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考点5人物形象探究(2-4分)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备考策略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向洞悉
考点人物形象探究
>考题回放一一真题再现,温故知新
>方法指导——方法点拨,技巧导航
知识点一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考向分析
方法提炼
知识梳理
知识点二探究情感与主旨
考向分析
方法提炼
*针对训练一一精准练习,强化技能
04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素养•创新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考有频次命题预测
整体上看,山东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题占比不尽相同。但有些地区比较特殊,
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
比比如泰安卷没有选择题,而济南卷选择
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
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
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
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2024年
文言文阅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12卷12考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
读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
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一些考区把古诗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
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
块内。古诗和文言文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
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
文化基础,语言、修辞、主题、思想情感
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
有相通之处,二者融合有基础,将是未来
己的情感。
的一个趋势。
>»备考策略
1.文言文阅读整体上难度提高,考查的文段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从选材上看,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外比较阅读近年一路飘红。
3.从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4.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特别是开放题备受命题者的青
睐。
本讲概述: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
人物形象的认识。要紧扣题目要求,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层次,即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和
感情倾向。
主要考查点有:人物形象分析概况,人物情感分析,主旨探究。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考法一人物形象理解-----如:分析XX和XX在人物形象的特点
一L考法二人物情感分析——如:分析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从分析正面描写入手。
1.理解人物形象和
性格的角度
(2)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
(1)认真看清题目,带着问题通读文本,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语言、行动等)。
知识点2.具体答
人(2)准确理解文意,将人物描写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进行概括和归纳。
一人物题步骤
(3)在描述人物性格特征时,一般用二至三个词语来形容,尽量用四字词语。
物形象分
析方法为人宽厚、谦逊大度、豁达大度、胸襟宽广、慷慨大度、刚
形
正不阿、守正不阿、正直刚毅、不徇私情、善于劝谏、勇于
人物形象概况
象——直言、敢于进谏、善于进谏、平等真诚、互相尊重、舍己为
常用词语
人、慷慨待客、不耻下问、聪慧好学、虚心求教、善于反
探思、勤奋好学
究文言文中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
r一、借"题"解"文"。-----句,试题中对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ftia涉及文
章的主要内容。
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
-二、筛选法。-----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T棒的,议论
知识点
二探最情—性文字体现在哪里。
感与主旨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议论评价来
-三、概括评价法。-----表现的,因此就要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中,概括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结合写景句和_____文言文的写景句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文章
写作背景分析。后的写作背景往往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考点突破•考向洞悉
[考点人物形象探究]
考题回放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瑾字附璘。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文。年十七,周文闻其名,因召拜尚书员外郎、相
府记室参军事。军书羽檄,瑾多掌之。从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累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于时魏室
播迁,庶务草创,朝章国典,瑾并参之。时燕公于谨勋高望重,朝野所属。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愿与
之同姓,结为兄弟。
于谨串伐江陵,以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谋略,多出瑾焉。江陵既平,衣冠仕伍,并没为仆隶。瑾察
其才行,有片善者,辄议免之,赖瑾获济者甚众。及军还,诸将多因虏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
书两车,载之以归。尊白文帝曰:“唐瑾大有辎重①,悉是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密遣使检阅之,唯
见坟籍②而己。乃叹曰:“孤知此人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
以益明之耳。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
瑾性方重,有风格。退朝休假,恒着衣冠以对袁于。又好施与,家无余财,所得禄赐,常散之宗族。
甚尤贫者,又割膏腴田宇以赈之。朝野以此称之。
(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二,有删改)
[注]①辎重:出门携带的物资,常指军用物资。②坟籍:古代典籍。③投杼:杼,织布的梭。投杼,表
示多谤能动摇信念。
唐瑾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答案】他的优秀品质有:温和恭顺,很有度量;喜欢读书写文章;学问好,品行端正;爱才惜才;不贪
恋财物;性格端方持重,有风度;乐善好施。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由第①段”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文”可知他性格温和恭顺,,
很有度量,喜欢读书写作;由第①段“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可知他学问好品行端正;由第②段“瑾察
其才行,有片善者,辄议免之,赖瑾获济者甚众”可知,他爱才惜才,不滥杀无辜;由第②段”及军还,
诸将多因虏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书两车,载之以归”可知他不贪恋财物,喜好读书;由第③
段“瑾性方重,有风格”可知他性格端方持重,很有风度品格;由第③段“又好施与,家无余财,所得禄
赐,常散之宗族”可知他乐善好施。
参考译文:
唐瑾字附璘。唐瑾性格温和恭顺,很有度量,广泛地涉猎经籍史书,平素喜好撰写文章。十七岁时,
周文听到他的名声,于是召入任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事。军事文书,多由唐瑾掌管。跟随攻破沙苑,
在河桥作战,都有功劳,封为姑臧县子。屡经升迁为尚书右丞、吏部郎中。当时魏室流离迁徙,各种事务
刚刚创立,朝廷章程,国家典则,唐瑾都参与制定。当时燕公于谨功高望重,为朝野所瞩目。他禀告文帝,
说唐瑾学问品行修养都好,愿意与他同姓,结拜为兄弟。
于谨向南讨伐江陵,以唐瑾为元帅府长史。军队中的谋划策略,很多都出自唐瑾。江陵已经平定,世
族、士人、兵士,一起沦没为仆人奴隶。唐瑾细察他们的才能品行,有一点可取的,就商议赦免他们,依
赖唐瑾获得救助的人很多。到大军归还,诸位将领多乘机抢劫,得到大量财物。唐瑾对钱财一无所取,只
得到两车书,载着归还。有人禀告文帝说:“唐瑾有很多包裹箱笼,全是梁朝珍宝和玩赏的物品。”文帝
本不相信,但是想了解他的实际情况,秘密派出使者检查察看,只见到古书罢了。就叹息说:“我知道这
个人来到已有二十多年,明白他不会以私利干犯道义。如果不派人查看,恐怕普通人受谣言蛊惑而猜疑,
这就是使他更加清白的方法了。凡是被人任用的人,应当这样。”
唐瑾性格端方持重,很有风度品格。退朝休假,经常穿朝服戴官帽来面对妻子儿女。又喜好施舍给予,
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所得到的俸禄赏赐,经常散发给宗族之人。对那些特别贫困的人,又割让肥沃的田
地来救济他们。他遗留给子孙的都是贫瘠的田地。朝野都因此而称许他。
方法指导
知识点一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考向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
人物形象的认识。
【方法提炼】
1.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角度
(1)从分析正面描写入手。
①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如《陈涉世家》中陈胜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语言可看出陈胜是一位
胸怀大志,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
②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有时语言可以刻意去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的特点,而且
往往表现在细节上。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
一语句写出了宋濂小时候嗜学、勤学、苦学的品质。
③关注人物心理。人物的心理会烙上个人精神品格的印记。
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
了作者身处逆境旷达的胸怀。
④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神态由开始的“不悦”到“怫然怒”,再至“色挠”,形象地写出了秦
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2)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
人物的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人物,或者通过描写他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从侧面
间接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2.具体答题步骤
(1)认真看清题目,带着问题通读文本,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语言、行动等)。
(2)准确理解文意,将人物描写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进行概括和归纳。
(3)在描述人物性格特征时,一般用二至三个词语来形容,尽量用四字词语。
如:信守诺言、虚心好学、机智勇敢、治学严谨、宽厚待人、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知错就改、善于
思考、敢于质疑、豁达乐观、实事求是
【知识梳理】
人物形象概况常用词语
【为人】为人宽厚、谦逊大度、豁达大度、胸襟宽广、慷慨大度、宽容大度、宽容礼让、不计前嫌、
委曲求全、心胸开阔、以德报怨、诚实正直、为人诚信、深明大义、敢于担当、高度责任感、机智聪明、
自我反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寡言沉稳、能言善辩、不拘小节、随性率真、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不慕功名、淡泊钱财、生活节俭
【为官】刚正不阿、守正不阿、正直刚毅、不徇私情、廉洁守法、廉洁奉公、不畏权贵、性格耿直、
忠心耿耿、廉洁自律、不惧权势忠君爱国、尽忠职守、公私分明、公而忘私、执法公正、为官清廉、公正
严明、正直无私、亲政奉公、为官清正、清廉不贪、不谋私利为民作主、亲政为民、爱民如子、关注民生、
以民为本、爱护百姓、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着想、体恤民情、关心百姓任人唯贤、察人准确、明察秋毫、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顾全大局、勇于担责、足智多谋、治理有方、具有政治远见
【为臣】善于劝谏、勇于直言、敢于进谏、善于进谏
【待人】平等真诚、互相尊重、舍己为人、慷慨待客、虚心听取他人建议
【为父】教子有方
【为友】直言规劝、真诚相待、坦诚待人
【为子】富有孝心
【求学】不耻下问、聪慧好学、虚心求教、善于反思、勤奋好学
【为文】才思敏捷、文采过人、富有才华、博学多才
【处事】深谋远虑、当机立断、处事果断、处变不惊、考虑周全、思维僵化、随机应变
【缺点】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丧失气节、随时逢迎、丢失自我。
知识点二探究情感与主旨
【考向分析】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的必考知识点,情感与主旨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型。常见题型有:本
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中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作者为什么会……(激
动、忧愤等)?阅读第X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赞扬/否定。
【方法提炼】
情感主旨类题目解题技巧
一、借“题”解“文”。
文言文中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试题中对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
的主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通过“倒读法”,
可以巧妙寻找到解题的钥匙。文章中大多会有对人物、景物、事件的评价,对人物、事物的归结语以及一
些点到即止的抒情评论语等。抓住这些围绕中心分散在各处的关键语句,是我们体会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
途径。
《马说》原文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相比标点符号
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本题表面上看是分析标点符号变化而带来的表达效果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议论抒
情句对文章主旨或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探究。这样的题目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对文本进行多
角度解读的能力。
二、筛选法。
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
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的,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再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
“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得出正确选项。有时候答案并没有体现在整篇文言文中,而是在某个片断中。这
就要求我们答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后,结合题干局部探究相关语段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主要步骤:首先找准与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答题的
大致范围。其次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直揣摩上下文意就能把握文
章主旨。
三、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议论评价来表现的,因此就要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
叙述中,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将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要
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表现人物性格的关键句子,这样可以快速的答题。
四、结合写景句和写作背景分析。
文言文的写景句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文章后的写作背景往往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从写景句中体悟作者
情感;“知人论世”,挖掘文章主旨。
【答题要领】
1.理清对象、了解情节、圈划(描写、议论)句子。
2.重视文中描写人物(形象)言行的句子,弄明白他(它)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结果怎么样。
3.不要就事论事,应从个案中归纳出普遍性的道理。(一个人、一件事要上升到所有人、所有事。如
是物要上升到人。)
4.本着一个人物一个角度,多个人物多个角度,主要人物主要角度的原则,进行主旨理解,选择其中
一个或两个作为答案。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②闻之,疑其不实,阴⑧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日:
“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
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释】①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②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③阴:暗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又何呵焉
②弗敢加也
③随恭行吁演
④久留徒扰贤者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公将鼓之何陋之有
B.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
C.鲁恭为牟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D.其人讶画起面山陋居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
4.【甲】【乙】两文都刻画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请具体分析两文在刻画曹刿和鲁恭形象的方法上有何不同。
5.“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
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
现的。
【材料一】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郑伯
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秦师而却之,以存郑国。
(选自《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时汉方事⑥匈奴,式⑥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
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勾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
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选自《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③[矫]假托。④[犒]犒劳。⑤[事]这里指抵抗。
⑥[式]卜式。人名。
分层训练•巩固提升I
<基础•巩固►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我!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乙】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①,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
“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久为人臣不
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久”田子愧惭走出造⑥朝还金退请就狱久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
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田子为相》
【注释】①归休:休假回家。②镒:二十两。③馆:这里指“家”。④子其去之:你把这东西拿走。⑤造:
往,至上⑥就狱:接受处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友期行(期:约定)B.相等而去(委:舍弃)
C.下车引之(引:拉,牵拉)D.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子:对手骂父孝于之事亲也B.之:下车引书不义书物
C.其:王贤基母子再去之D.为:田子力相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
同之处?
甲文说明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说明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性格共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
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②不登⑧,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
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⑤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⑥酒,渝⑦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
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③登:丰收。④安:以……为安,这里是习惯的意思。⑤葺(q
1):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⑥秫(shil):黏高粱,可以做烧酒。⑦滴(yue):煮。
6.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B.太守谓谁(为,是)
C.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守卫)D.时相与登览(一起)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知人之乐/人固疑余不乐也B.醒能述以文者/必修补破败
C.醒能述以文考7发之白考'D.游人去画禽鸟乐也/闻画赋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9.[乙]文中点明“超然台”得名原因的句子是o
10.两文以“乐”为主线,【甲】文表现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乙】文表
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用四字短语填空)
〈能力•提升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坐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
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论语译注》)
材料二: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朗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
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选自明代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
【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战国早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先秦兵家代表人物
之一。
【任务一:字词探秘】
11.请解释句中加点字词。
(1)人不坐其忧()
(2)朗返而食()
【任务二:“而”义辨析】
12.请仔细观察,找出下列“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博学而笃志
C.三十而立D.期返而食
【任务三:断句之舞】
13.正确用“/”断句,开启下一场景大门。(限两处)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任务四:古今之桥】
14.此场景需用现代汉语翻译,搭古今桥梁。勇敢尝试吧,少年!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任务五:品质寻宝】
15.来到智慧殿堂,这里陈列着材料一的第一则画线句、材料二的故事以及《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画面。
这三者中共有的关键品质是什么?请结合三个材料,说说该品质的具体呈现。
【任务六:穿越之旅】
16.最后,时空之门即将开启,若穿越与材料人物相遇,你想和谁交流?能从其身上学到什么来点亮初一
生活?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箪®,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储?”元方、季方长跪②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
太丘日:“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受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③
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著箪(bi):著,放置。箪,同“算”,竹制的蒸饭用的器具。②长跪:古代的一种礼节,挺直
上身而跪。③糜:粥。
17.下列对文中加点字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而“后顾之忧”中“顾”是“顾虑”的意思。
B.【甲】文中“太丘舍去”中“去”的意思是“去……的地方”。
C.“使”的意思有①命令,派遣;②使,让;③支配,使用;④假使,假如。【乙】文中“太丘便元方、
季方炊”的意思是①。
D.【乙】文中”俱变而窃听”中“委”的意思和【甲】文中“相委而去”的意思都是“丢下、舍弃”的意思。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乃俱窃听B.相委.去俱委.窃听
C.尊君在不尔颇有所识不D.下车引石仿佛志之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每答对一处给1
分,作答超过两处不得分。
二子A俱B说C更相易D夺E言无遗失
20.借助下面资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文言知识资料卡】
糜,读而,作名词,是粥的意思。作动词,有粉碎,捣烂;消耗的意思。引申义为“浪费”。还读m
ei,是不黏的黍的意思。
21.结合以上文本和补充资料,探究魏晋时期世族家庭教育的特点。
【补充材料】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①”诸人莫有言者。车骑②答曰“譬如芝兰玉树,
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注释】①此句大意为:孩子们的事同父母有什么关系?为何做父母的总是希望他们好?②车骑:车骑将
军,这里指谢玄。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素养•创新►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狼》)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2)下车引之()
(3)目似瞑,意暇甚()(4)狼亦糖矣()
2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元方町年七岁②学而时习之
B.①下车引之②久之
C.①基一犬坐于前②意将隧入以攻基后也
D.①加顷刻两毙②学画不思则罔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元方两次尊称友人为“君”,可以推测元方具有良好的家庭教养。
B.乙文描述了屠夫从惧狼到杀狼的全过程,启示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C.甲乙两文都注重了对人物的描写,甲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乙文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
态描写。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小
说集。
26.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屠夫都在故事中展现出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请任选一人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
阅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节选,完成各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甲】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
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乙】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国泰民安精忠报国为国为民
B.春和量明触晕生情良辰美用好量不长
C.晦明变化窗明几净清风明月柳暗花明
D.觥筹交镇将错就镇阴差阳第簿综复杂
2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揖目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醒能述以文者
B.泉香加酒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特殊句式:“微斯人,吾谁与归?”“孔子云:”何陋之有?”
29.下列对文段中【甲】【乙】两处画线句的理解不亚强的一项是()
A.【甲】句写出了迁客骚人临风开怀的洒脱与欢愉。
B.【甲】句与上一段的心境,形成一悲一喜的对照。
C.【乙】句表明作者极力推崇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
D.【乙】句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志趣。
3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埼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王安石同属“唐
宋八大家”。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
泛指文章辞藻,这里用来指广义上的文学文化。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
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射者中,羿者胜,觥筹交错”中的“觥”“筹”以及“余强饮三大
白而别”中的“白”都表示“酒杯”。
31.根据上面两个节选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自予为修人©,居是州②,恒惴栗。其隙⑧也,则施施④而行,漫漫⑤而游。日与其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可视化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讲句子结构》课件
- 海外投资协议补充协议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60课件
- 铁路集装箱运价计算单元集装箱运输杂费计算课件
- 中医社区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纸箱厂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设备采购合同附加协议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及风险防范
- 汽车充电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清单-有依据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中餐烹饪美学》课后答案
-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教案
- 07FG04 钢筋混凝土门框墙(含更正说明)
- 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张兆顺54讲) PPT课件 76-2-4流体力学(中)(第二章 流体运动学)
- 基于超限学习机的无设备定位方法研究
- 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NY 526-2002水稻苗床调理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