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讲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先秦思想文化[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2)春秋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斗争,大国兼并小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国君公室的衰微:国君称“王”,卿大夫强宗崛起,并夺位政变。(2)变法运动的兴起:商鞅变法以后,秦国领先消退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斗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早期儒学(1)孔子①主见:政治上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见德治;留意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化上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见“有教无类”,留意人的全面发展。②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3)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2.其他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道家老子“道”是世界的本源;朴实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庄崇尚自然,其主见有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法家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见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嘉奖耕战;主见“事异则备变”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汲取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墨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汉代以后渐渐湮没[教材拓展]__儒家学派的历史观(1)“春秋笔法”:儒家思想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视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相识封建王朝治乱兴衰的真正缘由——经济运行。(2)厚古薄今:孔子主见“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先王”,要人们“克己”以复原夏商周三代的“礼”。(3)道德志向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峻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学问分子供应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气,使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调。三、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2.汉字(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洁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绘画(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2)成就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②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4.文学《诗经》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楚辞创始者屈原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纳楚国方言,句式敏捷,易于表达情感代表作充溢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素养提升·融会贯穿]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史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行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行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行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行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eq\a\vs4\al([思索])(1)阐述史料一中司马迁的观点。(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eq\a\vs4\al([解读])(1)史料一解读要分三个层次,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儒、墨、法三家进行评价。依据句号分层概括,解读留意史料一中的关键词“不行易”“不行废”“不行改”的内涵。(2)史料二解读留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解读史料的重要依据,依据史料中的分号划分层次可知,诸子百家具有显明的地域色调。eq\a\vs4\al([试答])(1)儒家的维护统治秩序“不行易”,墨家的“强本节用”“不行废”,法家的“正君臣上下之分”“不行改”。(2)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供应了理论依据。“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见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见“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养精蓄锐,以复原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探究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史料《诗经》反映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社会生活。《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统治者,表达了人民抗拒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斗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和悲伤;《七月》等诗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和谐的意识。——梁珂《论文化的时代性》eq\a\vs4\al([思索])依据史料概括指出《诗经》的文学特色。eq\a\vs4\al([解读])史料指出《诗经》反映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社会生活,并以《硕鼠》《采薇》《七月》等闻名诗篇为例,指出了所描绘的社会现实。eq\a\vs4\al([试答])具有时代感和人民性(具有现实主义和关注百姓生活的特点)。《诗经》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供应了范例。(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家国情怀感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见材料一在政治上,“有道”代表了孔子的志向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无道”。孔子的“有道”具有两个特点:全部的人依据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靠“仁”来实现和谐,详细表现为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的政策。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相识、自我指责和自我调整的理论依据。——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材料二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动身,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思索:依据材料,说明儒、墨两家治理社会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评价。【提示】(1)方案:孔子主见“仁”“礼”结合;贵贱有序、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墨家主见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主见“兼爱”“非攻”。(2)评价:孔子主见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供应志向政治的标准和基本原则;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者自我相识与反思的理论依据。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见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志向。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见反映了当时一般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价值(1)仁爱思想:孔子主见“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孟子主见“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2)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益,都占有重要地位。(3)提倡人伦价值:孔子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主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挚友有信”,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和权利。(4)留意社会秩序:孔子主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5)留意道德修养:追求精神境界和志向人格。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志向人格。(6)强调修养践履的重要:儒家认为修身、躬行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儒家关注现实政治,具有理性精神。[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战国时期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相识你自己。”这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之处是()A.都重视对自身的反省 B.都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C.都体现民本主义主见 D.都反映个人主义思想A[孟子言论的意思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苏格拉底强调人对自己的理性分析,二者都重视人对自身的分析和认知,故A项正确。]2.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这说明该时期()A.道德认同意识增加B.富有人文精神C.现实功利思想深厚D.摆脱宗教束缚B[材料“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人为贵”“人有道德……”“人有知觉……”说明白突出人性,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材料不仅强调人的道德,还强调人的知觉,故解除A项;“现实功利思想”与材料“人有道德……人有知觉……”不符,故解除C项;“摆脱宗教束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解除D项。]3.(2024·桂林一模)1926年,王国维先生作《桐乡徐氏印谱序》指出,近代出土的兵器、陶器、玺印、货币等古物上的六国文字(见下图),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这反映出()A.小篆是战国时期各国通用文字B.战国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呈现象C.夏商周历史都有传世文献可证D.战乱导致了部分区域文明消逝B[由材料中“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说明战国文字还未统一,存在多元化发呈现象,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六国通用文字是那时当地的文字,并非小篆,故解除A项;材料仅体现文字的不同,未说明夏商周的历史是否有传世文献,也未说明部分区域文明的消逝,故解除C、D两项。]4.(2024·武汉调研)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A.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加D.楚文化神奇色调深厚C[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得到楚人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加,故选C项;礼乐制体现在《礼记》中,而不是反映民风的《诗经》中,因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不能说明礼乐制在楚地的传播,故解除A项;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明楚文化体系的完全形成,故解除B项;楚文化多鬼神,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无法体现楚文化中鬼神的神奇色调,故解除D项。]2015—2025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点卷别命题角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先秦文化全国卷Ⅰ2024·《墨子》反映传统科技文化特点;2024·儒家思想的历史传承全国卷Ⅱ2015·儒学志向化的政治诉求全国卷Ⅲ2024·汉字的起源与演化eq\a\vs4\al([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儒家思想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儒学思想主见及演化等,文字的起源也有考查。2.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是从东西方先哲中外对比角度考查。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要历史现象的特点及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性相识。[真题研练·感悟考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学问常考常新练点1: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科技文化的特点(2024·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C[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解除A项;《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详细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解除B项;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所以《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故解除D项;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阅历的积累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故C项正确。]练点2: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文字的改变(2024·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改变,促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运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A[文字的发展演化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运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便利,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故选A项。]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传统文化对《墨子》中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此创设情境,体现了对考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练点2历史说明字形的书写由繁到简,体现的是文字运用的频繁,更深层地体现了文化沟通的广泛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3:古代儒家学者的政治志向(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指责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白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志向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行过度压榨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志向,故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须要,故A项错误;儒家主见逐步改良政治,故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故D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练点3依托主干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常见现象:儒者“厚古薄今”,即“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历史常识史论推断儒家“复古”精神的实质:对现实的批判,对志向政治和社会的追求[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24·河南六市一模)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探讨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C[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动身,以入世的看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2.(2024·安徽江南十校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留意对私产的爱护C.社会阶级冲突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D[材料中“富民思想”是士阶层提出的一些思想主见,是对社会发展要求的反映,说明社会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故选D项。]3.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以后,内迁的各部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改变()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C[从“蛮夷”到“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改变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社会转型是由生产力发展推动的,不是民族融合造成的,故A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和贵族政治的瓦解,与题目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D项颠倒因果关系,战国时期的变法推动了民族融合,而不是民族融合推动战国变法,故解除。]4.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化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化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农药制剂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制式监理合同样本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乳制品咖啡增白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与中国岩土工程仪器产业未来趋势及发展现状调研研究报告
- 2025-2030免洗手消毒液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传媒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乐器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毒疫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鲜肉包装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配电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自来水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 绞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功能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系统(fNIRS)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9.2《项脊轩志》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
- 高速公路段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科书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