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升本《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_第1页
高职高专升本《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_第2页
高职高专升本《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_第3页
高职高专升本《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_第4页
高职高专升本《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高专升本《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

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见书中37页。(1)生产某种产品如果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则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迟早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或者说,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

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和产量符要递

减,甚至负数。

(2)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索的投入量不变,即生产规模没变;果要索增加,边际产量经

历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这一规律来自生产实践,在农业部门表现特别突出。

2.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

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

见书中117页,总需求曲线由1S-LM曲线推导出来的。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

一条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

应说明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

物价水平(t)―实际货币量(I)一利率(t)一投资减少(I)一总需求(I)。

(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点可以用

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一利率一

投资一总需求。

(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

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即物价上升(从P2

上升到P1),引起沿同一条借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

点到a点),总需求减少(从¥2减少到Y1):物价下降

(从P1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

移动(从a点到b点),总需求增加(从Y1增加到Y2)。

(3)当物价不变而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变动

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总需求增

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AD1移动到AD2。

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高职升本科专业课《经济学》

考试大纲

一•.木大纲系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高职升木《经济学》

课程考试大纲。所列考试范围出自郑健壮、王培才

主编的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讥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9年9月。

二、本专业课卷面分数120分。

三、本课程命题范围:

第一章导论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第四节经济学的基本分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量的概念析方法

象与范围二、效用一、实证与规范

一、经济学的产生1.效用的概念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

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2.总效用的概念经济学的概念

问题3.边际效用的概念二、个量分析与思量分析

二、经济学的概念4.边际效用机念的应1.个量与总量分析的

1.经济学的槌念用应用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机会成本三、边际分析

内容1.机会成本的概念1.边际分析的故念

1.微观经济学的概念2.如何理解机会成本2.边际的经济含义

2.宏观经济学的概念3.机会成本概念的应3.边际的数学含义

3.微观经济学和宏现用4.总值、平均值与边

经济学的区别四、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涧际值的关系

4.评价资源配置效率(书中知识点有问邀)四、最优化方法

的标准1.会计利润的概念1.企业决策最优化的

第二节经济学中的几个2.正常利泗的概念基本规则

基础概念3.会计利泗的构成第二章市场供求分析

一、经济变量4.经济利泗的构成第一节市场供求的一般

原理一、欲望、效用与偏好二、生产函数

一、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1.欲望的概念1.生产函数的概念

第二节需求与需求弹性2.欲望的特征三、常见的生产函数

一、需求3.效用的概念1.固定比率生产函数

1.需求的概念4.效用的特征的特点

2.对需求的理解5.偏好的概念2.可变比例生产晶数

3.需求的第响因素6.消费者偏好的假设的特点

4.替代关系和互补关二、基数效用论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系1.基数效用论的基本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

5.需求函数的公式、观点人的生产的数

经济意义2.序数效用论的基本1.短期生产函敷的数

二、需求定理现点学表达式

1.需求定理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二、几个基本概念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无差异曲线1.总产量、平均产量

应的概念一、边际效用分析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3.需求定理的例外1.边际效用及其递减2.总产量曲线、平均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规律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

的变动2.货币的边际效用系

1.需求量的变动3.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三、生产的三个阶段

2.需求的变动4.消费者均衡的假定1.生产三阶段的特征

四、需求弹性条件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5.消费者轲余的概念1.边际报酬递成规律

义、分类、决定因素、应用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概念

2.需求枚人弹性的含1.无差并曲线的概念2.对边际报酬逼减祝

义、分类2.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律的认识

3.需求收入弹性与恩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第三节长期生产的数

格尔定律律一、等产量曲线

4.恩格尔系数的概念4.预算线的概念1.等产量曲线的概念

和应用5.预算线的应用2.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第三节供给与供给弹性6.消费者均衡的应用二、边际技术替代率

一、供给第三节消费者行为理论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

1.供给的概念的应用概念

2.供给的影响因素一、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2.边际技术替代率的

3.供给函数的慨念及1.收入效应的概念公式

公式表示2.替代效应的概念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

二、供给定理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减的原因

1.供给定理的概念应的应用三、等成本曲线

三、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二、正常商品、劣等百品1.等成本线的概念

的变动与吉芬商品2.对等成本线的认识

1.供给变动和供给量1.正常商品、劣等商四、厂商的最优要者投入

变动的应用品与吉芬商品的含义组合

四、供给弹性2.价格对各类商品的1.成本既定条件下的

1.供绐弹性的含义澎响产量最大化

2.供给弹性的分类三、收入消费曲线与息格2.产量既定条件下的

3.供给弹性的彩喻因尔系数成本最小化

素1.妆入消帝曲线的含第四节规模经济与范围

第四节供求均衡义经济

一、供求均衡2.恩格尔曲线的应用一、规模报酬

1.供求均衡的含义四、消费政策1.规模报酬的概念

2.供求均衡的形成1.公共物品的概念2.规模报酬递增的含

3.供求均衡的变动2.消费外在化的含义义和原因

4.供求定理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分析3.规模报酬不变的含

二、供求分析的应用第一节生产和生产函数义和原因

1.最低限价一、生产4.规模报酬递减的含

2.最高限价1.企业的概念义和原因

3.最低限价和最高限2.生产的概念二、规模经济

价的应用3.生产函数的构成1.规模经济的基本类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4.经济效率与技术效型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率的含义2.工厂规模经济形成

的原因2.公共物品的特点

3.企业规模经济形成3.完全竞争市场的条3.外部效应的概念

的原因件4.逆向选择的旗念

三、范围经济4.完全竞争市场的需5.道德.风险的概念

1.学习效应的含义求曲线6.市场失灵的原因

2.范围经济的概念5.完全竞争厂商的需第二节政府干预

第五聿成本分析求曲线一、对公共物品造成的市

第一节成本与成本的数6.完全竞争厂商的收场失灵的干预

一、成本的基本概念益曲线1.成本与收益分析

1.成本的概念二、完全竞争厂商的9豆期2.公众选择

2.显性成本和隐性成均衡二、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

本的含义1.厂商实现利泗政大灵6勺干预

3.经济成本和会计成化的条件1.对垄断造成的市场

本的含义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失灵的干预方法

4.短期成本的概念均衡的各种情况三、对外部效应造成的市

5.长期成本的概念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场失灵的干预

6.总成本的概念期供给曲线1.对外部效应迨成的

二、成本函数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市场失灵的干预方法

1.成本函数的公式表均衡四、对不完全信息造成的

示1.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市场失灵的干预

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均衡的条件1.对不完全信息造成

一\总成本、固定成本、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的的市场失灵的干预方法

变动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企业决策第九章国民收入体系

1.总成本、固定成本、一、茎断市场的条件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指

变动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1.垄断的概•念标

二、平均成本、平均固定2.垄断的成因一、国民生产总值

成本、平均变动成本的变化规律3.垄断厂商收益由线1.国民生产总值的概

及其关系的特征念

1.平均成本、平均固二、垄断厂商的均衡2.对国民生产总值的

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的变化现1.娄断厂商短期均衡理解

律及其关系的分析3.国内生产总值的概

三、边际成本与平均成2.娄断厂商长期均衡念

本、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的条件4.国民生产总值的计

1.边际成本与平均成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与算方法

本、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企业决策二、国民收入的统计指标

弟三节长期成本由数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埼征1.国民生产净值、国

一、长期总成本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

1.长期总成本的概念征收入的含义

二、长期边际成本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2.国民收入核算五种

1.长期边际成本的概,曲线总量的关系

念1.垄断竞争厂商两条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2.长期边际成本曲浅需求曲线的关系与均衡

的特点三、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四节企业收益与利涧1.垄断竞争厂商的均模型

最大化原则衡分析1.总需求分析的更要

一、企业收益第四节寡头垄断市扬与假设

1.总收益、平均收益企业决双2.储蓄的主要动机

和边际收益的含义一、寡头市场的特征二、消费函数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1.寡头市场的概念1.消费函数的含义

1.利泗最大化原则的2.寡头市场的重更特2.消费函数的特征

表述征3.消贽支出与国民收

第六章市场结构与企业决策3.寡头市场价格与产人的关系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妁量决定的特点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企业决策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规律的概念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第一节市场失灵三、储蓄函数

曲线和收益曲线一、市场失灵的含义1.储蓄函数的含义

1.影响市场竞争程度1.市场失灵的概念2.储蓄函数的特征

的主要因素二、市场失灵的原因3.储蓄与收入的关系

2.不同市场结构的:匕1.公共物品的概念四、乘数理论

1.乘数的概念一、经济增长二、财政政武

2.乘数与边际消费倾1.经济增长的概念1.财政政策的概念

向的关系2.经济增长的原因2.财政政策的内容

第三节货币均衡理论二、经济周期3.财政政策的工具

一、货币与银行体系1.经济周期的一致概三、货币政策

1.货币的定义念1.货币政策的内容

2.货币的五种职能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2.货币政策的运用

3.货币层次的划分段四、财政政或和货币政策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3.经济周期的分美的运用

1.货币乘数的概念4.经济周期的成因理1.政簸时滞的含义

2.货币创造的过程论2.相机抉择的含义

3.交易性动机、谨慎第二节通货膨胀和失业3.政策搭配的主要形

性动机、投机性动机的含义一、通货膨胀式

三、货币供求均衡与利率1.通货膨胀的概念第四节国际经济往来

决定2.通货膨胀的衡置标一、国际收支

1.货币供求均衡的条准1.国际收支的概念

件3.通货膨胀率的概念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

2.货币供求均衡和利4.通货膨胀的种卖表现

率的决定5.通货膨胀的成国3.国际收支调节的政

3.货币数量对经济的二、失业策措施

影响1.失业的概•念4.国际收支逆差的不

第四节IS-LM模型2.衡量失业的问题的利影响

一、产品市场均衡指标5.国标收支顺差的不

1.IS曲线的含义3.失业的种类利影响

二、货币市场均衡4.周期性失业的概念二、汇率和汇率制度

1.LM曲线的含义第三节宏现经济政策1.外汇汇率的概念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汇率的标价方法

的一般均衡1.宏观经济政策的概3.固定汇率制度的特

1.IS-LM模型分析念点

第十章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4.浮动汇率制度的特

政策标点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齐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5.汇率变化对进出。

周期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货币银行学》考试大纲

一、本大纲系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高职升本《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大纲。所列考试范围出自中国金融

出版社出版,郑道平、张贵乐主编的教材《货巾银行学原理》第六版。

二、本专业课卷面分数80分,

三、本课程命题范围:

第一聿货币与货币制度六、直接信用和间接宿用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第三节信用工具二、商业景行的性承

展一、信用工具的特点后分三、商业狼行的职能

一、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类四、商业躯行的组织形式

物二、短期信用工具五、商业躯行的业务经营

二、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三、长期信用工具原则

币第二节商业很行■的会债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和作第三聿利息与利息率业务

用第一节利息与利息率蜕第三节商业械行的资产

一、货币的职能述业务

第三节货币制度二、利息的计量方法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中间

一、货币制度及其内容三、利息率及其种类业务

二、金属本位货币制度第二节利率的决定第五节存款的创造

三、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一、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一、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第二聿信用与信用工具的因素和存款准备金制

第二节信用形式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的二、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

一、商业信用几种观点理

二、银行信用第三节利率的作用三、派生倍数的修正

三、国家信用二、利息率对经济活动的第五章中央银行

四、消费信用调节作用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

五、其他信用彩式第四章商业银行质、职能和作用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级行的职能

第三节中央银行制度

一、中央策行的组织形

二、中央景行的资本结

第五节中央很行的主

要业务

第七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金融市场的分

类与功能

二、金融市场的要素分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第二节货币市场

第三节资本市场

一、股票市场

二、长期债券市场

三、证券价格指数

第四节衍生金融工具

市场

一、投资皮金市场

二、期货合约

三、期权合约

第八章国际收支与外汇

第一节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二节外汇与汇率

本节主要把握:汇

率的涵义、汇

率的标价方

法及汇率变

动对经济的

澎响

第九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货币供应量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二节货币需求

第三节货币供给

一、狼行是现代经济中

货币供给的主体

四、货币供应的理论模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

义及类型

第二节通货膨胀产生

的原因

第三节通货膨胀的后

果和对策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簌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我工具

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

2008春招生入学测试《专升本金融-专业》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政治经济学)

1.经济规律2.使用价值3.劳动生产率4.资本5.剩余价值率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政治经济学)

I.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2.通货膨张的原因是什么?

六、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外汇风险:2健康保险:3.证券投资:4.国际储备: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其独有特征有哪些?

2.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运用。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政治经济学)

答案: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答案: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答案: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答案: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答案:剩余价值率也称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政治经济学)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案:

(I)劳/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2分)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分)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

使用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由

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6分)

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2分)

<2)宜接原因是:发行的纸币(包括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太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昼,在

市场上形成用过多的货币去购买价格总额已定的商品,其结果就地物价普遍上涨。(4分)

(3)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经济因素,如垄断价格的上涨、政府财

政赤字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等(4分)

六、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外汇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其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

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上升或下跌而造成的风险。

2.健康保险:又称疾病保险,指被保险人因并不能从事工作,以及因病造成死亡或残废时,由保险人负责

给付医疗费用或保险金的保险。

3.证券投资:也称为有价证券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用枳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

获得收益得购买行为。

4.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成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存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

资产。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其独有特征有哪些?

答:政策性银行独有特征:

(1)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2)特殊的运行机制和经营原则;

(3)具有特定的融资对象、范围和明确的专业分工;

(4)资金筹措渠道的特定性:

(5)具有独特的资产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

2.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运用。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

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当市

场货币量较大,供过于求,发生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货币乘数,迫使商业

银行紧缩信贷规模,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当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或经济处于衰退时,中央银行可

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货币乘数,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储备,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市场货

币供应员.

-6-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政治经济学)

1.生产力2.生产方式3.商品4.价值5.剩余价值率

2.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政治经济学)

3.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六、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外汇风险:2健康保险:3.再贴现政策:4.货币政策: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2.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运用。

2.参考答案

3.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政治经济学)

4.答案: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5.答案: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的谋得方式。

6.答案: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7.答案: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8.答案:剩余价位率也称剥削率,是剩余价位和可变资本之比,

9,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政治经济学)

10.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

11.答案:

12.(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2分)

13.(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为: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

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4分)

14.(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为: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分)

15.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16.答案:

17.(1)通货膨张是指由于货币发行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2分)

18.(2)直接原因是:发行的纸币(包括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太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昼,在

市场上形成用过多的货币去购买价格总额已定的商品,其结果就是物价普遍卜.涨。(4分)

19.(3)深刻原因是:出现J.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经济因素,如垄断价格的上涨、政府财

政赤字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等(4分)

六、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外汇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其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

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上升或下跌而造成的风险。

2.健康保险:又称疾病保险,指被保险人因并不能从事工作,以及因病造成死亡或残废时.,由保险人负

责给付医疗费用或保险金的保险。

3.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

求,从而调整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手段。

4.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针和措施的

总称。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手段、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外汇买卖风险管理就是要控制汇率风险。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汇率预测:

(2)选择合适的交易货币:

(3)加列货币保值条款:

(4)资产负债的货币匹配;

(5)利用金融工具。

2.试述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运用。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

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当市

场货币量较大,供过于求,发生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货币乘数,迫使商业

银行紧缩信贷规模,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当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或经济处于衰退时,中央银行可

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货币乘数,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储备,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市场货

-7-

币供应量。

第三份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政治经济学)

1生产关系2.使用价值3通货膨胀4超额剩余价值5资本积累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试述商业银行代理政策性金融业务意义何在?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七、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现代金融通论)

1.试述商业银行代理政策性金触业务意义何在?

答:商业银行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受国家政策性银行和财政部门委托,代为管理其资金的

拨付或放贷业务。其业务具有风险小、收益有保证的特点。其意义:

(D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向商业化转化,真正形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

展的金融企业经营机制,为商业银行独立自主地推进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政策性资金的正常、连续营运和管理,保证政策性资金的营运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有利于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的增强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竞打,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

提高。

(4)有利于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财政部门委托关系的形成,变行政赋予为经济代理。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有:

(1)市场准入与机构合并的管理;

(2)对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

(3)风险控制:

(4)流动性要求:

<5)资本充足率与风险损失准备;

<6)存款保护。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四、简述题

1、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那些职能?

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世界货币职能。

2、货币制度主要有哪些要素构成?

货巾制度的构成要素有: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巾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3、什么是信用货币?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信用货币是脱离了金属货币的,纯粹的货币符号,其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是一种债务型货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黄金非货币化,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银行券是法定的支付手段,信用货币通过银行

信用渠道进入流通,国家对货币流通进行调节。

4、简述格雷欣法则的基本内容。

在金银凭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即国家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市场上的金银的比价是变

化不定的,而法律规定的比率则不变。两种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比价高

的货币为良币,实际比价低的货币则是劣币。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劣币反而充斥市场。这一规律是16

世纪英国财政家汤姆斯・格雷欣首先发现的,所以也被称作格雷欣法则。

5、在金属货币条件下,为什么规定主币要能自由铸造和私自熔化。

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因为铸币的市场价

位如偏高,人们会把贵金属输向造币厂,增加铸币数量:如偏低,人们会把铸币熔化成金、银锭。这

实质上是利用货币贮藏作为调节流通货币量的蓄水池的作用。

6、试述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