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历史试卷2025.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长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历史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所示制度()A.标志着世袭制度开始形成 B.说明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C.体现了皇帝拥有绝对权威 D.便利了对全国经济掌握2.以下诗词所称赞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是()多闻博识南阳人,立志研修治万民,杂病伤寒原论著,中医后世再遵循。A.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B.成功发明“麻沸散”第一人C.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D.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史学专著3.“宋朝富有者可以投资城市土地,也可以经营珠宝店铺、茶楼酒肆、塌坊邸店,成为‘上等有店业’者;‘中等得过之家并公人等’,或经营百货,或以力谋生;‘买卖不多’的贫穷者也可以经营‘些小店业’,成为‘下等贫乏小经纪人’。”由此可见()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宋朝市民生活多样化C.宋朝商品经济较繁荣 D.宋朝的农业生活丰富4.以下是郑和下西洋的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确定下表的题目是()出使国输入当地的物产和技术带回中国的商品暹罗(今泰国)小麦;在山坡开垦梯田耐贮藏的暹罗稻米等爪哇及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建屋技术;耕种技术;围棋;皮影戏各种香料;可防疫症的金银香、沉香、黄蜡等A.《明朝疆土的开拓者》 B.《海上丝绸之路的创立者》C.《郑和——伟大的和平使者》 D.《最早踏上西洋的中国人》5.“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以上歌词描写的是()A.北伐战争击溃吴佩孚主力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 D.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6.以下解读符合下图宣传画主旨的是()A.土地革命时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表现了红军反“围剿”时的情景C.中国战士英勇地搏杀日本侵略者 D.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7.经过五年多的改革开放实践,城乡自由贸易、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经济成分促使城市经济和国营企业启动改革。以上内容出现的基本前提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成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8.在这场会议上,亚非国家以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为旗帜,强调维护主权独立,主张通过多边主义、主权平等原则解决国际问题。中方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这反映了()A.新中国外交政策得到了认同 B.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 D.掀起了同新中国建交的新高潮9下图信息有助于探究()但丁彼得拉克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之父”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B.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C.中世纪城市的存在类型 D.早期大学课程的影响10.《拿破仑法典》确认了农民占有贵族、教会的地产的合法性,确认了工商业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全面保护私有财产,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上述内容()A.表明了拿破仑执政得到民众赞扬 B.体现了拿破仑帝国执政的合法性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得到保护 D.彰显了拿破仑极为重视法律建设11.1867—1913年德国第一产业的农业领域就业人数从833.3万人增加到1070.1万人,仅增长约28.4%,同期包括工业、手工业、采矿业在内的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从441万人猛增到1172万人,增长幅度约165.8%。以上一系列数据说明()A.德国工业发展位居欧洲第一位 B.德国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迅速C.强大的德国谋求实现欧洲霸权 D.德国同英国的矛盾愈发地激烈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其中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由此可知该体系()A.彻底消灭了法西斯主义 B.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C.旨在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D.由美苏英法四大国主导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2分,共3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史记·大宛列传》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历经中国历史上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它包括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还可细分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中国传入西方的主要商品有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等都曾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广泛传播。——摘编自《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道”开辟于哪一时期。(2)材料二从哪些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了划分?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发挥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丝绸之路展现的主要精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运用科学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对的实际问题。当时中国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下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党深刻认识到,时局如此动荡,如果不先推倒祸国殃民的大小军阀及帝国主义,一切美好理想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阶段主要矛盾国民大革命时期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变成国民党,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阶级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独享抗战胜利果实,社会的主要矛盾又转化成阶级矛盾——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矛盾的分析》(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时局动荡主要原因。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纲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并任选两个时期,简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其中主要矛盾的。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最后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垮台而结束。尽管代表封建势力的反法同盟打败了拿破仑,但是大革命开创的事业及其难以估量的影响却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从这一点来说,大革命是以胜利告终的。——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俄国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民要求的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的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造成的时机,果断地率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革命”的名称。(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上述“革命”的相似之处。(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哪次革命对中国产生怎样的更加深刻的影响。(提示:需答出革命及相关影响)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历史试卷2025.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长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历史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所示制度()A.标志着世袭制度开始形成 B.说明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C.体现了皇帝拥有绝对权威 D.便利了对全国经济的掌握【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结构图“皇帝”“三公”“九卿”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秦朝时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拥有绝对权威,C项正确;夏朝的启开启了世袭制,排除A项;“彻底瓦解”说法绝对,且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职制度,而非地方官职制度,排除B项;结构图体现的是政治方面的举措,不能直接反映经济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2.以下诗词所称赞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是()多闻博识南阳人,立志研修治万民,杂病伤寒原论著,中医后世再遵循。A.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B.成功发明“麻沸散”第一人C.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D.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史学专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杂病伤寒原论著”分析可知反映的是“医圣”张仲景,他撰写《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A项正确;“麻沸散”的发明者是华佗,排除B项;屈原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排除C项;司马迁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史学专著《史记》,排除D项。故选A项。3.“宋朝富有者可以投资城市土地,也可以经营珠宝店铺、茶楼酒肆、塌坊邸店,成为‘上等有店业’者;‘中等得过之家并公人等’,或经营百货,或以力谋生;‘买卖不多’的贫穷者也可以经营‘些小店业’,成为‘下等贫乏小经纪人’。”由此可见()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宋朝市民生活多样化C.宋朝商品经济较繁荣 D.宋朝的农业生活丰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宋朝富有者可以投资城市土地,......成为‘下等贫乏小经纪人’”可知,描述了宋朝不同社会阶层(富有者、中等之家、贫穷者)的经济活动,这说明当时宋朝商品经济较繁荣,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经济重心南移(如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确实描述了不同阶层的经济活动,但“市民生活多样化”更侧重于生活方式的丰富性(如娱乐、文化等),而题干主要强调商业经营,不够精准,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商业,与农业无关,因此宋朝的农业生活丰富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以下是郑和下西洋的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确定下表的题目是()出使国输入当地的物产和技术带回中国的商品暹罗(今泰国)小麦;在山坡开垦梯田耐贮藏的暹罗稻米等爪哇及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建屋技术;耕种技术;围棋;皮影戏各种香料;可防疫症的金银香、沉香、黄蜡等A.《明朝疆土的开拓者》 B.《海上丝绸之路的创立者》C.《郑和——伟大的和平使者》 D.《最早踏上西洋的中国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中“出使国”“输入当地的物产和技术”和“带回中国的商品”等可知,这些内容体现的是郑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引进着外来文明。郑和充当的是和平使者的角色,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并未开拓了明朝的疆域,因此《明朝疆土的开拓者》说法错误,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的创立是在西汉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并不能就此推断出郑和是最早踏上西洋的中国人,排除D项。故选C项。5.“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以上歌词描写的是()A.北伐战争击溃吴佩孚主力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 D.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和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D项正确;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之后消灭吴佩孚,排除A项;1927年,毛泽东创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6.以下解读符合下图宣传画主旨是()A.土地革命时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表现了红军反“围剿”时的情景C.中国战士英勇地搏杀日本侵略者 D.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的提示性文字“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和图中人物的着装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的情景,C项正确;AB选项内容均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当时主要敌人是国民党反动派,与题干反映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不符,排除AB项;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题干反映的抗击日本侵略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经过五年多的改革开放实践,城乡自由贸易、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经济成分促使城市经济和国营企业启动改革。以上内容出现的基本前提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成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活跃为城乡自由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产品的丰富使得城乡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和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推动了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进而促使城市经济和国营企业启动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项正确;根据材料“这些新的经济成分促使城市经济和国营企业启动改革”可知,此时国有企业改革刚刚启动,尚未取得重大成效,排除B项;经济特区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外开放的层面,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入手,进而带动了整个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才明确提出要建立的,时间上晚于材料中所说的“经过五年多的改革开放实践”,所以它不可能是材料中内容出现的基本前提,排除D项。故选A项。8.在这场会议上,亚非国家以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为旗帜,强调维护主权独立,主张通过多边主义、主权平等原则解决国际问题。中方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这反映了()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认同 B.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 D.掀起了同新中国建交的新高潮【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亚非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主权独立”“中方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和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此次会议形成了著名的万隆精神。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推动会议圆满成功,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A项正确;虽然新中国确实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但题干强调的是政策被接受的结果,而非政策本身的性质,排除B项;中国民族独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实现,与题干中1955年万隆会议的背景不符,排除C项;万隆会议后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建交高潮”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信息有助于探究()但丁彼得拉克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之父”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B.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C.中世纪城市的存在类型 D.早期大学课程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但丁和彼特拉克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是中世纪欧洲早期的大学。早期大学开设的课程如文法、修辞、逻辑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素养,为文艺复兴培养了人才。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彼特拉克被称为“文艺复兴之父”,他们在文艺复兴中的成就离不开早期大学课程的影响,D项正确;古希腊民主政治主要存在于公元前8-公元前4世纪左右,以雅典为代表,其特点是公民直接参与政治。但丁和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的人物,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在时间和主题上毫无关联,排除A项;图片中主要体现的是但丁和彼特拉克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以及他们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与封君封臣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中世纪城市存在类型包括商业城市、手工业城市等,主要围绕城市的经济功能、自治状况等方面。图片内容未涉及城市的经济、管理等相关存在类型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0.《拿破仑法典》确认了农民占有贵族、教会的地产的合法性,确认了工商业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全面保护私有财产,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上述内容()A.表明了拿破仑执政得到民众赞扬 B.体现了拿破仑帝国执政的合法性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得到保护 D.彰显了拿破仑极为重视法律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拿破仑法典》确认了农民占有贵族、教会的地产的合法性,确认了工商业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全面保护私有财产,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题干中的内容突出了法典保护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这是对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巩固和保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民众态度,内容聚焦法典本身,与“民众赞扬”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法典内容旨在确立社会秩序和法律原则,而非证明拿破仑政权的合法性,排除B项;法典的编纂确实体现拿破仑重视法律,但题干强调法典“内容”(保护革命成果),而非“立法行为”本身,排除D项。故选C项。11.1867—1913年德国第一产业的农业领域就业人数从833.3万人增加到1070.1万人,仅增长约28.4%,同期包括工业、手工业、采矿业在内的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从441万人猛增到1172万人,增长幅度约165.8%。以上一系列数据说明()A.德国工业发展位居欧洲第一位 B.德国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迅速C.强大的德国谋求实现欧洲霸权 D.德国同英国的矛盾愈发地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7—1913年德国第一产业的农业领域就业人数从833.3万人增加到1070.1万人,仅增长约28.4%,同期包括工业、手工业、采矿业在内的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从441万人猛增到1172万人,增长幅度约165.8%”可知,工业就业人数大幅增长,且增速远超农业,说明工业逐渐成为德国经济的主导产业,B项正确;题干仅提到德国工业就业人数增长,未与其他欧洲国家比较,无法得出“位居欧洲第一位”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仅涉及经济数据,未提及德国的政治或军事野心,因此强大的德国谋求实现欧洲霸权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题干未提到英国或德英关系,与数据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其中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由此可知该体系()A.彻底消灭了法西斯主义 B.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C.旨在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D.由美苏英法四大国主导【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其中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可知,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这种安排是由少数大国决定的,并未充分考虑其他国家的意见,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项正确;题干中安排虽然对法西斯国家进行了限制,但并未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并对战后的世界秩序进行规划,以确保安全和持久的和平。尽管会议中涉及了一些关于帝国主义势力的讨论,但雅尔塔体系的核心并非针对帝国主义势力的打击,而是通过国际合作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排除C项;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说明并非完全由美、苏、英、法四大国主导,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2分,共3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史记·大宛列传》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历经中国历史上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它包括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还可细分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中国传入西方的主要商品有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等都曾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广泛传播。——摘编自《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道”开辟于哪一时期。(2)材料二从哪些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了划分?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发挥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丝绸之路展现的主要精神。【答案】(1)时期:汉朝。(2)角度:从时间跨度、当时所贩运的主要商品等。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了多种宗教的传播和交流。(3)主要精神:沟通、开放、双赢等。【解析】【小问1详解】时期:根据材料一“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可知,与此相关的是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故时期:汉朝。【小问2详解】角度:根据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历经中国历史上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可得出,从时间跨度上;根据材料二“还可细分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等”可得出,从当时贩运的主要商品。故角度:从时间跨度、当时所贩运的主要商品等。作用:根据材料二“中国传入西方主要商品有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可得出,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得出,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根据材料二“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等都曾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广泛传播”可得出,促进了多种宗教的传播和交流。故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了多种宗教的传播和交流。【小问3详解】主要精神: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知识可知,丝绸之路诞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精神,简称“丝路精神”,是古丝绸之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不同国家、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团结互信与共同发展,其主要内涵是沟通、开放、双赢等。故主要精神沟通、开放、双赢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运用科学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对的实际问题。当时中国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下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党深刻认识到,时局如此动荡,如果不先推倒祸国殃民的大小军阀及帝国主义,一切美好理想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阶段主要矛盾国民大革命时期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变成国民党,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阶级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独享抗战胜利果实,社会的主要矛盾又转化成阶级矛盾——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矛盾的分析》(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时局动荡的主要原因。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纲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并任选两个时期,简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其中主要矛盾的。【答案】(1)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下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革命纲领: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根本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简述: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大众,最广泛地争取各界支持。【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一“当时中国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下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分析可知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下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革命纲领: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小问2详解】根本任务:根据材料二“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日本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结合所学知识,近代社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简述: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任选两个时期,结合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倍数与因数-找因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第2课 感知媒体编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三年级下册
- 速写人物站姿课件
- 202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4节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 欣赏 青蛙音乐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 9《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s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演示课件
- 农村蓝莓树补偿标准
-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麻醉科)
-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课件
- 冷链疫苗管理课件
- 【课件】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登记表
- 农业机械设备采购投标方案
- 汽车维修公务车辆定点维修车辆保养投标方案
- 歌曲Wonderful U:美妙的你.中英互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