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如"平明""冰心""玉壶"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真挚情感,体会诗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感以及诗歌所表达的品格。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冰心""玉壶"的象征意义,感悟诗人的精神境界。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重点字词和诗句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增强对诗歌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古代送别场景的视频,如古人在长亭、渡口等地依依惜别的画面,配上轻柔的古典音乐。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场景呀?"引导学生回答出"送别"。3.接着说:"从古至今,送别都是一个充满情感的时刻,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写下动人的诗篇来表达送别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王昌龄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其诗歌题材广泛,意境开阔,语言精炼。2.介绍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做官期间送别朋友辛渐时所作。当时,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中。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就是在江边离别时写就的。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7分钟)1.教师范读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朗读示例: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学生跟读学生跟着教师逐句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节奏和语调。3.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4.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和指导。5.全班齐读全班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得整齐、响亮,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理解诗句,疏通文意(15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诗句大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3.全班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讲解。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夜入吴:夜晚雨雾笼罩着吴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秋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寒的氛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天刚亮的时候。送客:指送辛渐。楚山孤:友人即将远行,只留下孤零零的楚山。这句诗意思是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此时眼前的楚山显得格外孤独。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心情。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辛渐此行的目的地。如相问:如果问起。这句诗是诗人想象洛阳的亲友询问自己的情景。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玉制的壶。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身处恶劣环境,但依然保持着纯洁高尚的品格。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示例:寒冷的秋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眼前的楚山显得那么孤独。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5分钟)1.思考讨论提出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诗句含义等方面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送别之情从"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句可以看出,诗人在清晨送别友人,楚山的孤独其实也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品格自勉"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诗人以"冰心""玉壶"自比,表明自己的纯净品格。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借这句诗向亲友传达自己坚守操守、清白自守的决心,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3.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带着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拓展延伸(5分钟)1.古今送别诗对比展示一些现代送别诗的片段,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引导学生对比古代送别诗和现代送别诗在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相同点:都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不同点:古代送别诗往往更含蓄、深沉,注重借景抒情和品格的表达;现代送别诗则相对更直白、洒脱,语言更具现代感。2.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送别诗,制作一份送别诗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七)课堂小结(5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诗句、体会情感等环节,感受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厚谊以及诗人坚守高洁品格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古代诗歌,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八)布置作业(2分钟)1.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2.仿照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写一首五言绝句,表达自己对送别的感受。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介绍、诗歌朗读音频、古代送别场景视频、古今送别诗对比材料等。2.黑板、粉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皮肤问题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职场行为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语文考试分析性试题及答案
- 猫的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 护理会议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解析
- 2024年汽车检修技术新动态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入行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无答案)
- 商业秘密保护:内外勾结型侵犯行为的司法认定分析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
- 2025年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熔融盐储热系统技术
-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医院物业运送服务专项方案
- 氯化铵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河海大学材料力学第五章弯曲应力
- 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的通知银发号
- 螺杆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