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演练七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陆续出台具体举措,守好学校课堂教学主阵地,丰富课外体验活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样做有利于(
)①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消除学生的毕业升学压力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①③: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发展。题干中国家出台的相关意见,这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消除,说法绝对,夸大了题干中意见的说法,②错误;④:学生学习方法是不能实现统一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2.(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8日晚,潍坊作为家庭教育典型案例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潍坊家庭教育工作在全国起步最早,从2002年的“亲子共成长”工程开始,时至今日已历时20余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潍坊市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是因为(
)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②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③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
④家庭教育能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的意义。①③:结合课本知识,潍坊市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是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①③说法正确;②:家庭教育并不能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②说法错误;④:这与现实实际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A。3.(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此法律的颁布有利于(
)①督促父母或监护人履行法定义务
②维护未成年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③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法治化进程
④保障我国家庭教育优先发展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有利于督促父母或监督人履行法定义务,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法治化进程,故①③说法正确;②:家庭教育促进法与未成年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无关,故排除②;④:我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2022年6月6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国家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
)A.未成年人文身容易损害身心健康 B.未成年人文身容易受到他人排斥C.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社会保护 D.当前社会环境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A:依据教材指,国务院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中禁止未成年人文身,因为未成年人文身容易损害身心健康,故A说法正确;B: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故B说法错误;C: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需要社会保护,不是缺少社会保护,故C说法错误;D:此观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故本题选A。5.(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为全面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娄底市某中学开展禁毒教育专题讲座活动,以下观点能被列入讲座内容的是()①珍爱生命抵制诱惑②吸食毒品害人害己③遵纪守法严格自律④偶尔尝试满足好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珍爱生命、自我保护。①②③:题文中,为全面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娄底市某中学开展禁毒教育专题讲座活动,告诉我们珍爱生命抵制诱惑;吸食毒品害人害己;遵纪守法严格自律,①②③正确,符合题意;④:错误,满足好奇心理会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故本题选A。6.(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一观点表明(
)A.法律具有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 B.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护生活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A:题文观点涉及法律的作用,说明了法律具有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故A正确;BC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D;故本题选A。7.(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漫画《变化》所反映的教育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取缔了所有的校外培训机构C.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D.保证了所有学生享有同等程度的教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A:题文中,教育部推出的“双减”政策,体现了对学生的特殊保护,此举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A符合题意;B:说法与实际不符;CD: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8.(2022·广西柳州·统考中考真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广场舞噪声扰民,如果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一规定说明(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③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法律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①②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①②③正确;④:“杜绝一切”的说法太绝对,所以④排除;故本题选A。9.(2022·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该法的表决通过体现(
)A.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B: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体现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在行使立法权,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以B正确;ACD:三种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所以ACD排除;故本题选B。10.(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说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的知识点。A:题干中未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B: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B选项错误;C:题干中未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选项不符合题意;D:题干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1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当前,“新型毒品”伪装成某些饮料和零食,盯上了易受诱惑的未成年人。这警示未成年人要(
)①健康生活,果断拒绝各种饮料和零食
②提高警惕,学习了解毒品发展新形态③依法自律,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④慎重交友,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③④:抵制“新型毒品”,未成年人要提高警惕,学习了解毒品发展新形态,依法自律,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慎重交友,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正确自我保护意识,所以②③④正确;①:“果断拒绝”的说法太绝对,所以①排除;故本题选D。12.(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讲话和演讲中,善于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体现法治思想的是(
)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④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治思想的理解。①:这体现了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与题意不符;②③: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都强调了法治思想的重要性,故②③符合题意;④:意思是我们虽然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3.(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由此可见(
)A.国家通过良法善治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B.国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落实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C.该法反映未成年人的意志和利益,扩大了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D.我国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防线,使其免受任何伤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B: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好的保障,B正确且符合题意。A:观点中的“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的说法错误。C:观点中“扩大了”的说法错误。D:观点中“免受任何伤害”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B。14.(2021·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显示,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儿童大多曾经有遭受暴力的经历,如果孩子默认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他就会使用暴力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据此,预防校园欺凌,学校须(
)①重视心理疏导
②加强法治教育③优化学生管理
④厉行刑罚处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预防校园欺凌的认识和理解。①②③:预防校园欺凌,学校必须重视心理疏导,加强法治教育,优化学生管理,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行为进行刑罚处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5.(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如果社会是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法律的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
④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①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①②正确;③:“就是”说法绝对,法律的作用除了维护社会秩序,还有规范、保护等作用,故排除③;④:“唯一”说法绝对,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16.(2021·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下表说明(
)时期相关法律少年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青年宪法、婚姻法、劳动法等老年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①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③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④法律能调整我们一生中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与生活的认识。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一个人从少年、青年到老年与法律的关系,表明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保障生活,生活需要法律,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夸大了法律的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17.(2021·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该目标的内容为(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认识和把握。①④:依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总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②③;故本题选D。18.(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进行了重大修改,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A.表明只要触犯法律就会受到刑事制裁 B.削弱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力度C.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D.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敬畏生命和法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遵守法律。D: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引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树立自觉守法的意识,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敬畏生命和法律,D说法正确;A:错误,触犯刑法的才会受到刑事制裁;B:此举并没有削弱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力度,B错误;C:“根本上”的说法太绝对;故本题选D。19.(2021·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这是由于未成年人(
)①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伤害
②生存发展事关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③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④享有成年人所不具备的政治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原因的认识和理解。①②:依据教材知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伤害;生存发展事关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故①②说法正确;③: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故③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权利,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0.(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法律、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法律区别于道德的最主要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具有普遍约束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C:在我国,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中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的最主要特征。故C正确;ABD: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故本题选C。Ⅱ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2022·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1月5日,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奇贤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随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为获取流量关注,被告人将上述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和今日头条个人账号上发布,上述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扩散,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一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答案】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说明法律规范和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②法律具有制裁、保护作用,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了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法律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评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奇贤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随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可链接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关键词②:2021年11月5日,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可链接法律具有制裁、保护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弘扬美德
促进成长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五条:……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我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孝亲敬长。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理由。【答案】(1)①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②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③感恩长辈并付诸行动,如认真学习、体谅他们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我们,需要运用孝亲敬长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父母沟通、认真学习、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得分点②: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得分点③:感恩长辈并付诸行动,如认真学习、体谅他们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2)本问考查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理由,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23.(2021·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某校九年级(2)班正在开展“与法同行建设法治中国”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法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1)“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方略?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方略?(至少两点)【法治观察】材料一
2020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右下图所示:(2)结合材料,请你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材料二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最低刑责年龄下调,有同学认为是惩戒,也有同学认为是保护。请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你的理解。【法治践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4)九年级(2)班向全校同学发出“与法同行你我行动”的倡仪。请你续写倡议内容。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未成年人自身缺乏法治意识;没有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明辨是非和自控能力较差,没有抵制不良诱惑;结交不良朋友;道德品质不高等。(3)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是为了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生;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4)②依法办事,就是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依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解析】(1)本题考查依法治国。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原因,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回答。(2)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8章 气体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3 (新版)苏科版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Section B(1a~1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2铁生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
-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有多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 多人股东协议书合同7篇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二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 鼠疫知识讲座
-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 高校班干部培训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