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管理制度修订版_第1页
危急值管理制度修订版_第2页
危急值管理制度修订版_第3页
危急值管理制度修订版_第4页
危急值管理制度修订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急值管理制度修订版1.目的为加强医院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给临床医护人员,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相关职能部门。3.定义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二、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1.危急值报告流程医技科室: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检查、检验过程中发现危急值结果后,应立即复查确认(必要时进行双人核对),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复查后,将危急值结果报告给本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报告时间、患者姓名、住院号、危急值项目及结果、报告人等信息。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护士站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危急值接收时间、报告人等信息。主管医生在接到通知后,应及时查看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危急值的处理过程。2.危急值处理流程评估病情:主管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症状体征等,判断危急值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主管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及时下达医嘱。治疗方案应包括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指标及复查计划等。实施治疗措施:护士按照医嘱及时准确地实施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症状体征等,并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复查与评估:根据治疗方案的要求,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项目的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如复查结果仍为危急值或病情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调整治疗方案。记录与交接:主管医生应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实施情况、复查结果及病情变化等。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危急值的接收时间、报告人、处理措施及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并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后续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危急值情况及处理过程。三、危急值项目及范围1.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10⁹/L或>30×10⁹/L;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计数<30×10⁹/L。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00秒;凝血酶原时间(PT)>30秒;纤维蛋白原<1.0g/L。生化检验:血钾<2.5mmol/L或>6.5mmol/L;血钠<120mmol/L或>160mmol/L;血糖<2.2mmol/L或>22.2mmol/L;血肌酐>530μmol/L;尿素氮>28.6mmol/L;血钙<1.75mmol/L或>3.5mmol/L;血气分析:pH<7.20或>7.55,PaO₂<40mmHg,PaCO₂>60mmHg。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正常参考值上限10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参考值上限5倍。血培养:培养出病原菌。2.输血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血型鉴定: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RhD血型鉴定结果与临床不符。交叉配血:主次侧均不凝集,但出现溶血;主次侧均凝集。血红蛋白含量:<60g/L(新生儿<120g/L)。3.放射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气管异物:影像学表现为气管内高密度影,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大量气胸:肺组织压缩面积>50%。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内可见大量液体致密影,纵隔明显移位。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增宽,内膜撕裂,真假腔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典型心肌梗死表现。脑出血:脑实质内出现高密度影。脑梗死:脑实质内出现低密度影,伴有神经系统症状。4.超声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急性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射血分数降低。急性肺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可见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部分或完全充填管腔。大量心包积液并心包填塞:心包腔内可见大量液性暗区,心脏摆动,右心房、右心室舒张期塌陷。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径增宽,内膜连续性中断,可见真假腔。前置胎盘并胎盘早剥: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边缘不清楚的液性低回声区。胎儿窘迫:胎儿心率异常(<120次/分或>160次/分),羊水过少,生物物理评分低。四、危急值报告方式与时间要求1.报告方式电话报告: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通过电话向相关临床科室报告。报告时应明确报告人姓名、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危急值项目及结果等信息,并要求接听人员重复确认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信息系统报告:医院信息系统应具备危急值报告功能,医技科室在确认危急值结果后,应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发送至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护士站及医生工作站能够实时接收危急值报告信息,并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2.时间要求一般危急值:发现后应在10分钟内报告给临床科室。紧急危急值:发现后应立即电话报告给临床科室,同时在5分钟内完成信息系统报告。五、危急值报告与处理记录1.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技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危急值报告的时间、患者姓名、住院号、危急值项目及结果、报告人等信息。登记本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临床科室:护士站应建立危急值接收登记本,记录危急值接收时间、报告人、处理措施及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登记本应与护理记录单相衔接,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病程记录主管医生应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实施情况、复查结果及病情变化等。病程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演变及治疗效果。3.护理记录单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危急值的接收时间、报告人、处理措施及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及时,能够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六、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1.质量控制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人员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危急值的定义、项目及范围、报告流程、处理原则等,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定期考核: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危急值相关知识、报告流程、处理能力等。考核结果应与个人绩效挂钩,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危急值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室内质量控制:医技科室应加强室内质量控制,确保检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定期对检验、检查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误差,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室间质量评价:积极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机构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检验、检查结果的比对,不断提高医院危急值报告的质量和水平。2.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医院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单等的检查,确保危急值报告及时、准确,处理措施得当。不定期抽查: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对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反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定期对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危急值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七、奖惩措施1.奖励对在危急值报告与处理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科室,医院将给予表彰和奖励。表彰形式包括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等。对及时发现危急值并正确处理,挽救患者生命或避免严重后果的医护人员,将根据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危急值管理工作。2.惩罚对违反危急值管理制度,未及时报告危急值或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或出现严重后果的医护人员,医院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罚款、暂停执业活动直至吊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