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历史试题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某总统上台后,在谈到美国对亚洲的政策时说,“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据此判断,该总统是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2.如下图所示,这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头目罗得斯的侵略野心,他要在下列哪个地区建立殖民帝国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3.南朝的《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要考诗赋C.书籍匮乏 D.唐朝喜爱南朝文化4.唐朝中期的啖助、赵匡、陆淳等人一反以往研究《春秋》仅注重“三传”的训诂注疏方法,对“三传”的解读提出质疑,提倡自主做出判断。这种《春秋》新研究的兴起A.体现了对儒家正统地位的反思 B.推动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变革C.有利于催生儒学疑经变古之风 D.妨碍了唐朝中央集权的强化5.1926年苏联商业人民委员米高扬宣称:“应当说,农民自发势力、农民谷物市场完全为我们所控制,我们随时可以降低或提高粮食价格。”其实质是A.按照市场价值规律管理经济B.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C.采用行政命令解决经济问题D.正式建立斯大林模式6.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张之洞对统治者某举措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该举措应是A.废八股 B.派游学 C.办学校 D.废科举8.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9.一战后,英美等战胜的协约国宣称要在“完全公正”的基础上签订和约。但是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却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主要表现在①《凡尔赛条约》②《四国条约》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10.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这表明陈独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B.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C.倡导文化平民化 D.认识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11.《史记》载,韩国制订“疲秦计划”(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大兴水利),嬴政采纳郑国的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作《谏逐客书》,改变了赢政的主张,网罗天下英才。郑国渠修成后关中变成沃野,秦国富强起来,后统一六国。这说明A.秦王善于纳谏重用儒学人才 B.国家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才能C.秦国崛起开始于修建郑国渠 D.招贤纳士助推秦国完成了统一12.明代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知,李贽A.具有小农的私有观念B.反对“存天理、灭人欲”C.认为天理就是“本心”D.对社会现实进行大胆批评13.如图是清朝时期郎世宁等人所绘《万树园赐宴图》,描绘了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为迎接蒙古土尔扈特部(属千"漠西蒙古")回归举行宴会的场面,对此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乾隆时期开始设立避暑山庄接见各民族王公贵族B.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正式接受全体蒙古贵族的臣服C.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等边疆事务的高度重视D.清朝统治者都在太和殿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14.《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完善B.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C.汉代官僚队伍廉洁高效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监察15.女真初起时,自称为“夷”,称宋为“中国”。在攻辽中京时,曾诏令称“欲中外一统”。金熙宗(1135-1190在位)时已自称为“中国”。这反映了A.“华夏”认同逐渐发展 B.女真建立了全国统一政权C.明华夷辨内外观念强化 D.各民族间的矛盾趋于缓和16.下图是2012年美国一幅标题为《束手无策》的政治漫画。释文为:“世界经济(白雪公主)误吃‘新自由主义’毒苹果而陷人昏迷,旁边的八国集团领导人束手无策”。这反映出A.发达国家丧失国际经济主导权B.经济区域集团化遭受重大挫折C.西方国家无法摆脱经济“滞胀”D.加强国家干预的回归成为共识17.关于商鞅变法,历史上争议颇多。朱熹从儒家传统出发,评价商鞅的改革说:“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以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为儒家传统所能接受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 D.“燔诗书而明法令”18.下表是中同1977年到1986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A.该时期的大学完成了教育转型 B.改革开放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普及C.恢复高考初期的生源质量最好 D.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19.下表为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量(%)占上市量(%)1950449057.520398.54.524.61951428382.528413.06.6551952575071.570146.512285A.“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加强D.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20.“……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快用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行使你的权力吧/沙皇会因你的声音而战栗大惊。”下列最符合诗中俄国作者感情的是A.流露出对沙皇制不满 B.歌颂奴隶的斗争精神C.强烈地反对农奴制度 D.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21.1954年12月,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22.《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这表明春秋后期A.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B.商品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变 D.新兴地主阶级蝇起2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A.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B.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C.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24.如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毛纺织厂创建时的资本来源状况(单位:万两)。据此可知A.清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抑商政策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被政府实际控制C.资金不足是民族工业最大困境D.政府为实现自救积极创办近代工业25.1921年夏,美国人哈默对列宁谈起了访问饥荒地一一乌拉尔区的印象。他认为,俄国的物资和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哈默的这番评价表明该地区A.新经济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功B.具有发展经济的潜力C.曾抵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26.13世界末到17世纪,被称为西欧的”原初现代化”时期。现代意识的兴起是其中一个表规,其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他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机通相融。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建立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性 B.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C.激发人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 D.推进人类自主自觉自信的形成27.北魏孝文帝曾被“民族交融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A.支持胡汉通婚 B.具备儒学修养 C.实施全面汉化政策 D.迁都中原洛阳28.宋朝时期蔡襄《荔枝谱》:“福州种植荔枝最多,延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处,一家之有,至于万株。”韩彦直《橘桔录》:“种橘大姓,不复计树若干,但云有几亩。”由此可知,宋朝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B.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C.农业出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 D.已经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9.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茶叶价值白银400万两,而销往中国的主要商品的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运出的茶叶总值。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英国A.开展工业革命,生产优质产品 B.深化圈地运动,增加羊毛产量C.扩大鸦片种植,偷运毒品来华 D.加紧对外掠夺,发动鸦片战争30.1954年12月,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统计,16000-1649年伦敦净移民数为303万人,同时,由于过分拥挤、污秽遍地、水受到污染,即便在正常年份城市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从都铎王朝到早期斯围亚特王朝的大约150年内,官方每年颁发的行医许可证固定在30人....17世纪伦敦瘟疫的烦繁爆发还是与政府和市民缺乏依范意识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当瘟疫真难爆发的时候,由于政府和市民的防疫措施和行动不力,结果导致了更加惨重的灾难和损失。1500-16666年间瘟疫的频繁爆发,对成长中的伦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比较严重的时候瘟疫死亡率一般在10%--20%之间,但瘟疫对伦敦城人口的空缺很快就被乡村来的移民给弥补了。因移送到隔离院导致的家庭破裂,政府允许富人逃离带来的不公正,经济和管理机构的崩溃,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造成了更加紧张的社会关系。瘟疫也促使同时期的宗教情感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新教。最后,虽然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对于瘟疫的治疗要求显得捉襟见肘,但瘟疫的频繁爆发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医学的发展和城市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蹇常磊《16--17世纪伦敦的瘟疫与社会》(1)根据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16-17世纪伦敦瘟疫频发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伦敦的瘟疫的影响。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大革命以前,法国就已经从英国进口了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工业革命进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后,工业革命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法国经济中仍然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机器为大工业的贡献除了军工以外并不很多。资产阶级大多将资金投入到信贷业务上,甚至贷出国外,坐食利息。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鼓励建立大公司,降低工业税,疏通运河,大力兴建铁路,兴修水利。以至于在其统治的20年时间里,煤产量增长2倍,生铁近2倍,钢近3倍,钢轨近5倍。在农业上,化肥,脱粒机,收割机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农业人口开始低于域市人口。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发展起来。——摘编自蔡文林《近代法国近代化新论》材料二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发展态势,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法国与中国工业化中得到的启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却并非复古派。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作《神曲》,声称自己的诗首先是写给群众看的,因此不能用群众看不懂的古文来写。被特拉克极力宣扬“凡人要先关怀世间的事”,薄伽丘则无情地揭露、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与败坏道德,并热情赞美了纯真爱情。法国文豪蒙太涅指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命运”。塞万提斯认为“任何作家如果离开了迫近真实的准则,或者是离开了一切创作臻于完美所必经和摹仿自然的道路,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不可能达到”。——整理自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等材料二晚清道光、咸丰年间,龚自珍的诗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变革精神。同治、光绪年间,黄遵宪的诗广泛地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等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响很大。小说是清后期最为兴盛的文学样式。粱启超特别重视“政治小说”,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对此,史学界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形成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它是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第二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产物。——摘编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西方人文主义者与晚清学者文学创作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2)材料二中的“三种看法”蕴含多种史观,请运用三种不同的史观加以解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这一总统主张“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即逐渐减弱对亚洲地区的干预和直接介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总统是尼克松,在其担任总统时期,中美关系缓和,D正确;罗斯福执政时期尚未出现核武器,排除A;杜鲁门和肯尼迪执政时期,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加大了对亚洲地区的干预,排除B、C。2、D【解析】
罗得斯脚下的版图是非洲大陆版图,D正确;美洲、欧洲、亚洲于版图形状不符,排除A、B、C。3、B【解析】
“文选烂,秀才半”反映了熟读《文选》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故选B;唐代儒家思想仍然处于独尊地位,排除A;C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选烂,秀才半”,联系所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分析解答。4、C【解析】
依据材料“对‘三传’的解读提出质疑,提倡自主做出判断”来看,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催生儒学疑经变古之风。C正确;啖助、赵匡、陆淳等人反思的是两汉经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儒家正统地位,A排除;儒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没有对唐朝的政治变革产生很大的影响,B排除;材料的研究未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否,D排除。故选C。5、C【解析】材料“农民谷物市场完全为我们所控制,我们随时可以降低或提高粮食价格。”体现的是政府对粮食市场的控制,C符合题意;AB均与材料所述不符;D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宪法的颁布。6、A【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7、A【解析】
“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指的是戊戌变法中废除八股引起了进士和举人的不满,故A项正确;BC两项举措并不会直接关系到进士和举人们,故排除BC项;废除科举制是在清末新政,不符合材料中的戊戌变法这一时间,故D项排除。8、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货币不相同,这实际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南方开始开发和发展,故A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河西走廊地区因为丝绸之路商业较为发达,岭南地区经济处于刚开发时期,故B排除;C项使用绢、帛作为货币可以说是黄河流域丝织业发达的表现,但绢、帛作为货币材料有其本身的弱点,故C排除;D项准确地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铜币使用情况,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故D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9、D【解析】
1919年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1-1922年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两个条约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四国条约》和《五国海军条约》均与中国无关。综上所述,故选D项,排除ABC项。10、D【解析】
根据“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可得知,陈独秀强调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必须要先促进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思想的自觉,故D项正确;材料“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说明他并不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而是已经建立了民主政体,只是在思考如何巩固民主共和的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批判传统思想,排除B项;材料与文化的民平化无关,排除C项。11、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嬴政因为“疲秦计划”而驱逐非秦国人,李斯写成《谏逐客书》劝说,李斯的建议被嬴政采纳,招贤纳士为秦国所用,不仅完成郑国渠的修建,也为后世发展奠定基础,D项正确;李斯是法家代表,秦国各派别人才都有,A项错误。国家兴衰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结果,B项说法太绝对。秦国崛起开始于商鞅变法,C错误。12、B【解析】
由题干信息“人皆有私”“夫私者,人之心也”等信息可知,李贽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而“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压抑人的私欲,故答案为B项。李贽所说的私心是指人的真实想法,和小农的私有观念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认为天理就是“本心”的是陆王心学,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对现实的批评,排除D项。李贽主张“童心说”,认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是“一念之本心”,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13、C【解析】
根据材料《万树园赐宴图》及“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为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举行宴会的场面”可知,土尔扈特部回归对清朝的民族统一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安定战乱频繁的蒙古族准噶尔部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是统治者对蒙古等边疆事务高度重视的表现,故C项正确;“开始设立”在材料中无法说明,排除A项;土尔扈特部回归不代表全体蒙古族归附,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清统治者均在太和殿宴请少数民族贵族,排除D项。故选C。14、B【解析】材料中的“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表明司隶校尉的地位不断上升可与三公相抗衡,进一步说明了三公的权力在削弱,皇权在加强,故B项正确;监察机构的完善在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队伍廉洁高效,故排除C项;司隶校尉是中央的监察官员,故D项中的“对地方的监察”不符合题意,排除。15、A【解析】
女真人从自称“夷”到自称为“中国”,反映出了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华夏”认同逐渐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女真才完成全国统一,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夷观的淡化,而不是强化,排除C项;材料并不能体现矛盾的缓和,“在攻辽中京时”反映出矛盾尖锐,排除D项。16、D【解析】
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漫画反映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经失灵,因此重新加强国家干预才是渡过危机的必由之路,故D项正确。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仍掌握国际经济主导权,故A项错误;八国集团不属于区域性经济集团,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摆脱经济“滞胀”状态,故C项错误。17、B【解析】
儒家思想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民本,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织最符合儒家思想,B正确;A是承认土地私有,排除;C是军事上的措施,排除;D是思想上的措施,排除。故选B。18、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录取考生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当时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D正确;当时的大学仍然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主,无法得出转型的结论,A排除;高等教育至今尚未普及,B排除;受文革十年的影响,恢复高考初期的生源质量最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故选D。19、C【解析】
根据“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两项指标都呈现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增强,C项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A项错误;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国家采购粮食不等同于“城乡一体化”,B项错误;合作化运动是在一五计划期间,D项错误。20、C【解析】
由材料“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可知此诗表达了作者反对农奴制,故C正确;材料主要是反对农奴制,不是反对沙皇制,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歌颂努力斗争精神的内容,故B错误;诗中表现的是对农奴制的反对,号召农奴起来推翻奴隶制度,并未体现对自由的向往,故D错误。21、C【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故C正确。22、C【解析】
依据材料“子贡经商致富”“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富商的出现,即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于战国时期,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C。23、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黄宗羲的观点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A项正确。B项与题干不符,黄宗羲并未提出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其思想只是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不具有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特征,排除。C项与题干不符,题干未体现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与题干不符,题干只是提出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并未提出学校议政的方式,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4、D【解析】
材料反映政府不同程度参与近代企业的创建,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清王朝的经济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到的四大毛纺织厂并非以官府资本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工业最大困境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B【解析】
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哈默在这一年的夏天访问了饥荒地一一乌拉尔区,由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这一地区尚未推行或未见成效,A错误;哈默在访问饥荒区后却说“比他预计的要好”,可见他很乐观地看待当地的经济发展潜力,B正确;饥荒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破坏可能存在联系,但不能说明这一地区抵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苏俄内战发生于1918-1920年,该地区有没有遭到战争破坏,从材料信息不能得知,D错误。26、D【解析】
根据材料“他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机通相融”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均彰显了人们在自然界与社会中的主体意识,共同推进人类在精神层面自主自觉自信的形成,故D项正确;建立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性指的是宗教改革,排除A项;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指的是科学革命,排除B项;激发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指的是启蒙运动,排除C项。故选D。27、C【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建立后,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这些措施的最大的作用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曾被称为“民族融合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的全面汉化政策,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曾被称为“民族融合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实行全面汉化政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而不是支持胡汉通婚,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具备儒学修养与其被称为“民族交融的推手”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迁都洛阳从属于孝文帝实施全面汉化政策,故D选项不全面。28、C【解析】
材料反映出当时福州等地有专门种植荔枝、桔子的大户,体现了农业出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C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南移,排除D。29、C【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故C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而销往中国的主要商品的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运出的茶叶总值”,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解答。30、A【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4年”和“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等信息来看,意在强调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故答案为A项。1954年已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B项;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是强调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排除C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排除D项。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圈地运动和商业革命的推动了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大和港口城市的流动性强;城市公共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低下;政府和市民缺乏防疫意识。(2)影响:改变了伦敦的人口结构,刺激人口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并导致经济遭到一定破坏;社会矛盾加剧;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医学的发展和城市公共卫生条件的提升。【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16000-1649年伦敦净移民数为303万人,同时,由于过分拥挤、污秽遍地、水受到污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至17世纪正是英国圈地运动和商业革命时期,这两大运动推动了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大和港口城市的流动性强,城市公共卫生条件差;根据材料“从都铎王朝到早期斯围亚特王朝的大约150年内,官方每年颁发的行医许可证固定在30人”可知,当时英国医疗水平低下;根据材料“17世纪伦敦瘟疫的烦繁爆发还是与政府和市民缺乏依范意识密不可分的”可得,政府和市民缺乏防疫意识。(2)影响:根据材料“但瘟疫对伦敦城人口的空缺很快就被乡村来的移民给弥补了”可知,瘟疫改变了伦敦的人口结构,刺激人口的流动;根据材料“因移送到隔离院导致的家庭破裂,政府允许富人逃离带来的不公正,经济和管理机构的崩溃,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造成了更加紧张的社会关系”可知,瘟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并导致经济遭到一定破坏,加剧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瘟疫也促使同时期的宗教情感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新教”可知,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根据材料“瘟疫的频繁爆发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医学的发展和城市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可知,瘟疫也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医学的发展和城市公共卫生条件的提升。32、(1)态势:先缓慢后较快发展。缓慢原因:政局长期动荡;依赖外国技术;小生产者占据优势;中小企业居多;信贷业发达使工业资本缺乏。(任答三点即可)较快发展原因:拿破仑三世的政策鼓励;政局的稳定。(2)特点:起步晚,开始于19世纪中期;半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厦门大学《建筑功能材料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五邑大学《生物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消费者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环保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考核试卷
- 碳素材料在核燃料处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灯具配件物流与仓储管理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业的行业协会与组织合作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试卷
- 智能驱蚊手环驱蚊效果考核试卷
- 林业副产品在化学品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2025年自来水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
- 树木移植的施工方案
- 四川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语言风格范文
- 5.2《稻》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
- 人工智能在智能安防中的应用
- ORP-数值对反渗透装置的影响
- 小王子英文介绍课件
- 法律服务行业智能合同审查方案
- 2025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