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电梯教案_第1页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电梯教案_第2页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电梯教案_第3页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电梯教案_第4页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电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

电梯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培训讲义

2009年9月

讲义内容:第一部分电梯的基础知识介绍第二部分电梯使用管理的法规知识第三部分电梯的应急处理和事故分析

电梯的定义电梯的定义:电力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轿厢、运行于垂直或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的两侧刚性导轨,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我国电梯的发展现状

电梯的基本参数电梯基本参数序号名称常见1额定载重量400~3000kg2额定速度0.5;1.0;1.6;2.5m/s3开门形式及尺寸中分双扇门;旁开双扇门4用途乘客、载货、客货电梯5控制方式按钮、集选、并联、群控

电梯的分类分类原则分类按用途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船用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其它专门用途电梯(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建筑工程电梯)按额定速度超高速电梯(3~10m/s)、高速电梯(>2~3m/s)、快速电梯(1~2m/s)、低速电梯(≤1.0m/s)按拖动方式直流电梯、交流电梯、液压电梯按控制方式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微机控制电梯的基本结构八个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电梯安全保护系统中设置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由机械安全系统和电气安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但是有一些机械安全装置往往也需要电气安全的配合和连锁装置才能完成其动作和得到可靠的效果。(1)超越上下极限工作装置的保护装置———通过强迫减速开关、终端限位开关、终端极限开关及相应辅助设备,来达到强迫换速、切断控制电路、切断动力电源等三级保护。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2)超速(失控)保护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3)蹾底(与冲顶)保护装置———缓冲器。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4)层门门锁与轿门电气连锁装置———确保门不关闭、电梯不能运行。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5)门的安全保护装置———层门、轿门设置门光电装置、门电子检测装置、门安全触板等。(6)电梯不安全运行防护系统———如轿厢超载装置、限速器断绳开关、选层器开关等。(7)不正常状态处理系统———机房曳引机的手动盘车、自备发电机以及轿厢安全窗、轿门手动开门设备等。(8)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相序保护断电器等装置。(9)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轿厢慢速移动装置。(10)报警装置———轿厢内外联系的警铃、电话等。电梯安全系统的基本保护装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电梯的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电梯的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电梯的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电梯的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电梯的相关规定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一直以来,电梯日常保养的内容都是各维保单位根据电梯制造单位的要求制定,国家没有统一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维修保养质量的良莠不齐。本规则的编制原则是使全国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形成一个统一的、能满足电梯安全保障和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以达到规范电梯使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的目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维保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维保的内容和要求;

(二)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

(三)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第六条

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五)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司机{适用于按照第九条第(五)款要求配备的电梯司机}等与电梯相关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六)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维保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当持维保合同,在新合同生效后30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且更换电梯内维保单位相关标识。

电梯报废,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电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1次定期检验日期时,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第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二)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三)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四)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五)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六)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

(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八)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第十条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二)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三)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五)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六)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七)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第十三条

电梯乘客应当遵守以下要求,正确使用电梯:

(一)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

(二)不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

(三)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四)不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五)不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得超载;

(六)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第十六条

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其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和达到的要求分别见附件A至附件D。维保单位应当依据各附件的要求,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合理的保养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

现场维保时,如果发现电梯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保项目(内容)予以解决的,应当相应增加并及时调整保养计划与方案。

如果通过维保或者自行检查,发现电梯仅依靠合同规定的维保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应当向使用单位书面提出。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节选)第四章

则第二十条

消防员电梯、防爆电梯的维保单位,应当按照制造单位的要求制定日常维护保养项目和内容。

第二十一条

本规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既可以是电梯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电梯产权所有者授权或委托,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者。

维保,是指对电梯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或者保养性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以及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会改变任何电梯性能参数。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自

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电梯紧急情况处置(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它相关规定,加强对电梯运行的安全管理。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信设备。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2)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应当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等,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电梯紧急情况处置(3)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向电梯救援中心报告(已设立的),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电梯救援中心应当指挥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助。(4)电梯的应急救援。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1)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他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2)与电梯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电梯紧急情况处置电梯紧急情况处置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他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6)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的解救程序。1)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再实施救援。电梯紧急情况处置2)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楼面超过0.5m时,应当先执行盘车解救程序,再按照下列程序实施救援:①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②关闭电梯总电源;③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厅门、轿厢门;④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⑤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⑥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使用开闸板手盘车时,应事先拉下总电源或极限开关,防止电梯突然进入运行状态,带动手轮飞转。完成盘车后,要及时摘去盘车手轮。电梯紧急情况处置电梯紧急情况处置电梯紧急情况处置(7)电梯使用管理的善后处理工作。1)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2)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3)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尽快检查并修复。4)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故障及事故情况汇报资料。电梯安全事故分析电梯事故特点1)电梯事故中人身伤害事故较多,伤亡者中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工占比例大。2)电梯门系统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电梯安全事故分析电梯事故的种类:电梯事故可分为人身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复合性事故。按电梯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又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和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电梯安全事故分析电梯人身伤害事故分类(1)坠落,比如因层门未关闭或从外面能将层门打开,轿厢又不在此层,造成受害人失足从层门处坠入井道。

(2)剪切,比如当乘客进出轿门的瞬间,轿厢突然起动,使受害人在轿门与层门之间被剪切。

(3)挤压,常见的挤压事故有:①受害人被挤压在轿厢围板与井道壁之间。②受害人被挤压在底坑或缓冲器上。③人的肢体部分(比如手)被挤压在转动的轮槽中等。

电梯安全事故分析电梯安全事故分析人员坠入井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电梯安装维修管理人员强行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时,未看清轿厢是否在该层站而直接进入,引起坠落伤亡事故。(2)轿顶防护措施不完善,造成维修人员意外从轿顶坠入井道。(3)人为短接层门电气连锁开关,使电梯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运行,造成人员坠入井道。(4)轿厢未在平层位置,被困在轿厢内的乘客强行掰开轿厢时,意外地从轿厢地坎和层门地坎的缝隙中坠入井道。(5)在外力作用下人为破坏门扇导致人员坠入井道。从典型事故看电梯的使用管理(1)要消除电梯事故,做到安全管理,电梯维修和司乘人员都要持证上岗。防止未经培训人员的误操作而出现电梯事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实施电梯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须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怎样对待这一法规条款呢?请看事例1998年7月间,某市某干休所就发生一起无证人员在援救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当时电梯载人运行,突然停在井道一个位置而不继续运行,乘客被困在轿厢内。从典型事故看电梯的使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有一套非常安全的营救方案:首先告诉轿内人员不要自行外逃;然后到机房断电,盘车就近平层;最后用三角钥匙开门放出被困人员。每一个经过电梯培训的人都学习过这种营救方法。然而遗憾的是,此时的营救人员未经正式培训,因而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法,直接跑上机房盘车,而此时轿内人员恰好正在自行扒门外逃,致使其在逃生过程中被卡死在轿门地坎与层门上梁之间。这起人身事故与其说是设备故障引起的,不如说是援救人员的无知造成的。加强电梯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