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冼星海的生平经历和音乐成就,包括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风格特点以及对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学生熟悉《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学生能够准确识别《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名称,理解每个乐章的音乐主题、情绪特点和表现手法,并能够哼唱其中几个重要乐章的旋律片段。通过聆听、分析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演唱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如演唱、演奏、创作等,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综合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冼星海及其音乐作品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感受《黄河大合唱》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冼星海的生平与音乐成就,特别是他在抗日救亡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和贡献。全面掌握《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八个乐章的基本内容和音乐特点,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演唱等方式,感受《黄河大合唱》的音乐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演唱能力。2.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大合唱》在音乐创作上的独特艺术价值,包括其运用的多种音乐表现手法(如合唱、独唱、轮唱、朗诵等)以及如何通过音乐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能够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各乐章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尤其是合唱部分的声部协调与配合,使学生在演唱中展现出作品的磅礴气势和情感力量。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刻体会《黄河大合唱》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传授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知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各个乐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冼星海的音乐成就、《黄河大合唱》的内涵、音乐表现手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5.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演唱、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黄河奔腾咆哮的视频,展示黄河壮丽的自然风光和雄伟气势,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的魅力。2.提问学生:看到黄河,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的印象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二)冼星海生平介绍(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冼星海的照片和相关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冼星海的生平经历。冼星海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民家庭,自幼热爱音乐。他先后在广州、巴黎等地学习音乐,在巴黎留学期间,生活艰苦,但他勤奋学习,努力探索音乐创作道路。回国后,冼星海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用音乐作为武器,鼓舞人民的斗志。他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杰出代表。2.重点介绍冼星海在音乐创作方面的风格特点,如他善于将西方音乐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作品;他的作品旋律激昂、节奏有力,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能够强烈地感染听众,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3.列举冼星海的一些代表作品,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让学生对他的音乐创作有更全面的了解,并简单介绍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感受冼星海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介绍(10分钟)1.结合历史背景,向学生讲述《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冼星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满怀爱国热情,应诗人光未然的邀请,创作了这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黄河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2.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包括冼星海和光未然在创作过程中的合作经历,以及作品首次演出的盛况。冼星海和光未然在延安的窑洞里,共同创作了这部不朽之作。冼星海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仅用了六天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工作。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此后,这部作品迅速传遍全国,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黄河大合唱》音乐分析(20分钟)1.完整聆听《黄河大合唱》,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气势。2.分段欣赏《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每个乐章的音乐主题、情绪特点和表现手法。《黄河船夫曲》音乐主题:以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为素材,展现了船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情绪特点:激昂、紧张、充满力量。表现手法:运用了劳动号子的音乐形式,节奏强烈有力,旋律跌宕起伏,通过合唱与领唱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船夫们在黄河上奋力划船的场景。《黄河颂》音乐主题:热情歌颂黄河的雄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情绪特点:豪迈、庄严、深情。表现手法:采用男高音独唱的形式,旋律宽广、激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黄河之水天上来》音乐主题:描绘黄河水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情绪特点:磅礴、宏大。表现手法:运用了钢琴伴奏和管弦乐队的丰富音响,营造出黄河水汹涌澎湃的气势。音乐中穿插了朗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黄水谣》音乐主题:描述了黄河两岸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情绪特点:悲愤、凄凉。表现手法:旋律优美、抒情,但又带有淡淡的忧伤。通过女声合唱的形式,表达了对家乡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恨。《河边对口曲》音乐主题:讲述了两个流亡老乡在黄河边相遇,互相倾诉、鼓励,共同奔赴抗日战场的故事。情绪特点:质朴、亲切、坚定。表现手法:采用对唱的形式,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歌词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黄河怨》音乐主题:倾诉了一位遭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的妇女的悲惨遭遇和满腔悲愤。情绪特点:哀怨、悲愤、绝望。表现手法:女高音独唱,旋律如泣如诉,充满了痛苦和仇恨。通过细腻的音乐表达,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保卫黄河》音乐主题:展现了中华儿女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场面。情绪特点:激昂、振奋、充满斗志。表现手法:运用了轮唱的形式,节奏紧凑有力,旋律简洁明快。通过此起彼伏的歌声,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怒吼吧,黄河》音乐主题:以磅礴的气势,发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怒吼。情绪特点:激昂、壮烈、充满豪情。表现手法:是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采用合唱的形式,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和强烈的节奏,将全曲的情感推向了顶点,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3.在欣赏每个乐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每个乐章的感受和理解。
(五)学唱《保卫黄河》(15分钟)1.教师范唱《保卫黄河》的第一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同时注意教师的发声方法、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2.逐句教唱学生,讲解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和音符,如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和音准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增强自信心。4.分组展示演唱,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5.全体学生齐唱《保卫黄河》,要求学生唱出歌曲的气势和激情,表达出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六)课堂讨论(1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黄河大合唱》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以及在当今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在欣赏和演唱《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乐章?为什么?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河大合唱》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七)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冼星海的生平与音乐成就、《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以及学唱《保卫黄河》等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2.再次强调《黄河大合唱》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欣赏《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乐章进行演唱或演奏;收集冼星海的其他音乐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冼星海的生平照片、《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资料、音乐作品音频和视频等。2.钢琴、音响设备等音乐教学器材,用于教师范唱和学生欣赏、演唱。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冼星海及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欣赏、分析和演唱等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 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培优辅差措施
- 施工现场冬季供暖措施探讨
- 人保车险电销培训
- 儿科护士年度个人总结范文(29篇)
- 公司员工述职报告(20篇)
-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
- 冷库租赁双方合作协议
- 小学三年级后进生课外活动参与计划
- 制作公众号合同标准文本
- 河南省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政治
- 自制结婚协议书范本
- 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江西省水务集团限责任公司招聘6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辽宁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辽能股份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4年南通市公安局苏锡通园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填海石采购合同6篇
-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