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关键与创新_第1页
阜南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关键与创新_第2页
阜南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关键与创新_第3页
阜南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关键与创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阜南县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以及水稻为主,阜南县2023年玉米种植面积大约为61.9万亩,总产量达到了26.3万吨。阜南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适中,夏季光照充足,农作物生长条件良好,适合机械化种植且农业发展潜力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应落实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促进玉米品质以及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关键词:旱作玉米;栽培技术;阜南县玉米是阜南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关系着当地经济发展。随着科技研究水平的提高,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备受种植人员关注,通过科学使用农业技术、设备等,玉米产量、品质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具体落实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时,一些影响因素容易导致技术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为此,要科学运用旱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1种子的选择与处理1.1选种要点玉米是否高产、品质是否优良受到玉米种子的影响。在播种前,种植人员应根据阜南县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选种时,首先要考虑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特征。不同品种的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为了保障玉米生长状态良好,最基本的便是根据种植地的环境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在选种时,种植人员也要适当地结合种植经验,以保障选择的科学性。第二,在选择品种时,也要考虑市场需求。不同类型的品种其用途不同,为了保障玉米后期售卖渠道广,种植人员也要根据玉米市场需求选择。第三,参考专业机构的建议。种植人员无法了解市场上所有的玉米品种,所以,在选择品种时也要听取专业机构的建议。第四,在确定玉米品种后,种植人员需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优质的玉米种子。购买时,检查种子质量,选择颗粒饱满、匀称的种子。向商家索要发票等凭据,在确定发票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前提下妥善保存。第五,选择种子时结合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测性信息。旱作种植要求种植人员在选择种子时充分考虑种子的抗旱性。1.2处理种子选种后,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为了避免种子被隐藏在土壤中的病虫病菌影响,在播种前采用多样化的处理手段提升种子的抗病性能[1]。比如,选择包衣种子或采用包衣技术让种子表面附着药物。采用包衣技术,将玉米种子和特定药剂如35%多福克种衣剂、40%辛硫磷乳油搅拌,起到预防病虫害的效果。搅拌时,控制药剂与种子的搅拌比例。播种前,晾晒种子,唤醒种子,提高种子活力。晒种时,控制玉米种子的摊铺厚度,并避免将种子放在水泥地上晾晒。晒种时也要经常翻动玉米种子,确保种子晾晒均匀。晒种也能够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除此之外,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加快种子出苗速度,提高出苗率。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一天将种子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将浸泡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之后捞出晾晒,其中要避免阳光直晒,最好将种子放在阴凉位置。2选地与土地深耕2.1选地种植人员应选择土壤结构合适的地块作为旱作玉米种植地。在种植前,选择合适的天气做好土地的深耕工作。玉米种植要保障土壤疏松度,同时也要清理田间的杂草、碎石等,为玉米种子发芽扎根创造条件。检测土壤土质,确保土壤各项指标符合种植要求,从而确保玉米在生长期能够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旱作玉米对水分、肥力以及微量元素等都有要求。在选择土地时,也要考虑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以确保玉米拥有良好的营养环境。选好土地后,在种植前需要做好土壤的除菌灭虫,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玉米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的概率[2]。2.2土地深耕在准备环节,也要深耕土地,提升土壤结构,改善土壤性能。深耕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其透气性、疏松度、透水性等有所增强。深耕会打散土块并进一步压实土壤,更有利于玉米发芽扎根以及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松土会改变土壤颗粒的大小,玉米根系与土壤之间能够充分结合,根系的吸收能力会有所提升。土壤透气性的增加也有利于避免地表积水。在深耕的过程中也要施加基肥。通过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为前期玉米种子发芽提供足够的肥力支持。在使用肥料时,种植人员要谨慎选择肥料种类,并控制肥料用量,以免肥力过大造成玉米秧苗坏死。科学整地期间,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将田间秸秆均匀地撒在土地表面,同时均匀施加一定量的微生物腐秆剂,加快秸秆腐败速度。将地表秸秆翻耕到土壤中,与土壤充分混合,以便于后期秸秆腐败产生的营养成分均匀分布在土壤中。采用翻耕技术时要控制翻耕深度,同时要均匀翻耕,以免出现漏耕或是重复翻耕等。旋耕作业时种植人员要控制旋耕深度,并保证作业后地表的平整度,控制地表高度差在合理范围内。要求旋耕后的土地表面不存在杂草等杂质。2.3施加基肥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目标产量等确定准备阶段基肥用量。混合使用各种肥料,比如综合施加农家肥和氮磷钾肥,施加适量的硫酸铜肥料等。无论采用哪种翻耕技术都要实现精准施肥、分层施肥。3选择适宜时节播种适时播种是旱作玉米种植高产的另一项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习性、种植地气候条件等明确最佳的种植时间,并在规划时间内完成播种任务。第一,考虑温度。玉米生长期间对温度要求高,种植期间将温度控制在15℃左右,最高不超过35℃。所以在选择种植时间时,要密切关注当地温度变化,在变化区域稳定时开始播种,并在计划的时间段内完成播种任务。第二,考虑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一般情况下,玉米在萌发期要求土壤拥有较高的温度。所以,在种植期内也要关注土壤温度,确保其在10℃以上,以免土壤温度过低造成种子发芽延后。第三,关注降雨。适量的降水能够保障玉米正常发芽生长。在种植期内,种植人员应关注气象信息,了解未来一段时间该区域的降水情况,避开长期降水天气种植。在播种后,种植人员需要关注土地含水量的变化以及玉米秧苗的水分需求,以便于及时灌溉,保障水分供给充足。第四,关注光照条件。玉米生长对光照要求较高,为了避免发芽期玉米因光照过强而出现死亡,种植人员应关注当地光照条件的变化,包括日照时间、每日的日照强度等。第五,灵活调整种植时间,控制播种深度等。旱作玉米种植可以机械化种植,为此,要求种植人员根据播种条件选择玉米播种设备。控制玉米种植密度,以免种植密度过高导致玉米整体品质变差。4种植模式创新4.1科学选择旱作玉米种植技术常见的旱作玉米种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大垄种植技术,另一种是大垄通透种植技术。采用大垄种植技术要求种植人员合并种植区域内的大垄与小垄,将大垄和小垄长度分别控制在120厘米、60厘米,同时确保一条大垄合并两条小垄,实行等距栽培。控制玉米行距,合理调整种植距离,以确保玉米光照条件良好。控制垄距,最大距离不超过110厘米,最小距离控制在80厘米左右。大垄种植技术实现了机械化播种,也可以精细化施肥,有效地提高了玉米产量。依托该技术完成栽培玉米,不仅能够增产,还能够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采用大垄通透种植技术,种植人员要做好土地深耕,控制垄长、垄距以及玉米栽种行数、行间距,可以机械化种植。4.2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结构等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根据年收获次数的不同,可以将常见的玉米种植模式分为玉米单季种植、玉米双季种植两种。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区域种植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一年种植几次玉米主要取决于种植地气候、土壤结构以及品种特性等。在阜南县,当地的玉米种植也可能只进行单季种植,即一年内完成一次玉米种植。玉米单季种植往往是在春季或初夏时分完成玉米播种作业,采用的播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播。生长期维持在三到四个月,具体的生长周期会因种子习性、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春季、夏季种植,秋季收获是玉米单季种植的一大特点,部分条件下,也会在晚夏时分完成玉米收获作业。4.3创新玉米种植模式,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种植模式除了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外,农业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型玉米种植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新型玉米种植模式在产量、品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目前,常见的新型玉米种植模式包括玉米轮作模式和玉米间作模式两种。采用玉米轮作模式,以交替种植玉米与其他作物的方式改善种植地的土壤条件,能够降低玉米病虫灾害的发生概率。目前常见的玉米轮作模式包括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小麦轮作以及玉米豆类轮作。阜南县广泛种植玉米和小麦,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调整玉米种植模式,尝试使用玉米小麦轮作模式。玉米间作是指在同一块种植地上种植两种农作物,将玉米看作主要农作物,之后再选择种植株高低于玉米的其他农作物。目前,常见的玉米间作模式包括玉米豆类间作、玉米西瓜间作、玉米牧草间作。当地种植人员可以根据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与玉米间作[3]。5玉米规模化机械种植如今,机械化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玉米种植中。阜南县地势平坦,具备机械化种植条件。因此,当地种植人员可以采用机械化设备规模化种植玉米,提高玉米种植效益,保障玉米产量。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基本相同,在种植前都要完成晒种、种子包衣、发芽试验等。机械化种植期间,种植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安全驾驶大型机械化设备。同时根据种植方案设置设备参数,以保障播种质量。采用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能够提高玉米播种效率,保障玉米播种深度一致。同时也有利于节约种子,降低播种成本。控制每亩农田的播种量。播种后,使用设备镇压,增加种植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4]。6落实田间管理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同样会影响玉米产量。种植人员在播种作业结束后要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6.1田间除草旱作玉米主要采用化学除草技术。首先,种植人员应根据杂草种类等因素选择成分合适的除草药剂。为了保障玉米农作物健康生长,要保障药剂成分对玉米不会对玉米产生过重的影响。除了选择成分合适的除草药剂外,还要求种植人员控制除草药剂的使用量。虽然市场上流通的多数除草药剂不会对玉米品质产生影响,但为了避免农药的过度残留以及破坏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种植人员需要严格把控除草药剂的使用量,采用专业的设备完成喷药作业。对除草药剂的使用实行精细化管理。根据杂草的生长状态调整喷药周期。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为了保障药剂均匀地喷洒到杂草上,种植人员在施药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行走,以免出现漏喷等。采用雾化喷头,不仅能够节约用药,还能够避免药剂飘走。6.2田间灌溉水肥管理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点。种植人员应根据各生长阶段玉米的实际需求落实水肥管理工作。不同阶段的玉米对水分会产生不同的需求。种植人员需要根据降水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灌溉作业以及确定灌溉量的多少。种植人员需要保障特定时期玉米水分供给充足,比如保障孕穗期玉米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结合实际需求确定抽雄开花阶段的灌溉总量[5]。采用新型灌溉技术,提升灌溉效率、保障灌溉质量的同时节约用水。6.3综合估算玉米的肥料用量阜南县玉米产区耕地地力测定结果如下:二至三级耕地占总面积的98%以上,耕层土壤平均pH值5.8、有机质平均含量14.6g/kg(偏低)、全氮含量平均1.2g/kg、碱解氮(速效氮)平均含量126mg/kg(较稳定)、有效磷平均含量38.7mg/kg(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平均114.3mg/kg(中等偏下)、微量元素锌平均有效含量0.9mg/kg(缺)、微量元素硼有效含量低于0.5mg/kg(缺)。阜南县玉米产区土壤供肥能力测定结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供氮能力相对平稳,供磷能力较强,较缺钾、缺锌、缺硼。阜南县玉米产区耕地种植玉米施肥策略:稳氮、降磷、补钾、配施微量元素锌和硼。阜南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表明,阜南县玉米氮肥平均利用率为44.5%,磷肥平均利用率28.5%,钾肥平均利用率36.2%。阜南县麦茬玉米施肥配方:综合考量以上因素,并参考多年玉米“3414”试验结果,提出适合阜南县玉米产区种植麦茬玉米的施肥配方为:目标产量600kg,全生育期科学施肥量为:每亩施纯N26.37kg、P2O56.27kg、K2O9.12kg,三者配比大致为4∶1∶1.5,在此基础上适当配施微量元素锌和硼。6.4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会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最终造成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降低。为此要求种植人员了解不同生长期易发生的病虫害种类,确定病虫害处理和防治要点,做好病虫害的日常监控工作。综合应用多样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杀虫灯等诱杀害虫,其优势在于对玉米农作物影响小。化学防治对生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