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3月28日初中科学作业(9)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
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流水D.河岸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
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
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解: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
照物,故A错;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
在“后退”,故B正确;
C、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与岸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
错;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
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
的结论.
2.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中并没有氧气,后随地球的演化逐渐增加。早期地球大气中的
氧气主要来自于()
A.原始海洋蒸发出的水蒸气分解B.原始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
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D.火山喷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逐渐放出来的,
【详解】
地球原始大气组分主要是氢和氮等,现在的大气组分主要是氮和氧,原始大气中没有
氧气,氧气主要是后来的海洋蓝藻实施光合作用逐渐放出来的,氧气的出现和增多为
后来生物界登陆创造了关键条件。原始森林是在出现氧气后才出现的。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早期生命活动的演化,原始大气组成成分,光合作用,生物进化,火山
喷发。我们学过水通直流电会分解产生氧气,学生会误选原始海洋蒸发出的水蒸气分
解,容易选A。
3.Na2c0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0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
A、Na2c03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会电离出OH,Na2co3的水溶液呈
碱性,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硫酸钠,加入稀硫酸,碳酸钠与其发生反应
减少,CO32-水解产生的OH减少,溶液碱性减弱,pH降低,故BZE确。
C、Na2c03溶液呈碱性,因为CCV-水解产生少量的OH-,故C正确。
D、Na2c03溶液呈碱性,所以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故D
正确。
故选Ao
4.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
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乙图中的()
I---------------光
暗箱甲图
斜面
乙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详解】
用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别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
产生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分析各选项:A中的植物没有对单
侧光作出反应,B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D中的植物根的生长方向不对,只
有C中的植物既表现出向光性、也表现出向地性。
故选Co
【点睛】
解答时既要注意单侧光的刺激,还有注意植株是放在斜面上。
5.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
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下图能正确表示物资着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气阻
力不计)()
忽③
忽②
物①
D.鬼孱胤解"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飞机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前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
物资,物资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投掷四件救灾物资
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落到地面上后间隔的距离也相等,
按照落地先后顺序排列是①②③④。故选C。
6.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
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应该均匀伸长,
故D正确。
7.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
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前5s内的位移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5s内的平均速度,AB错
Y\QQ
误:百米赛跑的位移是100m,时间是10s,所以平均速度1,=一=大m/5=106/$,C
t10
正确D错误.
8.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
加入某种金属,即可I可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最后面,活动性很差,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所以
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金前面,所以,铜可以把金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所以B不符合题意;
C、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金不会溶于稀硫酸,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制取金属金的单质,说明呵I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所以D符合
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密度为p、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
动工,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4
甲U乙L
A.p、F^f均不变
B.p大小由pdg增大为,4/3pdg,F不变、f变大
C.F大小由pL2dg减小为3/4pI?dg,p不变、f变小
D.p大小由pdg增大为4/3pdg,F、f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图甲中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根据直柱体固体压强公式
p=pdg;
图乙中压力仍等于重力,所以压力不变,而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3/4,所以压
强增大为4/3pdg;而在推薄板的过程中,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所
以摩擦力f也不变。所以D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重力与压力的关系;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学生
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面积大小两个因素有关,接触面积变小,f变
大。所以错答为B。
10.加在某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则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电热功率为()
U2P2rP2r
A.PB._C._D.P-Z—L
rU2U2
【答案】C
【解析】
【详解】
我们知道电功率的公式P=UL所以I="P/UJ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线圈上
消耗的电热功率P=I2R="(,,P/U,)2r==,所以选C
U2
本题考查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非纯电阻电路与纯电阻电路的区别,电热的计算。
学生会觉得题没这么简单,而错求成电动机的机械功率,误选D。
11.丽水市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
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坐垫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
B.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增大座垫面积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心垫对人的压强,故人正确;
B.自行车转弯时其方向发生了改变,不是平衡状态,所以不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
B错误;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而其惯性是不变的,
故c错误;
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
12.下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代表右心房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厚D.血液流向:①T②、③T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中,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
【详解】
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的肌肉器官,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由心肌构成,可分为
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四个腔室,其中②左心室内壁是最厚的,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即①一②、③一④,而不能倒流。综上所述,
只有D正确。
【点睛】
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
室的壁厚。
13.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
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科学的是()
培养皿甲乙丙T
场所阳光下阳光下黑暗中阳光下
纸巾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潮湿
温度(℃)2323235
发芽数(粒)890900
A.该实验能证明阳光可以促进种了萌发
B.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C.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D.乙、丙可以形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对比甲、丙实验结果,发现有无光照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A错
误;
B、通过甲、乙对照,甲、丁对照,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正确;
C、通过甲、乙对照,甲、丁对照,只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
件,不能证明充足的空气,C错误;
D、乙、丙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水分和光照,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故选B.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4.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己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
系
④太阳的演变过程是:太阳一纥巨星一白矮星一星云
A.①②③B.②③C.®®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地球只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战①正确;
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②正确;
天体系统划分四个层次,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如下: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故③正确;
太阳的最终演化过程为:恒星―红巨星一白矮星一黑矮星,故④错误。
故已被人们认可的有①®③,故A正确。
15.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
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导电B.不易燃烧C.不易汽化D.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描述结合灭火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A、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用电设备火焰上灭火可知,说明四氯
化碳不能导电,故错误;
B、四氯化碳能够用于灭火,说明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正确;
C、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说明四氯化碳容易汽化,
故错误;
D、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说明四氯化碳的密度比
空气大,故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为信息题的考查,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b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
是()
A.KC1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0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KCI溶液与稀硫酸、KOH溶液、CaCI2溶液均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故A错
误;
B、加入K2cCh溶液后有气泡生成的是稀硫酸,有沉淀生成的是CaCb,无明显现象
的是KOH溶液,故B正确;
C、稀盐酸与K0H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与稀硫酸、CaCI2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
别,故C错误;
D、NaN03溶液与稀硫酸、K0H溶液、CaCI2溶液均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故D
错误。
故选B。
17.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不溶物为Fe,Cu
A.①③B.①④C.®@D.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铁〉铜,可判断把铁粉加入硝酸铜溶液中,铁粉能置换出硝
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硝酸亚铁溶液;若铁粉足量,则完全置换硝酸铜:若铁粉量不
足,则部分置换硝酸铜;若铁粉过量,全部置换硝酸铜后铁粉有剩余。
【详解】
①铁不足量时,溶液中有反应生成的Fe2+和剩余的Cu2+,不溶物为置换出的Cu,正
确;
②当溶液中有Fe2+、Cu2+说明铁不足量,不溶物为Cu,不可能为Fe,错误;
③当不溶物为铁时,说明铁过量,溶液中只有Fe2+,不可能有Cu2+,错误;
④当铁过量或恰好时,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和Cu,或者只有铜,正确。
故选B。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
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D.由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
z/=50cm-15cm=35cm
v=70cm-50cm=20cm
可知
35cm>2f
/<20cm<2f
解得
10cm</<17.5cm
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物距为10cm,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
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故B正确,D错误。
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光
屏,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故C正确。
故选D。
19.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
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太
一
建
3光
A.月球是属于地月系中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故A正确。
B.在A点时,月球、地球、太阳在同一直线,发生月全食,当晚的月相是满月,故B
正确。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月球的光被地球遮挡,但依然能够看见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
了偏折,即折射,故C正确。
D.月球上没有大气,不会发生空气流动,即不会刮风暴,故D错误。
故选D。
20.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
在空中()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匀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水平匀速飞行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
力,故A错误。
B.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细线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
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正确。
C.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重物所受的重力等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故C错
误。
D.水平匀速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所以悬挂重物的细线
不会偏离竖直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21.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从b管通入
B.用排空气法收集02,则。2从a管通入
空气
除去空气中的C02,则空气从a管通入
NaOH
溶液
D.用排水法收集。2,则02从b管通入
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CO2从a管通
入,不能从b管通入,故A错误。
B、用排空气法收集0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02从a管通入,故B正
确。
C、除去空气中的C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空气从a管通入,故C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02,则02应该从b管通入,这样可以把水彻底的排出,否则会导致
氧气从b跑出,不能收集到氧气,故D正确。
故选Ao
22.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
的技术路线,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的卵细胞
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D.“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
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
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
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组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详解】
A.“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而不仅仅是来
自母亲,A错误。
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B正
确。
C.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C正
确。
D.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D正
确。
故选Ao
23.下列所列现象与相应的解料之间,不正确的是()
A.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
B.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C.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
D.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的过程。
(2)一朵花必须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完成后才能结出果实,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
物得不到充足数量的花粉就会导致减产。
(3)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损伤幼根及其根毛,利
于根吸水而不是避免水分的散失,解答即可。
【详解】
A.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A正确。
B.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B
正确。
C.只有雄蕊或只有雌惹的花叫单性花,其中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的花叫雌
花,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就属于单性花;而在花的结构中只有雌蕊的子房才能够接
出果实和种子,故而雄花没有雌蕊,也就没有子房,故而结不出果实,C正确。
D.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
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
尖的成熟区。移栽茄子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
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D错误。
故选D。
2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1,反
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克।22克x克
氧"气W水二氧化碳J氧气1水二氧化碳
图1图2
A.x的值为22B.参加反应的W和Ch的质量比为2:9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x+22+4=36+8+4+2,x=24,错误。
B、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8g,O2的质量为36g-4g=32g,质量比为8g:32g=l:
4,不是2:9>错误。
12
C、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2g=22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x—=6g,生
成的水的质量为:22g-4g=18g,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x^=2g,碳元素质量+氢
1O
元素质量=8g=W的质量,故W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索,错误。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善xl00%=75%,正确。
故选D。
25.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
C.自动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磁感应现象D.把水银温度计换成煤油温度计
同样可以工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温度达到90C,控制电路接通,线圈有磁性,吸下衔铁,此时红灯亮,电铃响,
故A错误。
B.自动报警器的触点类似一种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故B正确。
C.自动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煤油属于绝缘体,所以把水银温度计换成煤油温度计不能工作,故D错误。
故选B。
26.用油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小小的“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形状是
()
A.卜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成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也相
反”。
【详解】
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F”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用油性笔在载玻片
上写一个小小的,FI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形状是"」
故选C。
27.如图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萌发时所需的外界环境是适宜的温度、一定量的水分、充足的阳光;
②要形成C,B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大过程;
③B的主要任务是结果,要结果必须有雌蕊,所以B的主要成分是雌蕊;
@C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
⑤我们吃的苹果、梨、桃等水果,被吃掉的部分是由D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⑥E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出现了6种器官,其中和生殖相关的
器官是花、果实、种子。
夕啰
AB
A.①②⑤⑥B.②③④©C.®®©®D.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是被子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图中A是种子、B是花、C是果实、D是子房、E
是植物体。
【详解】
①A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的条件是
完整的有活力的胚,①错误;
②C是被子植物的果实,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大
过程,②正确;
③B是花,一朵花主要的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③错
误;
©C属于被子植物的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因此C果实
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④正确;
是由D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⑤正确:
⑥E是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有六种器官,其中和生殖有关的器官是花、
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是根、茎、叶,⑥正确。
故选C。
28.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
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补充条件:该反应是放
CaO+H2O=Ca(OH)2
热反应
溶
溶
质
质
蚩
质
数
分
C质D
S
0时间0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故A错误。
B、固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是温度,由于最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所以最后的溶解度与开
始时相等,但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因为开始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
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
大了,又溶解了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了,故C正确。
D、因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靠曲xl°°%,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
H川g4-溶解曳
质量分数影响因素是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是温度,由于最后恢复到原来温
度,所以最后的溶解度与开始时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9.下列估算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人体的密度约为5xl(Pkg/m3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约为5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5g=50kgx10N/kg=500N
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密度是1.0xl()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也是1.0xl()3kg/m3,故B
不符合实际: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
符合实际;
D.物理课本的重力在1N左右.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在1N左右,故D不符合实
际。
故选C。
30.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
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D.将也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
P向左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由图乙知,电阻是变化的,故A错
误;
B.由题意和图像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两端的电
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两端的电压)
U=IRX=0.5Ax5Q=0.1Ax25Q=2.5V
即电压表示数保持2.5V不变,故B错误;
C.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C,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
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U3V
R滑小小一H=7-鸟=百一5。=1。
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C,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
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25C=5Q
.2总2L20.1A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Q〜5。,故C正确:
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c改接成10C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
的电压增大(大于2.5V),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
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为2.5V,根据分质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
动,故D错误。
故选C。
31.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
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
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①56gZn和FeiOs的混合物②1OOgMgCCh和A1的混合物③84gMg和Fe的混
合物④100gBaC03和Cu的混合物
A.①③B.②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h+H2O+CO2T可知,反应中碳酸钙与生成的二氧化碳
的质量比为100:44,则10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反应后天
平左盘增加的质量=100g-44g=56g。
【详解】
A、锌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生成气
体,56gZn和FezCh的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小于56g,天平向左偏
转,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MgCO3+2HCl=MgCL+H2O+CO2T可知,反应中碳酸镁与生成的二氧
化碳的质量比为84:44,则100g碳酸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44g,溶液
质量的质量小于56g,由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b+3H2T可知,参加反应的铝与生
成氢气的质量比为54:6,lOOgAl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12g,则溶液
增加的质量大于56g,所以向右盘烧杯中加入lOOgMgCCh和A1的混合物反应后天平
可能平衡,选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H2T可知,反应中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
24:2,则84g镁完全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8g,则溶液增加的质量大
于56g,由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H2T可知,反应中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
56:2,则84g铁完全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4g,则溶液增加的质量大
于56g,向右盘烧杯中加入84gMg和Fe的混合物,反应后天平向右偏转,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12+H2O+CO2T可知,反应中碳酸钢与生成的二氧化
碳的质量比为197:44,则10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44g,溶液
增加的质量大于56g,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lOOgBaCCh和Cu的混合
物,反应后反应后天平向右偏转,选项错误;
故选Bo
32.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是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
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
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B处,这样B处酒精
遇冷时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AB间的酒精过来补充,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
方向流动。
故选B。
二、探究题
33.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1
一”。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紫色石蕊试液
氯
毋
溶
液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
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为主要问题是。
【答案】(1)红(3分)(2)稀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石蕊试液变红?(3分)
【解析】
【详解】
因为稀盐酸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氏0、H+、C1),探究谁使指示剂变色需要把这三种
粒子逐一去验证.第一次加入蒸储水是要验证水分子的;第二次加入氯化钠溶液是验
证Ch第三次是验证H+;通过实验现象就可以判断出来是三种粒子中的哪个起的作
用.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红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酸中的哪种离子能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故答案为(1)红;(2)酸中的哪种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34.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图甲),R。是变阻器,R是压敏电阻。R的电阻
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
警。
(1)调试好电路,闭合开关Si和S2,当超载车辆通过时,限载报警器会(填“灯
亮”、“铃响”)
(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比村道路要强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
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的限载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填编号)。
A.把变阻器R。的滑片适当左移
B.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大
C.把弹簧AB的A端适当左移
D.把电磁铁C适当右移
【答案】铃响AC
【解析】
【分^5】
观察图乙可见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S/和S2,当超载
车辆通过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线圈电流增大,磁性最强,衔铁被吸
下来,灯熄灭,电铃电路接通会响。
【详解】
要想提高报警器的限载重量,必须增大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A
选项说法正确;观察甲图可见,衔铁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杠杆,如果不改变电磁铁电路
中的电流,可以让衔铁被吸下来的磁力加大,将弹簧向左移增大阻力臂或者将电磁铁
向左移减小动力臂都可达到目的。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
大,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降低了报警的限载重量,B选项错误;选项
A、C符合要求。
35.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注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
度。该同学首选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L0mm2,此类导线每1m的电阻为1.7x10-2。再
利川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捆铜导线的电阻曲,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
器材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力(“5C,1A”)器
(“25C,1A"),电源(电压6V),开关导线若干。
甲
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_(选填&或&),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
移动至端(选填小力)。
(2)请在答题纸上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________-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
为V。
(4)导线实际长度为m。(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RzaXWiU=壁一00.894.1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源电压为6V,若选择R/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没有接入整捆导线时,即使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时,电路中的电流仍然有L2A超出电流表的量
程,故应该选择阻值较大的&。
⑵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移到最大阻值处,即。处。
(2)⑶电流表串联到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到铜导线两端,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到电
路中,如图所示
(3)[4]如图,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的读数为0.8V。
(4)[5]导线的电阻为
导线的长度
36.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
方案:①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
株光照4小时,然后分别摘其口片进行实验对比;②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
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张叶片进
行实验对比;③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部分遮光处
理,然后光照4小时,摘取这张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
微型酒精灯
(1)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O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如图,有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改造,很快完成了实验。请说出这
个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答案】③耗尽、运走叶中原有的淀粉优点如省时方便、用量少成本低、
操作简单、节能等;缺点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装置不易固定等(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
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氯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氯
化碳和水,产物主要是淀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一光照
一将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一漂洗T滴加碘液一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科学探究要设置
对照实验,并且在做对照实验时,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据此解答。
【详解】
(I)三位同学的操作中方案:①取两株生长和方案:②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与无遮
光的两张叶片对比,是不同植物或叶片的生理状况可能有所区别,所得的实验结构可
能不准确,因此采用方案③同一片叶片都是一半进行遮光处理,另外一半进行曝光处
理更加合理准确,更能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2)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可以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或促
进淀粉转运走,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3)通过比较该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改造,该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
有:省时方便、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单、节能等;缺点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装置
不易固定等。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考查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探究实
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
37.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15℃恒温条件下,测定
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填‘等于“、“大于”或
“小于”);
(2)图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
【答案】(1)等于
(2)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强,二氧化碳吸收量越多
(3)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二氧化碳、温度、水分等。
【详解】
分析图可知,A点光照强度是零,这时候植物只有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0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当有了光照之后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原
因是有一部分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当光照强度是B时,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
碳正好被光合作用所利用,即光合作与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超过B点后随着光
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到达C点时,光合作用强
度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二氧化碳或温度成为限制因
素。
所以(1)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图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需要的二氧化碳越来越
多。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温度和二氧化碳。
【点睛】
关键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
(1)在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o
(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
(3)图示实验完成后,如果证羽C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你的操作方
法及实验现象分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北京公交运营驾驶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租房合同终止协议书
- 实物投资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厂房终止租赁协议范例
- 二零二五版私立学校新生试读协议书范例
- 二零二五游乐园或主题公园摊位出租合同
- 离婚协议书草稿
- 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合同书范例
- 幼儿园开学保健知识培训
- 大班语言活动《葡萄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
-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各版本
- 团队工作交接方案
-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指导与佳作:“温故”和“知新”可以是什么关系呢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国外导引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5M1E人机料法环测质量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欧洲西部
- 202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