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4_第1页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4_第2页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4_第3页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4_第4页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要当画家我要当太空人我要当哲学家我要当文学家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政治家MichioKakuPHYSICSPEDAGOGY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2.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3.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探索科学发现的乐趣。

加来道雄(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美国科普作家,科学畅销书作者,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超弦理论的专家。著有《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信仰——爱因斯坦的精神,探寻“所有事物的原理”了解作者,走近科学理论物理学家VS实验物理学家在一个物理学家更偏重理论的情况下,他(她)被称为理论物理学家。而如果偏重实验,则称为实验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的常用方法是理想实验,就是在脑子里做实验。1957年,物理学家埃佛里特提出多重空间理论:有多重的、平行存在的空间,事物同时以不同的方式生存、行动在其中。后来另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我们这个宇宙可能只是多维空间的一个层面(膜)。多膜理论以及超弦理论都认为宇宙在长、宽、高、时间四个维度之外存在着不可视的空间。多维度物理学家丽莎·蓝道尔在实验时发现相撞的粒子有一些就这样消失了,因而怀疑这些粒子进入了另外的空间,并提出了宇宙可能存在无限维度。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当时正在瑞、法边境地下兴建迄今规模最大的粒子对撞机,以证实隐秘的空间确实存在。课文中有关“鲤鱼“科学家’”和建造“原子对撞机”的故事,就形象地解说了“多维宇宙”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一书记述了超空间的早期历史,从理论上探讨通过超空间穿越时空的可能性,以及何时方能实际利用超空间理论所具有的潜在威力。《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就选自这部书文本背景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模糊(hu)杜撰(zhuàn)惊诧(chà

)鳍(qí)鄙视(bǐ)贪婪(lán

)撒手人寰(huán)浩瀚(hàn

)湮没(yān)说服(shuō)1.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段:童年两件趣事对“我”的作用第二部分(第2-11段):对鲤鱼世界的遐想第三部分(第12-18段):对爱因斯坦的好奇以其由此给我带来的影响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总分结构问题探究【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1.划分层次明确第一部分(1):点明两件趣事,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9):写自己对鲤鱼的世界产生的各种疑问和思考;第三部分(10-11):写自己对高维世界的思考;第四部分(12-15):写自己痴迷于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并为之不断探索;第五部分(16-18):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的经历。问题探究【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2.试分析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明确①文章的第一段以极简的语言点明了童年的两件趣事对自己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重要意义,总领全文;②同时,与文章题目“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相照应,点出两件事情所具有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对自己成为物理学家产生了举足轻重的重大影响。问题探究【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3.文章第五段提到了鲤鱼“科学家”,试分析鲤鱼“科学家”这一形象的作用。明确①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也会杜撰某些虚构的东西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可见其目光狭隘、思想迂腐保守,同时又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他们无法想象其他空间的存在,面对客观发生的“奇异事件”也只会惊诧不已,顾自彷徨。②作者用鲤鱼“科学家”的形象来喻指那些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只因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的科学家们,也以此表达对当下一些“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科学观的批判。文本精读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阅读2—11段,将“鲤鱼科学家”与“我们”进行类比,填写表格,并指出作者类比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鲤鱼科学家生活在水池中看不见赖以生存的水看不见水面上的水波不相信被突然揪出水池外的事件相信神秘的“力”我们生存在地球及相应空间看不见赖以生存的空气及空间看不见高维空间的“波”不相信百慕大消失的船进入高维空间相信“力”的存在3.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文本精读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4.从作者的教育历程来看,他身上具有那些精神品质?文本精读想象丰富。喜欢坐在水池边,不断想象、思考(第2、3段)天真好奇。对爱因斯坦尚未完成的论文充满兴趣(第13段)热爱科学。决定要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第13段)勤奋刻苦。从当地图书馆到全市图书馆和书店,再到大学图书馆,阅读能找到的关于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每一本书(第13、15段)勇于探索。不拘于世俗的约束,决定自建电子感应加速器(第16段)兴趣浓厚。把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50码长的线路上(第17段)酷爱钻研。不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第18段)此图仅供参考与内容不相关文本第13段“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这种记忆”指什么?为什么会“温暖如春”?“这种记忆”指“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说它“温暖如春”,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便被爱因斯坦的故事迷住了,阅读他的书,是为了寻找答案,童年的作者对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并享受到了求知带来的无穷乐趣。此图仅供参考与内容不相关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幽默:为了弄清自己想要弄清楚的爱因斯坦所关心的问题,作者“不得已”要做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要探索宇宙的本质,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为了追求真理,再艰辛也要奋斗下去。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一位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执着精神和坚强意志。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3)实验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表达与交流:结合文本和自己的成长经历,谈一谈作者教育历程让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点拨: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自己所处的世界;③要有敢想敢做的精神,

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一步一步地去做,就有创造出人意料的成功;④不要固步自封,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池子”里,但不要被“池子”困住;⑤“好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一个引领我们的榜样,会给人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力量...(角度非常多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自主思考和表达。)名言积累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陈独秀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最需要的东西。——契科夫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习近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经。——布鲁诺赏析文本写作特点1.作者是如何把颇为艰深的科学知识用平易亲切,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选取典型事例突出展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没有谈及其他成长的经历。②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这篇文章充满了丰富而大胆的想象。③充满了科学精神,富有启发性。本文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从中可以看到想象力、乐趣、实验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极为重要。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课堂小结启示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通过对童年的两件趣事的回忆,用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自己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心路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我购买了....我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1英里=1.61千米)长的铜线。———实践,行动力,艰辛劳动,争取支持

当最后建成时,这个300磅重、6千瓦的电子感应加后,通常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

———热爱科学,踏实试验,勇于尝试“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