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某医院消杀方案一、消杀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各类病原体传播,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防止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营造安全卫生的就医环境。
二、消杀范围医院内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行政楼、后勤楼、食堂、宿舍、停车场、公共通道、卫生间、电梯间、楼梯间、病房、诊疗室、手术室、检验科、药房等。
三、消杀原则1.科学合理:依据不同区域的功能、人员流动情况、病原体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消杀方法和消毒剂。2.全面彻底:确保对消杀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无死角消杀。3.定期与随时相结合: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消杀,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污染区域进行强化消杀。4.安全环保:选用安全、环保、高效的消毒剂和消杀设备,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消杀人员及职责1.消杀小组:由医院后勤部门牵头,组建专业的消杀队伍,成员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消毒员若干名。2.职责分工消杀小组组长:负责制定消杀计划、组织实施消杀工作、协调解决消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向上级汇报消杀工作情况。消毒员:按照消杀计划和操作规程,负责具体的消杀作业,包括消毒剂的配制、消杀设备的操作、消杀记录的填写等。
五、消杀用品及设备1.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用于环境表面、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消毒。过氧乙酸:用于空气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等。乙醇:75%乙醇用于手消毒、皮肤消毒及一些小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戊二醛: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2.消杀设备喷雾器:用于喷洒消毒剂进行大面积环境消毒。紫外线灯:安装在病房、诊疗室、手术室等区域,用于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机:部分区域配备,可有效净化空气。高压水枪:用于清洗地面、墙壁等。消毒桶、拖把、抹布等:用于配制消毒剂及日常清洁消毒作业。
六、消杀方法及流程日常预防性消杀1.地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按照规定比例配制消毒液,浓度一般为500mg/L1000mg/L。将拖把浸泡在消毒液中,拧干后拖地,按照由外向内、由上向下的顺序进行,确保地面湿润,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至少进行2次,重点区域如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增加消毒频次。2.物体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办公桌、诊疗设备、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定期对病历夹、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每日至少进行1次,如有污染及时进行消毒。3.空气消毒有人情况下,可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净化消毒,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每日定时开启运行。无人情况下,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安装紫外线灯瓦数≥1.5W,照射时间≥30分钟。紫外线灯应保持表面清洁,定期用酒精擦拭,发现灯管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每周至少进行2次空气消毒。4.卫生间消毒地面、墙面、洗手池等区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重点对水龙头、便器等部位加强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定时对卫生间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至少进行3次消毒。5.电梯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电梯轿厢内壁、按钮、扶手等部位,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每日对电梯进行全面消毒,高峰时段增加消毒频次,可使用一次性电梯按钮专用纸或消毒湿巾进行防护。6.食堂消毒餐桌椅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餐具采用热力消毒(煮沸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化学消毒(如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厨房地面、墙面、厨具等每日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至少进行2次消毒,每餐前后对就餐区域进行清洁消毒。7.医疗废物处理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原则,将医疗废物分类装入专用包装袋,扎紧袋口,贴上标签。医疗废物暂存处每日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通风换气。医疗废物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回收处理,严格执行交接登记制度。
疫情期间强化消杀1.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消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按照1000mg/L2000mg/L的浓度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6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重点对诊疗设备、床单元、门把手、卫生间设施等进行强化消毒,增加消毒频次至每日至少4次。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用量为1g/m³,熏蒸时间2小时,熏蒸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安装紫外线灯瓦数≥1.5W,照射时间≥60分钟,每日至少进行3次。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对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双层包装、标识清楚,及时密封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处,暂存处增加消毒频次至每日至少3次。2.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居住病房及相关区域消杀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转出后,对其居住病房及相邻病房、走廊、卫生间等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地面、物体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按照2000mg/L的浓度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6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病房内所有物品包括家具、电器、病历等进行全面消毒,可浸泡的物品浸泡在含氯消毒剂中消毒。空气消毒: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用量为3g/m³,熏蒸时间2小时,熏蒸后通风换气。或使用移动空气消毒机进行持续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60分钟,每日至少进行3次。医疗废物处理: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双层包装、标识清楚,单独收集、密封转运,医疗废物暂存处及转运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七、消杀效果监测1.设立监测点:在医院不同区域设立多个消杀效果监测点,包括病房、门诊科室、手术室、检验科等,定期对消杀后的环境进行采样检测。2.监测项目空气:检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等指标。物体表面:检测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重点检测门把手、水龙头、诊疗设备表面等。医护人员手:检测医护人员手部的细菌菌落总数。3.监测方法空气采样:采用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置37℃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物体表面采样:用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医护人员手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4.结果判定空气: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为合格。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²为合格。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²为合格。5.监测频率日常消杀效果监测每周至少进行1次。疫情期间强化消杀效果监测每日进行1次,直至疫情结束。6.结果分析与改进:对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如发现不合格情况,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重新进行消杀和监测,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八、质量控制1.培训考核:定期对消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容包括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消杀设备的操作、消杀流程及质量标准等,培训后进行考核,确保消杀人员熟悉并掌握消杀技能。2.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消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消杀计划的执行情况、消毒剂的配制与使用、消杀记录的填写、消杀效果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3.记录存档:消杀人员应认真填写消杀记录,内容包括消杀日期、消杀区域、消毒剂名称及浓度、消杀方法、消杀人员签名等,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九、注意事项1.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确保浓度准确。配制消毒剂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消毒剂接触皮肤和眼睛。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对金属制品、有色织物等有损坏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手套等防护用品。2.消杀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定期对消杀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使用紫外线灯时,应注意避免人员直视紫外线光源,以免损伤眼睛和皮肤。使用喷雾器时,应注意风向,避免消毒剂喷洒到人体和其他物品上。3.个人防护注意事项消杀人员在进行消杀作业时,应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病原体。消杀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