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事故分析_第1页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_第2页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_第3页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_第4页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1杭州地铁塌陷事故2杭州地铁塌陷事故3杭州地铁塌陷事故4杭州地铁塌陷事故56一、设计方案不合理。主要是地下连续墙设置深度不足,插入深度不到1倍,据西南交大地质专家曹教授分析,在杭州地区,因土层软,水量丰富,至少要达1.5倍,甚至2倍,他说这样的问题在东南沿海城市地铁施工中就已暴露,并发生了事故,可惜杭州地铁却没有吸取这样的教训,致使事故再次重演。中国唯一的地铁及隧道专业顶级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万总也认为1倍的深度,可能是临界状态,是一种整体的滑移破坏,整个地铁结构就象坐在一个不稳定的西瓜皮上,在内部再如何加强,都与事无补,即是在施工阶段不出现问题,正式运营也会出现,从而造成更惨重的结果。据了解,承担此次设计任务的设计院为北方某设计院,据该院设计师介绍,他们对南方地铁,尤其杭州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设计有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可能也会导致隐患的发生。

二、风情大道汽车荷载超标严重。据杭州市交通部门透露的信息,原道路设计车流量为3000辆,因附近几条道路整修,所有车辆均从风情大道通过,预计达30000辆/日,超标10倍,且有大量超重车通行,而设计单位根本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造成地铁工程承受严重过多的的荷载,从而发生重大事故。据称施工单位多次向资方反应,要求限制车辆通行,且报告路面出现裂纹和下沉的现象,但资方反应冷淡,说要限制车辆通行,他说了不算,有本事自己去找市长,拒绝受理,态度相当强硬。

7三、典型的地方政绩工程,为少数大款、官老爷服务的工程。这表现在急功近利、贪图虚名,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靠拍脑袋、靠谁官大谁就说了算办事。据调查,杭州地铁至少存在以下严重问题:好大喜功,盲目求快。杭州地铁1号线国家发改委批复完工日期为2010年,而该线主管部门的部分领导,不顾在拆迁滞后一年,于今年6月才实际开工的客观实事,仍要求工期提前至2009年完成,实际工期仅1年半,要求打造全国最快,甚至世界第一快的“杭州”速度(据查资料,合理的工期应为3~4年,而国外发达国家却往往为6~7年),迫使将原分段分层的开挖方法改变为大区段整体开挖,以满足工期要求。

四、有专家指出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边拆迁”等N边不科学现象。各种不合理的情况,最终不在施工阶段暴发,就会在运营阶段暴发,据知情人介绍,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别墅在事故几天内仍未拆迁,增加了许多多余的荷载。据资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杭州地铁至今仍有很多手续尚未完善,如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到工商行政部门备案等,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违规工程。82009年深圳地铁事故盘点

7月6日上午9时25分,在罗湖区东门中地铁三号线晒布路站地铁施工现场两名工人井下作业时死亡,疑因深井下突然溢出毒气所致。

7月19日8时30分,深圳宝安区西相街道附近,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坪洲站封闭的活动板房发生塌方事件,致使1人受伤、1人失踪的事故。

7月22日深夜,宝安区西乡街道麻布社区附近的地铁一号线续建工程7标段,宝体公园站至坪洲站之间的工地再发事故,原先沉降塌方的部分继续扩大,整个二层工人宿舍板房陷入深坑,倾斜倚在原地。塌方没有造成新的人员及个人财物损失。

9月4日,深圳市龙岗区一地铁工程工地内高约2米的土坡发生塌方,将一名正在作业的工人埋在坑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月3日晚,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上水径地铁5号施工线5305标工程项目经营部发生一起坍塌事故,一名正在地铁隧道里小憩的挖土机司机不幸被埋。由于司机被埋的时间较长,估计其生还机会很渺茫。目前,相关营救工作还在加紧进行。地铁和轻轨的区别9广州地铁轻轨:Lightrailtrain地铁:subwaytrain地铁和轻轨的区别10南京地铁地铁和轻轨的区别11天津轻轨地铁和轻轨的区别12武汉轻轨地铁和轻轨的区别13地铁和轻轨的区别14

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采用高规格电客列车同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国内外众多城市已用“轨道交通”代替“地铁”这一传统称呼,例如上海就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统一命名为“轨道交通XX号线”。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7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地铁和轻轨的区别15高铁、城际高铁、客运专线16高铁、客专、城际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划分铁路类别

普遍定义:

高铁:高速铁路,世界普遍认为在200km/h及其以上,不管开行什么列车,只要速度到达200km/h及其以上。

客专:只跑客车,不跑货列,不管什么速度,60km/h也行,也不管什么营运模式,一天20班也好,一天一班也好,临时也好。

城际:营运模式上通勤于两个相距不远的城市之间,不管什么速度。

中国定义:

客专:专门开行高速客运列车的高铁;

城际:在两个大城市之间开行通勤高速客运列车的高铁。高铁、城际高铁、客运专线17结论:

中国的客专属于高铁(称为客专或高铁);

中国的城际属于高铁,也属于客专(称为城际,有时也可以称为高铁,一般不说成客专)。

举例:

京沪、武广、石武:是高铁,也是客专,但不是城际;

京津:是高铁,是客专,也是城际;

沪汉蓉:是高铁,不是城际,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段不是客专;我国的高速铁路18京津城际,昌九城际,哈大线,武广客运专线,郑西高速铁路,温福线,京石线,汉宜线,港深广,京沪线等,到2020年,计划用6万亿修建5万公里高速铁路。19总体规化四横四纵我国的高速铁路20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我国的高速铁路21“五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我国的高速铁路22三大城际客运系统:

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天津—秦皇岛,北京—秦皇岛,天津—保定

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南京—杭州,杭州—宁波

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我国的高速铁路23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成都及周边城际圈,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潭地区,长春-吉林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广州至贵阳,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我国的高速铁路24我国的高速铁路25中国高铁改变世界

2008年3月31日,时速350公里的首列国产化CRH3高速动车组在“唐车”下线,进入测试运行。

之前有外国宣称试验了50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目前全世界投入实际运营的最高速度,仍是京津城际高铁的350公里。事实上,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铁速度。作为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高铁从一问世就站在世界前沿,创造了运营速度、运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中国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高速铁路发展历程。我国的高速铁路26因列车在高速通过弯道时由于惯性有向弯道的外侧翻车的危险(参看:2008年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在铁路的设计和建造时,对不同速度等级的铁路规定了车辆可以安全通过的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就是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高速铁路和平原地区干线铁路一般比较平直,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山区铁路、工厂支线、车辆段道岔的咽喉区、编组站、城市地铁等受地形的制约较大的地段,只能使用较小的曲线半径,列车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