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_第1页
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_第2页
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_第3页
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_第4页
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琴协奏曲《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悉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四个乐章的旋律特点、节奏型以及曲式结构。掌握协奏曲中钢琴演奏的主要技巧,如和弦、琶音、八度等在不同乐章中的运用,并能在实践中较为准确地演奏部分段落。能够清晰地分辨出钢琴与乐队在各个乐章中的协作方式,理解二者如何相互配合塑造音乐形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分析、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大型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感知、分析和理解能力。在分段学习和整体演奏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钢琴与乐队部分学生协作)以及独立解决演奏中问题的能力,提升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音乐文化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钢琴协奏曲《黄河》所蕴含的磅礴气势和深刻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作品中抗争精神、爱国情怀等主题的体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面深入地分析钢琴协奏曲《黄河》四个乐章的音乐特点,包括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方面,使学生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教授学生掌握各乐章中钢琴演奏的关键技巧,如第一乐章中的快速跑动和弦、第二乐章中的抒情慢板段落的细腻触键、第三乐章中的激昂节奏型演奏以及第四乐章中的宏大和弦与华彩乐段等,并通过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帮助学生理解钢琴与乐队在整个作品中的协作关系,明确不同乐器组在塑造音乐形象、推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演奏实践中实现良好的配合。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将音乐理解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避免单纯的技巧学习,真正从内心感悟作品的内涵,从而在演奏中准确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协调钢琴演奏部分与乐队部分(若有乐队参与教学)学生的配合,使二者在速度、力度、情感表达等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尤其是在合奏段落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默契。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如第四乐章中的超长跨度琶音和复杂节奏组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技术障碍,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展现出音乐的表现力,使演奏更加流畅自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解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知识,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初步认识。2.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全曲及各乐章片段,通过多次聆听,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作品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情感变化以及乐器之间的协作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3.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重点片段,展示正确的演奏技巧、节奏把握、力度控制和情感表达,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增强学生对演奏的感性认识。4.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作品的某一主题或演奏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作品中某一乐章的情感表达、演奏技巧的处理方式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5.练习法针对各乐章中的演奏技巧和重点段落,安排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演奏技能,逐步提升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激昂的抗战历史影像资料片段,如抗日军民奋勇杀敌、黄河奔腾咆哮的场景,同时播放一段节奏强烈、气势磅礴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可选择类似风格的纯音乐)。2.影像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怎样的历史画面?音乐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感受那种激昂、悲壮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3.引出课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钢琴协奏曲《黄河》,它以黄河为象征,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二)作品介绍(10分钟)1.创作背景详细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于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当时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这部作品的诞生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强调《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经典之作,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钢琴协奏曲《黄河》在保留合唱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钢琴和乐队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2.作品地位与影响说明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对《黄河大合唱》的创新演绎,更是将西方乐器钢琴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的典范,对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介绍该作品在国内外演出中获得的巨大成功,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成为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分析与学习(15分钟)1.乐章介绍向学生介绍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描绘了船夫们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奋力划船、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精神。2.音乐特点分析旋律:引导学生聆听第一乐章旋律,分析其特点。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以五声音阶为基础,音域宽广,起伏较大,充满了力量感。旋律线条时而上扬,表现出船夫们奋力拼搏的豪情;时而下行,仿佛是在与汹涌的波涛抗衡。节奏:讲解乐章中的节奏特点,大量运用了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和三连音等,增强了音乐的紧张感和动力感,生动地描绘了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和船夫们划船的艰难节奏。和声:分析和声在本乐章中的运用,和声色彩浓郁,以功能性和声为主,通过和弦的转换和变化,增强了音乐的张力和表现力。在高潮部分,和声的运用更加丰富,进一步烘托出紧张激烈的气氛。曲式结构:介绍第一乐章采用了奏鸣曲式,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中主部主题激昂有力,副部主题则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开部通过对主题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将音乐推向高潮。再现部中主部和副部主题再次出现,在调性上进行了统一,使整个乐章结构完整,气势恢宏。3.钢琴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和弦演奏:第一乐章开头部分有大量的快速和弦演奏,要求学生掌握和弦的指法和触键方法。教师示范如何用手臂带动手指,以坚定有力的触键弹出清晰饱满的和弦,强调手腕的放松和稳定,避免僵硬。节奏把握:针对乐章中复杂的节奏型,如切分节奏和三连音,教师进行示范演奏,引导学生通过节拍器辅助练习,先慢后快,逐渐掌握准确的节奏。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韵律感,不要机械地弹奏。4.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分乐句、分段落地练习第一乐章中钢琴部分的演奏。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法、节奏不准确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个别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给予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四)第二乐章:《黄河颂》分析与学习(15分钟)1.乐章介绍介绍第二乐章《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的颂歌,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热爱之情。2.音乐特点分析旋律:引导学生聆听第二乐章旋律,感受其抒情优美的特点。旋律线条流畅,气息宽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融入了一些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使旋律更加丰富动人。节奏:讲解乐章节奏相对平稳,以较慢的速度为主,强调旋律的歌唱性。通过一些长音和舒缓的节奏型,营造出庄严、宏大的氛围,让听众在欣赏旋律的同时,感受到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和声:分析和声在本乐章中的运用,和声色彩较为柔和、温暖,以三度叠置的和弦为主,增强了旋律的丰满度和表现力。在一些抒情段落,和声的运用更加细腻,烘托出深沉的情感。曲式结构:介绍第二乐章采用了三段体曲式结构,即ABA。A段旋律优美抒情,主题鲜明;B段旋律在音区和节奏上有所变化,情感更加激昂;最后A段再现,使整个乐章情感连贯,表达出对黄河、对祖国的深情赞美。3.钢琴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触键方法:针对第二乐章中抒情慢板段落的演奏,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柔和、细腻的触键方法,以表现出旋律的歌唱性。手指要贴键弹奏,控制好力度的变化,从弱到强再到弱,使声音富有层次感。踏板运用:讲解踏板在本乐章中的重要作用,示范如何根据旋律的需要合理使用踏板,以增强音乐的连贯性和共鸣效果。强调踏板的踩放要与手指的弹奏紧密配合,避免出现踏板噪音。4.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第二乐章钢琴部分的练习,重点体会触键方法和踏板的运用。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出乐章的抒情性。选择部分学生进行演奏展示,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从旋律的表现力、触键的细腻度、踏板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五)第三乐章:《黄河愤》分析与学习(15分钟)1.乐章介绍介绍第三乐章《黄河愤》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人民遭受敌人践踏的悲惨情景,以及人民奋起反抗的激昂情绪,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民族解放的渴望。2.音乐特点分析旋律:引导学生聆听第三乐章旋律,分析其特点。旋律充满了悲愤之情,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运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增强了音乐的张力和动力感。旋律中还融入了一些民间音乐元素,如戏曲音调等,使音乐更具感染力。节奏:讲解乐章节奏复杂多变,速度较快,通过连续的切分节奏和快速的音符跑动,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同时,节奏中还穿插了一些舒缓的段落,形成对比,突出了人民在苦难中的悲愤和反抗的决心。和声:分析和声在本乐章中的运用,和声色彩强烈,以不协和和弦为主,增强了音乐的紧张感和戏剧性。在高潮部分,和声的运用更加密集,将音乐推向愤怒的顶点。曲式结构:介绍第三乐章采用了复三部曲式结构,包括呈示部、中部和再现部。呈示部中主题鲜明,表达了悲愤的情绪;中部旋律在节奏和调性上进行了变化,更加激昂;再现部中主题再次出现,在力度和情感上进一步加强,使整个乐章结构严谨,情感充沛。3.钢琴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快速跑动技巧:第三乐章中有大量的快速音符跑动段落,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手腕的灵活转动和手指的独立弹奏,以快速、均匀的速度弹奏出清晰的音符。提醒学生注意手臂的放松,不要过度紧张,避免影响演奏速度和准确性。力度控制:讲解在本乐章中如何根据音乐的情感变化进行力度控制,示范从轻柔的悲愤表达逐渐过渡到强烈的愤怒呐喊,通过力度的对比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强调力度的变化要自然流畅,避免突兀。4.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第三乐章钢琴部分的练习,重点攻克快速跑动和力度控制等技巧难点。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演奏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演奏展示,每组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乐章的演奏。教师引导其他组学生从整体的协调性、技巧表现、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六)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分析与学习(15分钟)1.乐章介绍介绍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终曲乐章,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烽火中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壮丽场景,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御敌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2.音乐特点分析旋律:引导学生聆听第四乐章旋律,感受其激昂振奋的特点。旋律采用了齐唱、轮唱的形式,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战斗性,以简洁有力的音符展现出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保卫祖国的豪迈气概。节奏:讲解乐章节奏鲜明有力,以快速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轮唱部分的节奏错落有致,此起彼伏,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推动力。和声:分析和声在本乐章中的运用,和声色彩明亮、坚定,以功能性和声为主,通过和弦的转换和强化,增强了音乐的力量感和凝聚力。在高潮部分,和声的运用更加饱满,将音乐推向胜利的高潮。曲式结构:介绍第四乐章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主部主题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与插部主题相互交替,形成了热烈欢快、斗志昂扬的音乐氛围。插部主题旋律优美抒情,与主部主题的战斗性形成对比,丰富了乐章的情感表达。3.钢琴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宏大和弦演奏:第四乐章中有许多宏大的和弦段落,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全身的力量,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弹奏出震撼人心的和弦。强调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协同发力,使和弦声音坚实有力,富有共鸣。华彩乐段演奏:讲解华彩乐段在本乐章中的重要作用,示范如何根据乐章的情感和风格特点进行华彩乐段的演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遵循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的演奏处理,展现出钢琴的独特魅力。4.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第四乐章钢琴部分的练习,重点练习宏大和弦和华彩乐段的演奏技巧。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表现手法。邀请学生完整地演奏第四乐章钢琴部分,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记录下优点和不足之处。演奏结束后,教师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鼓励学生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七)整体合奏排练与展示(10分钟)1.合奏排练如果有乐队参与教学,组织钢琴演奏部分学生与乐队进行合奏排练。强调各乐器组之间的配合,明确钢琴与乐队在不同乐章中的主次关系和协作方式。针对合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速度不一致、力度不平衡等,进行重点练习和调整。通过多次排练,让学生逐渐熟悉彼此的演奏特点,提高合奏的默契程度。2.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完整合奏展示。展示结束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