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验收评价_第1页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验收评价_第2页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验收评价_第3页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验收评价_第4页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验收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A管道工程

要小险收评价想告

第一章概述

i.i评价目的及范围

i.i.i评价目的

(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

安全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

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

求。

(2)检查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评价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

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查找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地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

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1.1.2评价的范围

本验收评价报告的范围:+++++输气管道工程“五线六站”的工艺

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安全管理状况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的安全要求。

其中五线是指:++首站一+++分输站、+++分输站一+++末站、+++分

输站H+末站、++末站F+门站、++末站F+口站。

六站:++首站、+分输站+末站、+末站、+门站+门站。

注:本验收评价报告范围仅限于输气管道工程“五线六站”的长输

管线及各站场的安全设施验收。

1.1.3评价的重点

(1)+6+输气管道工程各站场的工艺设备、设施以及配套的安全设施。

(2)6++输气管道工程天然气长输管线及配套安全设施。

(3)重大危险源。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5)《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

(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国家经贸委

令第17号)。

(7)《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13号,2001年)。

2

(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号。

(9)《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

(10)《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

1.2.2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2)《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0048-2000)o

(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4)《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1-98)o

(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79-95)。

(6)《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2-2000)o

(7)《长输管道站内工艺管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02-90)o

(8)《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06-90)o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4年版)。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o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o

(14)《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5)《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1997版)。

(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3

(17)《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1995)o

(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o

(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2)《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o

(23)《高温作业分级》(GB4200)o

(24)《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1.2.3其他相关技术文件

(1)++合同书。

(2)++输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3)++输气管道工程初步设计+

(4)+输气管道工程总说明书(

(5)关于+天然气输气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

(6)关于+天然气输气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自治区发改委,新计项目

[2004]457号)。

(7)关于投资建设+天然气输气工程的批复(+人民政府,+政发【2003】

77号)。

1.3评价程序

本次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4

(1)准备阶段

熟悉该项目的规范、标准、工艺流程,收集有关的资料・。

(2)编制安全验收评价计划

在准备工作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分析项目建成后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分布与控制情况,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安全验

收评价的重点和要求;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大纲。

测算安全验收评价进度。

(3)实施评价阶段

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与状况进行实地检查,运用选定的评价方

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收集、整理及评价现有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各

项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和各类操作规程。找出本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试运

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事故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4)编制报告阶段

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结论和

建议,完成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

评价程序图

5

啕艮责侬司

料―与黏访沟通、资料收集安全卫铉件、树喇脸

现场调研工艺设备伏况>析及部佥、,因素分析i惭方法

躺恪专岐±检钺》娥诏介内容僦愉妍你找卜羽协作S的验侬织惭

现场检怎i睇、核实问题》验收评价实施<竣工资料瘫瓠有关I理、资料

1.4建设单位简介

+输气管道工程由+负责承建,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在地、市

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法人代表

为祝国盛,注册资金2200万元。公司下设项目开发部、生产部、技术安全

部、销售服务部、财务部、调度中心、抢修队及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员工

134人,工程技术人员56名,其中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20名。主要

6

经营范围包括:天然气输气工程、入户工程、汽车加气站工程及天然气下

游产品开发利用工程。

1.5建设项目概况

输气管道工程基本情况:管道起始于+++气田处理站南侧(北纬39。

38'22〃,东经75°24'02"),++在由门站(与末站合建)引出两路管

线分别+++门站。线路主干线全长128.7km,穿越河流9处、穿越公路(包

括国道、主干道、次干道)73次。设计年输气量5亿n?。工程总投资3.35

亿元。

本工程管道全线采用沟埋方式敷设,全线共设置8座线路截断阀室、

站场6座,其中首站1座,分输站1座,末站2座,门站2座。

1.5.1线路工程

1.5.1.1线路概况

(1)沿线站场设置

本工程设输气首站1座,分输站1座,末站2座末站),门站2座()。

各站场基本情况如下:

序号管段设计压力(MPa)管径距离(km)

管线1++〜分输站4.0DN30056.9

管线2分输站2.68DN30028.2

管线3分输站〜++2.68DN15021.8

4.0DN300(中323.9X7)

管线4■H■〜++3.6

DN200(①219.9X6)

管线5++〜++4.0DN200(0219.9X6)18.2

(2)沿线自然条件概况

7

a.气候条件

输气管道沿线处于中纬度地带,位于大陆腹地,属典型温带大陆气候,

其特点为干旱少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差异很大。

管道沿线气候差异较大,++地区较高,年平均气温在10〜15C;海拔

在2000〜3500m的中山区,最大冻土深度1.5〜3.0m,海拔1500〜2000m

的浅山带最大冻土深度在0.6〜1.5m,随海拔高度变化冻土层也发生相应

变化。

b.沿线地形、地貌

输气管线位于++++新生代隆起造山带内,山前分布的新生界地层遭挤

压形成了三排新背斜、褶皱山脉,以及背斜隆起之间的向斜坳陷,输气管

线穿越了++背斜,沿++流域并行。地形起伏较大,北高南低,坡降1.8%,

首站海拔2252m,分输站海拔高度1333m,++门站海拔高度1300m,++

门站海拔高度1280m。场地以第四系戈壁砾石为主,植被稀疏,个别地段

第三系泥岩砂岩裸露地表。进入++,从机场至村庄至门站沿线为粉土,植

被茂密。沿管线气候差异性较大,地势悬殊,自首站至门站气温逐渐升高,

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境内冬季寒冷,夏季清凉,气候为大陆性山地

气候特征,夏季最高温度41.8℃,最低温度-34.1℃。最大冻土深度:上

+++以北为1.5m,以南为1.2m。

c.沿线水文

依据探井揭露,沿管线地下水位一般大于5m,管线穿越+++++背斜北

翼。管道所经区域的河流主要属++河水系、++水系,++水系属++河流域上

游水系,河源主要来水为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为上中游地区降水,受

8

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其中7〜9月为洪水期,10月〜次年3月为枯水期。

++水系也属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系,河水发源于境外的冰山,主要补给为

高山冰雪融水、上中游地区降水及泉水,水源补给情势比较稳定,河水中

常夹带有大量红色细沙泥,其中5〜9月为洪水期,11月〜次年3月为枯

水期。管线主要是沿++河并行,管线横穿河流。

+++最大洪峰流量427m-%,最大流速6.31m/s,最大冲刷深度2.44m,

此次管线穿越了+、+木河。管线在进入+++++市后沿高速公路并行至+++++

门站,此段地下水位大于4m。

从探井中取水样分析,具有中腐蚀性。

d.沿线工程地质

输气管道全长128.7km,穿越了+++++背斜与+++++背斜,沿++河并

行,依据探井揭示工程场地土较单一,以卵砾石、戈壁砾石、圆砾、粉土

为主,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可分为14段,按地形和岩土结构分段叙述如

下:

①首站(测Z10)-Z12前300m

此段管线长约1.4km,场地土为0〜5m,5m以下为卵砾石,逐渐向前

至Z12粉土变浅,至首站1km处卵砾石裸露地表,结构中密。地基承载力

粉土fa=200kPa,卵砾石fa=300kPa。沿油井公路发现有许多季节性冲沟,

沟深2m以上,边坡失稳,冻土深度1.5m,在冲沟一带需进行护坡处理,

地卜水位大于5m。

②Z13〜乌恰公路54km〜47km

此段管线在Z13至54km段穿越季节性河床,长度约800m,场地土为

9

砂砾,周围有砂石料场。在51km〜48km间管线穿越分水岭,场地均属戈

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地下水位大于13m。承载力fh在300〜

400kPa之间。此段管线边坡较稳定,虽经季节性河流,但河床较平缓。

③乌恰公路47〜41km

此段管线沿季节性小河流,场地土以第四系圆砾、砂砾与裸露地表的

第三系泥岩砂岩交替出现。管线横切第三系泥岩砂岩的走向,河床常有已

风化的泥岩和砂岩露头,结构中密。承载力fa=300kPa,地下水在5m以下,

9眼泉附近有地表径流,因此段管线沿河床顺流而下,开挖河床使地基土

疏松,洪水沿管道冲刷破坏管线,要采取防护措施。

④乌恰公路41〜38km

此地段属戈壁砾石层,结构中密,承载力fa=300kPa,地下水位大于

10m,属良好地段。

⑤P22〜P14

管线沿恰克玛克河谷并行约6.6km,河流常年流水,场地土以卵砾石

为主,结构中密,36.5km以北地下水位3.1m,以南为0.8m左右。

©P14-P01

此段管线沿河岸至P12-P11段,管线穿越陡坡,此段应采取护坡措

施,P09拐点至P01段,此段场地土以卵砾石为主,结构密实,fa=400kPao

⑦测量点P01—L01

管线在测量P01点,往东横穿公路,下坡至果园和++河边约850m,

河床宽约300m,跨入河东岸为河漫滩柳树园子,约700m上坡至L01号,

此段全长1.9km。

10

P01至河床,即河西岸坡度相对较小且场地土坚硬,出露有胶结的Q2

砾石层,不存在边坡失稳,但需要采取护坡处理。因管道开挖后顺管沟地

基土遭破坏,疏松,需防止山洪沿管线冲刷。跨越后进入河漫滩柳园子至

山坡上L01号点,此段边坡较陡且稳定性差,有多条深冲沟斜切管线,两

岸均必须采取护坡措施,此地段属整个管线最危险地段。

©L01-S14(村庄)-S01

此段以坡积卵砾石层、圆砾到上+++++乡村头北岸约1.5km为粉土,

结构中密,此地段穿越了+++++背斜。

©S01—分输站―+++++大桥

此段场地土为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密实,坡度相对较小,

承载力fa大于400kPa,属建筑有利地层。

⑩+++++大桥一末站

此段场地土以卵砾石、圆砾为主,结构密实,含有飘砾、砾径可达

400mm,管线沿街道至门站场地土稳定性好,地基承载力fa=400kPao

+++++大桥下管线涵洞口,至坡顶马扎约300m,坡度较大。

⑪分输站一双微波塔一拜什克热木河

此地段地形复杂,穿越了整个+++++背斜,分输站至恰克玛克河西岸

农田至双微波塔,场地土为卵砾石、圆砾,管线2次穿越公路。河床中间

地带4m深处探井未见地下水。在测量S17号点农田附近,据4m探井揭

示2.8m以上为粉土,以下为卵砾石。双微波塔边为堆积形成卵砾石、圆

砾。双微波塔下S17-S19横穿葡萄园沟谷平地至对岸S20至U+++++公路

S21拐点处。S23至S24地段,地形坡度较大。S25—S26横穿公路至拜什

II

克热木河,地表有杂填土、粉土,在1.5m以下卵砾石。地基承载力:圆

砾、卵砾石fh=300kPa、粉土fa=180kPa。地下水位大于5mo

。拜什克热木河段

场地土以冲洪积形成的卵砾石、圆砾为主,结构中密,承载力fa=

300kPa以上。地下水位为1m。

。拜什克热木河岸一机场一石料场一村庄一高速公路,此段以戈壁

卵石、圆砾为主,结构密实,岩性单一,仅在机场至高速公路至村庄时地

表有0.5—1.7m粉土,下部为卵砾石。fa=380kPa,地下水位大于5m,属

建筑有利地段。

⑭村头沿高速公路绿化带至+++++末站(S54-S75)

此段管线沿高速公路绿化带并行至+++++门站,探井揭示4m以上为

粉土,地下水位大于4m。据钻井,门站粉土层厚度20m,21m以下为卵

砾石,粉土承载力为fa=180kPa。

e.沿线灾害性地质

管线穿越山区、沟谷较多,沿恰克玛克河穿行坡降1.8%,主要地质

灾害是季节性山洪与恰克玛克河罕遇洪水对管线的冲刷切割,造成边坡失

稳,破坏管线。

其次是地震高烈度区,IX度和VDI度区出现的地质灾害有地裂缝、塌陷、

边坡崩塌等。IX度区位于上+++++乡以北,塌陷、边坡崩塌危险地段,位于

管线横穿恰克玛克河东岸,测量点L01点前后500m地段与乌恰公路P12

—Pl1段和Z12—14段,其次是上+++++乡村东靠山边坡地带。VDI度区位

于穿越+++++背斜地段与+++++大桥边马扎至桥下300m边坡地带。

12

1.5.1.2管道敷设

工程沿线基本为戈壁和农田,个别地段为河流、土丘和冲沟,管道在

一般地段按普通要求执行,特殊地段采取特殊方法和保护措施。

(1)一般地段管道敷设方式

全线一般采用沟埋方式敷设。一般地段管沟尺寸,管顶以上覆土一般

为1.6〜2.0m。在经过一些河流、沟渠、陡坡、陡坎时,为满足管道弹性

敷设的要求,局部地段适当挖深,管沟宽度适当放大。

(2)特殊地段管道敷设

a.沿河床敷设

管道在河床中敷设,埋深为管顶2.5m,边坡坡度为1:0.75,沟底宽

度为1050mm。管道敷设作水工保护。

b.沿冲沟及季节性河床敷设

管道在河床中敷设,埋深为管顶2.0m,边坡坡度为1:0.75,沟底宽

度为1050mm。管道敷设作水工保护。

c.管道横穿河床

管道横穿河床,埋深为管顶3.0m,边坡坡度为1:0.75,沟底宽度为

1050mmo管道敷设作水工保护。

d.管线穿越地震断层

穿越地震断层时,用在断层两边各300m范围内采用10.3mm厚壁无

缝钢管,管沟沟底宽度加宽为2.0m,边坡坡度为1:1.2,同时采用疏松至

中等密度、无粘性的回填土的措施,进行抗震设防,此段管线管顶埋深

1.6m。

13

1.5.1.3穿越工程

(1)河流穿越

本工程管道沿线河流都为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主要有+++河、++河,

穿越总长度约5.16km。

其它地段穿越的河流为季节性小河流。

河流穿越一览表

序号河流名称起止桩号宽度(m)埋深(m)位置

1+++7可33+340〜34+3009603.0上+++++乡西侧

2+++河7+600-12+00042002.0库曲湾附近

(2)公路、水渠穿越

a.公路穿越

管道穿越公路时;保护套管或输气管道顶距公路面大于L4m,受地形

限制时不小于30°o

公路穿越一览表

序号里程穿越方式套管管径长度(m)路面类型

128+010〜28+035顶管D457X7.925柏油(省道309)

233+110〜33+130顶管D457X7.920柏油(省道309)

355+365〜55+400开挖D457X7.935便道(国道314)

43+150〜3+170顶管D457X7.920柏油(省道309)

57+100〜7+130顶管D457X7.930柏油(省道309)

61+800〜1+835开挖D273.1X6.435便道(国道314)

717+820〜17+845开挖D273.1X6.425便道(国道314)

817+865〜17+912顶管D273.1X6.447佐(国道314)

b.水渠穿、跨越

由于本工程穿越的水渠多为农田灌溉渠,渠宽度在2m以内,管道穿

越水渠时,不设保护套管,从渠底穿越,输气管道顶距渠底大于1.2m。

1.5.1.4水工保护工程

为保证管线安全运行,防止河水及季节性洪水对管线的冲刷切割,造

成边坡失稳,破坏管线,对特殊地段进行水工保护。

14

(1)水工保护范围

根据现场勘测、勘察资料,为保证管线的安全运行,主要有以下地段

采取保护措施:

进行保护地段表

序号名称桩号(km+m)长度(m)地质情况

1冲沟0+460〜0+47515砾石裸露地表,结构中密

2冲沟0+910-0+95040砾石裸露地表,结构中密

3冲沟河床3+130〜3+22090砂砾石

4路涵出口段4+909〜4+93324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

5路涵出口段7+120-7+14020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

6路涵出口段7+694〜7+72733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

7路涵出口段8+219〜8+25031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

8路涵出口段10+440〜10+46020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

圆砾、砂砾与裸露地表的第4系泥岩

9冲沟河床段11+100-17+3006200

砂岩交替、结构中密

10路涵出口段12+860〜12+90040戈壁砾石、圆砾、卵砾石、结构中密

与恰克玛克卵砾石为主,结构中密,大部分地段

1120+650〜27+0006350

河河床并行地下水位在0.8m左右

12垂直穿河34+000〜34+200200卵砾石为主,地下水位在0.8m左右

13冲沟34+550〜34+63080卵砾石为主,结构密实

14冲沟34+710〜34+76050卵砾石为主,结构密实

15冲沟34+820〜34+87555卵砾石为主,结构密实

16冲沟34+900〜34+95555卵砾石为主,结构密实

17冲沟37+810〜37+83020卵砾石、圆砾为主,结构中密

18冲沟37+840〜37+85515卵砾石、圆砾为主,结构中密

19冲沟37+885〜37+90520卵砾石、圆砾为主,结构中密

拜什克热木

207+800〜12+0004200卵砾石、圆砾为主,结构中密

河床

(2)水工保护措施

通过对管道沿线的踏勘及对地质资料的分析,对需要进行水工保护的

地段根据地质、地形条件采取以下儿种保护措施:

a.对于输气管线垂直横穿冲沟处,为防止管线被季节性洪水冲毁,需

将管线挖深,在冲沟下游设浆砌石齿墙,齿墙深度为1.5m,齿墙深入两侧

沟壁内各1m。对冲沟两侧进行混凝土护坡处理。管沟进行原土回填夯实,

15

同时在管沟上部300mm土层选用大砾径石块回填,并并碎石砂砾填充密

实。

b.对于输气管线沿++河河床并行段,根据水文资料,++河最大洪峰流

量为427m3/s,河床最大冲刷深度达2.44m,因管沟开挖后顺管沟地基土遭

破坏,为防止洪水顺管沟冲刷及管线漂浮,沿管线每隔40m设置预制混凝

土重力镇墩一个,同时在管沟胸腔部分用细土回填夯实,胸腔上部用大块

石(或卵石)充填L0〜1.5m厚,块石的空隙用砂砾石填充密实,块石上

部采用原土回填夯实。在管沟顶部300mm回填时选用砾径较大石块回填,

石块间隙砂砾石填充密实。

c.对于输气管线沿道路并行,在道路过水涵洞、涵管下游侧的管线进

行保护,具体保护措施为在管线受冲刷下游侧设LOm深干砌石齿墙一道,

表层采用400mm厚干砌石铺砌。

d.对于输气管线垂直穿越河道处,为防止管线被洪水冲毁及管线漂浮,

沿管线每隔30m设配重现浇混凝土镇墩一道。同时将管沟挖深,埋至冲刷

深度以下,在河道下游距管线4m处设浆砌石防冲齿墙一道。齿墙深度为

3.0m,齿墙深入两侧河岸内各1m。并在管沟回填时对上部500mm土层选

用砾径较大石块回填,石块间隙用碎石填充密实。

e.对沿线穿越小的冲沟及路涵的下游侧,在管线回填时夯实,并在管

沟回填时对上部500mm土层选用砾径较大石块回填,石块间隙用碎石填

充密实。

£管线与冲沟河床及++河床并行段,管线回填时分层夯实,在管沟回

填时上部1000mm内土层选用砾径较大石块,并用碎石砂填充密实。对地

16

下水位小于3m地段每隔40m设混凝土镇墩一道。

g.管线穿越渠道,防洪堤等构筑物处分层夯实后按原状恢复。

1.5.2站场工程

根据各用户地理位置,本工程在气田设输气首站一座,毗邻气田处理

n;在+提设分输站一座,对+++++及+++++方向供气量进行调配;在+++++

市设置末站一座,与+++++门站合建,+县、++县用气由+++++末站引出,

各建门站一座;在+++++市设输气末站一座。

由于气田地层能量较高,天然气外输完全考自压输送,中途不设增压

站,主要站场设置及功能如下:

1.5.2.1站场概况

(1)输气首站

输气首站始建于2004年5月,并与同年10月28日竣工。毗邻气田

处理厂设置,占地360011?,站内设辅助用房1栋,包括仪表间、办公室、

值班室等,工艺装置露天放置,以进站公路为界,将工艺装置区与辅助用

房分开,平面布置严格按照GB50183中有关规定执行。

设计输气能力为142.8X104Nm3/d,外输温度20℃。设置为+++++方

向计量装置2套。同时为保护管线在进站、出站管道上设置紧急切断阀及

安全泄放设施,还设有不停气密闭清管设施及输气露点在线检测设施。

(2)++分输站

++分输站始建于2004年5月,并与同年10月28日竣工。地址位于

314国道++巡警中队东侧300m处,交通便利。分输站占地12000m2,站内

17

设辅助用房1栋,包括仪表间、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室等工艺装置露天

放置,以进站公路为界,将工艺装置与辅助用房隔开。道路设计结合工艺

设计单体布置,保证交通顺畅,满足安全、消防要求。

该分输站主要承担+++++、+++++天然气气量调配及清管收、发球功

能,同时,在下游用户发生事故时及时切断气源。分输站设计输气能力142.8

43

X10Nm/d,设计工作压力4.0MPao

(3)+++++末站

+++++末站始建于2004年5月,并与同年10月28日竣工。占地面积

2000m2,主要承担+++++天然气过滤分离、气量调配计量、清管收球及安

43

全保护功能,设计输气调配能力25X10Nm/do

(4)+++++末站

+++++末站始建于2004年5月,与同年10月28日竣工,占地533600?,

该末站与城市门站合建,位于+++++市++乡六村,周边100m范围内无其

他建筑物。

+++++末站主要承担+++++市、++县、++县天然气过滤分离、清管收

球及安全保护功能,设计输气调配能力117.8Xl()4Nm3/d。

(5)•县门站

++县门站始建于2004年5月,与同年10月28日竣工,占地lOOOOn?

(包括预留地),位于。

该门站主要承担++县。

18

(6)++县|]站

1.6工艺流程介绍

++气田至+++++、+++++输气管道工程输送介质为天然气,整个工程

分为五线六站,现将项目所包括的管线及沿途各站场的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来自++气田处理场的天然气进入输气首站,经过滤、调压、计量后送

入++分输站,设计输送压力为4.0MPa,再由分输站进行计量、调压分两路

出站,一路送+++++末站,另一路送+++++末站。

各站场内过滤、调压、计量、加臭等具体工艺见附件:首站工艺流程

图、分输站工艺流程图及末站工艺流程图。

1.7工程施工及试运行情况

1.7.1工程施工建设情况

++气田至+++++、+++++输气管道工程长输管线部分及配套站场由++

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管道安装施工由+++管道安装公司施工,中石油

++公司监理,无损检测由++检测公司实施,++区锅检所负责行政监管。

+++++市至+县、+县门站的长输天然气管线及+++++市++县、++县门

站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安装工程由++油建管道安装公司

及++建施工,++监理公司监理;无损检测由++检测公司实施;+++++地区

19

锅检所负责行政监管。

本工程的所有土建部分均由+++++建工集团承建。

各单位均有其相应的资质和相应的施工能力。并在开工前申报了各单

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有关专家组审核后,方进入施工。

本工程于2003年10月28日奠基,2004年5月8日长输管线打火开

焊。2004年12月25日全线竣工。于2005年1月15日进入竣工验收。

++气田经塔古提分输站至+++++门站的长输管线;++气田首站、+提

分输站、+++++末站于2004年12月7日通过中间验收。可以进入投产运

行。

竣工资料核查的内容及要求

检查

项目内容及要求

结论

开、竣工报告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有

竣工图及设计变更包括平、剖面图穿跨越及其他隐蔽部位大样图;调压箱安装图;

齐全

通知变更图要有变更人签字及公章。

各种测量报告管段坐标、标高定位测量,特殊地段基础测量等齐全

管段试压完毕,隐蔽前检查记录。穿跨越隐蔽记录等;要求填写基本齐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认真清楚,各方签字盖章齐全全

包括管材、焊条、型钢、阀类、伸缩器、防腐材料、电保护材料、

调压器及其附件、表等的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资料。

材料设备出厂合格

阀门现场10%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其中干线和起切断作用阀门齐全

证及有关资料

100%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要求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应为原件。

若是抄件应有抄件人签名与抄件单位公章。

管道与阀门设备的

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包括管段和调压器箱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吹扫记录等。齐全

记录,吹扫记录等

20

管道焊接质量无损

探伤检验记录及检包括超声波、射线无损探伤检验报告及射线探伤检测定位图。齐全

查定位图

管线绝缘防腐检查

现场防腐检测记录、阴极保护安装记录等。齐全

记录,电保护资料

管道、调压装置及附包括伸缩器检查记录,调压装置调压记录及阀门手动检查记录

齐全

属设备检查记录等。

管沟开挖、回填记录

包括管沟开挖、回填记录及回填土密实度检查记录等。要求数据

及土壤密实度检查齐全

真实准确。

记录

自检评定资料要求认真客观地进行自检评定,填写评定资料。齐全

竣工资料竣工图及竣工报告齐全

焊工登记表、焊接记录、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保证措施及事故报

其他齐全

土口竺寸。

1.7.2工程试运行状况

本工程于2004年12月28日+++++天然气气化工程正式点火运行。

在开工之前,各施工单位均根据工程的要点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编制

了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业主、监理单位。各监理公司也相应编制了监理

大纲。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

施工单位监督检验情况检查表

记录名称检验(施工)单位编号日期备注

长输管道设计单位资++石油工程300002-kJ2004-10-8见附件

质证书(副本)公司B

长输管道安装许可证++油建GZ-0059-052004-9-3见附件

B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建工(集团)公73181700-62004-9-3见附件

(副本)司B

长输管道监理单位资中油++监理公司,13100010050792004-10-8见附件

质证书(副本)B

21

+++++++燃气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6日起,连续4天邀请+++++

地区安全监督局、+++++市主管领导及+++++市建设、技术监督、安全监

督局及锅检所的领导就+++++市天然气长输管线输及配站场的投产方案及

+++++地区天然气人户系统的投产方案;天然气事故应急预案的设置等问

题进行了评价。并予以认可。

第二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

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

本输气管道工程中输送介质为天然气,++气田所提供的天然气组成成

分如下表:

天然气成分分析

%(V)

构造井号产层

+

C,c2c3c4N2CO2H2S

阿克阿克1K2〜K479.340.230.020.008.8411.570.00

由上表可见,本工程所输送天然气主要组成有CH4、刈、CO2,其中

危险性较大的物质为CH4,现将其物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辨识如下:

甲烷的物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

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

标识分子式:CH4分子量:16.05CAS:74-82-8

危规号:危规分类:GB2.1类21007(压缩的)。UN:NO.1971

理化性状:无色无臭的气体

22

性质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醛

熔点(℃):-182.6沸点(℃):-161.5相对密度(水=1)0415(-164℃)

临界温度(℃)-82.1临界压力(MPa):4.6蒸气密度(空气=1):0.55

燃烧热(kJ/mol):889.5最小点火能(MJ):0.28蒸气压(kPa):100(-161.5℃)

燃烧性:易燃气体燃烧分解产物:CO、CO2、水蒸气

闪点(℃):-188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V):5.3〜15稳定性:稳定

燃烧爆自燃温度(℃):537禁忌物:氟、氯、强氧化剂

炸危险危险特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与氟、氯等接

性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

会引着回燃。

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接触限值:瑞士:TWAlOOOOppm(6700mg/m3)JAN1993;

毒性

毒理资料:小鼠吸入42%浓度60min麻醉

本品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

对人体

心生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危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急救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

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

须有人监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泄漏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处理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

23

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2储运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长输管道不仅距离长、输送压力高、工艺复杂、介质量大,而且输送

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设

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腐蚀、疲劳、管道水击等因素,可能造成阀门、

仪器仪表、管线等设备设施及连接部位泄漏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天然

气管道易产生积水,冬季结冰,出现应力腐蚀等。

2.2.1设计不合理

长输管道系统的设计是确保工程安全的第一步,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工

程质量有直接影响。而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不仅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现分析如下:

(1)工艺流程、设备布置不合理

长输管道运行安全与系统总流程、各站场工艺流程及系统设备布置有

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工艺流程设置合理、设备布置恰当,并且能够满足输

送操作条件的要求时,系统运行就平稳,安全可靠性就高。反之,将给系

统安全运行造成十分严重的隐患,甚至使系统无法运行。

(2)系统工艺计算不正确

在进行水力、热力等工艺计算以确定输送摩阻和温度损失时,一旦

设计参数或工艺条件确定不合理,将造成站场位置设置或输送设备

的选取不当,从而给系统造成各种安全隐患。

24

(3)管道强度计算不正确

管道强度设计计算时,将根据管道所经地区的分级或管道穿跨越公路

等级、河流大小等情况,确定强度设计系数。如果管道沿线勘查不清楚,

有可能出现地区分级不准确,造成高级低定;最终造成设计系数选取不当,

管道壁厚计算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情况。管道应力分析,强度、刚度及稳定

性校核失误,造成管道变形、弯曲甚至断裂。

(4)材料选材、设备选型不合理

在确定管子、管件、法兰、阀门、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材料时,未充

分考虑材料与介质的相容性,导致使用过程中产生腐蚀;输送站(场)及

管道系统的法兰、垫片、螺栓组合未充分考虑震动失效,引起螺栓断裂、

垫片损坏而出现泄漏。

(5)防腐设计不合理

防腐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土壤电阻率、管道附近建(构)筑物和电气设

备引起的杂散电流的影响,造成管道防腐层老化、防腐能力不够直至失效;

管道内、外表面防腐材料选择不合理、施工方法不正确、厚度不能满足使

用工况要求;管道阴极保护站间距太远、保护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保护能

力不够等。

(6)管线布置、柔性考虑不周

站场区管线平面布置不合理,可能会造成管道因热胀冷缩产生变形破

坏或振动;埋地管道弯头的设置、弹性敷设、埋设地质影响、温差变化等,

对运行管道产生管道位移具有重要影响,柔性分析中如未充分考虑或考虑

不全面,将会引起管道弯曲、拱起甚至断裂。

25

(7)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管道结构设计中未充分考虑使用后定期检验或清管要求,造成管道

投入使用后不能保证管道内检系统或清管球的通过;或者管道、压力设备

结构设计不合理,难以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甚至带来重大安全事故。

(8)防雷、防静电设计缺陷

防雷、防静电设计未充分考虑管道所经地区自然条件和项目运行的实

际情况,或设计结构安全位置等不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等都有可能造成安

全事故的发生。

2.2.2施工质量问题

管道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管道寿命、系统运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而且

直接关系到管道的运行安全。

(1)管道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符合要求、管理失控

如长输管道建设单位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又混乱、没有建设经验,或

者施工单位违章施工、违规分包、不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都会对施工造

成严重问题,给整个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2)强力组装

强力组装就是在管道装配对接时,采用特别的工具、强制的方法将两根

管道装配到一起,使之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焊接或装配要求。在现场施工

设备缺乏、施工条件恶劣或管道端口质量有问题时(如椭圆度超差、局部

变形等),常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配。其对管道质量产生如下影响:

a.强力装配时,一般需要采用特别的方法(如定位块焊接)使管道发

26

生变形,而一旦焊接完成并去除装配工装或定位块,管道因恢复原来的变

形而在焊缝内产生了较高的安装残余应力,使工作时管道中的应力增大。

b.强力装配时一,在管道外表面焊接或用其他方式固定的工装或定位块,

有可能破坏钢管外表面材质状态,造成管道承压运行后在破坏点产生缺陷,

同时也有可能损坏表面防腐层,使管道防腐性能或等级降低。

C.强力组装使管道常常伴有超差错边的出现,超差错边不仅消弱管道

承压强度,而且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易于产生缺陷。

(3)焊接缺陷

焊接会使长输管道产生各种缺陷,较为常见的有裂纹、夹渣、未熔透、

未熔合、焊瘤、气孔和咬边。长输管道除特殊地形采用地上敷设或跨越外,

一般均为埋地敷设。管道建成、投产,一般情况下都是连续运行。因此管

道中若存在焊接缺陷,不但难以发现,而且不易修复,会给管道安全运行

构成威胁。

(4)补口、补伤质量问题

钢管除端部焊接部位一定长度以外,在钢管生产厂或防腐厂都进行了

防腐处理,钢管在现场焊接以后,未防腐的焊接部位需要补口。在施工过

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钢管内外表面的防腐涂层损坏,特别是外表面涂

层的损坏,在损坏处要补伤、补口、补伤质量不良会影响管道抗腐蚀性能,

从而引起管道腐蚀失效。

(5)管沟、管架质量问题

站场内的管道,除穿越人行道采用埋地敷设外,一般采用沿地敷设,

使要管架支撑;站场以外的管道基本都采用埋地敷设。管沟、管架质量对

27

管道安装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如下:

a.管沟开挖深度或穿越深度不够时一,遇洪水或河水冲刷覆土或河床,

将使管道悬空或拱起,造成变形、弯曲等;

b.管沟基础不实,回填压实,特别是采用机械压实时、将造成管道向

下弯曲变形;

c.地下水位较高而未及时排水敷设管道时,由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