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想象奇特的艺术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夸张、想象、对比等表现手法。背诵并默写诗歌。2.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深层含义。领会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诗句解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增强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画像,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幅画像,你们能想到哪位诗人?"引导学生回答出李白。2.请学生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说说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印象。3.教师总结: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首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同领略他独特的诗歌魅力。(二)背景介绍(3分钟)1.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三年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这首诗就是他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2.提问学生:从这个背景中,大家能推测出这首诗可能会表达怎样的情感吗?引导学生思考。(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重点字音:"瀛洲(yíngzhōu)""天姥(mǔ)""剡溪(shànxī)""渌水(lù)""訇然(hōng)"等。节奏划分示例: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请几位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4.全班齐读,要求读出诗歌的气势和情感。5.思考问题: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四)研读诗歌,理解内容(20分钟)1.分组讨论,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讨论问题: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运用对比的手法,以瀛洲的"信难求"衬托出天姥山的"或可睹",突出了天姥山的神秘、雄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讨论问题:这几句诗是如何描写天姥山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运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直接描写天姥山的高大雄伟,"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以天台之高来衬托天姥山更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讨论问题: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是如何描写梦境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描绘了诗人月夜飞度镜湖,来到剡溪,见到谢公宿处,沿着青云梯登山,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的奇幻画面。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如"湖月照我影""渌水荡漾清猿啼""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梦境的美妙。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讨论问题:这几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寓意?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描绘了山中奇幻、恐怖的场景,千岩万转,道路迷失,天色渐暗,熊咆龙吟,岩泉震荡,山林战栗,层巅震惊,云黑欲雨,水波生烟,电闪雷鸣,山峦崩塌,石门中开,出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神仙世界。寓意着诗人对自由、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讨论问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梦境的美好突然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梦境消失的失落和惆怅之情。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讨论问题:这几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体现了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世间的欢乐如同东流之水一去不返,既然现实不能让自己开心,那就去追寻名山,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绝不为权贵低头弯腰。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诗歌的行文思路:入梦缘由(海客谈瀛洲,引出天姥山)梦游天姥(描绘奇幻梦境)梦醒感慨(由梦回到现实,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五)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15分钟)1.夸张与想象提问学生: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举例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夸张,极言天姥山之高大雄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运用想象,描绘出奇幻美妙的梦境。引导学生体会夸张和想象手法的作用:使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诗人豪放飘逸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2.对比手法提问学生: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如以瀛洲的"信难求"对比天姥山的"或可睹",突出天姥山的神秘;以现实的黑暗对比梦境的美好,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3.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的高傲情志。借景抒情:如描绘梦境中的奇幻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描绘梦境后的失落,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惆怅。(六)课堂小结(5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主旨、艺术特色等。2.教师补充总结:《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千古名篇,这首诗以梦游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鲜明的对比等手法,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梦境和雄伟壮丽的天姥山,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以及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充分展现了李白的诗歌魅力。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深入理解这首诗,感受李白的精神世界。(七)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2.以"我心中的李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如《将进酒》《蜀道难》等,体会其诗歌风格的异同。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基本达到了教学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