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报废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3.引用标准本制度引用以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目录》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二、特种设备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2.分类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如叉车、牵引车、推顶车等。三、管理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制定和修订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停用、报废等手续的办理,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2.设备使用部门职责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配备专(兼)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工作。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和事故情况。3.设备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特种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改造、维修等工作,并确保所采购的设备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对新购置、安装、改造、维修后的特种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负责特种设备的年度检验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4.人力资源部门职责负责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纳入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员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作业资格证书。5.财务部门职责负责安排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所需的经费,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投入。对特种设备安全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四、特种设备的选购与安装1.选购特种设备的选购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和产品。设备采购部门应在采购前向安全管理部门咨询,确保所采购的设备满足安全使用条件。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质量标准、安全性能要求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2.安装特种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单位在安装前应将安装告知书报送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装单位应按照安装说明书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质量。安装完成后,安装单位应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向使用单位提供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和安装监督检验报告。使用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五、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与档案管理1.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办理注册登记时,使用单位应提交以下资料: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单位资质证书;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或者定期检验报告。2.档案管理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妥善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六、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1.使用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岗、串岗、酒后作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设备显著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标明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使用期限、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处理情况等内容。运行记录应妥善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2.维护保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内容、人员等要求,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保养人员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设备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完成后,维护保养人员应填写维护保养记录,并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维护保养记录应存入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校验、检修,确保其灵敏可靠。七、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1.检验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和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年度检验计划,并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年度检验计划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时间、检验机构等内容。检验计划应提前通知使用单位和相关部门,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2.检验实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检验计划的要求,及时将设备送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在检验前,使用单位应做好设备的清理、准备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及时送达使用单位。3.检验结果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检验报告的结果,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应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待设备整改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八、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1.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保养情况、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等。设备使用部门应每日对本部门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安全检查可采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人员应填写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2.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整改,即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设备使用部门应及时将安全隐患情况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并负责组织实施隐患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应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九、特种设备的应急管理1.应急预案制定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等内容。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2.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公司应配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灭火器、急救药品、抢险工具等。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3.应急演练公司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应包括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置。通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1.资格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应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培训纳入员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应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培训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2.资格考核与证书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结束后,应参加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记录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编号、有效期、培训情况、考核情况等内容。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满前,应及时组织其参加复审。3.日常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岗、串岗、酒后作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的作业人员,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十一、特种设备的报废管理1.报废条件特种设备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报废: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经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2.报废程序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填写特种设备报废申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271-100:2001+AMD1:2002 CSV EN-D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100: High-voltage alternating-current circuit-breakers
- 【正版授权】 IEC 61834-2:1998 EN-D Recording - Helical-scan digital 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system using 6,35 mm magnetic tape for consumer use 525-60,625-50,1125-60 and 1250-50 syst
- 文物安全的宣传
- 施工员2025年度工作方案报告
- 酒管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临床护理下半年工作方案
- 新员工培训及考核方案
- 市场数据分析与未来工作计划
- 幼儿园老师培训方案2025年
- 《核电电气仪表安装与调试》全套教学课件
- 普华永道财务管理与集团内部控制课件
- 原子物理学:第6章 第5节 塞曼效应
-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种子长出了根》教学反思
- 常用CMYK色值表大全
- 消化道出血护理ppt(共17张PPT)
- 珠三角一年断指四万
- 大学详解(敬守版)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快板 绕口令 《玲珑塔》
- 学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及对策
- 报联商——有效沟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