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 教案_第1页
江南逢李龟年 教案_第2页
江南逢李龟年 教案_第3页
江南逢李龟年 教案_第4页
江南逢李龟年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江南逢李龟年》。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全诗。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如"逢""岐王""崔九""落花时节"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培养诗歌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以及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慨,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背诵并默写全诗。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尤其是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和对身世变迁的感慨。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意象等方面体会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内容。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字词、诗句含义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唐朝开元盛世的视频片段,画面中展现出繁华的都市、热闹的宫廷宴会、文人雅士的聚会等场景,同时配以轻快的古典音乐。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景象呀?"引导学生回答出唐朝的开元盛世。3.接着说:"在那个辉煌的时代,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与那个时代的一位著名音乐家有关,他就是李龟年。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去感受那段岁月的沧桑变迁。"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1.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杜甫: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示杜甫的画像,让学生对诗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背景介绍讲述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巨大变化:安史之乱前,唐朝处于开元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宫廷中汇聚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李龟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擅长唱歌、演奏多种乐器,深受唐玄宗的赏识,经常出入宫廷,为达官贵人表演。而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陷入动荡,经济衰败,人民流离失所。李龟年也被迫流落江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诗人杜甫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从一个衣食无忧的文人变成了一个四处漂泊的难民。他在江南偶然遇见了李龟年,此时的两人都已历经沧桑,感慨万千,杜甫便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三)初读诗歌(10分钟)1.教师范读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节奏的把握和语调的抑扬顿挫。范读示例: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学生跟读学生跟着教师逐句跟读,模仿教师的读音、节奏和语调。3.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4.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如字音不准确、节奏不恰当等,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5.全班齐读全班学生齐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整齐,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字词讲解(10分钟)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教师对重点字词进行详细讲解:逢:遇到。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崔九: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寻常:经常。闻:听。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既指自然景象的衰败,也象征着国家的衰落和个人身世的飘零。3.提出一些字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巩固对字词的理解。例如:"'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寻常见'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说明诗人与李龟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面,暗示了当时交往的频繁和生活的繁华。

(五)诗句翻译与内容理解(15分钟)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尝试翻译诗句。2.请几位学生逐句翻译诗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提出疑问或补充修改。3.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完善,给出准确的译文:在岐王宅里经常见到您,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您的歌声。如今正是江南风景秀丽之时,在这落花时节又幸运地遇见了您。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提问:"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前两句回忆了诗人过去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经常见到李龟年,并欣赏他的表演,体现了当时生活的繁华和诗人与李龟年交往的密切。接着问:"后两句又写了什么?"让学生回答出后两句描写了如今在江南重逢的情景,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美好的时候,但却是落花时节,诗人与李龟年都已历经沧桑,表达了一种时过境迁、身世飘零的感慨。进一步提问:"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以及对个人身世变迁的哀伤。

(六)诗歌意境体会与情感分析(15分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展示一幅描绘江南暮春景色的图片,画面中有飘落的花瓣、翠绿的垂柳、缓缓流淌的江水等,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古典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与李龟年重逢,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氛围。2.小组讨论:诗歌中描绘的"落花时节"有什么深刻含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落花时节"既点明了两人重逢的时间是暮春,又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动荡、国家的衰败以及诗人和李龟年身世的飘零。美好的春光与衰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诗歌的凄凉感和沧桑感。3.深入分析诗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从诗歌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对身世变迁的感慨?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仔细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情感。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这些曾经繁华的场所,以及"寻常见""几度闻"这些回忆,可看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那时的生活富足、文化繁荣,诗人与李龟年都处于人生的美好阶段。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通过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如今江南风景依旧美好,但却是落花时节,两人又在飘零中重逢,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身世的凄凉、国家的兴衰都蕴含其中,表达了对身世变迁的深深哀伤。

(七)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了解了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通过初读诗歌,感受了诗歌的韵律美;理解了重点字词的含义,准确翻译了诗句,明白了诗歌的内容。深入体会了诗歌的意境,分析了诗人所表达的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感慨之情。2.强调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这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通过今昔对比,以小见大,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生的起伏。短短二十八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江南逢李龟年》。2.以"我心中的李龟年"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你对李龟年的印象以及从诗歌中感受到的他的经历和情感。3.收集杜甫的其他诗歌,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背诵下来并尝试理解其内容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法让学生感受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