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赠序类文言文
一、明确赠序是古代散文的重要文体。
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
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书序〃比较
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还有欧阳修的《伶
官传序》、《梅圣俞诗集序》,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柳宗元的《愚溪诗序》等等。
1、与在作品前面的称为“前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写体例和作
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2、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
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是议论文。如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
"赠序”始于唐初,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用于临别赠言,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
序”。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
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韩愈的《送李愿归
盘谷序》、《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送石处_L序》,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柳宗
元的《送薛存义序》,宋源的《送东阳马生序》,这里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
的意思。
"赠序"是取"赠人以言”之义,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
许之辞。以情感为主,有专属之对象,故其内容固可无所不包,其起结则不离送别之意,
故往往特重形式,讲究章法,除写送别之外,文境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明确观点
古代送别各以诗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予的文章,不附
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阅读赠序类文言文,除了要具备一定
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外,还应掌握一些赠序类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丁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古人在赠序中,除叙友谊、
道别情外,还阐述主张,议论时事,咏怀抱负,劝诫德行等,有的赠序甚至是作者不平则
鸣的表现。因此,在阅读赠序类文言文时,首先要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他对生活、对人生
的态度进行分析。作者在文中对某事物或赞颂或批评,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都
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这种观点态度的表达,或明示,让人一目了然;或暗示,取譬设喻,
含蓄委婉;或集中议论;或散见于字里行间,学生只有认真辨别、筛选,才能掌握。
要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
容、思想与主题,二是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作者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作者
一贯的思想观点,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文章运用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等,这些都可以辅
助学生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
在赠序类文言文中,作者有可能会引用别人的一些看法,也可能会批驳别人的一些观
点。因此,要注意区分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哪些是别人的观点。
(二1把握主旨
赠序类文言文的内容或议论现实政治,或抒发内心感慨,或阐述文学主张,它是作者
经过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思想结晶,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
思想的表现。把握赠序类文言文的主旨,必须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并掌握整体和局部的
关系,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倾注其中的情感,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把握作品的主旨,首先要抓住关键.赠序类文言文在表现手法上往往熔叙事、抒情、
议论于一炉。文中议论、抒情性的句子,或揭示材料的深刻内涵,或表明作者内心的情感,
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而“文眼〃更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是探索文章主旨的窗口。
(HX赏析技巧
唐宋以来的文学大家,写过不少赠序,大都是叙事、说理兼有抒情的散文名篇,蕴涵
着较高的文学价值。
赠序类文言文的写作往往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运用自如,灵活多变。阅读时,
学生不仅要弄清作者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还要看其是否有益于表现主题,是否收到了鲜
明、生动、突出的效果,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理解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意。
【例题演练】
1.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共13分)
送杨真序•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
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
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妇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
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
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心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
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窗口者,道其
埋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
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
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
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31.本文题为"送杨真序:"序"的意思是。(1分)
32.第②段运用了不少比喻,其中(1)"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写出了琴声的
(2广如怨夫寡妇之叹息",写出琴声的—(3)"(如雌雄雍雍之相鸣",写出琴声的—。
(3分)
3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曾因退职闲居而患抑郁症,后来他常听友人弹琴,久而久之,病不治而愈。
B.弹琴作为一种技艺,微不足道;但等到好琴师来,能弹出多种妙音,表达多种感情。
C.琴声同《论语》、《易》、《诗》等儒家经典一样,有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作用。
D.杨真身体多病,又遭贬官,心情抑郁,所以作者写本文劝慰他要“平其心以养其疾"。
34.纵观全文,简述"琴”在行文中的作用。(3分)
▲
▲
35.本文较多地运用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句式。请从高中教材的一篇文言文中举出运
用同样句式的例子,并简述其好处。(3分)
▲
▲
2.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
莫能名斋记•杨简
①四明杨简,得屋于宝连山之巅。简思所以名之,东望大江,巨涛际天,越山对揖,
衮衮如画,风帆飞鸟,夕阳烟芜,朝暮晦明,变态百出,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
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江山。西望钱水,玉洁如镜,茂林奇峰,楼观辉月,
烟霭翠蒙,模写不可,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
识湖山。
②反而即诸本真,敛其放情,落其外慕,穷理窟之幽微,探元珠之杳冥,不则事理两
融,曲畅旁通,百川会同,归宿于中;又不则悠然无事,惟意所之,无所造为,乐亦熙熙,
于是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俱不可谓实识本真。周思天下古今名
言,无一可以称此,又岂惟简莫能名,正恐尽万古明智绝识之士,竭意悉虑,穷日夜之力,
终莫能名。于是榜日莫能名斋。
③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曰有能名之者:是焉之南,高松抚疏,微风过之,萧然有
声,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东,洪涛驾风,怒号翻空,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西,湖光翠
迷,云飞鸟啼,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北与其麓,鳞比万屋,人物往复,啾啾碌碌,是能
名吾斋矣。有嘲曰:既曰莫能名,又曰能名,何其立说之无常?简曰:常。
22、第②段加点的"是"指代哪三方面内容,请用文中三个字概括、、。
(3分)
2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得屋于宝莲山之巅于是榜日莫能名斋
B、穷理窟之幽微何其立说之无常
C、不则事理两融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
D、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萧然有声
24、对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定不能说真正认识了江山。
B、关键是不能说真正懂得了江山。
C、一定不能说认识了真正的江山。
D、关键是不能说认识了真正的江山。
25、从整句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
▲
26、联系全文分析文末“常”的道理。(3分)
▲
▲
3.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荷塘诗集序姚鼐
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
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薛退之、
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节,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
人耳,此数君子岂所甘哉?
②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
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
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③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①。君以累世同居义门②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③之才,
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蹶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政事道途之闲,不辍
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
苏、黄之美,则固有不迨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
人近,而于今人远矣。
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
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
愚诚短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为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
其伦欤!
【注】①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②义门:仁义之门.
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③治烦:指治理政事。
22.从全文看,作者强凋□□口□对创作的重要作用。(2分)
23.第①段画线句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对"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
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但诗清雅逸人,显现出胸中高洁、光明的情操,而且没有世人庸俗、高傲的情志,
这一点和古人接近,而且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
B.但诗清雅逸人,显现出胸中高洁、光明的情操,而且没有世人庸俗、高傲的情志,
这一点和古人接近,但和当今一般人相比离得很远。
C.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尚、坚贞的节操,没有世人圆滑、阿谀的情态,这一
点和古人接近,而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
D.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尚、坚贞的节操,没有世人圆滑、阿谀的情态,这一
点和古人接近,却和当今一般人相比离得很远。
25第②、③段都提到"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作用有何不同?(3分)
▲
▲
26.作者认为“惟能知为人之重于为诗者,其诗重矣”。请联系学过的课文(古代诗歌、
现代诗歌均可),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4分)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
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
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
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②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日石生,其南涯日温生。
大夫乌公以^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
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
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
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
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
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③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
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
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④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
也!
⑤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22.第①段画线句"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与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遥相呼应。(1分)
23.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A
24.第④段画线句"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试做简要分析。(3
分)
▲
25.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
冀北的马在世上属于多的,伯乐虽然善于相马,怎么能一下子让马群空掉呢?
B.朝取一人焉,拔其无;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早晨选取一个人,选拔其中的特别优秀的人,晚上选取一个人,选拔其中的特别优秀
的人。
C.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
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读书人,也无法到他们的住所去讨教礼仪。
D.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
(皇上)面向南方掌管天下,他所托付重任、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了。
26.留守相公的"四韵诗〃和韩愈的"序"立意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3分)
▲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
①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涌预之虞。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
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
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才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②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
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
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
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③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
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
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
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
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22.上文是一篇序文。(1分)
23.陈庭学获得的“山水之助”是:(4分)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
达,因而往往令嗜奇之士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
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
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在文中对陈庭学有赞赏,也有劝勉,全文娓娓道来,恳切真诚,体现了一位长
者对后辈小生的关心和爰护。
25.简析文章第③段加点词"然〃后面的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26.文章第③段最后连用了三个问句,作者的用意
是;体现了作者劝诫后生时的态度。(3
分)(第一空格2分,第二空格1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合奇》序•(明)汤显祖
①世间惟拘儒先生①不可与言文。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
宁复有文章乎?
②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
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苏子瞻画枯株竹石,绝异古今画格,乃愈奇妙。若以画格程
之,几不入格。米家②山水人物,不多用意。略施数笔,形象宛然,正使有意为之,亦复
不佳。故夫笔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证圣。自非通人,谁与解此。
③吾乡丘毛伯选海内合奇文止百余篇。奇无所不合。或片纸短幅,寸人豆马;或长河
巨浪,汹汹崩屋;或流水孤村,寒鸦古木;或岚烟草树,苍狗白衣;或彝鼎商周,丘索坟
典。凡天地间奇伟灵异高朗古宕之气,犹及见于斯编。神矣化矣。夫使笔墨不灵,圣贤减
色,皆浮沉习气为之魔。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③,毋为乡愿④。试取毛伯是编读之。
(选自《中国历代文论精品》)
[注]①拘儒先生:指迂淘的儒生。②米家:指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子友仁。③狂狷:《论
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④乡愿:也作"乡原"。指外有谨愿之名,实与
流俗合污的伪善者。《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
22.汤显祖以戏剧名世,著有"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南柯记》和
《邯郸记》。(1分)
23.用7"对第①段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B.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C.耳多/未闻/目多/未见师出其鄙委奉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D.耳多侏闻/目多侏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24.分析第②段列举苏子瞻和米家的作用。(3分)
▲
25.赏析第③段划线句的意境。(3分)
▲
A
26.请用自己的话概述作者文末提出”试取毛伯是编读之"的理由。(3分)
▲
▲
赠序类文言文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31.(1分)临别赠言;32.(3分)(1)高亢(激昂)(2)哀怨(忧伤)(3)婉转
(和谐);33.(3分)C;34.(3分)"琴〃是贯穿全篇的线索。篇首提出琴治愈自
己的幽忧之疾,篇中阐述琴可以〃道其埋郁,写其幽思”,篇尾说琴可以使杨君"平其心以
养其疾",向杨君赠文进琴。35.如《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
出于此乎?"整句部分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散句部分形式自由,灵活有变。整散交替,
错落有致,富有美感。
2.【参考答案答(13分)
22.(3分)理、事、意;23.(2分)D24.(2分)B
25.(3分)用整句形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强调是斋东西南北都可用来命名的事实,
与前文"终莫能名"形成强烈反差,突出立说矛盾,引人深入思考。
26.(3分)杨简认为自己立说并非无常,能名或不能名,因立场、角度不同,各有道
理;说不能名,主要是担心对用来命名的江山美景、事物及其理、意等不能真正懂得、理
解。作者借此看似矛盾的立说,旨在提倡为学要探究事物本真,不轻率、不流于表象。
【参考译文】
四明人杨简,在宝莲山的山顶得到一屋。杨简考虑如何为这屋命名,他向东面眺望大
江,巨大的波浪滔滔滚滚,(东流而去)与天边相连,高耸的山峰拱手对峙,白云缭绕壮美
如画,风帆飞鸟,夕阳伴着傍晚的雾霭。山中白昼和黄昏的景色一明一暗,变化百出。从
这方面来为这屋命名吗?这样命名,先不说是游乐闲适颠迷,沉溺于外在美景,重要的不
能说是真正懂得了江山。他向西遥望钱塘之水,似玉如镜,树林丰茂,山峰奇异,楼宇辉
映明月,雾霭映衬翠色,简直不可名状,从这方面来为这屋命名吗?这样命名,不只是游
乐闲适颠迷,沉溺外景,重要的不能说是真正懂得了湖山。
反过来尝试以探究这屋的本真来为其命名,收敛那放纵之情,摒弃向外的慕求,穷尽
义理聚集之处的隐微,探究明亮大珠的阴暗,否则就把事和理两方面融合起来,通达无阻,
如百川会合,归宿到一个地方;再不然就悠然无事的样子,只顺着思想所到之处,没有任
何作为,平和快乐,像这样命名倒不只是游乐闲适颠迷,沉溺外景了,但都不能说是真正
地懂得了这屋的本真。广泛思考天下古今名言,没有一句可以来为这屋命名的,又岂止是
我杨简一人不能为这屋命名,正恐怕是穷尽万古智慧明达见识独绝之人,日夜不停地穷尽
他们全部的思考,最终还是不能命名。于是我只好宣告此屋名为莫能名斋。
既然这样,那么终究不能来为这屋命名了吗?回答是有能为这屋命名的:这屋的南面,
有高大的松树,松枝散开,庇护有加,微风吹过,发出萧瑟的声响,这是可用来给我的屋
子命名的;这屋的东面,江上巨涛随风怒号翻滚,扑击长空,这是可用来给它命名的;这
屋的西面,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白云飘飞,鸟雀啼叫,这是可用来给它命名的;这屋的北
面,在靠近它的山脚下,万座房屋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热闹忙碌,这也是可用来给它命
名的。有人讥笑道:既说不能命名,又说能命名,立说怎么能这样反复无常?杨简回答道:
我立说是固定不变的。
3.【参考答案】:
22.(2分)道德修养(人格情操等,答"为人"K给分)23.(2分)加强语气,突
出子建等人的道德、才能之高,(1分)强调为人对于为诗的重要(1分力24.(2分)C
25.(3分)第②段,说明这些人会和作者带有一样的观点:即仅想写好诗,诗歌就难
免肤浅。第③段,是将张五典的诗歌与这些人的诗歌作比较,突出张诗歌中体现的情操。
(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为止)26.(4分)只有知道了做人比作诗重要的人,他的诗才会
有分量。(1分)举例如《为白莽作〈孩儿塔〉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梦游天姥吟
留别》等(1分),分析(1分>(不同意作者观点,认为为人与诗歌价值高低没有必然联
系,举例恰当、理由充足也给满分)
4.【参考答案】:
22.(1分)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
23.(3分)(句式角度或修辞角度)运用反问、排比、整句等,变化句子组织,错综
成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极说温、石一去,东都政府和士群无所
依恃,也是强调突出对温、石才能的赞扬和对乌重胤慧眼识贤、善于荐拔人才的赞颂。
24.(3分)温生和石生是我在这里的情感寄托,当权者把他们征召而去,留下我在这
里孤苦一人,心里是很难过的;又是以哀衬喜,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为天子得文
武士于幕下"的难得可贵和自己对之的肯定。
25.(2分)C
26.(3分)两者是一致的,都有勉励、称颂的意思,都对石、温二人的出众才能加以
肯定,为他们怀才得遇而欣喜,都对乌公的知人善任表示推崇,即使"序"表面上因两位
人才的离去惋惜不已乃至"怨"和"介然于怀",实际上还是在赞颂乌公慧眼识贤、善于荐
拔人才。(说“不一致",能自圆其说也可。)
【参考译文】:
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比天下的马都多,伯乐虽然擅长柜马,怎
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
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
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诏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T立,
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借度使的身份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
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个月,又认为温生是个人才,
于是通过石生作媒介,又把温生招入幕府。东都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很多,可是怎么禁得
起早晨挑选一个,把最好的带走,晚上挑选一个,把最优的带走呢?这样一来,从东都留
守、河南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合同终止协议
- 商务合同咨询协议
- 出国经费协议合同
- 绿化解除合同协议书
- 工地用油合同协议
- 礼品订做合同协议
- 物业合同和协议
- 图书销售合同协议书
- 租赁合同备注协议
- 商铺合同转让协议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余数-竖式运算300题
- 房建工程安全质量观摩会策划汇报
- 例谈非遗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思考 论文
- 郝万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条《伤寒论》论原文
- 播音主持-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魔兽争霸自定义改键CustomKeys
- 曹培英讲座《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植被清理施工方案
- 食堂食材配送服务应急保障方案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4
- 人体骨骼和埃菲尔铁塔有何共同之处埃菲尔铁塔人体骨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