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承建的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各类建筑工程。3.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以及企业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制定。
二、质量通病分类及预防措施
(一)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1.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沉降观测数据异常。原因: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基础形式选择不当、基础施工质量差等。预防措施:详细勘察地质情况,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点合理选择基础形式。严格控制基础施工质量,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做好基础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2.基础混凝土缺陷现象:基础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振捣不密实、模板拼接不严等。预防措施: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和方法,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模板安装应牢固、拼接严密,防止漏浆。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旁站监督,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1.混凝土裂缝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裂缝。原因: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配筋不合理等。预防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添加适量的外加剂。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加强混凝土养护,确保养护时间和养护质量。2.混凝土强度不足现象:混凝土试块强度或实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施工工艺不当等。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原材料检验。准确计量原材料,确保配合比准确无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及时制作和养护混凝土试块,保证试块代表性。
(三)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1.砌体裂缝现象:砌体墙面出现垂直、水平或斜向裂缝。原因:砌体材料质量差、砌筑方法不当、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预防措施:选用质量合格的砌体材料,控制材料的尺寸偏差。采用"三一"砌筑法,保证灰缝饱满、均匀。合理设置圈梁、构造柱等加强措施,增强砌体整体性。做好砌体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温度变化影响。2.砌体砂浆不饱满现象:砌体灰缝砂浆不密实,有空鼓现象。原因:砌筑时铺灰过长、挤浆不紧、砂浆和易性差等。预防措施:控制砂浆的和易性和稠度,保证砂浆的粘结性能。采用合适的铺灰长度,随铺随砌,及时挤浆。加强对砌筑工人的技术交底,提高操作技能。
(四)屋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1.屋面渗漏现象:屋面出现积水、渗漏现象。原因:防水层施工质量差、屋面排水不畅、节点处理不当等。预防措施:选用质量合格的防水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保证屋面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系统畅通。加强屋面节点部位的防水处理,如阴阳角、落水口等。做好防水层的成品保护,防止在后续施工中受损。2.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差现象: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达不到设计的保温隔热要求。原因:保温隔热材料质量不合格、铺设厚度不足、施工不规范等。预防措施:选用符合标准的保温隔热材料,确保材料性能。严格控制保温隔热材料的铺设厚度和平整度。加强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五)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1.墙面抹灰空鼓、开裂现象:墙面抹灰层出现空鼓、裂缝,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原因:基层处理不当、抹灰砂浆配合比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等。预防措施:对基层进行清理、修补,保证基层平整、坚实。设计合适的抹灰砂浆配合比,控制砂浆的和易性和粘结性。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宜过厚,控制抹灰间隔时间。加强对抹灰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整改不合格部位。2.地面起砂、空鼓现象:地面表面不光滑,有砂粒脱落,部分区域出现空鼓。原因:水泥强度等级低、水灰比过大、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晚等。预防措施:选用强度等级符合要求的水泥,控制水灰比。地面压光应掌握好时间,保证表面密实。加强地面养护,防止地面过早受冻或失水。严格控制地面施工质量,避免在地面上过早堆放重物。
三、质量通病处理流程
(一)质量问题发现1.施工过程检查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自检,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质量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做好记录。2.质量验收检查在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如发现质量问题,应详细记录问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3.用户反馈工程交付使用后,如用户发现质量问题并反馈,相关部门应及时记录并通知责任单位。
(二)质量问题评估1.组织评估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包括质量员、施工班组长、技术骨干等)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2.分析原因对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施工工艺、材料质量、人员操作、环境因素等方面查找根源。3.确定影响程度评估质量问题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问题的严重等级。
(三)处理方案制定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处理方案针对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应包括处理措施、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2.方案审批处理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企业技术部门审批。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还需报企业总工程师批准。
(四)处理实施1.技术交底处理方案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处理方案和施工要求。2.处理施工施工人员按照处理方案进行施工,质量员对处理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3.过程记录在处理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处理时间、处理部位、处理方法、使用材料等信息。
(五)处理结果验收1.自检处理完成后,施工班组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项目质量员申请验收。2.专检质量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检,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达到处理要求。3.验收资料整理验收合格后,整理处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处理方案、技术交底记录、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一部分存档。
四、责任追究1.对造成质量通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根据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处罚方式包括经济处罚、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2.对因质量通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因质量通病引发工程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五、培训与教育1.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中发生的质量通病案例,吸取教训,使相关人员深刻认识质量通病的危害和预防处理方法。
六、监督与考核1.建立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监督机制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项目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2.考核评价将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工作纳入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对项目在质量通病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工程常用合同都在这里了
- 合同协议钢材采购合同
- 智能穿戴设备维修服务合同
- 企业管理服务咨询服务合同
- 厂房买卖合同协议
- 五源河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分期车辆质押借款合同
- 开荒保洁合同保洁合同
- 光伏发电销售合同
- 商铺分租租赁合同书
- 2025-2030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台式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正式恋爱协议书
- 2025年兰州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新生代员工的管理与激励(绝对经典)
- 全国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雷雨》 课件
- 设计院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 履带式推土机设计
-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