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4月考期最新版考生须知:1、参考教材:《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宁主编,2009年版。2、特殊标记含义:P10代表教材页码第10页;“【】”等标注的代表此处为重点关键词(得分点)。 【注:古代汉语会考查很多例子让同学们进行判断,一定要多看例子,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有些知识点举例给到了词语,没有给到所在古文的那句话,但做题时依旧可以使用,代入即可】一、单项选择题上下是也”。会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摇,武信是也”。形声:“形聲者,以事焉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2、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形的造字方法。如:【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高、向、眉、栗、血】。P9-103、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如【刃、亦】。P104、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会意字有两种类型:形合会意字,如【从、牧、莫、舂】;义合会意字,如【臭、息、(即法字)、明】。P10-115、“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所谓“以事为名”,即【根据事类(指意义)而造或选取一个字作为义符,再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标声】,即取譬相成,构成新字。“江”“河”二字,原本是为专指长江和黄河而造的字,6、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P13 【左形右声:如“錢、材、消、熔”等,这是最常见的结构样式;右形左声:如“放、鴨、刎、頸、錦、欽、触”上形下声:如“茅、簡、空、罟、孟”等;下形上声:如“柴、酱、盆、壅、幕、恭、築”内形外声:如“聞、問、蜀、窟、赢、辩、辫、瓣、哀、隨”等;外形内声:如“闢、匪、匐、固、裹、衷、戚”等;形在一角:如“穎(从禾頃聲)、修(从肉攸聲)、赖(从貝剌聲)、勝(从力朕聲)、腾(从7、省声字:【産,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雷,从雨,晶省声】。省形字:【弑,从殺省,式声;者,从老8、假借和转注一样,不是汉字结构的类型。假借例字:(其、莫】。P149、汉字形体的演变P14-20(1)古文字时期的汉字,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和秦系小篆】 【殷商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 【金文】又叫钟鼎文。西周金文是直接继承殷商甲骨文而来的。 【战国文字】。两大派系:秦系文字(主流)和六国文字(支流)。战国秦系文字中最重要的是石鼓文。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规定采用的标准字体。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保存小篆最系统的一部书,共收录【小篆】字头【9353】个,分【540】部。(2)今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以东汉隶书为代表的隶书和从魏晋时期一直使用到今天的楷书】。 【隶书】有秦隶(古隶)、汉隶(今隶)之分。汉字【由篆文向隶书的演变过程】叫隶变。【汉隶】是隶变态,标志着隶书已经走向成熟。 【楷书】萌芽于东汉,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成熟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由汉隶演变为楷书的过程,叫做楷化。脱”“解釋”“鬆懈”等。“田”本义指【田地】,引申出“種田”“田獵”义。假借义:如“剥”与“撲打”义,“調”与“早晨”义。《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剥棗,十月穫稻。”剥,本義是【剥皮、剝開】。“剥”是“撲”的借字,“撲”是敲打、敲撃字,要按照“朝”的本义解释为“早晨”。P3011、纯表意字的词义P30-31象形字(豆、番):豆:本义【高脚盘子】,盛放肉類等的食器。番:踏的古字。【兽掌之形】o部位。刃:象形字刀上加一点,指示【刀刃】的部位。会意字(爇、伐):爇:【人手持秧苗作栽种状】,種植義。伐:【以戈撃人,“殺伐”之义】o12、形声字的词义P31-32頁本义是【人头】,凡是由“頁”作义符的字,其本义都与头部或头的行为、头部特征等有关。題本义是【前额】。領指 【整个脖子】。項指【脖子的后部】。頸指【脖子的前部】。顛本义是【头顶】。頒本义是【大头】。頓本义是【以头叩地】。頗本义是【头偏】。發本义是【射箭】,其他义项:打开;发迹;派发,派出;发挥。弛本义是【松开弓弦】,与“張”(拉满弓弦)是反义词。其他义项:松弛;放下;摧毁。13、双音短语P59-60(1)古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单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同形,但并不是双音词。如:【所以、出入、非常、形容、其實、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盗之【出入】興【非常】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晋。(2)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连词同形,这些双音结构并不是双音词而是两个有各自的词性和作用的单音词。如【然而、然則、雖然、且夫、若夫、今夫】。14、联绵词P62-64(1)从形式上看,联绵词由两个字记录,这两个字不是语素,而仅仅是音节的记录符号,因此,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讲,如果拆开来得到的是两个不能独立表示意义的音节。如:陟彼高岡,我馬【玄黄】。/“隳頹、【玄黄】….…,病也。”(2)联绵词的类型o(3)联绵词的语音特点:在语音上多有双声叠韵的关系①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參差仿佛憔悴躊躇倉促流連忐忑伶俐】②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韵”相同的联绵词。例:【從容爛漫逍遥蹉跎彷徨窈窕囅轉崔嵬蟬媛】③【“望陽”古音叠韵,“玄黄”古音双声,“猶豫”古音双声,按令音读的话,“望陽”仍是叠韵,“玄黄”不是双声,“猶豫”仍是双声。“倉庚、苯苜”在古代是叠韵联绵词,今音不叠韵。“續紛、匍匐”在古代是双声联绵词,今音不双声】o15、古今词义的差异P72-77(1)【古代义项的消失】①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②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池:护城河】①货以藩身,子何爱焉?②齊國雖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①赦之,以勸事君者。②子若免之,以勸左右,①晏子侍于端台,子猶馳而造焉。②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造:到,来到】(2)【古今义项的微殊】①【广度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男孩】现代汉语中,“子”【只指男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泛指一般气味】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现代汉语中,“臭”在表示“气o亲戚古代汉语中.(指族内外亲属,也包括父母兄弟】。如: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现代汉语中【父母亲是不能称亲戚的】oD.菜中古以后【不仅指蔬菜,还包括鱼肉等食品】。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内。【黄河】F.醒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表示醉酒後再恢復正常神智,酒醒】朝曦入牖來,烏唤昏不醒。【睡着後醒過來】②【程度深浅的差异】。即古今词义轻重深浅不同。A.恨现代汉语中的“恨”表示【怨恨】,现代汉语词义重,程度深;古代汉语词义轻,程度浅。B.感激臣以愚戇,感激忘身,敢觸忌諱,手書具對。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义要轻得多。③【色彩褒贬的差异】。即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A.爪牙夫雖無國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助手】现代汉语中指【帮凶、走狗】。古代是褒义词,现代是贬义词。B.谤屬王虐,國人謗王。士傳言,庶人謗。上两例中的“谤”均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是中性词】。现代汉语中只有【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意思。古代是中性词,现代是贬义词。C.賄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本義指財物。由財物義引申出贈送財物的意義,中性词】國無陋矣,厚賄之。【由贈送引申焉用財物收買,贬义词】现代汉语中“賄”指【用来买通他人的财物,或是用财物买通他人】。先秦是中性词。现代是贬义词。D.黨亡人無黨,有黨必有雠。朋黨比周。上述例子中的“黨”均指【为私利而结成的集团】现代汉语中的“黨”指【一种组织】。古代是贬义词,现代是中性词。④【词义特点的差异】。即古今词义的特点不一致。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天暑市遠,賣之不售。 【古代汉语中,“售"的意义是“卖出”,其特点在于强调卖的结果。现代汉语中,“售”只是表示卖这个动作,不再强调卖的结果】0B.購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購甚急。这三例中,【“購”的对象都是“人”而不是“商品”,都表示悬赏征求】,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一般的“購买”。C.訪穆公訪諸蹇叔。楚子將以商臣焉大子,訪諸令尹子上。上述例子的“訪”都是【君王就某事向大臣征求意见】。现代汉语中【泛指访问、了解情况,没有征求意见的意思,上对o16、古今词义的沟通P78-79A.【項:脖子的后面】枚狀如箸,横銜之,焉之續,結於項。案灌夫項,令謝。成语:望其項背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温,聽其言也屬。双音节词:即席弃甲曳兵而走。兔走觸株,折頸而死。方言:唱歌走调、跑调;电线漏电,走电,跑电①世易時移。②功不十,不易器。【基本意义都是变。①变化。②改变】双音节词:交易、贸易【换】易手、移風易俗、改弦易辙【改变】(2)从词义的共同特点和相互联系上去了解古义A.(誣:虚妄不实】天寶置之,而二三子以焉己力,不亦誣乎!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彼有遺秉,此有滞穗。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 以“秉”又有持、握的意思,如秉烛夜游。由持、握具体的东西,发展为主持政事,于是有了执掌、主持的意义,如秉政、秉权。长时间执、握,就有了坚持、坚守的意义,如秉德、秉正、秉公等。词的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具有多个义项的词叫【多义词】。如: 【絕:①繩断②断絕③窮盡④獨一無二⑤詩歌體裁⑥渡過⑦超過引:①開弓②延長、伸長③牵挽④導引、率領⑤退却⑥序言⑦延請⑧招致】造成一词多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词义的引申。传统汉语语言学上把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所得出的词的义项叫做这个(1)连锁式引申防:本意是堤壩。以防止水。【堤壩】“防”由本文到引申义的引申脉络是:【堤壩→堵水→禁阻、防備、防止→約束→规範、標凖】問:本意是询问。子入太廟,每事問。【询问】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责问,追究】“問”的引申脉络是:慰問个過問一詢問→審問卜責問词义引申脉络大多是连锁式和幅射式交叉复合的。如“引”,它的引申脉络是:延長退却个个引:開弓→導引(率领)→延請→招致19、同义词的辨析方法:【语言环境分析法(具体又有置换法和比较法两种);对立意义分析法;探求本源分析法】o20、同义词的应用P110-112昔秦人【負恃】其衆,貪於土地,逐我諸戎。為寡人為之。”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父母聞之,【清】宫【除】道,【張】樂【設】飲。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惜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齐王闻之,君臣【恐惧】o(1)【绝对反义词】。又叫互补反义词,两个词表示的意义是互补的,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中间状态。如:【男一女;生二死;動二靜,;是一非;(2)【相对反义词】。又叫极性反义词,两个词表示的意义处于两个极端,二者之间有中间状态,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排斥和否定。如:【左一右;大一小;輕一重;長一短;高一下;甘一苦】22、反义构词P113-114在古代汉语中,有些意义相反相对的词经常并列使用,久而久之,它们便作为语素构成一个复合词,这种现象叫反义构词。如: 【動静】以禮,則星辰顺序。23、动词的用法P135-139(1)动宾关系①【受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焉,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宾语则是动作行焉的承受者。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o②【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悪之。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盗瞭【死利】於東陵之上。/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焉右。(2)【双宾语】指一个谓语动词后边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一般情况下,间接宾语指人,直接宾语指物。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公【賜之食】,食舍肉。公【語之故】,且【告之悔】0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丞相數言将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於是乎伐原以【示之信】0不知早【焉之所】,無使滋蔓。0晋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24、数词的用法P153-157“再”在古代汉语中既可表示整数二,又可表示序数而衰,三而竭。 【直接使用基数词】。例: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用“第”放在基数词前。例: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掠地,功最多,宜【第一】o 一也。耆酒,二也。棄仲章而奪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傷其君目,五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古代汉语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是【“分母+分+名词+之+分子”】。例:方今大王之衆,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直接说出倍数的数位或在数位后加“倍”。例:利不【百】,不變法。例: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衆,叩關而攻秦。数词后面带宾语“之”“此”等表示倍数。例:棗栗千石者【三之如果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一般采用【“倍数+基数”】的形式。例: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5)约数(6)虚数表示极多的虚数常用基数词【“三”“五”“七”“九”及其倍数(如“土=”“三土二”“七十二”等)或“土、百、壬、万”等整数】表示。例:【三】過其門而不入。例: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例: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3)有时为了强调动作的数量,可以把表示动量的数词放在句尾,并在数词前面用“者”字。这样“者”字词组就充当了全句(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有【台(yí)、卬(áng)、朕、吾、我、予、余】等;第二人称代词有【爾、女(汝)、若、而、(2)指示代词【是、之、此、斯、兹】表示近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彼、夫、其】等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o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主谓词组+者名词(词组)+者数词+者名词(词组)+“者”字词组名词(词组)+之+“者”字词组所+动词(词组)所+介词+动词(词组)o“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例:今灘上有石,或圆如箪。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例:東西南北,莫可奔走。27、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特点P196-197(2)【介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有少数介词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有时放在介词的前面。如: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焉城,.【漢水以】焉池,雖衆,無所用之。(3)一些介词结构的位置较灵活。有些介词如“因、为、與、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位于谓语前充当状语,但介词“以”“於”组成的介宾结构,位置可以在动词谓语后,也可以在动词谓语前。如: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1)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或向谁(什么事物)所发。“為”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可译为。例:及莊公即位,焉之請制。“為”表示动作行为向谁发出,可译为例:犀首以梁焉齊戰於承匡而不勝。(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介绍动作行为原因的“為”可译为【“因為”】。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3)在被动句里位于动词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兔不可復得,而身焉宋國笑。(1)介绍出动作行为发出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行为是与谁共同完成的。可译为等。例:沛公曰:“君安舆項伯有故?”。例:所欲,與之聚之;所恶,勿施爾也。(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有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原因、条覺而起,起而歸。(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行o(2)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1)连接两个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关系,往往前面的动作行为与后面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存在假设或条件关系,可译为(2)用在并列的分句里,表示对各种情况的列举和对比。这类“则”今译时一般不必译出。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3)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后一项情况的出现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所未料到的,“则”有表示发现的意味,可译为。例: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4)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含有转折意味,可译为"却"】。例: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6)连接谓词性词语分句,表示假设和结果关系,可译为。例: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之,吾且奏之;則私,吾不受私語。“然而”的意思大致是【“虽然如此,但是……”“这样却”】。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则”意思相当于【“既然如此,那么(就)……"L。例: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34、句尾语气词P234-2420【乎、與(欺)、邪(耶)、哉】0036、判断句的表达功能P258-259(1)表示【领属关系或等同关系】,即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谓语所表达人或事物的同类,或与之具有同一的关系。例: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顺也。(2)表示【比喻关系】,即用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比喻主语。可译为“好比是……”。例: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即在叙述某件事情和观点后,用判断句说明原因。例:夫战,勇气也。(1)表示【感叹】的主谓倒装句如:有是哉,子之迂也!/賢哉,回也!/甚矣,汝之不惠!(2)表示【疑问】的主谓倒装句如:誰與,哭者?/何哉,爾所謂達者?/子邪,言伐莒者38、我国的目录学是西汉成帝至哀帝时刘向、刘歆父子首创的,经由两晋的发展,至唐代正式确立了四部分类法,即将众多的文献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刘向的【《别录》】是最早对我国图书进行目录分类 39、古注的类别P302-304(1)【传注类】。例:【《毛诗故训传》、孔安国的《尚书传》】。(2)【章句类】。例:【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陆德明《经典释文》L。。“义疏”又称“义注”“正义”“义证”。例:【唐代孔颖达等奉诏撰定的“五经正义”】00中国古代社会重礼仪,讲修身,尤其在专制的王权制度下,説话不便、不宜或愿过于直白,时常用迂曲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P32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喻矩。”2、季氏將伐顓臾P23-25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之;既來之,則安之。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湾池,魚驚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榖舆魚驚不可勝食,4、雖有佳肴P67雖有佳,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5、晏婴論和P99-101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心平,德和。以玉焉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7、北冥有魚P127北冥有魚,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焉鳥,其名焉鹏。鹏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8、其政悶悶P147-148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焉奇,善復焉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9、上兵伐謀P150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焉上,破國次之;全軍焉上,破軍次之;全旅焉上,破旅次之;全卒焉上,破卒次之;全伍焉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0、觸龍説趙太后P227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焉之計深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焉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焉王也哉?”三、释词题解释词义。3、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措:放弃。P644、雖有佳,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P677、立其子,不焉【比】。比:近,偏私。P989、若受吾【幣】不假之道,將奈何?鳖:礼物。P17010、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湾】天下之溺。濟:振救。P319说明词性及作用。1、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女:你,第二人称代词。P23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语气。P24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人)。P374、舉以敗國,【将】何賀焉?將:副词,作状语,还、又。P835、子文【飲】之酒。飲:动词使动用法,使.…...喝。P837、晏子【怪】而問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焉……奇怪。P1198、而後乃今將圖【南】。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P1289、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方:副词,作状语,正在。P132四、简答题(总结知识点,学会辨析例子)1、通假字的辨识/本字和通假字的区分P29/40-45(1)本字是指专为记录某个词所造的字,它的形体是以这个词的某一义项为根据而造的。如,(2)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因声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3)通假字例字:寤一捂。信一伸。修—修。裁—才。畔一叛。崇一終。嬌—驕。彫一凋。錫—賜。豪一毫。考一拷。管一館。溢—螠。2、异体字的辨识45-48(1)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如:俯一俛。魏一麯。(2)异体字例字:御—驭。棄一弃。罰一罰。鷄一難。杯一孟。溪一豁。暖一媛。燈一镫。阱一穿。坑一防。歡一懂。咏一泳。秕一枇。猿—援。偃—仙。礼—禮。達—达。麯—魏。仿—做。時一皆。杆一程。線—线。柏一柏。村一邮。迹—嘖。猿—媛。霉—徽。糍—瓷愬—訴。糠—杭。粳—杭。椀—怨。够—夠。峰—拳。鵝—慧。秋—烁。襟—雜。鞍—章。群一罩。略—署。惭—慙。裏一禪。土一玉。決一决。况一況。亞一亜。册一册。污一汗。穴一冗。冰—氷。皂一皇。3、分化字的辨识P48-52(1)为了使文字更为明确地记录语言,人们就使用更多的字形来分担文字的记录职能,这就是文字的分化。我们把用来分担汉字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分化字,把原先兼有多个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源字。如:共一供、拱、恭。(源字一分化字下列例子均为如此)(2)分化字例字:何—荷。指一旨。女一汝。猶—猷。亨一享。箸一著。其一箕。赴一計。母一毋。孰—熟。然—燃。莫一暮。暴—曝。益—溢。要一腰。禽一擒。原—源。州—洲。止一趾。責—債。昏—婚。坐—座。齊—劑。尉—慰。竟一境。解—懈。賈—價。説—悦。采一彩。牟一眸。受一授。祝一咒。4、单音词的辨识P57(1)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简称单音词。(2)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録一个词。但字和词不是—一对应的:异词同字现象:即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形貌肤麗(華美);麗(附着)土之毛。异词同字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词义引申的结果。第二个原因是字用过程中的同音借用,这是造成异词同字即一字记多词现象的主要原因。异字同词现象:即一个词有不只一个记录符号,各个符号间多是异体字关系,也有的是分化字关系。如:暮宿黄河邊至莫夜月明。暮与莫是同一個詞,是分化字关系。5、复合词的辨识P60-62复合词大多数是由两个语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法组合而成的。(1)复合词的结构①并列结构: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的复合词。如:倉廩、干戈、膏腴、賓客、祭祀、倾覆、斟酌、謹慎、和睦。也有个别复合词是由两个反义语素并列构成的。如:緩急。②偏正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复合词。如:布衣、東宫、天子、諸侯、百姓、錦衾、狐裘、羌笛。 “布衣”本指布料衣服,后专指穿布衣的人,即平民。例:臣本布衣,躬耕南陽。/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驚之時而遊説者之秋也。 “東宫”本指东边的宫殿。因为太子住东宫,所以专指太子。例:東宫之妹,邢侯之姨。③支配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复合词,又叫动宾结构。如:執事、将軍、當道、持戟、敗績、知府、司寇、司馬、拾遗、稽首。 思是执掌事务,以后执掌事务的人也称“執事”。先秦時常用“執事”尊称别国国君,以此表示不敢直称其君。例如《左傳·成公三年》:“雖遇執事,其弗敢違。”这里的“執事”是晋臣知瑩称楚共王。④主谓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与被说明关系的复合词。如:地震、日食、霜降、夏至、月食。复合词的形成是汉语由单音化向双音化发展的结果。最初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是短语,后来形成专合词。例如:①国家。“国”指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指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如果“国家”连用,指的仍然是“国”和“家”的概念,“国家”是短语。如果“国家”连用只泛指“国",不再指“家”,“国家”是复合词。②春秋:原指季节,凝固成复合词以后就变为泛指“时间”,进而指“年龄”。如:“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来“社稷”结合在一起,表示“国家”的意思。如“是社稷之臣也”,“社稷”是词。④尋常:原来为长度单位:八尺为“尋”,倍“尋”为“常”。如《韓非子·五蠹》中的“布帛尋常”。后泛指一般的长度,是词。刘禹锡《乌衣巷》“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尋常”.是“普通”“平常”的意思.是引申义。也。”“俊”“傑”经常连用,泛指才智出众的人。“尊贤使能,俊傑在位”(《孟子·公孫丑上》),“俊傑”是复合词。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復習) 倉廩虚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空虚) 延頸而鳴,舒翼而舞。(伸展)(4)时空关系: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表示时空的词可以互相引申。 有自門間射陽越,殺之。(缝隙)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一会儿) 豭狁孔熾,我是用急。(急切)(5)礼俗关系:由于礼俗的原因造成词义的引申。 东门之杨,其叶群群。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黄昏)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结婚) 朝服衣冠,窥鏡。(早晨)晨往,寝門辟矣,盛服將朝。(上朝)7、發的义项与同义词P102-103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射其左,越於車下。(2)出發。同“行”。夫鸡鷄,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將行,謀于桑下。王何不發將而撃之?/遣使者黄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4)徵召。同“徵”。發間左適戍漁陽九百人。/使人發験,徵莊辛於趙。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橘生淮南則焉橘,生於淮北則焉枳。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舜發于畎畝之中。/大楚興,陳勝王。使桓公發倉困而賜貧窮。/令宣之日,軍門故而虜自潰矣。8、同义词间的差异P105-107①范围广狭不同如:問、詢、訪在询问、征求意见的义项上是同义词么限制,而“訪”通常是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秦大夫不詢于我寡君,擅及鄭盟。穆公訪諸蹇叔。②性状情态不同目不能兩視而明。乘彼垝垣,以望復關。失時不雨,民且狼顧。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撃柱。雲車十餘丈,瞰臨城中。及疾篱,詔遣黄門郎王衍省疾。楷回眸瞩之,曰:“竟未相識。”③程度轻重不同如:飢、餓在表示吃不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飢”是吃不饱,腹中空。“餓”是严重的饿,指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飢而欲食,寒而欲暖。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寜一月飢,無一旬餓。④侧重点不同如:恭、敬都有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巧言令色足恭。賓客主恭,祭祀主敬。(2)组合功能的差异即既可表示侮辱他人(使他人受辱),又可表示自己受辱。“耻”的意义是“单向”的,即只能表示使他人受辱,而不能表示自己受辱。韓厥曰:“不可以再辱國君。”子,晋太子,而辱于秦。言公不能用子家,所以見辱。公如晋......晋人使陽處父盟公以耻之。(3)情感色彩的差异如:比、周二者都可以表示與人結合、聯合,但褒貶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焉政》)孔穎達疏:“忠信焉周,阿黨焉比。言君子常行忠信而不私相阿黨,小人則反是。”如:誅、殺、弑在“杀死"的义位上,三者同义。但“诛”是依法杀死不义之人,是褒义的,“杀”是中性的,弑”则用于下犯上,带有贬义。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見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無知。如:唯、诺二者同为应答之声。但“唯”常用于答应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诺”用于答应地位、辈分与自己相同或更低一些的人。所以“唯”更带有恭敬从命的感情色彩。父命呼,唯而不諾。(《禮記·玉藻》)孔穎達疏:“唯而不諾者,應之以唯而不稱諾,唯恭於諾也。”9、形容词的用法P139-141(1)形容词用作动词①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与……友好今媪【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使长安君地位尊贵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认为冯谖卑賤是故明君【貴】五榖而【賤】金玉。认为五縠很貴重,认为金玉很輕賤(2)形容词词尾(1)名词作状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撃三千里。在水面上②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或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家人【車】載欲往就醫。車載:用車載③表示动作进行时的方式。④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⑤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多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有“像.……一样的”“像……似的”等意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獸伏:像野獸一様爬出來⑥除普通名词外,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在古汉语中也常作状语,用魏有賢人可與俱【西】遊者乎? (2)名词用作动词①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一般动词,表示主语向某个方位行动。例: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向北走、向南走②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后,使宾语成为该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的含义。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③名词的意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货力焉己。把……當作雙親、把……當作子女④名词的为动用法、即名词用作动词时,后面的宾语并不是动作的直接受事者,而是动作间接涉及的对象。(1)数词+名词。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2)名词+数词。例:吏二縛一人詣王。12、副词的类别(记住例字,直接带入句子去选)P164-170(2)范围副词: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主要有【皆、盡、咸、悉、畢、舉、具】等。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主要有【唯、獨、直、僅、特、徒、但】等。(3)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时间副词有【既、已、 副词有【豈、寜、獨、庸】等。(5)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6)谦敬副词:表示尊敬别人的副词有【请、敬、謹、幸、惠、辱】等。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竊、伏、忝】等。(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對於”。例: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3)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例:苛政猛於虎也。(4)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履,未絶鼓音。逐子犯。(2)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时,相当于“把”。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时常有“率领”的意思。例:陳子以時子之言告孟子。(3)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例: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例:文以五月五日生。(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例:古之民樸以厚,今之民巧以偽。(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一前一后的承接关系。表示目的可译为"来",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致”(4)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前者是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状态等。例:若潜師以來,國可得也。(5)“以”还可以连接名词与时间方位词。例:自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1)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译为“的”或不译。例: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2)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转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原单位倒闭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 羽毛球教学与实战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阜阳师范大学
- 毕业设计与研究成果展示
- 2025建筑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总承栽合同
- 2025年碳纤维传动离合器采购合同
- 高一英语学案:知识巧学Womenofachievement
- 2024年西安长安聂河中医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高新菁蓉小学招聘储备教师笔试真题
- 2025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样本
- 衬衫购买合同范本模板
- 2024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初三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 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带答案】
- 养老机构老年人保护性约束服务规范 编制说明
- 肥胖症治疗季度临床路径分析
- 《习作:心愿》课件(两套)
- 针灸笔记课件
- 《蜀相》76816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 期中句型转换练习专项过关卷(试题)-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