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综合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危险废物综合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危险废物综合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危险废物综合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危险废物综合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废物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全过程管理。

(三)基本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依法进行危险废物的管理活动。2.预防为主原则:强化源头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3.全过程管理原则:对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要求。4.无害化处置原则:优先选择无害化的处置方式,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危险废物的分类与标识(一)危险废物分类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相关标准,对公司内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HW01医疗废物:如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2.HW02医药废物:包括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药品、废药剂等。3.HW03废药物、药品:过期、淘汰、变质的药品等。4.HW04农药废物:农药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5.HW05木材防腐剂废物:含有防腐剂的木材加工废料等。6.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废弃的有机溶剂、清洗液等。7.HW07热处理含氰废物: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渣等。8.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机油、废润滑油等。9.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油库、车间产生的油水混合物等。10.HW10多氯(溴)联苯类废物:含有多氯(溴)联苯的电子废物等。11.HW11精(蒸)馏残渣:化工生产中精馏过程产生的残渣。12.HW12染料、涂料废物:废弃的染料、涂料等。13.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废弃的树脂、胶粘剂等。14.HW14新化学物质废物:新化学物质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15.HW15爆炸性废物: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废物。16.HW16感光材料废物:摄影、印刷等行业产生的废感光材料。17.HW17表面处理废物:电镀、涂装等表面处理过程产生的废物。18.HW18焚烧处置残渣:垃圾焚烧、工业焚烧产生的残渣。19.HW19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含有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废物。20.HW20含铍废物:含铍的金属废料、废渣等。21.HW21含铬废物:含铬的电镀污泥、废渣等。22.HW22含镉废物:含镉的电池、废渣等。23.HW23含铅废物:含铅的蓄电池、废渣等。24.HW24含砷废物:含砷的矿石、废渣等。25.HW25含硒废物:含硒的电子废物、废渣等。26.HW26含汞废物:含汞的废电池、废渣等。27.HW27含锑废物:含锑的矿石、废渣等。28.HW28含碲废物:含碲的电子废物、废渣等。29.HW29含钡废物:含钡的废渣、污泥等。30.HW30含锂废物:含锂的电池、废渣等。31.HW31含锌废物:含锌的电镀污泥、废渣等。32.HW32无机氟化物废物:含氟的废渣、污泥等。33.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含氰的废渣、污泥等。34.HW34废酸:废弃的硫酸、盐酸、硝酸等。35.HW35废碱:废弃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36.HW36石棉废物:含有石棉的废料、废渣等。37.HW37有机磷化合物废物:含有有机磷的农药、化工废料等。38.HW38有机氰化物废物:含有有机氰的化工废料等。39.HW39含酚废物:含有酚类的化工废料、废渣等。40.HW40含醚废物:含有醚类的化工废料等。41.HW41卤化有机溶剂废物:含有卤化有机溶剂的废料等。42.HW42非卤化有机溶剂废物:含有非卤化有机溶剂的废料等。43.HW43含多氯苯并呋喃类废物:含有多氯苯并呋喃的化工废料等。44.HW44含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类废物:含有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的化工废料等。45.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含有机卤化物的化工废料等。46.HW46含镍废物:含镍的电镀污泥、废渣等。47.HW47含钡废物:含钡的废渣、污泥等。48.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等。49.HW49其他废物:如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废滤芯等。

(二)危险废物标识1.在危险废物产生场所、贮存场所、运输车辆等显著位置设置危险废物标识牌。标识牌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的要求,注明危险废物的类别、名称、数量、特性、产生日期、危险情况、安全措施以及应急电话等信息。2.对于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应在容器上粘贴危险废物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废物类别、废物代码、主要成分、危险特性、有害成分、注意事项以及产生单位、日期等信息。

三、危险废物的产生与申报登记(一)危险废物产生源识别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危险废物的环节进行识别,确定危险废物产生源。2.定期对危险废物产生源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危险废物产生量统计1.各危险废物产生部门应建立危险废物产生量统计台账,详细记录危险废物的名称、类别、产生量、产生日期等信息。2.统计台账应定期进行核对和汇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危险废物申报登记1.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每年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申报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情况。2.如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变更申报。

四、危险废物的收集与贮存(一)危险废物收集1.危险废物的收集应遵循分类收集的原则,确保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分别收集,避免混合收集导致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2.收集容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具有防渗漏、防破损、防挥发等功能。3.在危险废物收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危险废物。4.收集的危险废物应及时转移至贮存场所,不得在收集现场长期堆放。

(二)危险废物贮存1.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的要求,设置明显的标识,配备必要的消防、通风、防渗、防漏等安全设施。2.危险废物应按照类别进行分区贮存,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不得混合贮存。3.贮存的危险废物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盘点,确保数量准确、贮存状态良好。如发现危险废物泄漏、挥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危险废物贮存期限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期限,如需延长贮存期限,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五、危险废物的运输(一)运输单位选择1.委托具有相应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进行危险废物的运输。在签订运输合同前,应对运输单位的资质、信誉、运输能力等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合法运输危险废物的条件。2.与运输单位签订详细的运输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安全责任、环保要求等内容。

(二)运输过程管理1.运输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制定危险废物运输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2.在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危险废物不泄漏、不扩散。运输车辆应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行驶轨迹和状态。3.运输车辆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不得随意改变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运输路线或运输时间,应提前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4.运输过程中如发生危险废物泄漏、丢失等事故,运输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六、危险废物的处置(一)处置方式选择1.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数量、成分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优先选择无害化处置方式,如焚烧、填埋、固化等。2.在选择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标或委托,确保处置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二)处置合同签订1.与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签订详细的处置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处置方式、处置价格、处置期限、质量标准、环保要求等内容。2.在处置合同中应约定处置单位对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承担责任。

(三)处置过程监督1.安排专人对危险废物的处置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处置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的处置方式、处置期限、质量标准等要求进行处置。2.监督人员应定期对处置现场进行检查,记录处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处置单位整改。3.如遇处置单位擅自改变处置方式、处置期限等情况,应立即要求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七、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与检查(一)内部监督检查1.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定期对公司内危险废物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的分类、标识、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2.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危险废物管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部门限期整改。3.建立危险废物管理监督检查台账,记录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等信息。

(二)外部监督检查配合1.积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公司危险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2.对于外部监督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应认真对待,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八、危险废物管理的培训与教育(一)培训计划制定1.安全环保部门制定年度危险废物管理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等。2.培训计划应根据公司危险废物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更新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二)培训内容1.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危险废物的分类、特性、识别方法。3.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4.危险废物管理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方式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也可由公司内部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的人员进行讲解。2.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线上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危险废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3.组织现场实操培训,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危险废物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四)培训记录与考核1.对每次培训进行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人员等信息。2.定期对员工进行危险废物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挂钩。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进行补考或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九、危险废物管理的应急管理(一)应急预案制定1.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等内容。2.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演练,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配备1.在危险废物产生场所、贮存场所、运输车辆等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沙、应急照明设备、防护用品、泄漏收集装置等。2.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应急演练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危险废物管理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2.应急演练结束后,对应急演练进行总结评估,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应急响应1.一旦发生危险废物泄漏、火灾、爆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