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生物特点、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等方面展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澳大利亚地理信息的分析和探究,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树立人地协调观。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地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目标】1.区域认知: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识别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理解澳大利亚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地位。2.综合思维: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要素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3.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思考如何实现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4.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地图、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2.澳大利亚独特的生物资源及其形成原因。3.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教学难点1.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2.探讨澳大利亚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如何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地球的南半球,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它独占一块大陆,那里有着许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动物,还有着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大家仔细观看,猜猜这是哪个国家?(播放一段关于澳大利亚的视频,包含袋鼠、考拉、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元素)视频播放完后,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展示的是哪个国家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澳大利亚。然后说:“没错,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就像一颗镶嵌在南半球的璀璨明珠,有着许多令人着迷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探索澳大利亚的奥秘。”二、讲授新课(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独特的生物资源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图片,如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袋鼠:它是澳大利亚的象征之一,后腿强壮有力,尾巴粗壮,能够帮助它保持平衡,善于跳跃。考拉:也叫树袋熊,憨态可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桉树上,以桉树叶为食。鸭嘴兽: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既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又具有爬行动物和鸟类的一些特征,是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鸸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形似鸵鸟,擅长奔跑。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澳大利亚生物资源独特性的描述,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如此多独特的生物。2.生物独特性的形成原因展示大陆漂移学说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向学生讲解澳大利亚生物独特性的形成原因。在很久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由于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许多古老的生物种类得以保存下来。而且,在与其他大陆分离后,澳大利亚大陆没有受到其他大陆上大规模的物种入侵和竞争,为这些古老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概况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相关图片和数据,介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牛肉和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达,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牛肉和小麦的出口量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澳大利亚的牧场规模大,养殖方式先进,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2.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2)气候条件展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澳大利亚气候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但有丰富的地下水,为牲畜提供了饮用水源。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3)水源条件介绍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等主要河流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墨累-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此外,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含盐量较高,不适合灌溉农作物,但可以作为牲畜的饮用水。3.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特点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特点,并思考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粗放牧羊带和粗放牧牛带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地形平坦,适合大规模的粗放养殖。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牛、羊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混合农业。(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展示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图,介绍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样,主要有煤、铁、铝土矿等。其中,煤炭和铁矿石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高,开采条件好。2.澳大利亚工矿业的发展介绍澳大利亚工矿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澳大利亚的工矿业发展历史悠久,早期主要以开采和出口矿产资源为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澳大利亚的工矿业逐渐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目前,澳大利亚的工矿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3.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对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经济方面:工矿业的发展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大量的矿产品出口为澳大利亚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方面:工矿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方面:工矿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矿产开采导致的土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因此,澳大利亚在发展工矿业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1.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展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而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2.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介绍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如悉尼、墨尔本、堪培拉等。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中心。悉尼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等标志性建筑。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澳大利亚的文化和体育中心。墨尔本举办过多次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如奥运会等。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堪培拉城市规划合理,环境优美,有许多政府机构和重要的文化设施。三、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物资源、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强调澳大利亚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澳大利亚的发展,增强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四、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话题为“澳大利亚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如何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认识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五、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收集一些关于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的案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2.以“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澳大利亚在资源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