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九下《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文学常识
范仲淹,字,谥号,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传世。
2.课下注释
(1)塞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嶂:嶂:
(4)征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本词上片写,景中有情;下片抒发。词人将直抒胸臆和
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了边关将士的苦闷和之情。
4.问题探究
(1)[同意象・白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与范
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都出现了"白发"的意象,请你
说说这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同题材•边塞]同样是写塞外风光,本首词与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什么不同?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2九下《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课下注释
(1)聊:(2)擎:
(3)千骑:骑:
(4)尚:(6)雕弓:
(5)会:(7)天狼:
2.主旨
本词通过写词人出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
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词人的
坚定决心和情怀。
3.问题探究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同作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两首
词都有"何妨"一词,但它们传递出的思想感情不同,请借助链接材料,并结合
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苏东坡的两点做人的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是能够以这种超然的态度来
处理的。但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着没有改变的。(叶
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3九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文学常识
破阵子:_________
2.课下注释
(1)赋:(7)翻:
(2)壮词:(8)塞外声:
(3)梦回:__________________(9)沙场:_
(4)连营:__________________(10)霹雳:_
(5)麾下:__________________(11)了却:_
(6)炙:(12)天下事:
3.主旨
这首词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描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
词人的雄心壮志和的抑郁愤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
______________之情。
4.问题探究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同词派•豪放派]《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狂"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中的"壮",从内容到情感都有相似之处,说说你的理解。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4九下《满江红》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
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文学常识
(1)秋瑾,字塔卿,号竞雄,别署,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2)满江红:
2.课下注释
(1)拭:(5)未屑:
(2)侬:(6)歹U:
(3)蛾眉:(7)莽红尘:
(4)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前夕的
和的雄心壮志。
4.问题探究
(1)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
分析。
(2)[同作者•秋瑾]秋瑾在《鹏鹃天》中曾写道:"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
泉壁上鸣。"本词中,秋瑾也抒发了这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下阕中的句子简要
分析。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5九下《定风波》
定风波
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课下注释
(1)吟啸:___________________
(2)芒鞋:___________________
(3)料峭: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旨
词人以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自己的生
活态度。
3.问题探究
(1)"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人对天气的态度,更是对生活的态度。请简要分
析。
(2)[同作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两句具体阐述。
(3)[同作者•苏轼]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但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大
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
在中天的月亮。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6九下《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
中旧游》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文学常识
(1)陈与义:字,号,宋代诗人。
(2)临江仙:
2.课下注释
渔唱起三更: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词人以的手法,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和的情怀0
4.问题探究
(1)上阕中,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请结合全诗分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中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3)[同意象•渔歌]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与本诗”爱听渔歌处处传”中,两位文人听渔歌时的心境有何不同。
夜泊伯渎
赵孟^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晓来莫遗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7九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
叔潜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课下注释
(1)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旨
词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的手法,将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意融为一体,
抒发自己的和。
3.问题探究
(1)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奇妙的想象,抒发感情。
请结合词句作具体简要的分析。
(2)[同作者•辛弃疾]请找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
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最能体现辛弃疾志向的词句,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他怎
样的人生追求。
(3)[同风格•豪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乘风破浪、扬帆远
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结合《行路难》(其一)和《太常引•建康
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内容风格相似的句子,具体分析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8九下《浣溪沙》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1.文学常识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清代满族词人。词集有《侧帽集》《》。
2.课下注释
(1)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戍垒: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城: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这首词描绘了边塞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词人
之情。
4.问题探究
(1)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句的表达效果。
(2)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3)[同词牌•浣溪沙]探究诗词"景"与"情"的关系,是诗词鉴赏的一种方
法。试分析纳兰性德和欧阳修的两首《浣溪沙》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提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②前!
[注]①六幺:绿腰,曲调名。②尊:同“樽”。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9九下《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课下注释
(1)冢:(6)井:
(2)累累:(7)旅葵:
(3)狗窦:(8)舂谷:
(4)雉:(9)持:
(5)旅谷:旅:
2.主旨
这首乐府诗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
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3.问题探究
(1)简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句的表达效果。
(2)诗歌中“乡里人”面对老兵询问而做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却有很强的
艺术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同题材•叙事]本诗中"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和《木兰诗》中"出
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都写到人物从军归来后"出门看”的行为,请简要分
析分别表现了老兵和木兰怎样的情感。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O九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文学常识
京,这里指(今陕西西安)。
2.课下注释
(1)白草:—(8)瀚海: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天:—(9)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帘:_(10)惨淡:____________________
(4)锦衾薄:_(11)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角弓:(12)掣:
(6)控:(13)翻:
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本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从侧面反映出
烘托出边塞将上和诗人的o
4.问题探究
(1)诗歌中的“留白”往往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结合《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尾句谈谈作者蕴含的情感。
(2)[同题材•边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
惨淡万里凝”,与《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勾勒出了大漠图
景,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大漠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l九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文学常识
南乡子:_______
2.课下注蕤
(1)神州:(3)坐断:
(2)兜鳌:(4)曹刘:
3.主旨
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O
全词饱含着词人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4.问题探究
(1)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兼葭苍苍""关关雎鸠""青
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
(2)[同作者•辛弃疾]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清平乐•独宿
博山王氏庵》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
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2九下《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学常识
文天祥,字,又字宋瑞,号,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2.课下注释
(1)遭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寥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本诗通过追忆诗人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诗人。
4.问题探究
(1)作者在颈联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同风格•豪壮]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词句“生子当如
孙仲谋”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3九下《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文学常识
(1)张养浩,字,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著称。
(2)山坡羊:
2.课下注释
(1)西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本曲通过写景与想象,勾勒出王朝兴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4.问题探究
(1)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表达效果。
(2)[同作者•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都抒发了作者
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4九下《南安军》
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课下注释
采薇:薇:
2.主旨
这首诗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显示出浩然正气。
3.问题探究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同意象•风雨]请分析《南安军》《过零丁洋》中“风雨"的表达作用。
(3)[同典故•采薇]本诗与王绩的《野望》都引用"采薇"的典故,各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决心?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5九下《别云间》
别云间
明末•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课下注释
(1)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毅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灵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旨
面对国家民族危亡,诗人以少年热血、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生命之
歌。他慷慨赴死,用可歌可泣的诗篇表达自己。全诗字
字忠肝义胆,读之令人悲怆、感奋。
3,问题探究
(1)《别云间》一诗是怎样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的?请结合首联分析。
(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3)[同背景•亡国被俘]夏完淳的《别云间》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
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
分析。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6九下《山坡羊•骊山怀古》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纤。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课下注释
(1)—炬:(2)萦纤:
2.主旨
从的角度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
亡的命运。这首散曲立意高远,境界阔大,发思古之幽情,叹,
发人深省。虽然格调略显,却不失警世劝俗之效。
3.问题探究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只见草萧疏,水萦纤。至今遗恨迷烟树”的景象。
(2)[同作者•张养浩]作者在《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试分析这与《山坡羊•骊山怀古》表达主题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同曲牌・山坡羊]《山坡羊•未央怀古》和《山坡羊•骊山怀古》两首曲都
是张养浩途经或者登临帝王宫殿遗址之后所抒发的感慨,请结合内容,试分析它
们在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山坡羊•未央怀古
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
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7九下《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喷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
尽鹏飞罢!
1.文学常识
王磐,字鸿渐,号,明代散曲家。
2.课下注释
(1)官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尽鹅飞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
此曲立意新奇,描摹传神,具有强烈的精神和深刻的意义。
4.问题探究
(1)赏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请赏析"官船来往乱如麻"中的"乱"字的妙处。
(3)这首散曲借助白描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材古诗词曲知识打卡练一Dayl8九下《相见欢》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文学常识
相见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旨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于汴京。本词便是
此时所作。词人通过写的景色,表现了自己的悲痛沉郁
之情。
3.问题探究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
(2)首句中的"无言""独上"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同作者•李煜]试结合《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和《相见欢》(林花谢了
春红)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相见欢[注]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本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城汴京时所作。
答案
Dayl九下《渔家傲•秋思》
1.希文文正范文正公集
2.(1)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2)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
羌笛、马嘶的声音(3)层峦叠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4)出征的士兵
3.塞外秋景边关将士的愁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
4.(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借“白发”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
又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渔家傲•秋思》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
守边疆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本首词描绘出了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渲染了边塞战地环境的寥
廓荒僻、萧瑟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
景。
Day2九下《江城子•密州出猎》
1.(1)姑且,暂且(2)举着(3)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一人一马的合称
(4)还(5)终将(6)饰以彩绘的弓(7)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词
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2.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爱国
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雕弓拉满的形态比作满月,勾勒出一个挽弓
劲射的英雄形象,英勇豪迈、气概非凡,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建功
立业的雄心壮志。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何妨”是有什么妨碍、有什么关系的意思,写
出了苏轼不在乎年龄,渴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中的“何妨”是不妨、不如的意思,写出了苏轼面对人生困境(风雨)的从容、
豁达、乐观、超然的心态。
Day3九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词牌名
2.(1)写作(2)雄壮的词(3)梦中回到(4)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5)军旗下面,指部下(6)烤熟的肉食(7)演奏(8)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9)战场(10)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11)了结,完成
(12)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3.渴望杀敌报国壮志难酬对友人的激励和慰勉
4.(1)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
征的场景。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写壮观出猎,下片写拉弓请战,塑造了一个意气
风发的人物形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回忆临敌出征的军营,
下片想象驰骋作战,衬托了词人的英勇无畏。两篇都在豪迈热烈的气氛中表达了
词人为国立功之志。
Day4九下《满江红》
1.(1)鉴湖女侠(2)词牌名
2.(1)擦(2)我(3)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4)很,
甚(5)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6)属类,范围(7)莽莽人世
3.苦闷彷徨匡国济世
4.(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
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为篱下黄
花开遍,秋容如拭”,写中秋时节京城的景色,像刚刚用清水擦洗过一般,清新
明丽。“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加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
又刚健质朴。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几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写出了
词人不是男儿却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秋瑾作为“鉴湖女侠”的“竞雄”
精神°
Day5九下《定风波》
1.(1)高声吟咏(2)草鞋(3)形容微寒
2.风趣幽默乐观旷达
3.(1)“风雨”“晴”喻指人生逆境与顺境,不论雨天晴天、逆境顺境,旷达的
词人都能坦然接受。
(2)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体现出词人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这
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词人在雨中潇洒
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词人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基调昂扬、乐观。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
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莫听”“何妨”“谁怕”三个词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
度表现得特别充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基调低沉、哀婉。通过对秋凉夜
中风叶、孤光明月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词人谪居后的苦闷心情(咏人生之短暂,
叹壮志之难酬,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慨知音之难觅)。
Day6九下《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1)去非简斋(2)词牌名
2.渔歌在夜半响起
3.对比落寞孤寂
4.(1)通过午桥、长沟、流水、月光、杏花疏影、笛声,营造出优美、恬静、
闲适的意境。
(2)词的上片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往昔旧游生活的怀念。下片则主要是对北宋灭
亡、国家沦陷的悲痛;对颠沛流离、漂泊生活的孤独寂寞;对二十年来国家和个
人的激烈变化的惊叹与感慨。
(3)赵孟^喜爱吴地的淳朴的渔歌,喜爱这种悠闲静谧的岁月。陈与义面对国
破家亡,在听渔歌时内心孤独寂寞,无奈伤感。
Day7九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1)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2)砍
2.托物言志壮志豪情爱国情思
3.(1)词的上片比喻形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喻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
月之新,还想象了举杯邀嫦娥的场面,抒发了壮志未酬的忧伤。词的下片想象奇
妙,先幻想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幻想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
让清光洒满人间,形象、委婉地表达了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
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2)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收复失地,国家统一,建功立业,扬名青史,这是辛弃疾作战的目的,也是他人
生最高的理想。②《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斫去桂婆娑,人道是,
清光更多”:运用想象,飞到月宫砍去桂树,好向人间撒去更多光辉。驰骋疆场,
奋勇杀敌,打败金人,收复失地,这是辛弃疾一生的梦想。
(3)《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终有一天
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比喻实现远大的理想,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
求;《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意思是作者想乘风飞去,到万里高空看一看魂牵梦绕的大好河山,运用奇特的想
象,表达了作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苦闷,抒发了作者立志收复大好河山的强
烈愿望。
Day8九下《浣溪沙》
1.容若饮水词
2.(1)怎样的(2)边防驻军的营垒(3)关塞上的城堡
3.奉使出塞的凄惘、惆怅
4.(1)“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
恶。
(2)这是这首词的主旨句,抒发了出塞远行的“幽恨”之情,是纳兰性德对浩
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3)纳兰词描写了塞外深秋的北风、战马、晚烟、营垒、斜阳、关城,构成一
幅萧索、寂寥的画面,烘托了作者怅惘而豪迈的情怀;欧阳词描绘了春水拍岸、
水天相接、绿叶成阴的盎然春景,烘托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抒发了
与民同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Day9九下《十五从军征》
1.(1)坟墓(2)众多的样子(3)给狗出入的墙洞(4)野鸡(5)野生的
谷子植物未经播种而生(6)这里指井台(7)野生的葵菜(8)用杵臼捣去
谷物的皮壳(9)拿着
2.不义的战争造成百姓家庭骨肉分离的罪恶
3.(1)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兔”“雉”窜飞、“旅谷”“旅葵”乱长的情景,描
绘出家中空无一人、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哀景写哀情,烘托出老兵心中的悲哀和
乱世之中百姓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2)乡里人的回答强化了哀的程度,借“松柏冢累累”的环境暗示人亡屋空的
悲剧。为下文进一步写老兵家里的荒凉景象做铺垫。
(3)《十五从军征》中“出门看”表现了老兵备好饭食,却无亲人共享,茫然出
门寻找,失望中更感孤独哀伤的心情;《木兰诗》中“出门看”表现了木兰恢复
女儿装束后,出门与伙伴相见的兴奋喜悦。
DaylO九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长安
2.(1)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2)胡人地域的天空。泛指胡人居住的地
方
(3)用珍珠缀成的帘子(4)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5)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
弓(6)拉开(弓弦)(7)穿(8)指沙漠(9)纵横交错的样子(10)暗
淡(11)宴请(12)拉,扯(13)飘动
3.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豪迈气概及壮烈情怀
4.(1)''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空”字,空无一物,含蓄,引发读者无限思考。
其真实展现了朋友远走、人去路空、作者驻足目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
依依不舍和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
壮丽的边塞雪景,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
离愁别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描绘出使边塞的雄奇壮观的景色,
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内心孤寂之情。
Dayll九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词牌名
2.(1)中原地区(2)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3)占据
(4)指曹操与刘备
3.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4.(1)(示例)我选“悠悠”。在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
与下文“滚滚”相和;内容上,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2)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
古兴亡,境界高远。②《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
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
Dayl2九下《过零丁洋》
1.履善文山
2.(1)指遇到朝廷选拔(2)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3)稀少。指宋
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4)孤苦无依的样子(5)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
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3.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
4.(1)这两句诗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前面的“惶恐滩”“零丁洋”是
地名,而后面的“惶恐”“零丁”则描写诗人的心情)。通过成对使用两个蕴含感
情色彩的地名及把地名巧妙地转化,表达了作者视死如归、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和爱国之情。
(2)①“生子当如孙仲谋”是间接抒情,借用典故赞颂孙权,希望南宋有如孙
权那样的有志之士,也暗示了自己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含蓄表达
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可视化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讲句子结构》课件
- 海外投资协议补充协议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60课件
- 铁路集装箱运价计算单元集装箱运输杂费计算课件
- 中医社区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纸箱厂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设备采购合同附加协议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及风险防范
- 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中餐烹饪美学》课后答案
-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教案
- 07FG04 钢筋混凝土门框墙(含更正说明)
- 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张兆顺54讲) PPT课件 76-2-4流体力学(中)(第二章 流体运动学)
- 基于超限学习机的无设备定位方法研究
- 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NY 526-2002水稻苗床调理剂
- GB/T 20124-2006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