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_第1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_第2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_第3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_第4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日寇、咽喉、凌晨、国民党、哭诉、硝烟、罪恶、笼罩、推诿、驻扎、偷袭、挑衅、咽喉要道"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它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和事件意义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认识到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体会中国军民在事变中的英勇抗争精神。感悟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卢沟桥事变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字词、历史背景等知识,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2.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卢沟桥的视频,展示卢沟桥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卢沟桥的独特魅力。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3.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卢沟桥,教师适时补充:卢沟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卢沟桥有关的课文--《卢沟桥烽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日寇、咽喉、凌晨、国民党、哭诉、硝烟、罪恶、笼罩、推诿、驻扎、偷袭、挑衅、咽喉要道。指名认读,正音。重点指导"寇、喉、咽、衅"等字的读音和写法。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结合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例如,通过展示战争中硝烟弥漫的图片来理解"硝烟";联系生活中人们哭诉的情景来理解"哭诉"。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关键人物和事件,简洁明了地概括。本文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反抗的经过。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介绍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它是北平的咽喉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引导学生理解"咽喉要道"的含义,体会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自由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提问:从"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偷偷地""摸来"这两个词又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紧张、阴森的氛围,衬托出日本军队的狡猾和偷袭的险恶用心。"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他们立刻行动起来。"提问:从"立刻行动起来"你能感受到中国军队怎样的精神?学生回答:中国军队反应迅速,有着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接着引导学生学习双方交火的场面描写,感受中国军民的英勇无畏。"日寇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卢沟桥畔展开了。"提问:从这些语句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恼羞成怒""立即开枪还击"等词语,体会日寇的凶狠和中国守军的英勇顽强,感受到战斗的激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读出紧张、激烈的气氛。引导学生背诵这几个自然段。可以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练习背诵,然后指名背诵,互相检查。3.学习第六至八自然段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各方有什么反应?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提问:从"很快传遍"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说明卢沟桥事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之情迅速蔓延。"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纷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问:这体现了全国人民怎样的心声?学生回答:体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坚决抗日的决心。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提问: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全国力量共同抗日的关键作用,为全民族抗战指明了方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读出激昂、振奋的语气。4.学习第九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的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卢沟桥事变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中国守军取得了胜利。引导学生理解"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这句话的含义。提问: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事件的影响、全国人民的反应、抗日力量的团结等方面进行思考。教师总结:卢沟桥事变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团结一心,纷纷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所以说卢沟桥事变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卢沟桥事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中国军民英勇抗争精神的敬佩、对和平生活的珍惜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升华爱国情感。4.教师总结:卢沟桥事变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它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军民的英勇。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尊严而英勇抗争的先烈们。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拓展延伸(5分钟)1.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如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著名战役等,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2.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或纪录片,进一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爱国精神的感悟。

(六)布置作业(5分钟)1.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2.把卢沟桥事变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3.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为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卢沟桥事变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其历史意义,感受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