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勘察评价意见报告竣工_第1页
建设工程勘察评价意见报告竣工_第2页
建设工程勘察评价意见报告竣工_第3页
建设工程勘察评价意见报告竣工_第4页
建设工程勘察评价意见报告竣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工程勘察评价意见报告竣工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3.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4.勘察单位:[勘察单位名称]5.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6.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7.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X]层,地下[X]层建筑高度:[X]米结构形式:[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勘察工作概况1.勘察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文件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2.勘察目的通过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勘察,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原位测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共布置钻孔[X]个,总进尺[X]米。进行静力触探试验[X]次,标准贯入试验[X]次。采取原状土样[X]组,进行室内土工试验项目包括颗粒分析、液塑限测定、含水量、密度、孔隙比、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取水样[X]组,进行水质分析,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场地位于[地形地貌单元名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在[X]米至[X]米之间。2.地层结构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黄褐色,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粘性土组成,厚度0.52.0米。②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中等压缩性,具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2.04.0米。③粉土:灰色,稍密,湿,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厚度3.05.0米。④粉砂:灰色,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颗粒均匀,厚度4.06.0米。⑤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可塑,高压缩性,具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3.05.0米。⑥粘土:灰绿色,硬塑,低压缩性,具光泽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厚度大于5.0米,未揭穿。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各土层的物理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1:|土层名称|含水量w(%)|密度ρ(g/cm³)|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塑性指数Ip|||||||||杂填土|[X]|[X]|[X]|[X]|[X]||粉质粘土|[X]|[X]|[X]|[X]|[X]||粉土|[X]|[X]|[X]|[X]|[X]||粉砂|[X]|[X]|[X]|[X]|[X]||粉质粘土|[X]|[X]|[X]|[X]|[X]||粘土|[X]|[X]|[X]|[X]|[X]|各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2:|土层名称|压缩模量Es12(M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标贯击数N(击)|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MPa)|||||||||杂填土|[X]|[X]|[X]|[X]|[X]||粉质粘土|[X]|[X]|[X]|[X]|[X]||粉土|[X]|[X]|[X]|[X]|[X]||粉砂|[X]|[X]|[X]|[X]|[X]||粉质粘土|[X]|[X]|[X]|[X]|[X]||粘土|[X]|[X]|[X]|[X]|[X]|

4.地质构造场地内未发现明显的地质构造迹象,区域稳定性较好。

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及水位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水位埋深在[X]米至[X]米之间,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幅约0.51.0米。2.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侧向径流缓慢,以蒸发和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3.水质分析根据取水样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五、地基土工程评价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各土层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如下:杂填土:fak=[X]kPa粉质粘土:fak=[X]kPa粉土:fak=[X]kPa粉砂:fak=[X]kPa粉质粘土:fak=[X]kPa粘土:fak=[X]kPa2.地基土压缩性评价杂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属中等压缩性土,粘土属低压缩性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会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应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或基础形式,以控制地基沉降。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评价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场地内粉砂层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液化可能性。具体判别结果见表3:|钻孔编号|粉砂层顶面深度(m)|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击)|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Ncr(击)|液化可能性||||||||[X]|[X]|[X]|[X]|[液化/不液化]||[X]|[X]|[X]|[X]|[液化/不液化]||...|...|...|...|...|

对于可能液化的粉砂层,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

六、基础方案建议1.天然地基方案对于上部荷载较小、层数较低的建筑物,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以粉质粘土或粘土作为持力层。基础形式可采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物高度、荷载大小及地基土性质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不宜小于1.0米。2.地基处理方案对于存在软弱土层或对地基沉降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可采用地基处理措施,如换填垫层法、水泥搅拌桩法、强夯法等。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可采用砂、碎石、灰土等材料进行换填,换填厚度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和压缩性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米。水泥搅拌桩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等软土地基,通过在地基中注入水泥浆,与地基土搅拌形成柱状加固体,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通过强大的夯击能,使地基土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3.桩基础方案对于层数较高、荷载较大的建筑物,或地基土条件较差、采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方案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考虑采用桩基础。桩型可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大小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选择,如预制桩、灌注桩等。预制桩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但施工时噪声较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灌注桩具有能适应各种地层条件、桩身直径大、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但施工工艺复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七、基坑工程评价1.基坑周边环境场地周边地势平坦,周边主要为[周边建筑物、道路等情况描述]。2.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等土层,地下水位较高,对基坑稳定性有一定影响。3.基坑稳定性评价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计算分析,在采取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和降水措施后,基坑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应注意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避免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造成不利影响。4.基坑支护方案建议对于开挖深度较浅、周边环境要求不高的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或土钉墙支护。对于开挖深度较大、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应采用桩锚支护、地下连续墙等较为可靠的支护形式。在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基坑安全。

八、结论与建议1.结论本次勘察工作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地层结构较复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存在软弱土层和可能液化的粉砂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根据勘察结果,对地基基础方案、基坑工程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建议在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其他设计参数进行设计和施工,如实际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应及时与勘察单位沟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可能液化的粉砂层,应按照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抗液化措施,确保建筑物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