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B.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C.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D.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2.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是A.《礼记》 B.《史记》 C.《梦溪笔谈》 D.《几何原本》3.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B.议会改革的必要性C.贵族寡头政治的必然性D.工业革命的必要性4.“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李化白、百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A.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 B.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C.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 D.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5.《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使用广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比较发达 D.农业各项技术提高6.1912—1919年的八年间,民族工业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纺织、面粉、火柴、榨油造纸等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其中面粉除内销外,还大量出口。这说明当时中国A.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B.民族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C.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D.重工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7.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并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这种做法A.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 B.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C.改变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8.1979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牌价提高了21.19%,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700亿斤,减少了55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400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300斤的一律免购。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推行包产到户C.给予农民政策优惠 D.积极应对农业困境9.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A.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B.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C.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D.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10.1953年9月,苏共中央决定,将义务交售的畜禽产品的采购价提高6.4倍,奶类产品提高1倍,土豆提高1—5倍。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这些措施旨在A.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 B.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行新经济政策11.俾斯麦认为,1871年宪法是一个同时包含有联邦和邦联因素的混合物。并表示一个联邦议会而非内阁因而将行使中央权力。这表明当时徳国A.地方邦国的权力过大 B.未能完全实现统一C.联邦议会行使行政权 D.经济发展水平落后12.1926年,发文指出,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这说明A.坚持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强调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C.主张各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反帝反封建必须实现工农联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自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芝诺在《国家篇》中讲的“所有人”,指的并不是生活在这一或那一城邦,这一或那一地区的居民,而是生活在疆域辽阔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一“世界城邦”的所有的“世界公民";他所讲的“看成是我们的同胞和当地居民”,其含义应是消除帝国内各城邦、各地区、各等级居民之间在政治和法律上的不平等,实现作为“世界公民”的人人平等。——段忠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平等观念》材料二《社会契约论》一书是他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的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的民主共和国。……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与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吴千度、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大西洋宪章》(1)阅读材料一,指出芝诺的观点属千古希腊哪一思想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学派的主要主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主要政治主张并论述其影响。(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大西洋宪章》的主要内容,并简述此后英美等国为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所做出的努力。14.(20分)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它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时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过5次大的侵略战争,虽然每次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每次都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抗暴精神,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中国要战胜自己的对手,不但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勇敢拼搏,而且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爱国思想还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民权观念的传播,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郑观应等发出通下情、开议院的议论开始,到戊戌时期发展成声势浩大的要求“伸民权”的变法运动,从1900年孙中山惠州起义,一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中国资产阶级在挽救民族命运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英雄行为,并不比欧洲资产阶级逊色。——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材料二——摘编自刘世英《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爱国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倡导求实精神,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先秦儒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没有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当时中国还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排除C项;经世致用思想与反对封建制度无关,排除D项。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儒家思想在批判落后因素的同时,呈现出活跃的局面。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形成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2、C【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故选C项;《礼记》是典章制度选集,《史记》是史学著作,《几何原本》是数学著作,故排除ABD项。故选C。3、B【解析】材料中关键点是时间,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1761年,这个时间点上对于英国发生的是非常重要的议会改革,再根据“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肯定了答案的正确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时间错误,资产阶级革命远早于1761年;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与此无关。点睛: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首先根据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1761年,这个时间点上对于英国发生的是非常重要的议会改革,由此就可以确定选项为B选项,其余选项都不符合要求,故排除。4、B【解析】材料“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可以联系所学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主要宣传口号之一。故B项正确。A项挽救国民革命说法错误。C项是1934年的长征,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ACD排除。5、B【解析】

材料信息“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说明春秋时期铁被铸成锄头等用于耕种,即铁器已经在农业中使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青铜农具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畜牧业无关,故C错误;材料只涉及农业生产工具,故D说法错误。6、C【解析】

1912—19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中国轻工业取得较快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排除D。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2—1919年”,联系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7、D【解析】

汉武帝收缴郡国铸币权,且销毁地方私铸的钱币,这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汉武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商品正常交换,A项错误;货币官铸是加强中央集权,并非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贯彻,排除B;汉武帝时期并未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排除C。8、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牌价,同时降低了征购粮食基数,又对口粮和杂粮不足地区进行了免购的规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农民政策的优惠,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是对农民优惠,不是应对农业困境,D项错误。故选C。9、B【解析】

由明清时期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和刘滋世经商致富,20年后又投资土地“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可得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地权与资本互相转化现象,B项正确;材料并非意在强调再生产的资金不足,A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土地经营“开始”市场化的结论,C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执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10、C【解析】

据材料“1953年9月,苏共中央决定,将义务交售的畜禽产品的采购价提高6.4倍,奶类产品提高1倍,土豆提高1—5倍。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可知,苏联中央政府决定减轻人民的负担,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提高其他义务交售产品的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由义务交售的采购价提高,与“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不符,A错误;据所学可知,苏联政府始终没有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错误;新经济政策自1928年就被停止,D错误。11、A【解析】

“1871年宪法是一个同时包含有联邦和邦联因素的混合物。并表示一个联邦议会而非内阁因而将行使中央权力”表明德国地方邦国的权力过大,故A正确;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故B错误;CD材料未体现,排除。12、B【解析】

由“若无农民……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可知强调了农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B项正确;坚持城市领导农村的道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已建立,C项错误;材料虽提到了工人阶级与农民,但未提及建立“工农联盟”,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学派:斯多亚学派主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2)政治主张:强调“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建立共和政体;实行直接民主影响: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3)内容:表示了两国反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努力: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消除帝国内各城邦、各地区、各等级居民之间在政治和法律上的不平等”可知体现了古代希腊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的主张,二问结合斯多亚学派的具体主张进行回答即可。(2)结合所学可知,《社会契约论》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卢梭的代表作,卢梭主张“主权在民”,提出“社会契约”思想,政治上主张建立共和政体,实行直接民主;影响结合所学从否定了封建王权、构建理性蓝图、推动法国大革命、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及捍卫人民主权进行阐述。(3)一问根据材料三“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可知《大西洋宪章》体现了美英反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愿望;二问结合所学从援助苏联、倡导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进行回答。14、(1)特点:反抗外来侵略;由忠君到限制君主权力、推翻君主统治;学习西方。原因: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战败,意识到自身的落后;西学东渐,民权观念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