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艺术作品素材试题汇编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艺术作品素材试题汇编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艺术作品素材试题汇编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艺术作品素材试题汇编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艺术作品素材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艺术作品素材试题汇编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诗歌鉴赏要求:阅读以下现代诗歌,回答问题。1.阅读以下诗歌《乡愁》: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4)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6)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分别表达了什么?2.阅读以下诗歌《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4)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6)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分别表达了什么?二、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以下古诗词,回答问题。1.阅读以下诗词《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4)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分别表达了什么?(5)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6)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举例说明。2.阅读以下诗词《静夜思》: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4)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分别表达了什么?(5)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6)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四、散文阅读要求:阅读以下散文,回答问题。3.阅读以下散文《背影》: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因为要赶回南京,行前还叮嘱茶房,路上照应我。我感激不尽,心想:父亲这么忙,还记挂着我!父亲是到浦口去接我。我去车站时,他已等候在那里了。看见我,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黑黑的一团,在月台的栅栏外送我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挑着担子叫着,父亲便走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又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我们上车,离开了车站。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散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对父亲的哪些情感?(2)散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散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散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5)散文的标题“背影”有什么寓意?(6)散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五、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问题。4.阅读以下文言文《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段文言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2)文中的“仁”指的是什么?(3)这段文言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这段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5)这段文言文中的“仁者”和“知者”有何区别?(6)这段文言文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六、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问题。5.阅读以下现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柔和的;微微有点淡黄的光。水像受了惊似的,动荡起来,薄薄的青雾被冲开,却仍然看见那些叶子与花在动荡,在月光下动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散文主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散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散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散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5)散文的标题“荷塘月色”有什么寓意?(6)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诗歌鉴赏1.(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诗中使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等。(3)这首诗的主题是乡愁。(4)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到“长大后”再到“后来啊”,逐步展现了诗人对乡愁的感受。(5)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简练、含蓄、富有诗意。(6)这首诗的意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分别象征着诗人不同阶段的乡愁。2.(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2)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等。(3)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的伤感与对母校的怀念。(4)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从“再别康桥”开始,回忆了在康桥的点点滴滴。(5)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优美、抒情、富有画面感。(6)这首诗的意象有金柳、夕阳、波光等,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康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二、古诗词鉴赏1.(1)这首诗的主题是登高望远,抒发诗人对壮阔山河的赞美之情。(2)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时间顺序,从“白日依山尽”到“更上一层楼”,逐步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3)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4)这首诗的意象有白日、黄河、山、海等,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壮阔山河的景象。(5)这首诗的意境是高远、开阔、壮丽。(6)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有对仗、夸张等,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1)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之情。(2)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时间顺序,从“床前明月光”到“低头思故乡”,逐步展现了诗人思乡的过程。(3)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朴实、自然、富有情感。(4)这首诗的意象有明月、地上霜、明月、故乡等,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5)这首诗的意境是清冷、宁静、遥远。(6)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对比等,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三、散文阅读3.(1)这篇散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思念和怀念之情。(2)散文中使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背影”、“狼藉的东西”等。(3)散文的结构特点是总分总,先总述父亲的背影,再分述背影的具体情景,最后总结对父亲的怀念。(4)散文的语言特点是朴实、真挚、富有情感。(5)散文的标题“背影”寓意着父亲的形象,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6)散文中的环境描写通过月台的栅栏外、车站等场景,烘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四、文言文阅读4.(1)这段文言文主要阐述了仁爱之道,强调仁者应具备的品质和境界。(2)文中的“仁”指的是仁爱、仁心。(3)这段文言文在结构上采用了分论点的方式,分别阐述了仁者的品质和境界。(4)这段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富有哲理。(5)这段文言文中的“仁者”指的是具有仁爱之心的人,“知者”指的是懂得仁爱之道的人。(6)这段文言文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五、现代文阅读5.(1)这篇散文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